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8748U - 防误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 - Google Patents

防误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8748U
CN211208748U CN202020040443.4U CN202020040443U CN211208748U CN 211208748 U CN211208748 U CN 211208748U CN 202020040443 U CN202020040443 U CN 202020040443U CN 211208748 U CN211208748 U CN 211208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er member
groove
housing
prevention device
false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04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蒂莫西·韦恩·特莱斯基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xs Industrial Design Co
TXS Ind Desig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xs Industrial Desig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xs Industrial Design Co filed Critical Txs Industrial Design Co
Priority to CN2020200404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08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8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8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误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包括:第一壳体,具有上端开口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闸板组件,包括可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方的闸板构件,连接在所述闸板构件上的弹簧件,和设置在所述闸板构件上的凸起;所述闸板构件用于在第一外力驱动下仅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并在第二外力驱动下仅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平移;其中,所述第一外力为单独施加在所述闸板构件的左侧或右侧的力,所述第二外力为同时施加在所述闸板构件的左侧和右侧的均衡力;所述闸板构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时遮挡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开口,并在所述闸板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平移时开启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开口。

Description

防误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插座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误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
背景技术
供电装置,具体来说是电插座,能够接纳电插头以向电插头提供电力,并且是众所周知的。在美国,标准住宅电插座一般包括两个或三个插脚开口。两插脚开口电插座可以接纳两插脚电插头,并且三插脚开口电插座可以接纳两插脚电插头或三插脚电插头。电插座一般是有源的,这意味着它们始终为电插座内的触头提供电力。因此,儿童甚至一些老人万一把导电物体插入电插座插脚开口中则容易被电击。导电物体可以包括刀、纸夹、螺丝刀或者人能插入插脚开口中的类似物体。
现有的电插座并没有设置这种用于降低人无意中将导电物体插入电插座的插脚开口中的潜在风险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误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旨在解决无意中将导电物体插入电插座的插脚开口中事存在触电风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误触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包括具有上端开口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
闸板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上方,并包括可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方的闸板构件,连接在所述闸板构件上并用于辅助所述闸板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平移的弹簧件,和设置在所述闸板构件上并用于辅助所述闸板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的凸起;
所述闸板构件用于在第一外力驱动下仅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并在第二外力驱动下仅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平移;其中,所述第一外力为单独施加在所述闸板构件的左侧或右侧的力,所述第二外力为同时施加在所述闸板构件的左侧和右侧的均衡力;
所述闸板构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时遮挡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开口,并在所述闸板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平移时开启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开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闸板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方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可供容纳所述闸板构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槽连通的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二插槽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闸板构件在所述容纳槽内平移时可开启或遮挡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闸板构件上还开设有通槽,所述容纳槽底部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可供穿过所述通槽的固定件,所述弹簧件呈水平置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闸板构件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簧件弹性伸缩的方向与所述闸板构件的平移方向一致,且所述弹簧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通槽的第一槽壁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的第二槽壁呈倾斜设置,并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所述闸板构件的第一外侧壁也呈倾斜设置,并形成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槽壁相邻,且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均相同。