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80798B - 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80798B
CN113180798B CN202110537383.6A CN202110537383A CN113180798B CN 113180798 B CN113180798 B CN 113180798B CN 202110537383 A CN202110537383 A CN 202110537383A CN 113180798 B CN113180798 B CN 1131807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auxiliary
suction
sleeve
suction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373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80798A (zh
Inventor
康渝敏
习红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5373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807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80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0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80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0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42Gynaecological or obstetr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 A61B17/4208Instruments for rupturing the amniotic membra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42Gynaecological or obstetr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 A61B2017/4216Operations on uterus, e.g. endometr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217/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 A61B2217/002Auxiliary appliance
    • A61B2217/005Auxiliary appliance with suction drainage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4Female reproductive, genital organs
    • A61M2210/1433Uteru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Pregnancy & Childbir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ynecology & Obstetr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包括套筒,套筒的其中一端为接触端,套筒中穿设有主吸引管和两个副吸引管,其中主吸引管与套筒同轴设置,两个副吸引管关于主吸引管对称设置,主吸引管的吸入端和副吸引管的吸入端均靠近接触端,主套筒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刀片,两个刀片分别靠近两个副吸引管的吸入端。本发明提供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及方法,将用于破膜的刀片设置在套筒内部,有效避免刀片与产妇产道相接触,并且刀片无需直插到胎膜内部,避免刀片与胎儿接触,从而对产妇和胎儿进行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科医疗器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破膜即人为的方式干预撕破宫口处羊膜,以便观察羊水颜色、加强宫缩、加速产程进展,是自然分娩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引产方式。目前,产科医生通常使用破膜针或血管钳进行人工破膜,过程中需要医生将破膜针或者血管钳通过产道推进到胎膜位置,操作难度较大,推进过程中很容易伤到产妇产道,在破膜过程中如果刺入过深容易伤及胎儿,此外在穿刺破膜完成之后羊水直接通过产道流出,会对产妇、医护人员以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后续的分娩过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及方法,将用于破膜的刀片设置在套筒内部,有效避免刀片与产妇产道相接触,并且刀片无需直插到胎膜内部,避免刀片与胎儿接触,从而对产妇和胎儿进行保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包括套筒,套筒的其中一端为接触端,套筒中穿设有主吸引管和两个副吸引管,其中主吸引管与套筒同轴设置,两个副吸引管关于主吸引管对称设置,主吸引管的吸入端和副吸引管的吸入端均靠近接触端,主套筒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刀片,两个刀片分别靠近两个副吸引管的吸入端。
