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5988U - 一种分子检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子检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5988U
CN211205988U CN201921681163.5U CN201921681163U CN211205988U CN 211205988 U CN211205988 U CN 211205988U CN 201921681163 U CN201921681163 U CN 201921681163U CN 211205988 U CN211205988 U CN 211205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t
positioning
fixing
heating
molecular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811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军荣
徐强
崔相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i Biotech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i Biotech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i Biotech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i Biotech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EP208345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399556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97140 priority patent/WO202100074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5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5988U/zh
Priority to US17/542,512 priority patent/US20220097059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子检测器。该分子检测器包括:基体,其上设有固定装置、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槽装置,所述卡槽装置适于固定含有待检测样本的容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相连;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固定装置相连。其中卡槽装置包括:壳体,其上部敞开且内部限定有容纳空间;定位孔,其设在所述壳体的侧部;定位柱,其一端伸入所述定位孔;加热组件,其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第二压簧,其设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且与所述加热组件相连。该分子检测器通过卡槽装置来对试剂盒进行固定和加热,对试剂盒的加工要求低,且试剂盒待加热部位与加热组件贴合紧密稳定,可以满足实验中的试剂盒加热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分子检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子检测器。
背景技术
生物分子和其他待检物可以通过能与其反应的选择性或特异性探针进行检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蛋白质、DNA、RNA等生物分子的检测成为疾病诊断与预测的有效手段。分子诊断技术的样品消耗少、诊断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通量高等优点使得该技术在现代医学中迅速发展。目前在分子诊断技术中,最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是荧光标记检测技术。该技术将荧光分子基团作为标记物,通过化学修饰的途径将荧光标记物连接到探针分子或靶标分子上。检测仪器把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到待检测样本上,通过检测对应的荧光信号强度便可实现对特定分子的定量检测。
然而,现有的分子检测仪器一般都不是直接对样本进行检测,而需要在检测前做大量的辅助工作。例如,需要根据样本的具体情况,对样本中的核酸进行纯化,提取所需要的分子片段,并配制相应的检测试剂,最后再把样本与检测试剂混合放置到检测仪器中进行检测。辅助工作操作繁琐且需要通过不同的仪器或工具来完成,使得分子检测必须在标准规范的实验室环境下由专业人员进行,应用场景受限,检测时间长,效率低下。
此外,试剂盒耗材一般是刚性固定在相应地医疗设备试剂盒卡槽中。如果试剂盒上有需要局部加热的部位,多采用将固定的位置放置在加热接触面,不能同时兼顾有其他的定位需要。为了使试剂盒的待加热部位定位准确,则需要确保试剂盒的结构与卡槽上相配合的结构精确对应,因而对试剂盒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增加了试剂盒制造工艺的困难。倘若能通过改进试剂盒卡槽的结构,使试剂盒能以更为简化的结构准确固定在卡槽中,势必可以降低试剂盒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降低试剂盒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子检测器。该分子检测器可对待检测样本进行全自动化的快速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子检测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分子检测器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固定装置、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槽装置,所述卡槽装置适于固定含有待检测样本的容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相连;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固定装置相连,所述卡槽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敞开且内部限定有容纳空间;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在所述壳体的侧部;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伸入所述定位孔;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压簧,所述压簧设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且与所述加热组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施例的分子检测器,可以将含有待检测样本的容器固定于固定装置上,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待检测样本在容器内流动的同时完成样本中核酸的提取和PCR反应,从而获得适于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的样本;在PCR反应进行的同时,检测装置可对扩增产物进行实时的荧光测量,根据荧光信号变化的数据获得检测结果;另外,该分子检测器通过卡槽装置来对试剂盒进行固定和加热,对试剂盒的加工要求低,且试剂盒待加热部位与加热组件贴合紧密稳定,可以满足实验中的试剂盒加热要求。
