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3437U - 产科人工破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产科人工破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3437U
CN211213437U CN201922061437.7U CN201922061437U CN211213437U CN 211213437 U CN211213437 U CN 211213437U CN 201922061437 U CN201922061437 U CN 201922061437U CN 211213437 U CN211213437 U CN 211213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ole
membrane
piston cylinder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14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20614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3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3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34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产科人工破膜装置,其包括破膜筒、活塞筒、作用杆和密封塞,破膜筒呈圆筒状,其近端部的内部设有隔板部而将破膜筒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在第一内腔的圆周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破膜针,在隔板部上设有若干第一流液孔,第一流液孔贯通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活塞筒套设于第二内腔内并与破膜筒同轴,活塞筒可沿破膜筒的轴向抽拉;活塞筒与隔板部之间形成容纳羊水的容纳腔;作用杆套设于活塞筒内并与活塞筒同轴,作用杆可相对活塞筒进行轴向移动及周向转动,在作用杆上设有泄气孔,泄气孔贯通容纳腔与外界;密封塞密封连接于泄气孔的端部,并可打开泄气孔。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负压而进行破膜,并可解除负压环境而利于羊水流出及取出破膜装置。

Description

产科人工破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产科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产科人工破膜装置。
【背景技术】
当自然分娩中存在问题时,医院会采取医疗干预手段来帮助分娩进展,并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其中较为常见的医疗干预之一为人工破膜术。人工破膜,就是人为的方式干预撕破宫口处胎膜,胎膜破裂后,羊水排出,使先露下降,刺激宫颈,引起子宫收缩,使宫口扩张,进而加速产程进展。
在临床操作中,一般利用针筒结构的破膜装置进行破膜以及负压吸羊水,该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胎膜持续受到负压吸引,使刺针持续起作用,易引发危险。
2、胎膜持续受到负压吸引,因此会使胎膜破口扩大,若继续后拉推杆,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但一旦不拉推杆,便无法吸羊水,羊水则容易溢出而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实际操作时,医生会使破膜装置前端与胎膜稍微分离之后再拉推杆,避免持续负压吸引胎膜,之后继续将破膜装置前端顶紧胎膜,而在破膜装置前端与胎膜分离过程中部分羊水也会流出。
3、部分胎膜会受到负压吸入破膜筒10,若强行取出装置,容易造成危险。
4、取出后的破膜筒10为开放结构,容易使羊水倒出引起感染。
因此,现有的破膜装置,仍有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产科人工破膜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科人工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破膜筒、活塞筒、作用杆和密封塞,所述破膜筒呈圆筒状,其近端部的内部设有隔板部而将所述破膜筒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在所述第一内腔的圆周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破膜针,在所述隔板部上设有若干第一流液孔,所述第一流液孔贯通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活塞筒套设于所述第二内腔内并与所述破膜筒同轴,所述活塞筒可沿所述破膜筒的轴向抽拉;所述活塞筒与所述隔板部之间形成容纳羊水的容纳腔;所述作用杆套设于所述活塞筒内并与所述活塞筒同轴,所述作用杆可相对所述活塞筒进行轴向移动及周向转动,在所述作用杆上设有泄气孔,所述泄气孔贯通所述容纳腔与外界;所述密封塞密封连接于所述泄气孔的端部,并可打开所述泄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作用杆包括圆柱状的圆杆部和密封板部,所述密封板部连接于所述圆杆部的端部,并位于所述第二内腔中,所述圆杆部套设于所述活塞筒内并延伸至活塞筒外而形成自由端,在所述密封板部上设有第二流液孔,在所述圆杆部的靠近密封板部的一端设有径向的第一气孔,在所述圆杆部上设有由其自由端沿轴向延伸设置的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第一气孔垂直贯通而形成所述泄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液孔的分布与所述第一流液孔的分布一致;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流液孔正对所述第一流液孔;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流液孔与所述第一流液孔完全错开;当转动所述作用杆时,所述第二流液孔可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转变。