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9220U - 一种集菌培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菌培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9220U
CN211199220U CN201921817132.8U CN201921817132U CN211199220U CN 211199220 U CN211199220 U CN 211199220U CN 201921817132 U CN201921817132 U CN 201921817132U CN 211199220 U CN211199220 U CN 211199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exhaust
bacteria
cavity
top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71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建东
陆康
柯文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ebai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eba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ebai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eba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171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9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9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9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菌培养器,其包括顶盖、侧壁、底座和固定于底座上方的滤膜,顶盖、侧壁和底座间形成腔体,从顶盖的内表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形成凸台,穿透凸台和顶盖的整个厚度形成排气孔,凸台从顶盖的内表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即凸台的末端面向下凸出于顶盖的内表面、并向下伸入到腔体的内部空间。凸台包括具有一定高度的侧壁,当进料流体从进液管注入发生液滴飞溅时,飞溅的液体会接触到凸台的侧壁和顶盖的内表面,然后沿着凸台的侧壁和内表面向下流动,快速离开顶盖,而不是向着排气孔处聚集,更不会在排气孔处形成液膜,也不会堵塞排气孔,因此,腔体内的气体可顺利通过排气孔,然后透过防水透气膜,排出至腔体的外部。

Description

一种集菌培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学装置,特别是一种集菌培养器。
背景技术
集菌培养器广泛用于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测,无菌制剂通常包括抗生素类及含有抑菌成分的制剂、无菌原料药、输液等。具体的操作过程:将待测样品通过进样管道注入集菌培养器中,利用集菌培养器内形成的压强,液体透过微孔滤膜,从集菌培养器中排出,待测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被截留收集在滤膜表面,再通过冲洗滤膜除去待测样品的抑菌成分,然后通过进样管道直接将培养基注入集菌培养器中,放置于规定的温度下培养,观察是否有长菌现象,进而判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含细菌。
现有的集菌培养器,由于顶盖的排气结构或者尺寸设计不合理,液体很容易到达排气口,并且接触到排气口的液体无法向下流动,不能离开排气口,而是会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在排气口处形成液膜,堵塞排气口,气体无法通过液膜,因而无法从杯体的内部排出,而是聚集于杯体的内部,杯体的内部的压力不断增大,严重时,可能发生杯体的炸裂。
因此,需要改进现有集菌培养器的排气结构,降低液体接触到排气口的可能性,避免液体在排气口处形成液膜,从而解决排气不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集菌培养器,解决现有的集菌培养器排气不畅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菌培养器,包括顶盖、侧壁、底座和固定于底座上方的滤膜,所述的顶盖、侧壁和底座间形成腔体,所述的顶盖上设有进液管,所述的底座设有出液管,从所述的顶盖的内表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形成凸台,穿透所述的凸台和顶盖的整个厚度形成排气孔,所述的顶盖的外表面处固定有防水透气膜,所述的防水透气膜覆盖于凸台对应的区域。
