CN211188087U - 一种智能肢体康复机下肢升降调节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肢体康复机下肢升降调节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8087U
CN211188087U CN201921167278.2U CN201921167278U CN211188087U CN 211188087 U CN211188087 U CN 211188087U CN 201921167278 U CN201921167278 U CN 201921167278U CN 211188087 U CN211188087 U CN 211188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limb
loop bar
rod
rehabilitation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72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子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i Shangha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i Shangha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i Shangha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i Shangha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672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8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8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8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肢体康复机下肢升降调节组件,该康复机具有内外套的一支撑杆和一套杆,套杆套在支撑杆的外部,套杆外部安装康复机的下肢康复部件;该调节组件安装在支撑杆和套杆上,包括下肢调节旋钮和手柄两部分,下肢调节旋钮设置在支撑杆和套杆之间,手柄设置在套杆外部,手柄配合下肢调节旋钮实现下肢结构的升降,有效防止下肢结构在升降过程中滑脱,降低损伤;该调节组件在支撑杆和套杆之间设置一导向套,导向套采用塑胶材料,保障套杆和支撑杆之间的相对顺畅滑动,有效降低升降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保障良好的康复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肢体康复机下肢升降调节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儿童用智能肢体康复机的下肢升降调节组件。
背景技术
肢体康复机是一种针对肢体(包括上肢和下肢)神经功能恢复的协助治疗仪器;目前,国内中风患者日益增多,运动功能障碍占主要部分,后遗症严重,但运动康复治疗师缺乏,手法治疗既耗时重复次数又过少,目前康复治疗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医务人员在对肢体运动神经出现病变的患者治疗时,通常药物治疗或者是进行简单的康复按摩;传统治疗的方式相对单一,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不能达到同步,因为不能很好的综合各种疗法,导致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治疗周期长等问题;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的同时,既耗费了患者的精力,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当前市面上也有出现一些康复机器用于肢体进行恢复训练,由于使用者身高、体态的不同,通常在康复机上设置有调节高度的装置,以适应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调节组件就是其中一种形式,但当前使用的调节组件一般是螺栓形式,螺栓的头部设置在康复机调节杆的外部,螺栓的螺杆卡住调节杆内部的杆,产生摩擦,进行高度锁定;这种形式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一般而言调节杆、内部的杆以及螺栓均采用金属制备,锁定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使用环境;另外,金属之间的摩擦过大,容易造成调节杆、内部的杆以及螺栓之间的磨损,严重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不利于康复治疗。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升降调节组件,使得儿童用智能肢体康复机在完成下肢共同康复治疗的同时,可有效调整使用者适宜的康复姿势和高度,以解决前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肢体康复机下肢升降调节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肢体康复机下肢升降调节组件,其中康复机具有内外套的一支撑杆和一套杆,所述套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外部,所述套杆外部安装康复机的下肢康复部件,内外套的所述支撑杆和套杆用于调节儿童用智能肢体康复机的下肢康复部件的升降;
