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8816U - 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8816U
CN211208816U CN202020271690.5U CN202020271690U CN211208816U CN 211208816 U CN211208816 U CN 211208816U CN 202020271690 U CN202020271690 U CN 202020271690U CN 211208816 U CN211208816 U CN 211208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waterproof
plug
electric shock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716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富裕
王鸿达
柳凯
柴孟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anme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anme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anme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anme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716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08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8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8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体,一端设置有第一插孔,另一端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插套座组件,安装于第一容纳腔内,其中,该插套座组件包括插套座,且在插套座上设置有与第一插孔位置对应的插套,以及与其中一个插套相连通的通孔;解锁组件,安装于第二容纳腔内,其中,一端伸入对应的插套座内;下壳体,其上设置有与插套位置对应的导电连接片,其中,下壳体与插套座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件。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能够防止水滴进入插座内部而引起漏电现象,同时插座在导通的瞬间产生电火花而产生漏电、短路等现象,保证设备的使用及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插座,特别是一种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通常需要将电源接头插入电源插座的第一插孔。该过程中使用者有可能会误接触到电源接头或电源插座的带电部分,从而产生触电的危险;由于使用场景的不同,可能会产生漏水触电的危险。
中国专利(CN106684613A)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座,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电源插座包括增设于壳体面板上的至少一个可伸缩触头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至少一个与可伸缩触头连接类似翘板开关结构,每个开关结构与输入电源模块和一个输出电源模块分别连接;开关结构能够根据可伸缩触头与电源接头之间的位置变化,控制输入电源模块和输出电源模块的导通状态。由于只有当可伸缩触头被电源接头挤压时,输入电源模块和输出电源模块才导通,使得该电源插座仅在电源接头完全插入时才通电,而在电源接头未完全插入时不通电,进而提高了电源插座使用的安全性。
根据上述所述的电源插座,通过可伸缩触头与类似翘板开关结构之间的配合,当插头插入时,可伸缩触头被压缩,而后通过开关结构,导通输入电源模块与输出电源模块,但是,该开关结构在被导通的过程中,仍然属于是单点瞬间触发,夹持力小,容易产生拉弧形成电火花,尽管该火花发生在电源插座内部,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产品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避免在其导通时产生电火花,提高其使用安全性能的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包括:
上壳体,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插孔,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其中,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相连通;
插套座组件,安装于第一容纳腔内,其中,该插套座组件包括一个插套座,且在插套座上设置有与第一插孔位置一一对应的插套,以及与其中一个插套相连通的一个通孔;
解锁组件,安装于第二容纳腔内,其中,解锁组件的一端通过通孔伸入对应的插套内;
下壳体,其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插套位置一一对应的导电连接片,其中,下壳体与插套座组件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弹性复位件。
在上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中,插套与导电连接片在导通时为面面接触。
在上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中,插套座组件嵌装于第二容纳腔内,并可沿第二容纳腔的深度方向移动,其中,第二容纳腔的深度大于插套座组件的移动行程。
在上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中,下壳体上设置有三个呈星型排布的第一凸台,且第一凸台与导电连接片之间为嵌套连接;插套座包括三个呈星型排布的第二凸台,且第二凸台与插套嵌套连接。
在上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中,在三个呈星型排布的第一凸台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柱,在三个呈星型排布的第二凸台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柱,其中,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相连。
在上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中,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嵌套连接。
在上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中,伸入插套一端的解锁组件与插头之间为楔形配合。
