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5791U - 一种风挡及包括该风挡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挡及包括该风挡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5791U
CN211195791U CN201921481936.5U CN201921481936U CN211195791U CN 211195791 U CN211195791 U CN 211195791U CN 201921481936 U CN201921481936 U CN 201921481936U CN 211195791 U CN211195791 U CN 211195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shield
vehicle
driver
door
wind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19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爱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Xiongy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Xiongy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Xiongy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Xiongy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819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5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5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57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挡及包括该风挡的车辆,所述风挡包括:风挡本体,所述风挡本体为透明板,并且所述风挡本体是将驾驶员前方的中间风挡与位于所述驾驶员左方的左风挡和/或位于驾驶员右方的右风挡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呈包围式的风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挡,由于风挡本体是将驾驶员前方的中间风挡与位于驾驶员左方的左风挡和/或位于驾驶员右方的右风挡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呈包围式的风挡,当风挡本体设置在车辆的驾驶舱上时,可以使车辆的驾驶舱成为无盲区的驾驶舱,以此解决掉有可能因驾驶员的视线存在遮挡和盲区而出现各种交通事故的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风挡及包括该风挡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驾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挡及包括该风挡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工业发展日新月异,汽车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出行方便,但还有某些地方需要不断改进。比如说,汽车在路口右转弯时,车右边行人过马路,汽车挡风玻璃右边的柱子挡住了驾驶员的视线,为了看清路况,必须左摇右晃的来回观察路况,又比如说,路口汽车转弯时,支撑汽车挡风玻璃的A柱往往会遮挡驾驶员的视线,要看清路况,又必须左摇右晃的来回观察路况,因A柱的盲区导致车辆事故时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风挡及包括该风挡的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各种交通事故的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挡,包括:
风挡本体,所述风挡本体为透明板,并且所述风挡本体是将驾驶员前方的中间风挡与位于所述驾驶员左方的左风挡和/或位于驾驶员右方的右风挡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呈包围式的风挡。
本实用新型的风挡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由于风挡本体是将驾驶员前方的中间风挡与位于驾驶员左方的左风挡和/或位于驾驶员右方的右风挡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呈包围式的风挡,当风挡本体设置在车辆的驾驶舱上时,可以使车辆的驾驶舱成为无盲区的驾驶舱,以此解决掉有可能因驾驶员的视线存在遮挡和盲区而出现各种交通事故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风挡,其中,所述风挡包括风挡本体,所述风挡本体为透明板,并且所述风挡本体是将驾驶员前方的中间风挡与位于所述驾驶员左方的左风挡和/或位于驾驶员右方的右风挡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呈包围式的风挡,所述风挡本体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驾驶舱上,以使所述车辆的所述驾驶舱成为无盲区的驾驶舱。