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外力为单独施加在所述第一倾斜面或所述第二倾斜面上的力,所述第二外力为同时施加在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上的均衡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闸板构件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闸板构件的上表面的中间以作为所述闸板构件转动的支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闸板组件还包括可供盖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以将所述闸板构件封闭在所述容纳槽内的盖板构件,所述闸板构件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盖板构件的内侧面接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表面上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凸起。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起的外表面呈弧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闸板构件的下表面向外拱出,以使得所述下表面成弧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闸板构件的所述下表面拱出的最远端与所述凸起的最高点相对应。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闸板构件的下表面上还形成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容纳槽底部上还设置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在所述闸板构件转动时,所述第一台阶抵接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或所述第二台阶抵接在所述第二凸台上,以防止所述闸板构件平移。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闸板构件的第二外侧壁和底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位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背面;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闸板构件的底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位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背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第二台阶在所述闸板构件上的位置使得在所述闸板构件平移时,所述第一台阶不与所述第一凸台抵接,同时所述第二台阶不与所述第二凸台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插座,其包括前述的防误触装置,所述第一外力为仅施加在所述插座的任一插孔中的力,所述第二外力为同时施加在所述插座的所有插孔中的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误触装置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为:通过闸板组件的闸板构件的设置,并且该闸板构件在第一外力驱动时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而遮挡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开口,进而施加第一外力的外物被闸板构件阻挡进而不能进入到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从而避免出现触电事故。而该闸板构件在第二外力的驱动时,也即在正常的插座插接过程时,该闸板构件相对于第一壳体平移,以开启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的上端开口;进而完成正常的插接过程。
该凸起的设置,使得第一外力施加在闸板构件上时,可以通过该凸起为支点进行转动,而第二外力同时施加在闸板构件的左右侧时,该凸起还可以辅助闸板构件的左右平衡,进而避免闸板构件发生转动,进而更加利于闸板构件的平移。
该弹簧件的设置,保证了当第二外力撤出后,该闸板构件可以恢复原位,进而继续遮挡该第一插槽和该第二插槽的上端开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插头插入插座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插头未插入插座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图2的一个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另一个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插头和插座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图5的一个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闸板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图7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闸板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图10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号列表如下:
10-第一壳体;11-第一插槽;12-第二插槽;13-金属电极片;14-上端开口;
20-第二壳体;21-容纳槽;211-槽底;212-第一开口;213-第二开口;214- 第一凸台;215-第二凸台;22-固定件;
30-闸板构件;31-通槽;311-第一槽壁;312-第二槽壁;312a-第一倾斜面; 313-固定柱;32-弹簧件;33-凸起;331-凸起上表面;34-第一外侧壁;34a-第二倾斜面;35-第二外侧壁;36-闸板构件上表面;37-拱起部;38-拱起部的端点; 39-底壁;310-第一台阶;320-第二台阶;
40-盖板构件;41-内侧面;42-插孔;
50-插头;51-插销;52-前端;
60-闸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照附图1-11所示,本申请提供可被用于电插座中的一种防误触装置,该防误触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0和连接在该第一壳体10上方的闸板组件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请参照附图5-6所示,该第一壳体10包括具有上端开口14的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2。此处该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2的结构相同,并且该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2内均可固定连接有金属电极片13,该金属电极片13可分别与市电的正负极电连接,进而,当该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2内的金属电极片13可以通过金属外物接触后进而实现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请参照附图5所示,该闸板组件60包括闸板构件30,连接在闸板构件30上的弹簧件32和设置在该闸板构件30的上表面上的若干个凸起33,以及连接在该第一壳体10上方的第二壳体20和可盖设在该第二壳体20上方的盖板构件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请参照附图5和6所示,该闸板构件30 可活动连接在该第一壳体10的上方。