在上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中,解锁组件包括锁舌,一端为斜面;第二弹性复位件,一端与第二容纳腔的腔壁相连,第二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与锁舌的另一端相连。
在上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中,与第二弹性复位件相连一端的锁舌上设置有一个定位柱,其中,第二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第二容纳腔墙壁相连,第二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与定位柱相嵌套。
在上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中,在上壳体内设置有一个高弹性材料的防水板,其中,在防水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插孔位置相对应的缝隙。
在上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中,上壳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盖、防水板以及压板,且在压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插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插孔,其中,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设置于压板的背面。
在上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中,上盖、防水板以及压板之间两两嵌套连接。
在上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中,在防水板的外围形成“双重嵌套”结构,以防止水从第一插孔渗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其导通过程是一个分段式的渐变过程,提高插座使用的安全性,有效防止水滴进入到插座内产生的漏电现象,同时插头在未插入插套时插套并未与导电连接片导通,更加提高了防触电安全性,也避免了插头在插入插座的过程中在导通的瞬间产生电火花而产生漏电、短路等现象,保证电器设备的使用及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在插头未插入状态下的剖视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在插头插入状态下的剖视图二。
图中,100、上壳体;110、上盖;111、第一插孔;112、凸起;113、第一嵌装位置;120、防水板;121、缝隙;130、压板;131、第二插孔;132、第一容纳腔;133、第二容纳腔;134、第二嵌装位置;200、插套座组件;210、插套座;211、通孔;212、第二凸台;213、第二安装孔;214、第二安装柱;215、第二定位孔;220、插套;300、解锁组件;310、锁舌;320、第二弹性复位件;330、定位柱;400、下壳体;410、导电连接片;420、第一凸台;421、第一安装孔;430、第一安装柱;431、第一定位孔;500、第一弹性复位件;600、插头;610、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包括:上壳体100,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插孔11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容纳腔132和第二容纳腔133,其中,第一容纳腔132与第二容纳腔133相连通;插套座组件200,安装于第一容纳腔132内,其中,该插套座组件200包括一个插套座210,且在插套座210上设置有与第一插孔111位置一一对应的插套220,以及与其中一个插套220相连通的一个通孔211;解锁组件300,安装于第二容纳腔133内,其中,解锁组件300的一端通过通孔211伸入对应的插套220内;下壳体400,其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插套220位置一一对应的导电连接片410,其中,下壳体400与插套座组件200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弹性复位件5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的工作原理,首先将插头600对准对应的第一插孔111,然后随着插头600在第一插孔111中的不断深入,最终使得解锁组件300从对应的插套220、通孔211中完全退出,并完全进入第二容纳腔133内,接着插头600与插套座组件200同步下移,第一弹性复位件500被压缩,直至插套座组件200中的插套220插入对应的导电连接片410后,最终实现插头600的导通;当插头600拔出时,由于失去插头600的压力,使得第一弹性复位件500逐渐舒张,从而使得插套座组件200中的插套220与导电连接片410相脱离,随着第一弹性复位件500的不断舒张,插套座组件200不断上升,直至解锁组件300与插套座210上的通孔211相对齐时,解锁组件300的一端再一次伸入对应的插套220内,最终实现插座的复位。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插头600的导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锁阶段,即通过插头600的不断伸入,将解锁组件300的一端退出对应的插套220和通孔211,并完全进入第二容纳腔133中;第二阶段,是导通阶段,即通过插头600的不断伸入,使得插头600与插套座组件200同步下移,直至插套座组件200中的插套220与下壳体400上的导电连接片410相连,此时第一弹性复位件500处于被压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其导通过程是一个分段式的渐变过程,提高插座使用的安全性,有效防止水滴进入到插座内产生的漏电现象,同时插头在未插入插套时插套并未与导电连接片导通,更加提高了防触电安全性,也避免了插头在插入插座的过程中在导通的瞬间产生电火花而产生漏电、短路等现象,保证电器设备的使用及人身安全。
进一步优选地,插套220与导电连接片410在导通时为面面接触,夹持力大,接触可靠。
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106684613A)公开的一种电源插座,是通过可伸缩触头被压缩,而后通过类似翘板开关的结构,导通输入电源模块与输出电源模块,而该开关结构一般为常开状态,在闭合的瞬间是“点面接触”,由于其接触面积较小,压力低,在接触瞬间产生拉弧形成电火花,并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电路的短路或燃烧,影响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与产品使用寿命,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插座,其通过插套220与导电连接片410之间的“面面接触”,从而扩大了接触面积,夹持力大,避免瞬间产生电火花,进而提高插座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延长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插套座组件200嵌装于第二容纳腔133内,并可沿第二容纳腔133的深度方向移动,其中,第二容纳腔133的深度大于插套座组件200的移动行程。