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部呈圆板状,在所述密封板部的圆周外壁上设有定位凸起,在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上设有弧状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嵌设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当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定位凹槽的顺时针止动位置时,所述第二流液孔正对所述第一流液孔;当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定位凹槽的逆时针止动位置时,所述第二流液孔与所述第一流液孔完全错开。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筒包括外筒部、内筒部和连接部,所述外筒部与所述内筒部同轴并且相互间隔,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外筒部与所述内筒部之间,所述连接部、外筒部、内筒部之间形成一端开口的开放腔,所述内筒部的两端均呈开口状。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呈活动性密封连接,所述内筒部的内壁与所述圆杆部的外壁呈活动性密封连接,所述开放腔的开口朝向所述隔板部,所述开放腔与所述隔板部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塞设于所述作用杆的自由端处。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部的背离所述隔板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破膜筒外而形成自由端,在所述内筒部的自由端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平行间隔的第一作用手柄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破膜筒的外壁上设有第二作用手柄部,在所述圆杆部的自由端设有第三作用手柄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产科人工破膜装置设有活塞筒,当抽拉活塞筒时,便会产生负压而吸附胎膜,带动胎膜朝破膜针方向移动,从而可利用破膜针刺破胎膜而完成破膜操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产科人工破膜装置设有作用杆,作用杆上设有泄气孔,泄气孔处的密封塞打开时,便可解除装置的负压环境,此时,不需抽拉所述活塞筒羊水也可流入至收纳腔内,以完成羊水收集操作,从而使得后续过程中,胎膜不会受到持续性的负压吸引,从而可减少对胎膜破口的影响,并且不需医生将装置前端与胎膜分离,因而还可避免羊水外溢而造成操作台污染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取出时,由于负压环境已经解除,因此胎膜不会被吸入至破膜筒内而随着破膜筒被抽出,从而可提高操作安全性。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作用杆的密封板部可密封住收集羊水的容纳腔,因此,当破膜筒取出后,收集到的羊水可处于密闭环境而不会被空气中的细菌感染,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其中,破膜筒10、隔板部11、第一内腔12、第二内腔13、定位凹槽131、第一流液孔14、破膜针15、第二作用手柄部16、活塞筒 20、外筒部21、内筒部22、连接部23、开放腔24、第一作用手柄部 25、作用杆30、圆杆部31、第一气孔311、第二气孔312、密封板部 32、第二流液孔321、定位凸起322、第三作用手柄部33、密封塞40、容纳腔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产科人工破膜装置包括破膜筒10、活塞筒20、作用杆30和密封塞40。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破膜筒10呈圆筒状。在所述破膜筒10的内部设有隔板部11。所述隔板部11与所述破膜筒10一体成型。所述隔板部11位于所述破膜筒10的近端部。所述隔板部11将所述破膜筒 10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内腔12和第二内腔13。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内腔12和第二内腔13均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型空腔。
如图1~图2所示,在所述隔板部11上设有第一流液孔14。所述第一流液孔14贯通所述第一内腔12和第二内腔13。所述第一流液孔 14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隔板部11上设有3 个流液孔。