该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套杆上,包括下肢调节旋钮和手柄两部分;所述下肢调节旋钮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套杆之间,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套杆外部,通过所述下肢调节旋钮与所述手柄的配合,调节下肢康复部件的高度,有效防止下肢结构在升降过程中滑脱,降低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套杆端部设置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头部包裹所述套杆端部,所述导向套主体位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套杆之间,使得所述支撑杆和套杆之间相对滑动,降低两者滑动时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套设置在所述套杆的两端,通过螺钉与所述套杆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套杆两端的所述导向套使得所述套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具有空隙,减少相对滑动的接触面积,降低摩擦,保障滑动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下肢调节旋钮为带有螺纹的杆状结构,所述下肢调节旋钮穿过所述套杆与所述支撑杆接触,通过使用所述下肢调节旋钮压紧所述支撑杆,使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套杆之间的产生足够锁定两者相对运动的摩擦力,达到康复机器任意调整高度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下肢调节旋钮的最前端设置有一垫片,旋压所述下肢调节旋钮时,所述垫片与所述支撑杆接触,保障锁紧的同时,降低所述下肢调节旋钮与所述支撑杆之间的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套和垫片采用塑胶材料制备。
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肢体康复机下肢升降调节组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该调节组件在支撑杆和套杆之间设置一导向套,且导向套与支撑杆之间接触小,套杆和支撑杆之间具有空隙,降低套杆和支撑杆之间的摩擦,保障套杆和支撑杆之间的相对顺畅滑动;
(2)导向套采用塑胶材料制备,有效降低升降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保障良好的康复环境;
(3)下肢调节旋钮上设置垫片,垫片采用塑胶制备,保障套杆和支撑杆锁紧的同时,降低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4)通过手柄与下肢调节旋钮配合,实现下肢结构的升降,有效防止下肢结构在升降过程中滑脱,降低损伤。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儿童用智能康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升降组件结构手柄及导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下肢调节旋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支撑板;11、支撑杆;12、提拉把手;13、移动滚轮;
21、下肢电机;22、支架;23、踏板机构;24、旋转轴心;25、套杆;250、导向套;251、螺钉;26、手柄;
30、上肢电机;31、手臂辅助器;32、扶手;33、下撑杆;34、下肢调节旋钮;
340、垫片;35、旋转装置;36、上肢电机调节旋钮;
40、显示仪表;41、仪表杆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附图,以儿童用康复机为例对智能肢体康复机的升降调节组件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儿童用智能肢体康复机,包括机架、上肢康复部、下肢康复部和康复显示部;机架为康复机的基础支架,由底部水平设置的“T”型支撑板10和与支撑板10呈“L”型布局的支撑杆11组成,支撑杆11与支撑板10形成一三角区域的两边;下肢康复部安装在支撑板10与支撑杆11形成的三角区域中,包括支架22、下肢电机21、踏板机构23以及扶手32,其中,支架22一端连接套杆25,套杆25套在支撑杆的外部,支架22另一端连接下肢电机21;下肢电机21与踏板机构23的旋转轴心24连接,带动踏板机构23的转动,进而带动下肢运动;扶手32设置在上肢康复部的位置,当进行下肢康复训练时,使用者手臂支撑在扶手32上;上肢康复部包括上肢电机30、手臂辅助器31、旋转装置35和下撑杆33;其中,下撑杆33与支撑杆11连接,上肢康复部通过下撑杆33与机架和下肢康复部连接为一个整体;旋转装置35下方与下撑杆33连接,两侧分别连接扶手32和上肢电机30;上肢电机30两侧安装手臂辅助器31;手臂辅助器31为上肢支撑结构,配合上肢的手握和手臂放置;康复显示部用于显示和设定上下肢的康复数据,包括显示仪表40和仪表杆组41,其中显示仪表40与仪表杆组41的一端连接,仪表杆组41另一端连接在旋转装置35上方;显示仪表40的电信号通过控制板分别与下肢电机21和上肢电机30连接,设定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康复治疗。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套杆25端部设置导向套250,导向套250的头部包裹套杆25端部,导向套250主体位于支撑杆11和套杆25之间,使得支撑杆11和套杆25之间相对滑动,降低两者滑动时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的,导向套250设置在套杆25的两端,通过螺钉251与套杆25固定。
进一步的,套杆25两端的导向套250使得套杆25与支撑杆11之间具有空隙,减少相对滑动的接触面积,降低摩擦,保障滑动顺畅。
进一步的,如图1和3所示,支撑杆11与套杆25之间设置下肢调节旋钮34,下肢调节旋钮34为带有螺纹的杆状结构,下肢调节旋钮34穿过套杆25与支撑杆11接触,通过使用下肢调节旋钮34压紧支撑杆11,使支撑杆11和套杆25之间的产生足够锁定两者相对运动的摩擦力,达到康复机器任意调整高度的目的。
进一步的,下肢调节旋钮34的最前端设置有一垫片340,旋压下肢调节旋钮34时,垫片340与支撑杆11接触,保障锁紧的同时,降低下肢调节旋钮34与支撑杆11之间的磨损。
进一步的,套杆25上设置一手柄26,手柄设置在套杆25外部,当下肢康复部进行高度调节时,通过手柄26进行下肢康复部的部分重量支撑,使得下肢康复部可以缓慢进行调节,避免调节时出现骤降情况造成人体和设备的损伤,
进一步的,导向套250、垫片340采用塑胶材料制备。
进一步的,下撑杆33为中空的杆状结构,上肢康复部的下撑杆33套于支撑杆11外。
进一步的,支撑杆11与下撑杆33之间设置下撑杆调节旋钮,调节下撑杆33的移动高度。