作为上述产科用破膜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套筒靠近所述接触端的位置向外扩张形成环形的凸起部,所述主吸引管靠近吸入端的位置一体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朝向接触端的一侧设置有正向弧面,限位环背向接触端的一侧设置有背向弧面。
作为上述产科用破膜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套筒中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主吸引管和所述副吸引管均穿过隔板,主吸引管中靠近吸入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锥形过滤网,并且锥形过滤网的尖端朝向所述接触端,主吸引管上还开设有若干个进口,进口位于隔板朝向接触端的一侧,并且进口靠近隔板。
作为上述产科用破膜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套筒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器,调节器包括筒状壳体,筒状壳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上开设有主流入孔和两个副流入孔,主流入孔与所述主吸引管相连通,副流入孔与所述副吸引管对应连通,第二端板上开设有主流出孔和两个副流出孔,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转动设置有转盘,转盘转动过程中主流入孔和主流出孔连通或者错开、副流入孔与副流出孔对应连通或者错开。
作为上述产科用破膜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盘上平均分割出六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区域,第一个区域上开设有第一状态主通孔,第二个区域上开设有第二状态主通孔和两个第二状态副通孔,第三个区域上开设有两个第三状态副通孔,第四个区域上开设有一个第四状态副通孔,第五个区域上开设有第五状态主通孔和一个第五状态副通孔。
作为上述产科用破膜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六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定位槽,定位槽的底部嵌设有永磁体,所述转盘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六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安装槽,安装槽中伸缩设置有铁块。
作为上述产科用破膜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安装槽的敞开端固定设置有弹性膜片,所述铁块固定设置在弹性膜片的外侧。
作为上述产科用破膜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弹性膜片的中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凹陷部,所述铁块固定设置在凹陷部中,凹陷部的周侧设置有环形的拱起部,并且拱起部朝向所述筒状壳体。
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的破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主吸引管和所述副吸引管均连接在负压吸引器上,然后将所述套筒置入到产妇产道中,并且移动套筒使接触端与胎膜接触;
S2、利用负压吸引器使主吸引管中均形成负压从而吸引胎膜使胎膜上形成朝向主吸引管的主突出部;
S3、利用负压吸引器使两个副吸引管中形成负压从而吸引胎膜使胎膜上形成两个分别朝向两个副吸引管的副突出部;
S4、利用负压吸引器使副突出部持续向副吸引管移动直到副突出部与刀片接触产生开口;
S5、中断主吸引管和其中一个副吸引管,使胎膜继续向另外一个副吸引管移动形成延伸突出部;