具体地,该闸板构件30可相对该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转动和平移,并且在相对于该第一壳体10转动时遮挡该第一插槽11和该第二插槽12的上端开口14,并在该闸板构件30相对于该第一壳体10平移时开启该第一插槽11和该第二插槽12的上端开口14。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闸板构件30用于在第一外力驱动下仅仅相对于该第一壳体10转动。也即,在第一外力施加在闸板构件30上时,该闸板构件30只能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该闸板构件30遮挡该第一插槽11 和该第二插槽12的上端开口14。例如,该第一外力是通过金属物件意外施加在电插座的一个插孔42中的力时,该闸板构件30的转动可以避免该金属物件接触到该第一插槽11或第二插槽12内的金属电极片13,进而可以避免出现触电事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闸板构件30还用于在第二外力驱动下仅仅相对于该第一壳体10平移。也即,在该第二外力施加在闸板构件30上时,该闸板构件30只能进行平移,而不能进行转动,进而使得闸板构件30的平移而开启该第一插槽11和该第二插槽12的上端开口14。例如,该第二外力是通过插头50的两个、三个或四个插销51同时作用于电插座上的多个插孔42的均衡力时,该闸板构件30的平移可以使得该插头50轻松插入到该第一插槽11 和第二插槽12中,进而,接触到该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2内的金属电极片 13,以实现通电。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外力为单独施加在该闸板构件30的左侧或右侧的力。该第二外力为同时施加在该闸板构件30的左侧和右侧的均衡力。该第一外力为满足仅施加在该闸板构件30一侧的任何外物施加的力,而该第二外力为可以同时时间在该闸板构件30左侧和右侧的任意的平衡力。此处并不做任何的限制。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请参照图7-9所示,该第二壳体 20上设置有可供容纳该闸板构件30的容纳槽2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闸板构件30的高度优选为低于该容纳槽21的深度,并且该闸板构件30可以在该容纳槽21内平移和较小角度的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请参照图4-6所示,该第二壳体20优选为连接在该第一壳体10的上方,同时该容纳槽21的底部正对该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2的上端开口1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容纳槽21底部开设有与该第一插槽11连通的第一开口212和与该第二插槽12连通的第二开口213。进而,在未受力状态下,该闸板构件30的底部遮挡该第一开口212和第二开口 213,同时在受到第二外力驱动时,该闸板构件30平移,使得该第一开口212 和第二开口213被打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请参照图10-11所示,该闸板构件30上还开设有通槽31。该通槽31形状与闸板构件30的形状大致相似,并且该通槽31 位于该闸板构件30的中部。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容纳槽21底部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可供穿过该通槽31的固定件22,进而使得可以限定该闸板构件30 的平移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请参照图7-8所示,该弹簧件32优选为成水平布置在该固定件22和该闸板构件30之间,用于辅助该闸板构件30的平移和复位。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和7-11所示,该弹簧件32 弹性伸缩的方向与该闸板构件30的平移方向一致,并且该弹簧件32的一端连接在该固定件22上,另一端连接在该通槽31的一个槽壁上;此处,设定该通槽31的相对的两个槽壁分别为第一槽壁311和第二槽壁312,该第一槽壁311 和第二槽壁312为垂直于该闸板构件30平移方向的两个相对的槽壁。此处,该弹簧件3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固定件22上,其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槽壁311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弹簧件3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固定件22上,其另一端限位连接在该第一槽壁311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槽壁311上朝向该固定件22延伸形成有固定柱313,该弹簧件32的另一端套设在该固定柱313上。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该第二外力驱动下,该第一槽壁311 朝向该固定件22方向移动,压缩该弹簧件32。例如,当通过外力使得插头50 插入电插座时,该插销51同时作用于闸板构件30的左右两侧,使得闸板构件30平移,同时弹簧件32被压缩,此时弹簧件32被压缩后产生的反向作用力使得插销51可以紧密地插接在该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2内,防止出现松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请参照图10-11所示,该闸板构件30垂直于该闸板构件30平移方向的两个外侧壁分别为第一外侧壁34和第二外侧壁35。该第一外侧壁34与该通槽31的该第一槽壁311相邻。该第二外侧壁35与该通槽31的该第二槽壁312相邻。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槽壁312呈倾斜设置,并形成有第一倾斜面312a。该第一倾斜面312a的第一倾斜角为锐角,并且该第一倾斜面312a的使得闸板构件30的左半部分上窄下宽。此处,左半部分是指以凸起33所在的位置为中间线(该凸起33优选为设置在该闸板构件30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该第二外侧壁35所在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该闸板构件30的该第一外侧壁34也呈倾斜设置,并形成有第二倾斜面34a。该第二倾斜面34a的第二倾斜角同样为锐角,并且该第二倾斜面34a同样使得闸板构件30的右半部分上窄下宽。此处右半部分是指以凸起33为中间线,该第一外侧壁34所在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倾斜面312a与该第二倾斜面34a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均相同。也即该第一倾斜面312a与该第二倾斜面34a平行,同时该第一倾斜角与第二倾斜角的大小也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在闸板构件30未受力的状态下,该第一倾斜面312a优选为设置在该第一开口212和第一插槽11的正上方,该第二倾斜面34a优选为设置在该第二开口213和第二插槽12的正上方。