如图1~图2所示,为方便破膜,在所述第一内腔12的圆周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破膜针15。所述破膜针15沿第一内腔12的径向设置,其约平行于所述隔板部11。所述破膜针15靠近所述破膜筒10的端部。当胎膜因负压被吸引时,胎膜被带动而部分进入所述第一内腔12时,胎膜与破膜针15接触时,破膜针15的端部便可刺破胎膜而完成破膜操作。
为方便操作,在所述破膜筒10的远离破膜针15的一端设有第二作用手柄部16。所述第二作用手柄部16与所述破膜筒10一体成型,其对称分布于所述破膜筒10的端部两侧。
所述活塞筒20套设于所述破膜筒10内,并可沿破膜筒10的轴向进行移动。所述活塞筒20包括外筒部21、内筒部22和连接部23。所述外筒部21和内筒部22同轴,并且相互间隔。所述连接部23连接于所述外筒部21与所述内筒部22之间,从而使得所述外筒部21、内筒部22、连接部23之间形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开放腔24。
所述开放腔24的开口朝向所述隔板部11,所述开放腔24与所述隔板部11之间便形成了可容纳羊水的容纳腔50。
所述外筒部21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内腔13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外筒部21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内腔13的内壁呈活动性密封连接。所述活动性密封连接是指外筒部21可相对第二内腔13的内壁进行抽拉活动,但抽拉活动时,两者的接触部位具有密封性,羊水无法从其连接部23 位渗出。所述活动性密封连接的设置,可参考公知技术,例如针头注射器。
所述内筒部22的尺寸与所述作用杆30的圆杆部31相匹配。所述内筒部22的内部空心,其两端敞口,其可套设所述作用杆30。
所述内筒部22的背离所述开放腔2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部23 之外而形成自由端,在所述内筒部22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一作用手柄部 25。所述第一作用手柄部25分布于所述内筒部22的自由端两端,所述第一作用手柄部25与所述内筒部22一体成型,其用于操作而利于抽拉所述活塞筒20。
所述作用杆30套设于所述活塞筒20的内筒部22内,并可相对所述内筒部22进行轴向移动以及相对所述活塞筒20进行周向转动。所述作用杆30包括圆杆部31和密封板部32。
所述圆杆部31呈圆柱状,其套设于所述内筒部22中,且圆杆部 31的长度大于所述破膜筒10的长度并大于所述活塞筒20的长度。所述圆杆部31的两端分别伸出至所述内筒部22的两端:一端伸出至内筒部22外而位于第二内腔13中,另一端伸出至内筒部22外而形成自由端。所述圆杆部31的局部外壁与所述内筒部22的内壁呈活动性密封连接,从而使得圆杆部31可相对内筒部22进行轴向移动及周向转动,并可避免羊水从其连接部位渗出。所述活动性密封连接可参考公知技术。
所述密封板部32连接于所述圆杆部31的端部上,其位于所述第二内腔13中,并与所述隔板部11的表面相贴合。所述密封板部32呈圆板状,其尺寸与所述第二内腔13的内壁相匹配。在所述密封板部 32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流液孔321。所述第二流液孔321的分布与所述第一流液孔14的分布一致。当所述密封板部32转动时,所述第二流液孔321的位置便会相对所述第一流液孔14的位置发生变化。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流液孔321正对所述第一流液孔14,此时,羊水可从第一内腔12方向而进入至第二内腔13。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流液孔321与所述第一流液孔14完全错开,此时,所述密封板部32 可封闭住所述第一流液孔14,而使得收纳的羊水处于相对密封的腔体内——容纳腔50内。
为避免持续性的负压吸引,在所述圆杆部31上设有泄气孔。具体的,在所述圆杆部31的靠近密封板部32的一端设有径向的第一气孔 311,在所述圆杆部31上设有由其自由端沿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气孔 312。所述第一气孔311和第二气孔312垂直贯通而形成泄气孔。所述泄气孔贯通所述容纳腔50与外界大气。
为方便控制所述密封板部32的转动角度,在所述密封板部32的圆周外壁上设有定位凸起322,在所述第二内腔13的内壁上设有弧状的定位凹槽131。所述定位凸起322嵌设于所述定位凹槽131内。当转动所述密封板部32时,若定位凸起322位于所述定位凹槽131的顺时针止动位置时,所述第二流液孔321正对所述第一流液孔14;若定位凸起322位于所述定位凹槽131的逆时针止动位置时,所述第二流液孔321与所述第一流液孔14完全错开。换言之,当顺时针转动所述作用杆30时,当转动至极限位置而无法继续转动时,第二流液孔321便正对第一流液孔14。当逆时针转动所述作用杆30时,当转动至极限位置而无法继续转动时,第二流液孔321便与第一流液孔14完全错开。
所述定位凸起322与所述定位凹槽131的设置,还可限制所述作用杆30的轴向移动。当抽拉所述活塞筒20时,活塞筒20相对破膜筒 10、作用杆30具有轴向移动位移量,而破膜筒10与作用杆30之间的轴向位移量为零。
为方便操作,在所述圆杆部31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三作用手柄部 33。所述第三作用手柄部33对称分布于所述圆杆部31的两端,并与所述圆杆部31一体成型。
所述密封塞40设于所述作用杆30自由端处的泄气孔处,其可密封住所述泄气孔,并可打开进行泄压。所述密封塞40可选用公知的密封塞40。