现有的集菌培养器在使用过程中,进料流体从位于顶盖边缘的进液管注入时,通常会发生液体飞溅,由于顶盖的排气结构或者尺寸设计不合理,飞溅的液体很容易接触到顶盖和排气孔,并且接触到排气孔的液体无法向下流动,而是会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在排气孔处形成液膜,堵塞排气孔,气体无法通过液膜,因而无法从杯体的内部排出,而是聚集于杯体的内部,杯体的内部的压力不断增大,严重时,可能发生杯体的炸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菌培养器,其包括顶盖、侧壁、底座和固定于底座上方的滤膜,顶盖、侧壁和底座间形成腔体,从顶盖的内表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形成凸台,穿透凸台和顶盖的整个厚度形成排气孔,由于凸台从顶盖的内表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即凸台的末端面向下凸出于顶盖的内表面、并向下伸入到腔体的内部空间。
由于凸台的存在,并且凸台从顶盖的内表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一定的长度,因此,凸台包括具有一定高度的侧壁。当进料流体从进液管注入发生液滴飞溅时,飞溅的液体会接触到凸台的侧壁或者顶盖的内表面,然后沿着凸台的侧壁或者顶盖的内表面向下流动,快速离开顶盖,而不是向着排气孔处聚集,更不会在排气孔处形成液膜,也不会堵塞排气孔,因此,腔体内的气体可顺利通过排气孔,然后透过防水透气膜,排出至腔体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盖包括排气部,所述的排气部从顶盖的内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所述的排气部具有位于腔体的外部的第一端面和朝向腔体的内部的第二端面,所述的凸台从排气部的第二端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形成,穿透所述的凸台和排气部的整个厚度形成排气孔,所述的防水透气膜覆盖于排气部的第一端面上方。
排气部从顶盖的内表面向上凹陷一定的高度形成,并且排气部具有位于腔体的外部的第一端面和朝向腔体的内部的第二端面,而凸台从排气部的第二端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一定的长度形成,因此,凸台包括具有一定高度的侧壁。当进料流体从进液管注入发生液滴飞溅时,飞溅的液体会接触到凸台的侧壁或者排气部的第二端面,然后沿着凸台的侧壁或者排气部的第二端面向下流动,快速离开顶盖,而不是向着排气孔处聚集,更不会在排气孔处形成液膜,也不会堵塞排气孔,因此,腔体内的气体可顺利通过排气孔,然后透过防水透气膜,排出至腔体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气部的第一端面突出于顶盖的外表面。
由于排气部的第一端面突出于顶盖的外表面,那么可将排气部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间的厚度设计成与顶盖的其他区域的厚度相等,从而确保整个顶盖的厚度的均匀性,提高顶盖的强度和耐压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气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凸台相对于排气部偏心设置,所述的排气孔靠近排气部的圆心。
凸台偏心设置于排气部对应的区域内,并且排气孔靠近排气部的圆心,其有利于上升的气体快速向排气孔处聚集和从腔体内排出。
进一步的,从所述的排气部的第二端面向下延伸形成一个与凸台一体的平台,所述的平台和排气部同轴,所述的平台的外周从排气部的第二端面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的平台向下延伸的高度小于凸台向下延伸的高度。
凸台和平台从排气部的第二端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即凸台的末端面和平台的末端面向下凸出于该排气部的第二端面、并伸入到腔体的内部空间。当进料流体从进液管注入发生液滴飞溅时,飞溅的液体会接触到凸台的侧壁、平台的侧壁和表面或者排气部的第二端面,然后沿着凸台的侧壁、平台的侧壁及排气部的第二端面向下流动,快速离开顶盖,而不是向着排气孔处聚集,更不会在排气孔处形成液膜,也不会堵塞排气孔,因此,腔体内的气体可顺利通过排气孔,然后透过防水透气膜,排出至腔体的外部。
而平台的外周从排气部的第二端面倾斜向下延伸,可促进飞溅的液体接触到排气部的第二端面的液体可沿着平台的向下倾斜的外周快速向下流动,离开顶盖。此外,由于平台向下延伸的高度小于凸台向下延伸的高度,二者形成高度差,接触到平台表面的液体只会向下流动,离开顶盖,不能向上达到凸台,更加不能在排气孔处聚集,也不会在排气孔处形成液膜,排气孔不会被堵塞,腔体内部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气孔的直径为0.5 mm-1.5 mm。
集菌培养器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倾倒的现象,发生倾倒时,腔体内部的液体会接触到排气孔,如果排气孔的尺寸过小时,接触到排气孔的液体会在排气孔处形成液膜,从而堵塞排气孔,导致腔体内部的气体无法排出。而如果排气孔的尺寸太大,由进液管注入的进料流体又容易飞溅至排气孔,也会对排气造成不良影响。