S6、利用负压吸引器使主吸引管中形成负压从而将胎膜中的羊水吸引到主吸引管中。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刀片设置在套筒的内部,从而使刀片对胎膜的切割过程发生在套筒内部,有效避免刀片与产妇产道相接触,并且刀片无需直插到胎膜内部,避免刀片与胎儿接触,实现对产妇和胎儿进行保护的效果;两个副吸引管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当其中一个刀片未能顺利在胎膜上形成开口的时候,可以用该副吸引管形成延伸突出部,从而保证能够顺利切开胎膜,进而顺利将羊水吸出;本发明能够将胎膜中的羊水吸引到外部,便于通过羊水对产妇状态进行分析,也避免羊水对医护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破膜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三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第四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第五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手柄和调节器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8是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弹性膜片、铁块和永磁体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附图说明:1-接触端,2-套筒,3-刀片,4-凸起部,5-吸引头,6-摄像头,7-电池,8-盒体,9-副吸引管,10-隔板,11-主吸引管,12-进口,13-锥形过滤网,14-照明灯,15-限位环,16-球头,17-背向弧面,18-正向弧面,19-胎膜,20-主突出部,21-副突出部,22-开口,23-延伸突出部,24-扩口,25-手柄,26-凹槽,27-连接杆,28-调节器,29-副连通管,30-主连通管,31-第一端板,32-副流入孔,33-主流入孔,34-筒状壳体,35-转盘,36-转轴,37-第二端板,38-副流出孔,39-主流出孔,40-转动板,41-过孔,42-区域,43-第一状态主通孔,44-第二状态副通孔,45-第二状态主通孔,46-第三状态副通孔,47-第四状态副通孔,48-第五状态副通孔,49-第五状态主通孔,50-定位槽,51-永磁体,52-铁块,53-安装槽,54-弹性膜片,55-凹陷部,56-拱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10,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包括套筒2,套筒2的其中一端为接触端1,套筒2中穿设有主吸引管11和两个副吸引管9,其中主吸引管11与套筒2同轴设置,两个副吸引管9关于主吸引管11对称设置,主吸引管11的吸入端和副吸引管9的吸入端均靠近接触端1,主套筒2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刀片3,两个刀片3分别靠近两个副吸引管9的吸入端。
在需要人工破膜的时候,首先将主吸引管11和副吸引管9与负压吸引器相连接,根据实际情况,主吸引管11与两个副吸引管9可以连接在同一个负压吸引器上,也可以各自独立连接一个负压吸引器,之后将套筒2置入到产妇产道中,并且移动套筒2直到接触端1与胎膜19相接触,随后通过负压吸引器对主吸引管11和副吸引管9进行控制,具体地说,依次控制主吸引管11和副吸引管9经过六个状态。在第一状态中,负压吸引器使主吸引管11中形成负压,从而吸引胎膜19变形形成一个朝向主吸引管11的主突出部20,主吸引管11持续吸引主突出部20,可以对套筒2进行定位,无需医生持续用力保持套筒2的位置,从而降低医生的负担;在第二状态中,负压吸引器使主吸引管11和两个副吸引管9中均形成负压,从而利用副吸引管9吸引胎膜19进一步变形形成两个副突出部21,两个副突出部21分别朝向两个副吸引管9,因为主吸引管11能够持续吸引胎膜19,所以能够有效提升副吸引管9吸引胎膜19形成副突出部21的成功率;在第三状态中,负压吸引器使两个副吸引管9中的负压强度增强,从而使副突出部21进一步向副吸引管9移动,直到副突出部21与刀片3接触,从而在胎膜19上形成开口22,两个刀片3共在胎膜19上形成两个开口22,因为刀片3对胎膜19的切割过程发生在套筒2的内部,所以能够有效避免刀片3对产妇产道或者胎儿产生损伤,同时,在开口22形成的过程中,因为主吸引管11和副吸引管9的作用,羊水不会流到套筒2外部,可以有效避免羊水通过产妇产道流到外部环境中,进而避免对外部环境产生污染;在第四状态中,主吸引管11和其中一个副吸引管9截断从而使内部的负压消失,并且利用负压吸引器使另外一个副吸引管9中的负压强度进一步增强,从而该副吸引管9对应的副突出部21进一步变形形成延伸突出部23,延伸突出部23在形成过程中能够拉动胎膜19从而使另外一个开口22向主吸引管11移动;在第五状态中,负压吸引器使主吸引管11中重新形成负压,从而利用主吸引管11将胎膜中的羊水通过开口22吸引到产妇体外,便于通过羊水对产妇状态进行分析,也避免羊水对医护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羊水在向主吸引管11内流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开口22造成冲击使开口22进一步扩张形成扩口24,扩口24形成后能够加速羊水向主吸引管11中流动的速度,缩短手术时间;在第六状态中,主吸引管11和两个副吸引管9均被截断,负压消失,之后将装置取出。