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还包括安全棚顶,并且所述安全棚顶采用高强度钢梁加固结构,以使所述安全棚顶为所述车辆的驾驶员提供安全支撑防护,并为所述风挡提供支撑,所述高强度钢梁加固结构包括内部加强型加固结构、外部加强型加固结构或直接在原车设计的结构上进行加固的加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风挡本体可相对所述车辆的所述驾驶舱采用风挡翻转方式或风挡移动方式打开,以使所述驾驶员能够方便地进出所述驾驶舱,并且所述风挡翻转方式包括向前翻转方式或向后翻转方式,所述风挡移动方式包括向上移动方式或向前移动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不占用所述风挡结构的位置以外的任何位置的门,以使所述车辆的驾驶员及乘客能够通过所述门进出所述驾驶舱。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棚顶包括棚顶本体和与所述棚顶本体连接的两个加强架,所述棚顶本体至少通过两侧加强型的B柱、C柱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两个所述加强架分别位于所述车辆的正驾驶座位和副驾驶座位的头顶上的车棚顶两侧的上方,并且所述加强架的前端与所述棚顶本体的前端连接,所述安全棚顶呈U型结构,所述B柱大致地位于所述车辆的正驾驶座位的左侧或副驾驶座位的右侧的后方位置,所述C柱大致地位于所述车辆左侧或所述车辆右侧的第二排座位的后方的位置,并且所述C柱的前端与所述棚顶本体的后端连接,
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强架上的第一推动机构和用于对所述第一推动结构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器,并且所述中间风挡的下侧边与所述车辆的驾驶舱的前边沿铰接,第一推动结构用于推动所述风挡本体相对所述车辆向前或向后做翻转动作,以此为人员上下车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使驾驶员打开车辆的前门进出所述驾驶舱。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棚顶包括棚顶本体和与所述棚顶本体连接的两个加强架,所述棚顶本体至少通过两侧加强型的B柱、C柱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两个所述加强架位于所述车辆的正驾驶座位和副驾驶座位的头顶上的车棚顶两侧的上方,并且所述加强架的前端与所述棚顶本体的前端连接,所述安全棚顶呈U型结构,所述B柱大致地位于所述车辆的正驾驶座位的左侧或副驾驶座位的右侧的后方位置,所述C柱大致地位于所述车辆左侧或所述车辆右侧的第二排座位的后方的位置,并且所述C柱的前端与所述棚顶本体的后端连接,
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B柱上的第二推动机构和用于对所述第二推动结构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推动机构与所述左风挡或所述右风挡远离所述中间风挡的侧边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风挡本体相对所述车辆的所述驾驶舱向上和向下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将所述左风挡或所述右风挡的下边推动至靠近所述棚顶本体,以此为人员上下车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使驾驶员打开车辆的前门进出所述驾驶舱。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棚顶包括棚顶本体和与所述棚顶本体连接的两个加强架,所述棚顶本体至少通过两侧加强型的B柱、C柱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两个所述加强架位于所述车辆的正驾驶座位和副驾驶座位的头顶上的车棚顶两侧的上方,并且所述加强架的前端与所述棚顶本体的前端连接,所述安全棚顶呈U型结构,所述B柱大致地位于所述车辆的正驾驶座位的左侧或副驾驶座位的右侧的后方位置,所述C柱大致地位于所述车辆左侧或所述车辆右侧的第二排座位的后方的位置,并且所述C柱的前端与所述棚顶本体的后端连接,
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强架上的第三推动机构和用于对所述第三推动结构进行控制的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推动机构与所述风挡本体连接,用于推动所述风挡本体相对所述车辆的所述驾驶舱向前和向后移动,以此为人员上下车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使驾驶员打开车辆的前门进出所述驾驶舱。
进一步地,所述风挡本体由软性透明材料制成,以使所述包围式风挡实现所述左风挡与所述车辆的左前门共同开启或闭合,所述右风挡与所述车辆的右前门共同开启或闭合,其中,所述左风挡与所述车辆的左前门可活动地连接,所述右风挡与所述车辆的右前门可活动地连接,并且,
所述左风挡与左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的左侧边为轴向前方或向左上方开门,所述右风挡与右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的右侧边为轴向前方或向右上方开门,以实现车门的打开或闭合,
或者,所述左风挡在左车门内可伸缩,所述右风挡在右车门内可伸缩,所述左风挡与所述右风挡的伸缩动作是同步进行的,所述中间风挡可沿其上边做可直立可倾斜的动作,以实现在所述中间风挡旋转至与地面垂直时,所述左风挡与左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的左侧边为轴向前方开门,所述右风挡与右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的右侧边为轴向前方开门,实现车门的打开或闭合,人员上车或下车后,所述中间风挡由垂直状态恢复为原始的倾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风挡本体可以按照所述车辆的车型在预设位置拆分成三块风挡,包括左风挡、中间风挡、右风挡,所述左风挡安装在左车门,开关左车门时所述左风挡跟随左车门开关,所述右风挡安装在右车门,开关右车门时所述右风挡跟随右车门开关,所述中间风挡固定在驾驶员前方的位置,车辆在行驶状态时,所述三块风挡的边缘相连接呈包围式无盲区风挡。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由于安装了包围式的风挡,可以使车辆的驾驶舱成为无盲区的驾驶舱,驾驶员通过设置的风挡本体可以全方位地观察驾驶舱周围的景象,以此解决掉有可能因驾驶员的视线存在遮挡和盲区而出现各种交通事故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挡及包括该风挡的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考虑到车型众多,无法一一展示,以下附图只是选择一种车辆对其结构进行展示,众多车型均可以采用以下的任何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的结合。在附图中:
图1A-1D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安全棚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安全棚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的车门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风挡本体的开启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风挡本体的开启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风挡本体的开启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风挡本体的开启结构示意图四;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风挡本体的开启结构示意图五;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风挡本体的开启结构示意图六;
图12A和图12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风挡本体的开启结构示意图七;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风挡本体的开启结构示意图八;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风挡本体的开启结构示意图九;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风挡本体的开启结构示意图十;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软性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风挡本体的开启结构示意图一;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软性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风挡本体的开启结构示意图二;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软性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风挡本体的开启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A-1D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挡,包括:
风挡本体1,所述风挡本体为透明板,并且所述风挡本体1是将驾驶员前方的中间风挡11与位于所述驾驶员左方的左风挡13和/或位于驾驶员右方的右风挡12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呈包围式的风挡。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图1A-1D所示分别是小车圆风挡、小车直风挡、大型公交车及校车小型货车的风挡的结构示意图。风挡本体1可将中间风挡11与左风挡13连接在一起,或者将中间风挡11与右风挡12连接在一起,或者将中间风挡11与左风挡13以及右风挡12均连接在一起。由于风挡本体是将驾驶员前方的中间风挡与位于驾驶员左方的左风挡和/或位于驾驶员右方的右风挡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呈包围式的风挡,当风挡本体设置在车辆的驾驶舱上时,可以使车辆的驾驶舱成为无盲区的驾驶舱,以此解决掉有可能因驾驶员的视线存在遮挡和盲区而出现各种交通事故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风挡,即风挡本体1,其中,所述风挡本体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驾驶舱上,以使所述车辆的所述驾驶舱成为无盲区的驾驶舱。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包围式风挡的车辆的俯视图。目前几乎所有的车辆,全部适用包围式风挡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货车、卡车、牵引货车、农用车、客车、公交车、大巴车、载重车辆、家用轿车、SUV、MPV、微型客车、载货车辆、微型货车、跑车、商务车、运钞车、房车、工程车、校车等各种车型。当本实用新型的包围式风挡应用在如铲车、挖掘机、钩机等操作性的工程车辆上时,驾驶员的上下车方式,可参照本专利说明书中众多车辆中使用的任意一种方式来实现进出驾驶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由于车型众多,能解决的方法更多,即便再画出更多的图片,也无法一一展示出所有的车型,即使车型或驾驶舱的大小不同,再加之工程车辆用来操作的项目不同,但是无论任何一种车型、任何一种驾驶舱,只要能用到包围式风挡,就能用到本专利中所有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如何工作、如何开启风挡或如何进出驾驶舱的问题。所以,本专利图片与文字仅展示少部分,其它更多部分完全用本文中的图文可以变化而得出更好的方案。