经研究和测试发现,将排气孔径设置为0.5-1.5 mm时,集菌培养器发生倾倒时,在扶正后,接触到排气孔的液体会快速向下流动离开排气孔和顶盖,而不是在排气孔处形成液膜,从而可避免排气孔发生堵塞;而由进液管注入的进料流体又不会飞溅至排气孔,也不会对排气造成不良影响;两种情况下,腔体内的气体均可快速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气部的第一端面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支撑条,所述的多个第一支撑条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的防水透气膜位于多个第一支撑条的上方。
排气部的第一端面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支撑条,多个第一支撑条之间具有空隙,防水透气膜位于多个第一支撑条的上方,第一支撑条起到支撑防水透气膜的作用,并且多个支撑条之间具有空隙,便于气体运动、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水透气膜的上方还固定有一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为圆形并在其中心处有排气管,所述的密封盖的内表面设有多个径向延伸的第二支撑条,所述的第二支撑条支撑防水透气膜。
防水透气膜的上方固定一密封盖,起到保护防水透气膜的作用,位于密封盖中心处的排气管用于排出气体。密封盖固定于防水透气膜的上方,密封盖的内表面的多个第二支撑条支撑着防水透气膜,透过防水透气膜并达到下游的气体能够快速向上运动、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个第一支撑条间相互平行,所述的排气孔的中心线和排气管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并且所述的排气孔的中心线和排气管的中心线的垂线与第一支撑条的延伸方向垂直。
第一支撑条间相互平行,排气孔的中心线和排气管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并且排气孔的中心线和排气管的中心线的垂线与第一支撑条的延伸方向垂直,排气孔和排气管间的这种相对位置关系可引导通过排气孔和防水透气膜的气体向着排气管方向聚集,加快气体排出的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气孔的一部分区域位于其中的一个第一支撑条中,另一部分区域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条间的空隙中。
排气孔的一部分区域位于其中的一个第一支撑条中,另一部分区域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条间的空隙中时,这可避免排气孔的靠近防水透气膜的一侧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菌培养器,其包括顶盖、侧壁、底座和固定于底座上方的滤膜,顶盖、侧壁和底座间形成腔体,从顶盖的内表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形成凸台,穿透凸台和顶盖的整个厚度形成排气孔,由于凸台从顶盖的内表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即凸台的末端面向下凸出于顶盖的内表面、并向下伸入到腔体的内部空间。
由于凸台的存在,并且凸台从顶盖的内表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一定的长度,因此,凸台包括具有一定高度的侧壁,当进料流体从进液管注入发生液滴飞溅时,飞溅的液体会接触到凸台的侧壁和顶盖的内表面,然后沿着凸台的侧壁和内表面向下流动,快速离开顶盖,而不是向着排气孔处聚集,更不会在排气孔处形成液膜,也不会堵塞排气孔,因此,腔体内的气体可顺利通过排气孔,然后透过防水透气膜,排出至腔体的外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菌培养器组装完成后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提供的集菌培养器的顶盖和部分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集菌培养器的腔体的轴侧图;
图4a和图4b为图1中的集菌培养器的底座的正向轴侧图和反向轴侧图;
图5a和图5b为图1中的集菌培养器的密封盖的轴侧图和仰视图;图1-5b中,1-顶盖,10-进液管,11-排气部,11a-第一端面,11b-第二端面,12-凸台,13-排气孔,14-平台,15-导流结构,16-第一支撑条,17-密封盖,18-排气管,19-第二支撑条,2-侧壁,20-刻度线,3-底座,30-滤膜支撑结构,31-出液管,32-中心孔,4-滤膜,5-防水透气膜,6-护帽,7-塞子,8-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的集菌培养器,其包括顶盖1、侧壁2、底座3和固定于底座3上方的滤膜4,顶盖1、侧壁2和底座3间形成腔体。
顶盖1上设有进液管10,进液管10的位置靠近顶盖1的边缘,在进液管10外周密封连接一导管8。导管8的另一端与盛有进料流体的容器(图中未示出)连接,以将容器内的进料流体注入到腔体的内部。底座3设有出液管31,出液管31的外周套有一个塞子7。