本发明将刀片3设置在套筒2的内部,从而使刀片3对胎膜19的切割过程发生在套筒2内部,有效避免刀片3与产妇产道相接触,并且刀片3无需直插到胎膜19内部,避免刀片3与胎儿接触,实现对产妇和胎儿进行保护的效果;两个副吸引管9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当其中一个刀片3未能顺利在胎膜19上形成开口22的时候,可以用该副吸引管9形成延伸突出部23,从而保证能够顺利切开胎膜19,进而顺利将羊水吸出;本发明能够将胎膜19中的羊水吸引到外部,便于通过羊水对产妇状态进行分析,也避免羊水对医护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减轻接触端1与产妇产道接触时对产妇造成的不适感,接触端1的端壁加工成弧形面。
考虑到套筒2在置入到产妇产道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于产道的阻碍,为了便于固定套筒2的位置,套筒2靠近接触端1的位置向外扩张形成环形的凸起部4,当套筒2置入到产妇产道中后,产道会挤压套筒2,通过设置凸起部4,产道在挤压套筒2的时候会从凸起部4的两侧挤压凸起部4,并且两侧的压力大小相同,从而能够稳定凸起部4的位置,进而便于固定套筒2的位置,最终有利于保证主吸引管11和副吸引管9吸引胎膜19时候的稳定性。主吸引管11靠近吸入端的位置一体连接有限位环15,限位环15朝向接触端1的一侧设置有正向弧面18,限位环15背向接触端1的一侧设置有背向弧面17。在第五状态中,开口22进一步扩张形成扩口24的过程中,限位环15能够对延伸突出部23附近的胎膜19进行限位,避免胎膜19过度撕裂,进而使羊水能够顺利流入到主吸引管11中。当胎膜19过度撕裂产生片状的活动胎膜片的时候,限位环15能够对活动胎膜片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羊水流动过程中活动胎膜片在套筒2中摆动产生干扰。
为了保证主吸引管11不会对胎膜19的变形产生干扰,主吸引管11的吸入端一体连接有球头16,并且主吸引管11的通道贯通球头16。球头16与胎膜19平滑接触,保证胎膜19能够顺利进入到各个状态中。
在凸起部4的内侧,可以设置两个盒体8,两个副吸引管9分别穿过两个盒体8,从而利用盒体8对副吸引管9进行固定,并且副吸引管9可以贴合在凸起部4的内壁上,从而利用凸起部4对副吸引管9的方向进行控制,使副吸引管9的吸入端朝向主吸引管11的吸入端,便于吸引胎膜19使胎膜19从第一状态进入到第二状态中,副吸引管9的吸入端还可以连通一个吸引头5。两个盒体8上还可以分别设置摄像头6和照明灯14,利用摄像头6与照明灯14的组合便于医生观察胎膜19的状况,相应的,可以在两个盒体8中各设置一个电池7,两个电池7分别为摄像头6和照明灯14供电。摄像头6通过线缆连接到外部计算机,线缆可以从套筒2中穿出。
正常状态下,胎膜19中的羊水应当是澄清的,但是当产妇身体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时,羊水有可能因为含有杂质而变得浑浊,为了避免杂质堵塞主吸引管11造成羊水无法顺利吸出,套筒2中固定设置有隔板10,主吸引管11和副吸引管9均穿过隔板10,主吸引管11中靠近吸入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锥形过滤网13,并且锥形过滤网13的尖端朝向接触端1,主吸引管11上还开设有若干个进口12,进口12位于隔板10朝向接触端1的一侧,并且进口12靠近隔板10。在第五状态中,羊水通过开口22流入到主吸引管11中后,首先被锥形过滤网13过滤,如果羊水中存在有杂质,则杂质会被锥形过滤网13过滤掉,并且在羊水的不断冲击下向锥形过滤网13的大端移动,从而使锥形过滤网13的小端能够长时间处于导通状态,保证羊水能够顺利吸出,当羊水中杂质的含量较高时,锥形过滤网13可能被完全堵塞,此时羊水流入到主吸引管11与套筒2之间,之后通过进口12进入到主吸引管11中并且被吸出,因为大量的杂质已经被锥形过滤网13过滤掉,因此进口12不易堵塞,同时可以设置多个进口12,多个进口12互为补充,进一步保证羊水能够顺利通过主吸引管11被吸出。
为了方便医生对主吸引管11和副吸引管9进行操作,从而完成从第一状态到第六状态的切换过程,套筒2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器28,调节器28包括筒状壳体34,筒状壳体3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端板31和第二端板37,第一端板31上开设有主流入孔33和两个副流入孔32,主流入孔33与主吸引管11相连通,副流入孔32与副吸引管9对应连通,第二端板37上开设有主流出孔39和两个副流出孔38,第一端板31和第二端板37之间转动设置有转盘35,转盘35转动过程中主流入孔33和主流出孔39连通或者错开、副流入孔32与副流出孔38对应连通或者错开。在套筒2与胎膜19接触后,调节器28位于产妇体外,医生可以通过转动转盘35的方式控制主流入孔33和主流出孔39以及副流入孔32与副流出孔38的连通状态,进而控制主吸引管11和副吸引管9的导通状态,操作简单快捷。主流出孔39还连通有主连通管30,副流出孔38还连通有副连通管29,主连通管30和副连通管29用于连接负压吸引器。