工程车辆采用包围式风挡时,由于驾驶员可以通过设置的全方位地观察驾驶舱周围的景象,可以大幅度地工作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安装了包围式的风挡,可以使车辆的驾驶舱成为无盲区的驾驶舱,驾驶员通过设置的风挡本体可以全方位地观察驾驶舱周围的景象,以此解决掉有可能因驾驶员的视线存在遮挡和盲区而出现各种交通事故的隐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挡本体可活动地或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驾驶舱上,以使所述车辆的驾驶员能够进出所述驾驶舱。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风挡本体可活动地设置在车辆的驾驶舱上时,驾驶员可以通过目前的车门正常地进出驾驶舱,在驾驶员要上下车时,通过移动风挡本体,留出驾驶员上车的位置即可。风挡本体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驾驶舱上时,驾驶员可以通过设置在不占用风挡位置的门进出驾驶舱。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风挡本体可活动地或固定地设置在驾驶舱上,可以使驾驶员能够进出驾驶舱。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车辆还包括安全棚顶2,并且所述安全棚顶2采用高强度钢梁加固结构,以使所述安全棚顶为所述车辆的驾驶员提供安全支撑防护,并为所述风挡提供支撑,所述高强度钢梁加固结构包括内部加强型加固结构、外部加强型加固结构或直接在原车设计的结构上进行加固的加固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将风挡改成包围式风档后,同时将原有的起支撑作用的A柱取消,在取消A柱后,驾驶员头顶的安全结构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增加棚顶的安全强度,本实用新型中将原来车辆的普通棚顶升级为安全棚顶,为驾驶员提供安全支撑防护,并为风挡提供支撑。如图2所示,所述安全棚顶2包括加强梁20。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高强度钢梁加固结构的安全棚顶,可以为车辆的驾驶员提供安全支撑防护,并为风挡提供支撑。
本实用新型提出三种采用高强度钢梁加固结构的安全棚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强度钢梁加固结构包括内部加强型加固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图3示出了车辆的内部加强型加固结构,外部棚顶结构A不变,A前端略有弧度向下,在最前端F到B柱上的G点增加一道钢梁(平直状的),A和G中间留有一定空间,这个空间的三个面全都是加强钢梁,以达到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上部空间就变成一个加强梁的双层顶,可以提高抗压力能力、抗屈服能力,因而可以提高支撑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内部加强型加固结构,可以提高抗压能力、抗屈服能力,因而可以提高支撑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强度钢梁加固结构包括外部加强型加固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图4示出了车辆的外部加强型加固结构,内部结构不变,棚顶结构不变,B柱加强梁直接通到棚顶以外的适当长度,例如,通到棚顶以外的长度大约10公分至15公分,通到棚顶以外的钢梁支撑着一个由高强度钢制成的行李架,此行李架的前端与原棚顶前端F点相连接,行李架的后端与棚顶靠近后轮胎上方位置的D点连接,这样行李架与F点、D点形成了三角形稳定结构区,达到了双重加强钢梁的结构,这种结构更加稳定,可以提高抗压能力、抗屈服能力,因而可以提高支撑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外部加强型加固结构,可以提高抗压能力、抗屈服能力,因而可以提高支撑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强度钢梁加固结构包括直接在原车设计的结构上进行加固的加固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安全棚顶可以不做双重顶,而只将当前的车顶部结构用高强度钢梁加固,即对B柱、C柱进行加强,一样可以抵御外来的风险,例如翻车事故、压顶风险等。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直接在原车设计的结构上进行加固的加固结构,可以抵御外来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挡本体可相对所述车辆的所述驾驶舱采用风挡翻转方式或风挡移动方式打开,以使所述驾驶员能够方便地进出所述驾驶舱,并且所述风挡翻转方式包括向前翻转方式或向后翻转方式,所述风挡移动方式包括向上移动方式或向前移动方式。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风挡本体可活动地设置在车辆的驾驶舱,驾驶员可以通过目前的车门正常地进出驾驶舱,在驾驶员要上下车时,通过移动风挡本体,留出驾驶员上车的位置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风挡本体可相对车辆的驾驶舱以翻转方式或移动方式打开,可以使驾驶员方便地进出驾驶舱。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不占用所述风挡结构的位置以外的任何位置的门,以使所述车辆的驾驶员及乘客能够通过所述门进出所述驾驶舱。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风挡本体固定地设置在车辆的驾驶舱上,驾驶员可以通过设置在不占用风挡位置的门进出驾驶舱。例如,驾驶员可以通过左侧的乘客门进出驾驶舱,副驾驶位置的乘客可以通过右侧的乘客门进出驾驶舱,或者所有人均通过右侧的乘客门进出驾驶舱。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在车辆上除风挡所在位置以外的任何位置的门,可以使驾驶员及乘客进出驾驶舱。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车辆内设置有两个滑轨6,其中一个所述滑轨6设置在驾驶座7和位于所述驾驶座7后方的乘客座8的下方,另一个所述滑轨6设置在副驾驶座和位于所述副驾驶座后的乘客座的下方,并且所述乘客座7设为折叠式乘客座;