顶盖1还包括一体形成的排气部11,排气部11与进液管10间隔开。排气部11从顶盖1的内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排气部11具有位于腔体的外部的第一端面11a和朝向腔体的内部的第二端面11b,并且,第一端面11a突出于顶盖1的外表面。这样可根据需要将排气部11的第一端面11a和第二端面11b之间的厚度设计成与顶盖1的其他区域的厚度相等,从而确保整个顶盖1的厚度的均匀性,提高顶盖1的强度和耐压性能。
或者,如果集菌培养器的使用压力不高的情况下,排气部11的第一端面11a可设置成与顶盖1的外表面齐平或者低于顶盖1的外表面。
凸台12从排气部11的第二端面11b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一定的长度形成,凸台12包括具有一定高度的侧壁。穿透凸台12和排气部11的整个厚度形成一个排气孔13,防水透气膜5固定于排气部11的第一端面11a上方。
集菌培养器在使用过程中,进料流体从进液管10注入腔体的内部,发生液滴飞溅时,飞溅的液体会达到、接触到凸台12的侧壁或者排气部11的第二端面11b,然后沿着凸台12的侧壁或者排气部11的第二端面11b向下流动,快速离开顶盖1,而不是向着排气孔处13聚集,更不会在排气孔13处形成液膜,也不会堵塞排气孔13,因此,腔体内的气体可顺利通过排气孔13,然后透过防水透气膜5,排出至腔体的外部。
防水透气膜5的上方还固定有一密封盖17,密封盖17为圆形,在其中心处有排气管18,排气管18的外周套有一个护帽6。
在对应于进液管10的内部还设有与顶盖1一体的导流结构15,其为从顶盖1的内表面向下延伸的半凸台结构,其与顶盖1的内表面连接的顶端的直径大于末端的直径,并且,半凸台结构的开口方向朝着侧壁2,半凸台结构的侧壁将进液管10对应于腔体的内部的区域与排气部11和排气孔13间隔开。
导流结构15引导进料流体沿着侧壁2向下流动,避免进料流体从进液管10注入时,发生液滴飞溅,进而防止在排气孔13处形成液膜。
从排气部11的第二端面11b向下延伸一定的长度、形成一个与凸台12一体的平台14,并且,平台14的外周从排气部11的第二端面11b倾斜向下延伸,平台14向下延伸的长度小于凸台12向下延伸的长度。
凸台12和平台14从排气部11的第二端面11b朝着腔体1的内部向下延伸,即凸台12的末端面和平台14的末端面向下凸出于该排气部11的第二端面11b、并伸入到腔体的内部空间。集菌培养器在使用过程中,当进料流体从进液管注入发生液滴飞溅时,飞溅的液体会接触到凸台12的侧壁、平台14的侧壁和表面或者排气部11的第二端面11b,然后沿着凸台12的侧壁、平台14的侧壁及排气部11的第二端面向下流动,快速离开顶盖1,而不是向着排气孔处13聚集,更不会在排气孔13处形成液膜,也不会堵塞排气孔13,因此,腔体内的气体可顺利通过排气孔13,然后透过防水透气膜5,排出至腔体的外部。
而由于平台14向下延伸的高度小于凸台12向下延伸的高度,二者形成高度差,接触到平台14表面的液体只会向下流动,离开顶盖1,不能向上达到凸台12,更加不能在排气孔13处聚集,也不会在排气孔13处形成液膜,排气孔13不会被堵塞,腔体内部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
另外,如图2所示,排气部11的横截面为圆形,平台14和排气部11同轴设置,凸台12在排气部11对应的区域内偏心设置,并且,凸台12的对应于排气孔13一端延伸至平台14的内部,排气孔13位于凸台12的靠近排气部11的圆心的一端的边缘的内侧,即排气孔13靠近排气部11的圆心。
凸台12为柱体结构,其横截面呈跑道状,较长的边在排气部11的横截面对应的圆形区域内径向延伸的长度至少柱体的较短的边的两倍以上,凸台12的两端为两个半圆柱,两个半圆柱与中间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连接成一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与两个半圆柱在连接处相切。
或者,凸台12也可为圆柱体,并偏心地设置于排气部11对应的区域内,排气孔13位于圆柱体状凸台12的靠近排气部11的圆心的一端的边缘的内侧,即排气孔13靠近排气部11的圆心。
由于排气孔13靠近排气部11的圆心,即排气孔13远离进液管10,飞溅的进料流体不容易接触到排气孔13,从而可避免对排气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排气孔13位于排气部11的圆心位置附近,也有利于上升的气体快速向排气孔13处聚集和排出。
集菌培养器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倾倒的现象,发生倾倒时,腔体内部的液体会接触到排气孔13,如果排气孔13的尺寸过小时,接触到排气孔13的液体会在排气孔13处形成液膜,从而堵塞排气孔13,导致腔体内部的气体无法排出。而如果排气孔13的尺寸太大,由进液管10注入的进料流体又容易飞溅至排气孔13,也会对排气造成不良影响。
经研究和测试发现,将排气孔13径设置为0.5-1.5 mm时,发生倾倒时,在扶正集菌培养器后,接触到排气孔13的液体会快速向下流动离开排气孔13和顶盖1,无法在排气孔13处形成液膜,从而可避免排气孔13发生堵塞;而由进液管10注入的进料流体又不会飞溅至排气孔13,也不会对排气造成不良影响;两种情况下,腔体内的气体均可快速排出。
如图3所示的顶盖1和侧壁2,顶盖1的边缘处设有进液管10和与进液管10间隔开的排气部11,侧壁2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20,用于指示腔体内部盛装的液体的体积。
排气部11具有多个第一支撑条16和一个排气孔13,多个第一支撑条16均匀设置于第一端面11a上,并且多个第一支撑条16之间具有空隙。