任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过孔,所述卡槽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穿过所述过孔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并与所述加热组件连接,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固定螺钉上。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卡槽装置对试剂盒固定的稳定性,并使试剂盒待加热部位与加热组件的贴合更为紧密。
任选的,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柱均包括多个,各个所述定位孔与各个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设置。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卡槽装置对试剂盒固定的稳定性,并使试剂盒待加热部位与加热组件的贴合更为紧密。
任选的,所述定位柱伸入所述定位孔的一端呈圆锥形。由此,可进一步便于定位柱卡入试剂盒上的定位口。
任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相连的加热片和导热块,所述导热块与所述压簧和所述固定螺钉相连。
任选的,所述导热块上形成有加热室。由此,试剂盒的待加热部位可进入导热块上的加热室中进行加热。
任选的,所述导热块的下部设有限位孔,所述固定螺钉伸入所述限位孔。
任选的,所述过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固定螺钉的直径。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卡槽装置对试剂盒固定的稳定性,并使试剂盒待加热部位与加热组件的贴合更为紧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卡槽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卡槽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敞开且内部限定有容纳空间;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在所述壳体的侧部;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伸入所述定位孔;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压簧,所述压簧设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且与所述加热组件相连。
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槽装置,将试剂盒放入壳体容纳空间后,试剂盒的待加热部位可自然落在加热组件上,且试剂盒上用于定位的开口(预先加工得到的定位口)位于略微高于试剂盒卡槽定位孔的位置。通过将定位柱沿定位孔向试剂盒的方向移动,在定位柱卡入定位口的过程中,试剂盒也将略微向下移动,并使压簧产生压缩变形。在定位柱与压簧的协同作用下,试剂盒的待加热部位可与卡槽装置中的加热组件紧密贴合。由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卡槽装置对试剂盒进行固定和加热,对试剂盒的加工要求只需满足待加热部位配合加热组件、定位口配合定位柱即可,从而大大降低了试剂盒的加工成本,且试剂盒待加热部位与加热组件贴合紧密稳定,可以满足实验中的试剂盒加热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子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子检测器中卡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子检测器中卡槽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槽装置的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槽装置与试剂盒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槽装置与试剂盒配合安装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体;2:固定装置;3:驱动装置;4:检测装置;
21:卡槽装置;
100:壳体;110:容纳空间;120:过孔;200:定位口;300:定位柱;
400:加热组件;410:加热片;420:导热块;421:加热室;422:限位孔;
500:压簧;600:固定螺钉;
700:试剂盒;710:待加热部位;720:定位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发明人在对分子检测器中试剂盒卡槽的研究中发现,目前,试剂盒耗材一般是刚性固定在相应地医疗设备试剂盒卡槽中。如果试剂盒上有需要局部加热的部位,多采用将固定的位置放置在加热接触面,不能同时兼顾有其他的定位需要。为了使试剂盒的待加热部位定位准确,则需要确保试剂盒的结构与卡槽上相配合的结构精确对应,因而对试剂盒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增加了试剂盒制造工艺的困难。倘若能通过改进试剂盒卡槽的结构,使试剂盒能以更为简化的结构准确固定在卡槽中,势必可以降低试剂盒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降低试剂盒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子检测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分子检测器包括:基体1,固定装置2,驱动装置3和检测装置4。其中,固定装置2包括卡槽装置2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2和3上述卡槽装置21包括:壳体100、定位孔200、定位柱300、加热组件400和压簧500。其中,壳体100的上部敞开且内部限定有容纳空间110;定位孔200设在壳体100的侧部;定位柱300的一端伸入定位孔200;加热组件400设在容纳空间110内;压簧500设在容纳空间110的底部,且与加热组件400相连。