转盘35具体的结构为:转盘35上平均分割出六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区域42,第一个区域42上开设有第一状态主通孔43,第二个区域42上开设有第二状态主通孔45和两个第二状态副通孔44,第三个区域42上开设有两个第三状态副通孔46,第四个区域42上开设有一个第四状态副通孔47,第五个区域42上开设有第五状态主通孔49和一个第五状态副通孔48。在第一状态中,主吸引管11、主流入孔33、第一状态主通孔43和主连通管30依次连通,从而使负压吸引器可以在主吸引管11中形成负压环境;在第二状态中,主吸引管11、主流入孔33、第二状态主通孔45和主连通管30依次连通,副吸引管9、副流入孔32、第二状态副通孔44、副流出孔38和副连通管29依次连通,从而使负压吸引器能够在主吸引管11和副吸引管9中均形成负压环境;在第三状态中,副吸引管9、副流入孔32、第三状态副通孔46、副流出孔38和副连通管29依次连通,从而使负压吸引器能够在副吸引管9中形成负压环境;在第四状态中,其中一个副吸引管9、其中一个副流入孔32、第四状态副通孔47、其中一个副流出孔38和其中一个副连通管29依次连通,从而使负压吸引器能够在其中一个副吸引管9中形成负压环境;在第五状态中,主吸引管11、主流入孔33、第五状态主通孔49和主连通管30依次连通,其中一个副吸引管9、其中一个副流入孔32、第五状态副通孔48、其中一个副流出孔38和其中一个副连通管29依次连通,从而使负压吸引器能够在主吸引管11和其中一个副吸引管9中形成负压环境。该转盘35通过设置多种不同的通孔组合实现控制主吸引管11和副吸引管9导通状态的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了便于保持转盘35的位置,从而保证每个状态都能够顺利完成,筒状壳体34的内壁上开设有六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定位槽50,定位槽50的底部嵌设有永磁体51,转盘35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六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安装槽53,安装槽53中伸缩设置有铁块52。转盘35转动完成后,六个永磁体51分别吸引六个铁块52,从而保持铁块52的位置,进而实现保持转盘35位置的效果。利用磁力的方式保持转盘35的位置,结构简单,并且寿命长、调节方便。
为了进一步提升转盘35的稳定性,安装槽53的敞开端固定设置有弹性膜片54,铁块52固定设置在弹性膜片54的外侧。当永磁体51吸引铁块52的时候,弹性膜片54会被带动变形,变形后的弹性膜片54会被定位槽50所限位,从而在无医生外力的情况下避免转盘25转动,实现进一步提升转盘35稳定性的效果。
弹性膜片54具体的结构为:弹性膜片54的中部设置有朝向安装槽53的凹陷部55,铁块52固定设置在凹陷部55中,凹陷部55的周侧设置有环形的拱起部56,并且拱起部56朝向筒状壳体34。凹陷部55和拱起部56能够增加弹性膜片54的形变量,在转盘35转动时,拱起部56与筒状壳体34接触并被挤压到安装槽53中,当安装槽53与定位槽50连通时,弹性膜片54回弹拱起部53进入到定位槽50中被定位槽50限位,同时,永磁体51吸引铁块52向定位槽50移动,铁块52带动弹性膜片54进一步变形,使弹性膜片54位于定位槽50中的部分增加,从而进一步提升定位槽50对弹性膜片54的限位效果,保证转盘35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便于医生操作,套筒2固定连接有手柄25,手柄25与套筒2同轴设置,手柄25的周侧壁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26,手柄25通过连接杆27与第一端板31固定连接,主吸引管11和副吸引管9依次穿过手柄25和连接杆27。在套筒2与胎膜19接触之后,医生可以用一只手握住手柄25,然后用另外一只手操作调节器28,操作更加方便。
为了方便转动转盘35,转盘35同轴固连有转轴36,第二端板37的中心处开设有用于穿设转轴36的过孔41,转轴36穿过过孔41后固定连接有转动板40,转动板40与转轴36的轴线平行,医生可以捏住转动板40然后转动,从而由转动板40带动转轴36和转盘35转动,操作更加方便。
基于上述产科用破膜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的破膜方法,包括S1至S6。
S1、将主吸引管11和副吸引管9均连接在负压吸引器上,然后将套筒2置入到产妇产道中,并且移动套筒2使接触端1与胎膜19接触。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摄像头6和照明灯14实时观察产道情况,保证套筒2能够顺利与胎膜19接触的同时,避免套筒2过度深入造成产妇不适或者伤及胎儿。
S2、利用负压吸引器使主吸引管11中均形成负压从而吸引胎膜19使胎膜19上形成朝向主吸引管11的主突出部20,即使装置进入第一状态。
S3、利用负压吸引器使两个副吸引管9中形成负压从而吸引胎膜19使胎膜19上形成两个分别朝向两个副吸引管9的副突出部21,即使装置进入第二状态。
S4、利用负压吸引器使副突出部21持续向副吸引管9移动直到副突出部21与刀片3接触产生开口22,即使装置进入第三状态。
S5、中断主吸引管11和其中一个副吸引管9,使胎膜19继续向另外一个副吸引管9移动形成延伸突出部23,即使装置进入第四状态。
S6、利用负压吸引器使主吸引管11中形成负压从而将胎膜19中的羊水吸引到主吸引管11中,即使装置进入第五状态。