多个第一支撑条16间相互平行,排气孔13的中心线和排气管18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并且排气孔13的中心线和排气管18的中心线的垂线与第一支撑条16的延伸方向垂直。排气孔13和排气管18间的这种相对位置关系可引导通过排气孔13和防水透气膜5的气体向着排气管18方向聚集,加快气体排出的速度。
排气孔13的一部分区域位于其中的一个第一支撑条16中,另一部分区域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条16间的空隙中,这可避免排气孔13的靠近防水透气膜5的一侧发生堵塞。
如图4a和图4b所示的底座3,其上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滤膜支撑结构30,底座3的上表面的中心处还设有一中心孔32,该中心孔32连通至出液管31,出液管31位于底座3的下表面。
滤膜支撑结构30包括多个被打断的同心圆环,该多个被打断的同心圆环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同心圆环被打断处的空隙及同心圆环之间的空隙均连成一体形成流体流路,该流体流路延伸至中心孔32处,从而与出液管31流体连通。
集菌培养器组装完成后,滤膜4固定于滤膜支撑结构30的上方,滤膜支撑结构30支撑滤膜4,同时,滤膜支撑结构30内部的流体流路还能引导透过滤膜4的流体流向出液管31,并排出。
如图5a和5b所示的密封盖17,从其中心开口处向上延伸形成排气管18,密封盖17的内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径向延伸的第二支撑条19,第二支撑条19用于支撑防水透气膜5。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凸台12也可以直接从顶盖1的内表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一定的长度形成,穿透凸台12和顶盖1的整个厚度形成排气孔13,顶盖1的外表面处固定有防水透气膜5,防水透气膜5覆盖于凸台12对应的区域。
由于凸台12的存在,并且凸台12从顶盖1的内表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一定的长度,因此,凸台12包括具有一定高度的侧壁,当进料流体从进液管10注入发生液滴飞溅时,飞溅的液体会接触到凸台12的侧壁和顶盖1的内表面,然后沿着凸台12的侧壁和顶盖1的内表面向下流动,快速离开顶盖1,而不是向着排气孔13处聚集,更不会在排气孔13处形成液膜,也不会堵塞排气孔13,因此,腔体内的气体可顺利通过排气孔13,然后透过防水透气膜5,排出至腔体的外部。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菌培养器,包括顶盖、侧壁、底座和固定于底座上方的滤膜,所述的顶盖、侧壁和底座间形成腔体,所述的顶盖上设有进液管,所述的底座设有出液管,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的顶盖的内表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形成凸台,穿透所述的凸台和顶盖的整个厚度形成排气孔,所述的顶盖的外表面处固定有防水透气膜,所述的防水透气膜覆盖于凸台对应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菌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包括排气部,所述的排气部从顶盖的内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所述的排气部具有位于腔体的外部的第一端面和朝向腔体的内部的第二端面,所述的凸台从排气部的第二端面朝着腔体的内部向下延伸形成,穿透所述的凸台和排气部的整个厚度形成排气孔,所述的防水透气膜覆盖于排气部的第一端面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菌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部的第一端面突出于顶盖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集菌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凸台相对于排气部偏心设置,所述的排气孔靠近排气部的圆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菌培养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的排气部的第二端面向下延伸形成一个与凸台一体的平台,所述的平台和排气部同轴,所述的平台的外周从排气部的第二端面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的平台向下延伸的高度小于凸台向下延伸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菌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孔的直径为0.5 mm-1.5mm。