其中,所述驾驶座7、所述副驾驶座、所述乘客座8均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滑轨6上,驾驶员需从车辆后面上车或下车时,所述驾驶座8沿对应的滑轨6向后移动,此时,对应的乘客座7则折叠并移动至后备箱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该实施例中,风挡本体1固定地安装在车辆的驾驶舱上,驾驶座与副驾驶座是在同一条双轨道上安装,驾驶座是电动记忆座椅,被记忆在驾驶舱位置的,左侧乘客电动座椅是被记忆在乘客位置的,当门把手上的开关(或者现实中任何一种有线或无线的开关)被触动后,驾驶座下方有电动机带动丝杠驱动驾驶座向后滑动,与此同时后排乘客座椅向后移动,直至正驾驶座椅正对B柱后门停止,当正驾驶员上车后,所有座椅恢复到自己的记忆位置,副驾驶及右侧座椅工作原理同左侧相同。另外,对于带有后备箱的车辆,后排座椅的靠背是电动折叠的,折叠后就可以钻进后背箱空间内。对于没有后备箱的车辆,后排座椅不用折叠,直接向后方移动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驾驶员上车或下车的方案,驾驶员可以通过乘客门进出驾驶舱。
下面具体说明驾驶员进出所述驾驶舱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以下各个实施例中的第一推动机构、第二推动机构……第十二推动机构均可以选用现有的电动模式、气动模式、液压模式等,这里可以选用电动模式,电动模式可以根据下述的各个实施例的具体情况来设定,多数的实施例中第一推动机构……第十二推动机构均选用电缸(电动滑道)或电动伸缩杆,具体型号根据车型来确定即可。
例如,电缸(电动滑道)是采用电机(直线电机)与控制器,产生一定推力的直线运动的产品。与传统气缸相比,充分发挥了电机的精确控制位置、精确控制速度以及精确控制推力的优势。同时具有低噪音、低振动、高速、节能、可任意加入中间定位点、超长寿命等特点。在机械自动化行业、电子行业、汽车行业,电缸(电动滑道)如果与配套控制器连接使用,可以替代液压缸和气缸。例如,通过安装光电开关,并连接至配套系列驱动器相应端口即可实现多点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中使用遥控器以及驱动器、电缸(电动滑道)控制伸缩行程,控制精度更高,适合于本实用新型的高精度伸缩控制的要求。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将控制器的开关功能设置在车辆前门和/或车辆后门和/或车辆钥匙上,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再一一列举,本实用新型中均以采用遥控器实现开门和关门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其他触发方式实现开门和关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安全棚顶2包括棚顶本体21和与所述棚顶本体21连接的两个加强架22,所述棚顶本体21至少通过两侧加强型的B柱23、C柱24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两个所述加强架22分别位于所述车辆的两个前门25的上方,并且所述加强架22的前端与所述棚顶本体21的前端连接,所述B柱23大致地位于所述车辆的正驾驶座位的左侧或副驾驶座位的右侧的后方位置,所述C柱24大致地位于所述车辆左侧或所述车辆右侧的第二排座位的后方的位置,并且所述C柱24的前端与所述棚顶本体21的后端连接,
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强架22上的第一推动机构和用于对所述第一推动结构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器,并且所述中间风挡的下侧边与所述车辆的驾驶舱的前边沿铰接,第一推动结构用于推动所述风挡本体相对所述车辆向前或向后做翻转动作,以此为人员上下车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使驾驶员打开车辆的前门进出所述驾驶舱。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风挡本体可相对驾驶舱采用风挡向前翻转方式打开,翻转角度例如为30°、45°。中间风挡11的下侧边与驾驶舱的前边沿铰接,具体铰接的位置主要能实现中间风挡11相对驾驶舱转动即可,第一推动机构安装在加强架22上;
当驾驶员要下车时,使用遥控器启动第一推动机构,第一推动机构的工作端推动风挡本体1相对于车辆向前转动,这样风挡本体的两个侧风挡板(左风挡13、右风挡12)也远离了车辆的前门25,驾驶员就可以打开车辆的前门25下车,下车后,再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推动机构收缩,风挡本体1恢复至原位;当驾驶员要上车时,再使用控制器启动第一推动机构上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驾驶员上车或下车的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B柱23上的第二推动机构和用于对所述第二推动结构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推动机构与所述左风挡13或所述右风挡12远离所述中间风挡的侧边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风挡本体1相对所述车辆的所述驾驶舱向上和向下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将所述左风挡13或所述右风挡12的下边推动至靠近所述棚顶本体21,以此为人员上下车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使驾驶员打开车辆的前门25进出所述驾驶舱。