进一步的,支撑板10底安装移动滚轮13,方便康复机的整机移动。
进一步的,支撑板10上与支撑杆11连接的另一端设置提拉把手12,以便整机设备的提拉搬运。
进一步的,旋转装置两侧设置二个旋钮组件,通过旋钮组件调节实现扶手32与上肢电机30以旋转装置35为中心,水平方向180°旋转。
进一步的,上肢电机下侧设置一上肢电机调节旋钮36,实现上肢电机和手臂辅助器旋转不同角度。
进一步的,上肢电机30与下肢电机21的参数和规格相同。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端”、“侧”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7)

1.一种智能肢体康复机下肢升降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康复机具有内外套的一支撑杆和一套杆,所述套杆套在所述支撑杆的外部,所述套杆外部安装康复机的下肢康复部件;
该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套杆上,包括下肢调节旋钮和手柄两部分;所述下肢调节旋钮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套杆之间,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套杆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端部设置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头部包裹所述套杆端部,所述导向套主体位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套杆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设置在所述套杆的两端,通过螺钉与所述套杆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两端的所述导向套使得所述套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具有空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材料采用塑胶制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调节旋钮为带有螺纹的杆状结构,所述下肢调节旋钮穿过所述套杆与所述支撑杆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调节旋钮的最前端设置有一垫片,旋压所述下肢调节旋钮时,所述垫片与所述支撑杆接触。
CN201921167278.2U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智能肢体康复机下肢升降调节组件 Active CN211188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7278.2U CN211188087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智能肢体康复机下肢升降调节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7278.2U CN211188087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智能肢体康复机下肢升降调节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8087U true CN211188087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9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7278.2U Active CN211188087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智能肢体康复机下肢升降调节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80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3680B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肢体运动护理装置
CN211067903U (zh)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
CN210843880U (zh) 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CN108743291B (zh) 一种医疗用专用于腿部瘫痪按摩设备
CN212416848U (zh) 一种踩踏式大腿肌肉康复锻炼装置
CN211188087U (zh) 一种智能肢体康复机下肢升降调节组件
CN110772396B (zh) 一种躺卧式腿部锻炼器械及方法
CN209490431U (zh) 一种便于放松腿部肌肉的舞蹈训练用拉伸装置
CN111494887A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
CN208877231U (zh) 一种单腿屈膝伸髋抖腰设备
CN106344364A (zh) 组合式多功能按摩椅
CN211188086U (zh) 一种智能肢体康复机的上肢康复旋转装置
CN114404230A (zh) 乳腺癌患者术后用患肢康复锻炼装置
CN208525343U (zh) 一种按摩床机芯
CN210674123U (zh) 一种成人用智能肢体康复机
CN219439932U (zh) 一种大护理下肢按摩机构
CN112972206B (zh) 一种腿脚不便病人专用下肢康复训练器
CN219440602U (zh) 平衡训练康复器
CN214435269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20632512U (zh) 一种手部屈曲复健装置
CN215021869U (zh) 一种神经内科面瘫理疗设备
CN218686008U (zh)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
CN205163343U (zh) 引力牵引器
CN219307286U (zh) 一种拉伸椅上臂抬升运动机构
CN210698661U (zh) 一种儿童用智能肢体康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