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槽装置,将试剂盒放入壳体容纳空间后,试剂盒的待加热部位可自然落在加热组件上,且试剂盒上用于定位的开口(预先加工得到的定位口)位于略微高于试剂盒卡槽定位孔的位置。通过将定位柱沿定位孔向试剂盒的方向移动,在定位柱卡入定位口的过程中,试剂盒也将略微向下移动,并使压簧产生压缩变形。在定位柱与压簧的协同作用下,试剂盒的待加热部位可与卡槽装置中的加热组件紧密贴合。由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卡槽装置对试剂盒进行固定和加热,对试剂盒的加工要求只需满足待加热部位配合加热组件、定位口配合定位柱即可,从而大大降低了试剂盒的加工成本,且试剂盒待加热部位与加热组件贴合紧密稳定,可以满足实验中的试剂盒加热要求。
下面参考图2~6进一步对上述卡槽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2和3,壳体100的底部还设有过孔120,卡槽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螺钉600,固定螺钉600穿过过孔120伸入容纳空间110并与加热组件400连接,压簧500套设在固定螺钉600上。通过将加热组件400和压簧500安装在固定螺钉600上,可以进一步便于加热组件400和压簧500在壳体容纳空间110中的安装,并进一步提高加热组件400和压簧500安装的稳定性。试剂盒放入容纳空间110后,其待加热部位可自然落在加热组件400上,并将压簧500在固定螺钉600上略微下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定位孔200和定位柱300均可包括多个,且各个定位孔200与各个定位柱300一一对应设置,也即是说,每一个定位孔200中插入一个定位柱300。通过设置多个定位孔200和定位柱300,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便于利用定位柱300来将待固定的试剂盒下压,使其待加热部位与加热组件400紧密贴合;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试剂盒固定后的稳定性,避免试剂盒在实验中发生位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如图2、3和5所示,在壳体100的一个侧壁的两侧可分别设置两组定位孔200和定位柱300。由此,可进一步便于利用定位柱300来将待固定的试剂盒下压,使其待加热部位与加热组件400紧密贴合,并进一步提高试剂盒固定后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2和5,定位柱300伸入定位孔200的一端呈圆锥形,换言之,沿定位柱300伸入定位孔200的方向,定位柱300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定位柱,定位柱300的头部呈锥角变化。通过将定位柱300伸入定位孔200的一端设置为呈圆锥形,可以更便于定位柱300在卡入试剂盒相应地定位口的过程中将试剂盒下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加热组件400包括相连的加热片410和导热块420,其中导热块420与压簧500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如图2、3、5和6所示,加热片410可设在导热块420的一侧。在工作中,可控制加热片410发热,并利用加热片410间接地将导热块420加热。由此,导热块420整体的温度相对均匀,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对试剂盒中待加热部位的加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导热块420上可形成有加热室421。需要说明的是,加热室421的具体形状并不受特别限制,加热室421可以根据试剂盒待加热部位的形状加工成与之相配合的形状,以便于试剂盒待加热部位与加热室421紧密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导热块420的下部设有限位孔422,固定螺钉600可伸入限位孔422中。由此,可进一步便于导热块与固定螺钉600的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固定螺钉600与导热块420通过限位孔422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过孔120的孔径大于固定螺钉600的直径。由此,固定螺钉600更容易穿过过孔120可在壳体100的一定范围内的任意方向移动,并使得加热模块400既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固定螺钉600移动,又受到压簧500变形产生的压力,从而与试剂盒的待加热部位紧密贴合。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参考图4~6对本实用新型的卡槽装置与试剂盒的安装配合关系进行详细描述。
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卡槽装置的试剂盒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试剂盒700包括待加热部位710和定位口720。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卡槽装置,在试剂盒上加工得到定位口720即可与卡槽装置稳定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试剂盒700可包括两个定位口720,其中,一个定位口720为圆形孔,另一个定位口720为腰形孔。由此,可进一步扩大试剂盒700在卡槽装置中可移动的自由度,从而进一步保证试剂盒700通过定位柱300和压簧500固定的稳定性,使试剂盒700的待加热部位710紧密贴合在导热块420的加热室421中。
参考图5,试剂盒700从卡槽装置的上方放入后,待加热部位710进入加热室421中,两定位口720分别与定位孔200和定位柱300相对。通过控制定位柱300沿定位孔200向试剂盒700的方向移动,定位柱300卡入定位口720。在定位柱300卡入定位口720的过程中,定位柱300的圆锥形头部通过定位口720带动试剂盒700向下移动,并使压簧500进一步地压缩。同时,固定螺钉600也可以带动导热块420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完成固定后,如图6所示,在定位柱300和压簧500的协同作用下,试剂盒700的待加热部位可以紧密贴合在导热块420的加热室421中。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分子检测器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卡槽装置来对试剂盒进行固定和加热,对试剂盒的加工要求低,且试剂盒待加热部位与加热组件贴合紧密稳定,可以满足实验中的试剂盒加热要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分子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固定装置、驱动装置、检测装置;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槽装置,所述卡槽装置适于固定含有待检测样本的容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相连;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固定装置相连;所述卡槽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敞开且内部限定有容纳空间;