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风挡本体可相对驾驶舱采用风挡向上移动方式打开。驾驶员要下车或上车时,驾驶员使用遥控器启动第二推动机构,第二推动机构将风挡本体1向上推动起来,这样驾驶员就可以打开车辆的前门25上车或下车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驾驶员上车或下车的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强架22上的第三推动机构和用于对所述第三推动结构进行控制的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推动机构与所述风挡本体1连接,用于推动所述风挡本体1相对所述车辆的所述驾驶舱向前和向后移动,以此为人员上下车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使驾驶员打开车辆的前门进出所述驾驶舱。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风挡本体可相对驾驶舱采用风挡向前移动方式打开。驾驶员要下车或上车时,驾驶员使用遥控器启动第三推动机构,第三推动机构将风挡本体1向前推动,这样驾驶员就可以打开车辆的前门25上车或下车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驾驶员上车或下车的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车辆的引擎盖3的前侧边与所述车辆的前端铰接,所述引擎盖3的后侧边与所述中间风挡11的下侧边连接,所述B柱23上设置有第四推动机构,所述第四推动机构用于推动侧风挡板(左风挡13、右风挡12),将所述风挡本体1以所述引擎盖3的前侧边为轴线相对所述车辆驾驶舱向前上方转动,使得驾驶员打开车辆的前门25上车或下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风挡本体可相对驾驶舱采用风挡向前翻转方式打开。驾驶员要下车或上车时,驾驶员使用遥控器启动第四推动机构,第四推动机构将风挡本体1向上推动,由于引擎盖3的前侧边与车辆的前端铰接,引擎盖3的后侧边与所述前风挡板11的下侧边连接,这样,引擎盖3就和风挡本体一起被推动起来,这样驾驶员就可以打开车辆前门25上车或下车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驾驶员上车或下车的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车辆上设置有两个第五推动机构,所述第五推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辆车的引擎盖3的后侧边的下方,所述第五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所述引擎盖,进而推动所述中间风挡板11相对所述车辆的驾驶舱向上移动,并带动侧风挡板(左挡板13、右挡板12)靠近所述棚顶本体21,使得驾驶员打开车辆的前门25上车或下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风挡本体可相对驾驶舱采用风挡向上移动方式打开。驾驶员要下车或上车时,驾驶员使用遥控器启动第五推动机构,第五推动机构将引擎盖向上推动,进而将风挡本体1向上推动,使风挡本体不与棚顶本体21连接,这样,风挡本体1被推动起来,这样驾驶员就可以打开车辆前门25上车或下车了。需要说明的是,“向上”既可以代表正向上,也可以代表斜向上,推动引擎盖斜向上移动进而推动风挡本体斜向上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驾驶员上车或下车的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加强架22设置在所述棚顶本体21的下表面,所述棚顶本体21上设置有上盖板4,所述C柱24的下端与活动杆5的下端铰接,所述活动杆5的上端与所述上盖板4的后侧边连接,所述上盖板4的前侧边与所述中间风挡11的上侧边连接,所述B柱23上设置有第六推动机构,所述第六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所述侧风挡板(左风挡13、右风挡12)相对所述车辆的驾驶舱向上移动,使得所述风挡本体1以所述活动杆5的下端为圆心相对所述车辆的驾驶舱向后上方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风挡本体可相对驾驶舱采用风挡向后翻转方式打开。驾驶员要下车或上车时,驾驶员使用遥控器启动第六推动机构,第六推动机构将风挡本体1向上推动,由于中间风挡11的上侧边和上盖板4的前侧边连接,所述活动杆5的上端与上盖板4的后侧边连接,C柱24的下端与活动杆5的下端铰接,所以第六推动机构将风挡本体1向上推动,风挡1、上盖板4、活动杆5同时向上转动,这样,风挡本体1就被推动起来,这样驾驶员就可以打开车辆前门25上车或下车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驾驶员上车或下车的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A所示,所述B柱23的下端设置有第七推动机构,所述第七推动机构与所述侧风挡板(左风挡13、右风挡12)远离所述中间风挡11的侧边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七推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风挡本体1以所述侧风挡板的远离所述中间风挡11的侧边为轴线,并相对于所述车辆的驾驶舱向后上方转动。