进而,该第二外力同时作用于该第一倾斜面312a和第二倾斜面34a上时;该闸板构件30发生平移。而该第一外力作用在第一倾斜面312a或第二倾斜面 34a上;该闸板构件30发生转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请参照图3-5所示,该凸起33设置在该闸板构件30的上表面上,并且优选为位于该闸板构件30上表面的实体部分的中间位置,也即该凸起33设置在该通槽31的两侧或者某一侧,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凸起33设置为两个,并位于该通槽31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在,该盖板构件40盖设在该第二壳体20上,使得该容纳槽21 的上端封闭以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该闸板构件30。该盖板构件40盖设在该第二壳体20上时,该凸起33的顶部与该盖板构件40的内侧面41接触。从而,该闸板构件30转动时,该凸起33可以作为闸板构件30的上端支点以相对于该盖板构件40的内侧面41转动。该闸板构件30平移时,以该凸起33对称的第一倾斜面312a和第二倾斜面34a同时受力,该凸起33则可以作为平衡点,防止闸板构件30发生转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请参照图3-5所示,该凸起33的上表面331优选为呈弧形,并具体为圆弧形,进而,便于该凸起33作为支点以辅助该闸板构件30转动,同时可以在该闸板构件30平移时减少凸起33与盖板构件40的内侧面41之间的接触面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一外力施加在该闸板构件30上时,为了便于该闸板构件30的转动,该闸板构件30的下表面优选为向外拱出而形成拱起部37,该拱起部37的端点38(最高点)优选为位于该闸板构件30的下表面的中间。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拱起部37的外表面优选为圆弧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拱起部37的外表面优选为中间为圆弧面,两侧为对称的倾斜面。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附图3所示,该闸板构件30的拱起部37的最高点是与该容纳槽21的槽底211直接接触,并可以在该容纳槽21的槽底211上平移,或者在该容纳槽21的槽底211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例如当金属外物插入到电插座的某一个插孔42 中时,该金属外物的前端与该闸板构件30的第一倾斜面312a或第二倾斜面34a 接触,并对第一倾斜面312a或第二倾斜面34a施力,使得该闸板构件30在容纳槽21中发生转动,此时,具有圆弧形外表面的凸起33与盖板构件40的内侧面转动接触,同时具有圆弧形外表面的拱起部37与容纳槽21的槽底211转动接触。进而避免该金属外物进入到第一插槽11或者第二插槽12中,进而避免出现触电事故。
例如,当插头50插入到电插座的所有插孔42中时,该插头50的插销51 的前端52同时与该闸板构件30的第一倾斜面312a和第二倾斜面34a接触,并对第一倾斜面312a和第二倾斜面34a同时施力,使得该闸板构件30在容纳槽 21中发生平移。此处,该插销51的前端与该第一倾斜面312a的第一接触点和与该第二倾斜面34a的第二接触点相对于凸起33互相对称,进而避免闸板构件 30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受力不均衡。另外,具有圆弧形外表面的凸起33 与盖板构件40的内侧面平移接触,具有圆弧形外表面的拱起部37与容纳槽21 的槽底211平移接触。进而,使得插头50的插销51可以通过闸板构件30下方的第一开口212和第二开口213进入到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2中,从而实现插头50与电插座之间的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为了保证该闸板构件30在转动的同时不会发生平移,该闸板构件30的下表面上还形成有第一台阶310和第二台阶320,并且该容纳槽21底部上还设置与该第一台阶310和第二台阶320对应的第一凸台 214和第二凸台21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该闸板构件30转动时,该第一台阶310抵接在该第一凸台214上或该第二台阶320抵接在该第二凸台215 上,以防止该闸板构件30平移。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例如当金属外物插入到电插座的某一个插孔42中时,该金属外物的前端与该闸板构件30的第一倾斜面312a接触,并对第一倾斜面312a施力,使得该闸板构件30在容纳槽21中发生转动,同时设置在容纳槽21的槽底211的第一凸台214抵接在该闸板构件30的下表面上的第一台阶310上,进而避免该闸板构件30发生平移。此时,具有圆弧形外表面的凸起33与盖板构件40的内侧面转动接触,同时具有圆弧形外表面的拱起部37与容纳槽21的槽底211转动接触。进而避免该金属外物进入到第一插槽 11中,进而避免出现触电事故。
例如当金属外物插入到电插座的另一个插孔42中时,该金属外物的前端与该闸板构件30的第二倾斜面34a接触,并对第二倾斜面34a施力,使得该闸板构件30在容纳槽21中发生转动,同时设置在容纳槽21的槽底211的第二凸台 215抵接在该闸板构件30的下表面上的第二台阶320上,进而避免该闸板构件 30发生平移。此时,具有圆弧形外表面的凸起33与盖板构件40的内侧面转动接触,同时具有圆弧形外表面的拱起部37与容纳槽21的槽底211转动接触。进而避免该金属外物进入到第二插槽12中,进而避免出现触电事故。
具体地,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请参照图10-11所示,该第一台阶310 位于该容纳槽21的第二槽壁312和该闸板构件30第二外侧壁35之间的实体部分的底部。具体地,该第一台阶310位于该闸板构件30的第二外侧壁35和该闸板构件30的底壁39之间,并通过去除材料的方式形成。也即该第一台阶310 的一侧开口位于该第二外侧壁35的上,另一侧开口位于该闸板构件30的底壁 39上。
该第二台阶320位于该闸板构件30的第一槽壁311和第一外侧壁34之间的实体部分的底部。具体地,该第二台阶320位于该容纳槽21的第一槽壁311 和该闸板构件30的底壁39之间,并通过去除材料的方式形成。也即,该第二台阶320的一侧开口位于该第一槽壁311上,另一侧开口位于该闸板构件30 的底壁39上。
进一步地,该第一台阶310和第二台阶320的高度相同,并被设计为保证在闸板构件30平移时,均不与该第一凸台214和第二凸台215接触。也即在闸板构件30平移的过程中,设置在容纳槽21的槽底211的第一凸台214和第二凸台215并不会阻挡该闸板构件30的移动。
请参照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插座,该插座内设置有前述的防误触装置,该第一外力为仅施加在该插座的任一插孔42 中的力,也即,非正常插接时,由金属或非金属外物插入到一个或多个插孔42 中是的力。该第二外力为同时施加在该插座的所有插孔42中的力,也即正常插接时,由标准插头50插入到插孔42中时的力。
方面1,一种防误触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包括具有上端开口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
闸板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上方,并包括可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方的闸板构件,连接在所述闸板构件上并用于辅助所述闸板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平移的弹簧件,和设置在所述闸板构件上并用于辅助所述闸板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的凸起;
所述闸板构件用于在第一外力驱动下仅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并在第二外力驱动下仅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平移;其中,所述第一外力为单独施加在所述闸板构件的左侧或右侧的力,所述第二外力为同时施加在所述闸板构件的左侧和右侧的均衡力;
所述闸板构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时遮挡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开口,并在所述闸板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平移时开启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开口。