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在所述壳体的侧部;
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伸入所述定位孔;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压簧,所述压簧设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且与所述加热组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过孔,所述卡槽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穿过所述过孔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并与所述加热组件连接,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固定螺钉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柱均包括多个,各个所述定位孔与各个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伸入所述定位孔的一端呈圆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子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相连的加热片和导热块,所述导热块与所述压簧和所述固定螺钉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子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上形成有加热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子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的下部设有限位孔,所述固定螺钉伸入所述限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子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固定螺钉的直径。
CN201921681163.5U 2019-07-01 2019-10-09 一种分子检测器 Active CN211205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834585.0A EP3995565A4 (en) 2019-07-01 2020-06-19 MOLECULAR DETECTION SYSTEM
PCT/CN2020/097140 WO2021000749A1 (zh) 2019-07-01 2020-06-19 分子检测系统
US17/542,512 US20220097059A1 (en) 2019-07-01 2021-12-06 Molecular detec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4226 2019-07-01
CN201921024226X 2019-07-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5988U true CN211205988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5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81163.5U Active CN211205988U (zh) 2019-07-01 2019-10-09 一种分子检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5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08804U (zh) 用于分子诊断装置的光学模块
CN103103106B (zh) 自动分析核酸的装置
KR102206856B1 (ko) 중합효소 연쇄반응 시스템
EP3928867A1 (en) Microdevices and biosensor cartridges for biological or chemical analysi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same
BRPI0510680B1 (pt) Device and method for qualitative and / 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molecular interactions between probe molecules and target molecules, and, use of a device
CN102083533A (zh) 微流控芯片装置及其使用
US20100311616A1 (en) Reaction chip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3954458A1 (e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ystem
KR102352586B1 (ko) 하나 이상의 형광 신호에 대한 실시간 검출이 가능한 중합효소 연쇄 반응 장치
KR102145460B1 (ko) 이질적 처리 모듈을 갖는 장치
US1038538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ological analysis
EP4037837A1 (en) Microfluidic cartridges for enhanced amplification of polynucleotide-containing samples
JP2015534824A (ja) 生体試料を収容するためのケースおよび対応する使用方法
CN211205988U (zh) 一种分子检测器
EP2397859B1 (en) Optical surveillance of mixing and separation
KR102001172B1 (ko) 휴대용 dna분석장치
CN113030341B (zh) 制备液相串联质谱样本的系统
CN113652346B (zh) 一种全自动pcr分析系统
CN209784379U (zh) 一种定量生物芯片反应仪
CN111812091A (zh) 芯片凝胶电泳及其在线uv-vis成像检测装置
JP2015232577A (ja) アナライザーアッセンブリプラットホーム
KR20170051934A (ko) 유체 시료 검사기기
KR20200061686A (ko) 분석용 일체형 칩장치
CN214694197U (zh) 一种核酸提取扩增检测一体机
CN212270116U (zh) 分子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