借此此,便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产科人工破膜装置:活塞筒20套设于破膜筒10内,并可沿轴向抽拉;破膜筒10与活塞筒20之间形成有容纳腔50;所述作用杆30套设于所述活塞筒20内,并相对活塞筒20 具有轴向自由度和周向自由度;作用杆30一端的密封板部32上设有第二流液孔321,破膜筒10内部的隔板部11上设有第一流液孔14,转动作用杆30时,第一流液孔14和第二流液孔321可正对上或错开,从而可用于引流或用于密封;作用杆30上设置有泄气孔,当打开泄气孔处的密封塞40时,容纳腔50与外界大气贯通便可解除负压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产科人工破膜装置的使用方式如下:
先顺时针转动作用杆30,使第二流液孔321与第一流液孔14对应上;
然后将装置伸入至阴道内;
当伸入到位后,沿远离第一内腔12的方向抽拉所述活塞筒20,此时,胎膜被装置内的负压吸引而朝第一内腔12方向移动;当胎膜碰到破膜针15前端的针尖时,胎膜便会被刺破,从而完成破膜操作。
当胎膜被刺破后,轻微抽拉所述活塞筒20,羊水便会因负压吸引而通过第一流液孔14和第二流液孔321而被吸入至容纳腔50内;随后,打开所述密封塞40,此时,容纳腔50与外界大气贯通,负压环境解除,羊水便可自然的通过第一流液孔14和第二流液孔321而流入至容纳腔50内,从而完成羊水收集操作。
当羊水收集操作完成后,需要取出装置时,由于负压已经解除,因此,当往外抽动破膜筒10时,胎膜不会因为负压吸附而随着破膜筒 10被抽出。当破膜筒10快从阴道内抽出时,逆时针转动作用杆30,使作用杆30逆时针转动到止动位置,使第二流液孔321和第一流液孔 14错开,密封板部32便密封住第一流液孔14,从而完成封腔操作:将取出的羊水封闭在容纳腔50内。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Claims (9)

1.一种产科人工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破膜筒(10),呈圆筒状,其近端部的内部设有隔板部(11)而将所述破膜筒(10)分隔成第一内腔(12)和第二内腔(13),在所述第一内腔(12)的圆周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破膜针(15),在所述隔板部(11)上设有若干第一流液孔(14),所述第一流液孔(14)贯通所述第一内腔(12)和第二内腔(13);
活塞筒(20),其套设于所述第二内腔(13)内并与所述破膜筒(10)同轴,所述活塞筒(20)可沿所述破膜筒(10)的轴向抽拉;所述活塞筒(20)与所述隔板部(11)之间形成容纳羊水的容纳腔(50);
作用杆(30),其套设于所述活塞筒(20)内并与所述活塞筒(20)同轴,所述作用杆(30)可相对所述活塞筒(20)进行轴向移动及周向转动,在所述作用杆(30)上设有泄气孔,所述泄气孔贯通所述容纳腔(50)与外界;
密封塞(40),密封连接于所述泄气孔的端部,并可打开所述泄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科人工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杆(30)包括圆柱状的圆杆部(31)和密封板部(32),所述密封板部(32)连接于所述圆杆部(31)的端部,并位于所述第二内腔(13)中,所述圆杆部(31)套设于所述活塞筒(20)内并延伸至活塞筒(20)外而形成自由端,在所述密封板部(32)上设有第二流液孔(321),在所述圆杆部(31)的靠近密封板部(32)的一端设有径向的第一气孔(311),在所述圆杆部(31)上设有由其自由端沿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气孔(312),所述第二气孔(312)与所述第一气孔(311)垂直贯通而形成所述泄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科人工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液孔(321)的分布与所述第一流液孔(14)的分布一致;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流液孔(321)正对所述第一流液孔(14);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流液孔(321)与所述第一流液孔(14)完全错开;当转动所述作用杆(30)时,所述第二流液孔(321)可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转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产科人工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部(32)呈圆板状,在所述密封板部(32)的圆周外壁上设有定位凸起(322),在所述第二内腔(13)的内壁上设有弧状的定位凹槽(131),所述定位凸起(322)嵌设于所述定位凹槽(131)内;当所述定位凸起(322)位于所述定位凹槽(131)的顺时针止动位置时,所述第二流液孔(321)正对所述第一流液孔(14);当所述定位凸起(322)位于所述定位凹槽(131)的逆时针止动位置时,所述第二流液孔(321)与所述第一流液孔(14)完全错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产科人工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20)包括外筒部(21)、内筒部(22)和连接部(23),所述外筒部(21)与所述内筒部(22)同轴并且相互间隔,所述连接部(23)连接于所述外筒部(21)与所述内筒部(22)之间,所述连接部(23)、外筒部(21)、内筒部(22)之间形成一端开口的开放腔(24),所述内筒部(22)的两端均呈开口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产科人工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部(21)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