方面2,如方面1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中,所述闸板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方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可供容纳所述闸板构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槽连通的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二插槽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闸板构件在所述容纳槽内平移时可开启或遮挡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方面3,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中,所述闸板构件上还开设有通槽,所述容纳槽底部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可供穿过所述通槽的固定件,所述弹簧件呈水平置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闸板构件之间。
方面4,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中,所述弹簧件弹性伸缩的方向与所述闸板构件的平移方向一致,且所述弹簧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通槽的第一槽壁上。
方面5,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中,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的第二槽壁呈倾斜设置,并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所述闸板构件的第一外侧壁也呈倾斜设置,并形成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槽壁相邻,且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均相同。
方面6,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外力为单独施加在所述第一倾斜面或所述第二倾斜面上的力,所述第二外力为同时施加在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上的均衡力。
方面7,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中,所述闸板构件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闸板构件的上表面的中间以作为所述闸板构件转动的支点。
方面8,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中,所述闸板组件还包括可供盖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以将所述闸板构件封闭在所述容纳槽内的盖板构件,所述闸板构件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盖板构件的内侧面接触。
方面9,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中,所述上表面上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凸起。
方面10,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中,所述凸起的外表面呈弧形。
方面11,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中,所述闸板构件的下表面向外拱出,以使得所述下表面成弧形。
方面12,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中,所述闸板构件的所述下表面拱出的最远端与所述凸起的最高点相对应。
方面13,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中,所述闸板构件的下表面上还形成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容纳槽底部上还设置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在所述闸板构件转动时,所述第一台阶抵接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或所述第二台阶抵接在所述第二凸台上,以防止所述闸板构件平移。
方面14.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中,所述闸板构件的第二外侧壁和底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位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背面;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闸板构件的底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位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背面。
方面15,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第二台阶在所述闸板构件上的位置使得在所述闸板构件平移时,所述第一台阶不与所述第一凸台抵接,同时所述第二台阶不与所述第二凸台接触。
方面16,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防误触装置,所述第一外力为仅施加在所述插座的任一插孔中的力,所述第二外力为同时施加在所述插座的所有插孔中的力。
以上该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包括具有上端开口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
闸板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上方,并包括可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方的闸板构件,连接在所述闸板构件上并用于辅助所述闸板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平移的弹簧件,和设置在所述闸板构件上并用于辅助所述闸板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的至少一个凸起;
所述闸板构件用于在第一外力驱动下仅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并在第二外力驱动下仅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平移;其中,所述第一外力为单独施加在所述闸板构件的一侧的力,所述第二外力为同时施加在所述闸板构件上且距离所述凸起的左侧和右侧对称的均衡力;
所述闸板构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时遮挡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开口,并在所述闸板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平移时开启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方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可供容纳所述闸板构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槽连通的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二插槽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闸板构件在所述容纳槽内平移时可开启或遮挡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构件上还开设有通槽,所述容纳槽底部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可供穿过所述通槽的固定件,所述弹簧件呈水平置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闸板构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件弹性伸缩的方向与所述闸板构件的平移方向一致,且所述弹簧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通槽的第一槽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的第二槽壁呈倾斜设置,并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所述闸板构件的第一外侧壁也呈倾斜设置,并形成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槽壁相邻,且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均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力为单独施加在所述第一倾斜面或所述第二倾斜面上的力,所述第二外力为同时施加在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上的均衡力。