在羊水吸出之后,可以将主吸引管11和副吸引管9均中断,结束破膜过程,即使装置进入第六状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2),套筒(2)的其中一端为接触端(1),套筒(2)中穿设有主吸引管(11)和两个副吸引管(9),其中主吸引管(11)与套筒(2)同轴设置,两个副吸引管(9)关于主吸引管(11)对称设置,主吸引管(11)的吸入端和副吸引管(9)的吸入端均靠近接触端(1),套筒(2)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刀片(3),两个刀片(3)分别靠近两个副吸引管(9)的吸入端;
所述套筒(2)靠近所述接触端(1)的位置向外扩张形成环形的凸起部(4),所述主吸引管(11)靠近吸入端的位置一体连接有限位环(15),限位环(15)朝向接触端(1)的一侧设置有正向弧面(18),限位环(15)背向接触端(1)的一侧设置有背向弧面(17);
所述套筒(2)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器(28),调节器(28)包括筒状壳体(34),筒状壳体(3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端板(31)和第二端板(37),第一端板(31)上开设有主流入孔(33)和两个副流入孔(32),主流入孔(33)与所述主吸引管(11)相连通,副流入孔(32)与所述副吸引管(9)对应连通,第二端板(37)上开设有主流出孔(39)和两个副流出孔(38),第一端板(31)和第二端板(37)之间转动设置有转盘(35),转盘(35)转动过程中主流入孔(33)和主流出孔(39)连通或者错开、副流入孔(32)与副流出孔(38)对应连通或者错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中固定设置有隔板(10),所述主吸引管(11)和所述副吸引管(9)均穿过隔板(10),主吸引管(11)中靠近吸入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锥形过滤网(13),并且锥形过滤网(13)的尖端朝向所述接触端(1),主吸引管(11)上还开设有若干个进口(12),进口(12)位于隔板(10)朝向接触端(1)的一侧,并且进口(12)靠近隔板(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5)上平均分割出六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区域(42),第一个区域(42)上开设有第一状态主通孔(43),第二个区域(42)上开设有第二状态主通孔(45)和两个第二状态副通孔(44),第三个区域(42)上开设有两个第三状态副通孔(46),第四个区域(42)上开设有一个第四状态副通孔(47),第五个区域(42)上开设有第五状态主通孔(49)和一个第五状态副通孔(4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筒状壳体(34)的内壁上开设有六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定位槽(50),定位槽(50)的底部嵌设有永磁体(51),转盘(35)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六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安装槽(53),安装槽(53)中伸缩设置有铁块(5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53)的敞开端固定设置有弹性膜片(54),所述铁块(52)固定设置在弹性膜片(54)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片(54)的中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安装槽(53)的凹陷部(55),所述铁块(52)固定设置在凹陷部(55)中,凹陷部(55)的周侧设置有环形的拱起部(56),并且拱起部(56)朝向所述筒状壳体(34)。
CN202110537383.6A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31807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7383.6A CN113180798B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7383.6A CN113180798B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0798A CN113180798A (zh) 2021-07-30
CN113180798B true CN113180798B (zh) 2023-09-19

Family

ID=76982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37383.6A Active CN113180798B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8079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7625A (en) * 1987-07-07 1989-02-28 Singleton Rosa R Membrane puncturing aspirator with drainage shield