内腔(13)的内壁呈活动性密封连接,所述内筒部(22)的内壁与所述圆杆部(31)的外壁呈活动性密封连接,所述开放腔(24)的开口朝向所述隔板部(11),所述开放腔(24)与所述隔板部(11)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5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产科人工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40)设于所述作用杆(30)的自由端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产科人工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部(22)的背离所述隔板部(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破膜筒(10)外而形成自由端,在所述内筒部(22)的自由端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23)平行间隔的第一作用手柄部(2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产科人工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破膜筒(10)的外壁上设有第二作用手柄部(16),在所述圆杆部(31)的自由端设有第三作用手柄部(33)。
CN201922061437.7U 2019-11-26 2019-11-26 产科人工破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13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1437.7U CN211213437U (zh) 2019-11-26 2019-11-26 产科人工破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1437.7U CN211213437U (zh) 2019-11-26 2019-11-26 产科人工破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3437U true CN211213437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42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143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13437U (zh) 2019-11-26 2019-11-26 产科人工破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34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0798A (zh) * 2021-05-18 2021-07-30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0798A (zh) * 2021-05-18 2021-07-30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及方法
CN113180798B (zh) * 2021-05-18 2023-09-19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77743A (en) Endometrial sampler
US4844087A (en) First method for using cannula including a valve structure and associated instrument element
US4832044A (en) Cannula including a valve structure and associated instrument elements
BR112021002238A2 (pt) sistemas e métodos para inserção de cateter e retorno de sangue
US3433216A (en) Self-evacuating fluid sampling device
CN211213437U (zh) 产科人工破膜装置
CN106974710B (zh) 一种妇产科破膜装置
CN107115139B (zh) 一种安全高效妇产科破膜装置
CN209091573U (zh) 举宫头可转动的腔道密封举宫器
CN110477973A (zh) 一种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辅助装置
CN107115138B (zh) 一种妇产科破膜器
CN113017757A (zh) 穿刺咯血封堵器
CN206443739U (zh) 一种改进型妇产科破膜针
CN205994554U (zh) 一种产科羊水破膜器
CN208114637U (zh) 一种防倒液妇产科破膜装置
CN213432501U (zh) 一种一次性腹腔引流管
CN208693360U (zh) 妇产科用止血囊
CN112245033A (zh) 一种腹腔镜用抽拉式防误吸的冲洗器
KR101196217B1 (ko) 양수 천자용 주사기
CN208447743U (zh) 一种产科用破膜器
CN203458372U (zh) 一种医用实时压力监测控制器
CN213665633U (zh) 一次性使用套管穿刺器的防污染阻气阀
CN211355793U (zh) 一种产科手术用宫腔吸刮装置
CN109172881A (zh) 一种带有穿刺内芯的吸引器
CN108836404B (zh) 一种囊壁组织活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