在本实施例中,之所以将第二容纳腔133的深度设置成大于插套座组件200的移动行程,一方面,将第二容纳腔133的腔壁作为插套座组件200在移动工程中的“导向部位”,从而保证插套座组件200在移动过程中的垂直度,进而提高插套座组件200的插套220与下壳体400上的导电连接片410相连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避免插套座组件200在第一弹性复位件500在复位时,与第二容纳腔133的腔壁发生碰撞或者卡壳现象,从而提高插座使用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一般三相插头600包括L极插片610,N极插片610以及地极(PE)插片610,且呈星型结构设置,因此,位于下壳体400上的导电连接片410排布也呈星型结构设置,分别为L极导电连接片410,N极导电连接片410以及地极导电连接片410,进而插套座组件200上的插套220也呈星型结构排布,而两相插头600只含有L极插片610和N级插片610,所以为了方便三相插头600与两相插头600的使用,将通孔211优选设置于与地极导电连接片410相对应的插套220所在的位置上,使得插座的使用更为地灵活、可靠。
进一步优选地,在下壳体400上设置有三个呈星型排布的第一凸台420,并沿第一凸台420的厚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21,其中,第一安装孔421作为导电连接片410的安装位置;插套座210包括三个呈星型排布的第二凸台212,并沿第二凸台212的厚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13,其中,第二安装孔213作为插套220的安装位置。进一步优选地,导电连接片410与第一凸台420之间的连接,以及插套220与第二凸台212之间的连接均为嵌套连接。从而保证插套220与导电连接片410在插接配合时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在三个呈星型排布的第一凸台420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柱430,在三个呈星型排布的第二凸台21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柱214,其中,第一弹性复位件5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柱430和第二安装柱214相连。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弹性复位件5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柱430和第二安装柱214嵌套连接。从而保证第一弹性复位件500在被压缩,或者被释放时,其运行的直线度。
进一步优选地,沿第一安装柱430的厚度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一定位孔431,沿第二安装柱214的厚度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二定位孔215,其中,第一定位孔431与第二定位孔215的开孔方向相对设置,且第一弹性复位件5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定位孔431与第二定位孔215的孔底。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伸入插套220一端的解锁组件300与插头600之间为楔形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之所以将解锁组件300与插头600之间的连接设定为楔形配合,是为了增大解锁组件300与插头600上插片610之间的接触面积,即为“面面接触”,从而随着插头600的不断伸入,保证解锁组件300在移动过程中的水平直线度。另外,楔形配合,指的是斜面与斜面之间的配合,因此,将解锁组件300的端部设置呈斜面,方便解锁组件300在复位时,能够顺利的通过通孔211进入对应的插套220内,保证插座使用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解锁组件300包括锁舌310,一端为斜面;第二弹性复位件320,一端与第二容纳腔133的腔壁相连,第二弹性复位件320的另一端与锁舌310的另一端相连。当插头600插入第一插孔111时,插头600上的插片610挤压锁舌310,使得锁舌310回缩,并压缩第二弹性复位件320,最终使得锁舌310完全退出通孔211,进入第二容纳腔133内;当插套座组件200复位后,插套座210上的通孔211与锁舌310相对齐,此时,被压缩的第二弹性复位件320被释放,推动锁舌310,使其再次通过通孔211进入对应的插套220内,并将插套座组件200锁定。
进一步优选地,与第二弹性复位件320相连一端的锁舌310上设置有一个定位柱330,其中,第二弹性复位件320的一端与第二容纳腔133墙壁相连,第二弹性复位件320的另一端与定位柱330相嵌套。通过定位柱330,保证第二弹性复位件320在被压缩,或者被释放时的直线度。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上壳体100内设置有一个高弹性材料的防水板120,其中,在防水板120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插孔111位置相对应的缝隙121。
在本实施例中,防水板120采用高弹性材质制作而成,当插座未使用时,防水板120上的缝隙121开口较小,几乎不可见,从而防止外部的水进入插座的内部,提高插座的防水性能;当插座使用时,缝隙121会随着插头600的插入,逐渐变大;当插座使用完后,随着插头600的拔离,缝隙121复位闭合,最后恢复至初始状态(防水板120呈密封状)。
进一步优选地,上壳体10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盖110、防水板120以及压板130,且在压板130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插孔11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插孔131,其中,第一容纳腔132与第二容纳腔133设置于压板130的背面。