CN207286118U (zh) * 2017-02-26 2018-05-01 魏伟 一种妇产科用羊水破膜引流装置
CN208114637U (zh) * 2017-04-27 2018-11-20 新昌县营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倒液妇产科破膜装置
CN209269840U (zh) * 2018-12-21 2019-08-20 高晓燕 一种产科破膜装置
CN209332225U (zh) * 2018-12-19 2019-09-03 马红燕 一种妇产科破膜器
CN209789978U (zh) * 2018-08-23 2019-12-17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产科临床用人工破膜器
CN210811427U (zh) * 2019-08-19 2020-06-23 陈瑞玲 一种新型妇产科安全破膜器
CN111419361A (zh) * 2020-04-09 2020-07-17 谢蓓 一种产科破膜装置
CN211213437U (zh) * 2019-11-26 2020-08-11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产科人工破膜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7625A (en) * 1987-07-07 1989-02-28 Singleton Rosa R Membrane puncturing aspirator with drainage shield
CN207286118U (zh) * 2017-02-26 2018-05-01 魏伟 一种妇产科用羊水破膜引流装置
CN208114637U (zh) * 2017-04-27 2018-11-20 新昌县营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倒液妇产科破膜装置
CN209789978U (zh) * 2018-08-23 2019-12-17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产科临床用人工破膜器
CN209332225U (zh) * 2018-12-19 2019-09-03 马红燕 一种妇产科破膜器
CN209269840U (zh) * 2018-12-21 2019-08-20 高晓燕 一种产科破膜装置
CN210811427U (zh) * 2019-08-19 2020-06-23 陈瑞玲 一种新型妇产科安全破膜器
CN211213437U (zh) * 2019-11-26 2020-08-11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产科人工破膜装置
CN111419361A (zh) * 2020-04-09 2020-07-17 谢蓓 一种产科破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0798A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80798B (zh) 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及方法
CN215194825U (zh) 一种引流管
CN207666669U (zh) 腹腔镜下子宫上举牵引装置
CN211270903U (zh) 一种肛肠手术用扩张器
CN205072991U (zh) 一种产科术中破膜装置
CN214549560U (zh) 一种妇产科用刮宫装置
CN210903288U (zh) 一种临床人工破膜装置
CN211156156U (zh) 一种可保护破膜针的产科破膜装置
CN209916155U (zh) 一种产科助产器械
CN207949880U (zh) 负压吸引式流产装置
CN210494303U (zh) 一种用于初生仔猪的剪脐装置
CN211511884U (zh) 一种负压吸引型淋巴结钳
CN203303085U (zh) 腔镜下负压辅助牵拉器
CN206167175U (zh) 耳道囊肿抽取装置
CN211325465U (zh) 一种新型妇科刮宫器
CN219720823U (zh) 一种妇产科助产破膜装置
CN2662850Y (zh) 多功能人工破膜器
CN206167024U (zh) 一种单极电钩
CN213309990U (zh) 一种负压肿瘤牵引器
CN203935232U (zh) 一种内扩式胰腺空肠吻合夹持定位装置
CN220938108U (zh)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
CN213554188U (zh) 一种恶性腹水穿刺引流装置
CN218009906U (zh) 一种胎头吸引式产钳装置
CN219354113U (zh) 一种妇科阴式手术保护装置
CN211460452U (zh) 一种妇产科人工破膜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