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构件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闸板构件的上表面的中间以作为所述闸板构件转动的支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组件还包括可供盖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以将所述闸板构件封闭在所述容纳槽内的盖板构件,所述闸板构件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盖板构件的内侧面接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上设有多个所述凸起。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外表面呈弧形。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构件的下表面向外拱出,以使得所述下表面成弧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构件的所述下表面拱出的最远端与所述凸起的最高点相对应。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构件的下表面上还形成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容纳槽的槽底上还设置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在所述闸板构件转动时,所述第一台阶抵接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或所述第二台阶抵接在所述第二凸台上,以防止所述闸板构件平移。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构件的第二外侧壁和底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位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背面;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闸板构件的底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位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背面。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第二台阶在所述闸板构件上的位置使得在所述闸板构件平移时,所述第一台阶不与所述第一凸台抵接,同时所述第二台阶不与所述第二凸台接触。
16.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防误触装置,所述第一外力为仅施加在所述插座的任一插孔中的力,所述第二外力为同时施加在所述插座的所有插孔中的力。
CN202020040443.4U 2020-01-08 2020-01-08 防误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 Active CN211208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0443.4U CN211208748U (zh) 2020-01-08 2020-01-08 防误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0443.4U CN211208748U (zh) 2020-01-08 2020-01-08 防误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8748U true CN211208748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4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0443.4U Active CN211208748U (zh) 2020-01-08 2020-01-08 防误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87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6554A (zh) * 2021-02-11 2021-06-25 Txs工业设计公司 一种直通插头
CN113178727A (zh) * 2020-01-08 2021-07-27 Txs工业设计公司 防误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727A (zh) * 2020-01-08 2021-07-27 Txs工业设计公司 防误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
CN113036554A (zh) * 2021-02-11 2021-06-25 Txs工业设计公司 一种直通插头
CN113036554B (zh) * 2021-02-11 2023-02-14 Txs工业设计公司 一种直通插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08748U (zh) 防误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
JP3435132B2 (ja) プラグ
CN2757375Y (zh) 电子卡连接器
WO2010057399A1 (zh) 一种插头插座适配器
CN110289532B (zh) 一种转换接头
TW201301684A (zh) 連接器組合
CN113178727A (zh) 防误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
US7980869B1 (en) Safety socket
CN210326243U (zh) 与解锁按键相配合的自解锁式自锁组件及自锁式防松脱插座
CN112803189B (zh) 一种具有儿童保护功能的智能插座
KR200341326Y1 (ko) 콘센트
CN210111102U (zh) 方便电容器接电的老化装置
CN216161977U (zh) 一种插座旋转防护罩防误旋转装置
CN211480363U (zh) 一种插座的防水结构
CN210517252U (zh) 一种转换接头
KR200408946Y1 (ko) 멀티탭 스위치 커버
CN216251270U (zh) 一种具备接地保护功能的安全插座
CN202678604U (zh) 掀盖式插座连接器
CN217306824U (zh) 一种便携式插座
CN109921222B (zh) 船型开关插座
CN217086950U (zh) 一种安全插座
CN217882178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充电接插件
CN217882025U (zh) 一种插座安全门结构及插座
CN201054454Y (zh) 电连接器
CN214280358U (zh) 安全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