进一步优选地,上盖110、防水板120以及压板130之间两两嵌套连接。从而提高防水板120安装的精确性,进而提高插座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优选地,在上盖110的侧壁上设置有凸起112,沿凸起112的厚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嵌装位置113;沿压板130的厚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嵌装位置134,其中,在装配上壳体100时,首先将防水板120放置于第二嵌装位置134,此时,防水板120的各个侧边与第二嵌装位置134的各个侧边之间的均存有缝隙121,然后将上盖110压盖于压板130上,此时上盖110上的第一嵌装位置113的各个侧边恰好嵌入对应缝隙121中,从而使得在防水板120的外围形成“双重保护”结构,进而进一步提高插座的防水性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100),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插孔(11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容纳腔(132)和第二容纳腔(133),其中,第一容纳腔(132)与第二容纳腔(133)相连通;
插套座组件(200),安装于第一容纳腔(132)内,其中,该插套座组件(200)包括一个插套座(210),且在插套座(210)上设置有与第一插孔(111)位置一一对应的插套(220),以及与其中一个插套(220)相连通的一个通孔(211);
解锁组件(300),安装于第二容纳腔(133)内,其中,解锁组件(300)的一端通过通孔(211)伸入对应的插套(220)内;
下壳体(400),其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插套(220)位置一一对应的导电连接片(410),其中,下壳体(400)与插套座组件(200)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弹性复位件(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插套(220)与导电连接片(410)在导通时为面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插套座组件(200)嵌装于第二容纳腔(133)内,并可沿第二容纳腔(133)的深度方向移动,其中,第二容纳腔(133)的深度大于插套座组件(200)的移动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下壳体(400)与导电连接片(410)之间,插套座(210)与插套(220)之间均为嵌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复位件(500)的两端分别与插套座(210)和下壳体(400)之间为嵌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伸入插套(220)一端的解锁组件(300)与插头(600)之间为楔形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解锁组件(300)包括锁舌(310),一端为斜面;第二弹性复位件(320),一端与第二容纳腔(133)的腔壁相连,第二弹性复位件(320)的另一端与锁舌(310)的另一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在上壳体(100)内设置有一个高弹性材料的防水板(120),其中,在防水板(120)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插孔(111)位置相对应的缝隙(1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0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盖(110)、所述防水板(120)以及压板(130),且在压板(130)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插孔(11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插孔(131),其中,第一容纳腔(132)与第二容纳腔(133)设置于压板(130)的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上盖(110)、所述防水板(120)以及压板(130)之间两两嵌套连接。
CN202020271690.5U 2020-03-06 2020-03-06 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 Active CN211208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1690.5U CN211208816U (zh) 2020-03-06 2020-03-06 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1690.5U CN211208816U (zh) 2020-03-06 2020-03-06 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8816U true CN211208816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7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71690.5U Active CN211208816U (zh) 2020-03-06 2020-03-06 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8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4294B (zh) 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
CN109546424A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连接器
CN104993267A (zh) 一种伸缩插片式移动插座
CN203250950U (zh) 一种安全插座
CN211208816U (zh) 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
CN114498193A (zh) 微动控制高压互锁的高压连接器
CN217444755U (zh) 微动控制高压互锁的高压连接器
CN216671423U (zh) 一种方便插拔的开关
CN204834956U (zh) 一种伸缩插片式移动插座
CN209374812U (zh) 一种安全型两插推动结构
CN210404251U (zh) 插座和插头以及用电系统
CN210272927U (zh) 一种安全防水插座
CN209374724U (zh) 一种安全插座
KR200340351Y1 (ko) 콘센트용 안전장치
CN216085431U (zh) 一种防触电插座
CN217823376U (zh) 一种防触电三孔插座
CN217062591U (zh) 电气连接装置及相应连接器套件
CN213905668U (zh) 一种可快拆装电源插头
CN212751215U (zh) 一种电源插座和电源插排
CN201048192Y (zh) 安全型电源插座
CN214589386U (zh) 一种保护门连接结构及其五孔插座
CN217362064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机构
CN218866922U (zh) 防触电插座
CN202712468U (zh) 充电插座及开关组合件
CN216750664U (zh) 一种可对接头进行限位的配电控制设备用线束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