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集菌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部的第一端面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支撑条,所述的多个第一支撑条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的防水透气膜位于多个第一支撑条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菌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透气膜的上方还固定有一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为圆形并在其中心处有排气管,所述的密封盖的内表面设有多个径向延伸的第二支撑条,所述的第二支撑条支撑防水透气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菌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第一支撑条间相互平行,所述的排气孔的中心线和排气管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并且所述的排气孔的中心线和排气管的中心线的垂线与第一支撑条的延伸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菌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孔的一部分区域位于其中的一个第一支撑条中,另一部分区域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条间的空隙中。
CN201921817132.8U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集菌培养器 Active CN211199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7132.8U CN211199220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集菌培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7132.8U CN211199220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集菌培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9220U true CN211199220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60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7132.8U Active CN211199220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集菌培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9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76534B2 (en) Solid-state fermenter
US7745210B2 (en) Fluid flow diverter for cell culture vessel
US7078228B2 (en) Cell cultivating flask
CN211199220U (zh) 一种集菌培养器
EP0019940A1 (en) Microorganism cul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13817592A (zh) 一种用于核酸扩增物快速检测的防污染检测装置、方法及应用
CN213772074U (zh) 一种防脱落便于教学展示的培养皿
CN211199219U (zh) 一种集菌培养器
CN210690592U (zh) 一种测试可靠的样液检测装置
CN209906782U (zh) 一种培养瓶以及丝状真菌的培养装置
CN211199197U (zh) 一种集菌培养器
CN109913366B (zh) 一种培养瓶以及丝状真菌的培养装置
CN107177485A (zh) 一种用于透析液或透析用水检测的一次性无菌微生物培养皿
CN203075375U (zh) 一种医用输液器的排气装置及其过滤器
CN215312448U (zh) 扩散皿
CN215162665U (zh) 一种用于广谱抑菌试验的培养皿分区器
CN218879937U (zh) 具有湿度保持作用的细胞培养皿
CN211035917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皿
CN214881581U (zh) 一种无透明带胚胎培养装置
CN209778850U (zh) 一种细菌过滤盒
CN215757315U (zh) 一种广谱抑菌实验用培养皿
CN213556197U (zh) 医药中间体生产用氧含量分析仪过滤器
CN218115404U (zh) 反应装置
CN212955170U (zh) 一种细胞恒温培养箱
CN217324069U (zh) 一种医学实验用培养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