对于跑车,车辆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车门,如图12B所示,所述B柱23的下端设置有第七推动机构,所述第七推动机构与所述侧风挡板(左风挡13、右风挡12)远离所述中间风挡11的侧边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七推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风挡本体1以所述侧风挡板的远离所述中间风挡11的侧边为轴线,并相对于所述车辆的驾驶舱向后上方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风挡本体可相对驾驶舱采用风挡向后翻转方式打开。驾驶员要下车或上车时,驾驶员使用遥控器启动第七推动机构,第七推动机构将风挡本体1向后推动,该实施例中第七推动机构设为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侧风挡板转动,这样,风挡本体1被向后转动起来,这样驾驶员就可以打开车辆前门25(对应于图12A)或车门35(对应于图12B)上车或下车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驾驶员上车或下车的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B柱23的上端设置有第八推动机构,所述第八推动机构与所述侧风挡板(左风挡13、右风挡12)的远离所述中间风挡11的侧边的上端连接,所述第八推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风挡本体1以所述侧风挡板12的远离所述中间风挡的侧边的上端为圆心,并相对于所述车辆的驾驶舱向后上方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风挡本体可相对驾驶舱采用风挡向后翻转方式打开。驾驶员要下车或上车时,驾驶员使用遥控器启动第八推动机构,第八推动机构将风挡本体1向后推动,该实施例中第八推动机构设为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侧风挡板转动,这样,风挡本体1被向后转动起来,这样驾驶员就可以打开车辆前门25上车或下车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驾驶员上车或下车的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中间风挡11的上侧边与所述棚顶本体21的前侧边连接,所述侧风挡板(左风挡13、右风挡12)的远离所述中间风挡11的侧边与所述B柱23连接;
所述车辆驾驶舱的前部下方设置有第九推动机构,所述第九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所述风挡本体1相对所述车辆的驾驶舱向上移动;所述B柱23的下方设置有第十推动机构,所述第十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所述B柱23向上移动;所述车辆的后部设置有第十一推动机构,所述第十一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所述C柱24向上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风挡本体可相对驾驶舱采用风挡向上移动方式打开。驶员要下车或上车时,驾驶员使用遥控器启动第九推动机构、第十推动机构、第十一推动机构,第九推动机构将前风挡板11向上推起来,第十推动机构将B柱23向上推起来,第十一推动机构将C柱24向上推起来,这样,这样驾驶员就可以打开车辆前门25上车或下车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驾驶员上车或下车的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侧风挡板(左风挡13、右风挡12)的下侧边与车辆的前门25的上侧边连接,所述车辆的前门25设为剪刀开合式的前门,所述车辆的前门25带动所述风挡本体1相对所述车辆的驾驶舱向上向前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风挡本体可相对驾驶舱采用风挡向上向前翻转方式打开。该实施例中,侧风挡板的下侧边与车辆的前门25的上侧边连接,车辆的前门25设为剪刀开合式的前门,驾驶员下车或上车时直接将前门向上向前打开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驾驶员上车或下车的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挡本体1由软性透明材料制成,以使所述包围式风挡实现所述左风挡与所述车辆的左前门共同开启或闭合,所述右风挡与所述车辆的右前门共同开启或闭合,其中,所述左风挡与所述车辆的左前门可活动地连接,所述右风挡与所述车辆的右前门可活动地连接,并且,
所述左风挡与左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的左侧边为轴向前方或向左上方开门,所述右风挡与右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的右侧边为轴向前方或向右上方开门,以实现车门的打开或闭合,
或者,所述左风挡在左车门内可伸缩,所述右风挡在右车门内可伸缩,所述左风挡与所述右风挡的伸缩动作是同步进行的,所述中间风挡可沿其上边做可直立可倾斜的动作,以实现在所述中间风挡旋转至与地面垂直时,所述左风挡与左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的左侧边为轴向前方开门,所述右风挡与右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的右侧边为轴向前方开门,实现车门的打开或闭合,人员上车或下车后,所述中间风挡由垂直状态恢复为原始的倾斜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风挡本体1由软性材料制成,例如PC板。目前采用标准厚度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要求制成厚薄的(折完的地方制薄,不拆弯的地方制厚)工艺制作方法,可以更高效的提高软性风挡本体的透明度、抗风能力、开启时容易弯曲的特性。此外,所述风挡本体1上设置有抗划痕膜和防紫外线膜。
需要说明的是,制成风挡本体的软性材料不仅限于PC板,可以使用任何可弯曲的透明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与传统的硬性风挡玻璃相比,由软性透明材料制成的包围式风挡的形变能力更好,在开启车门时容易弯曲,更加便于开启车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所述中间风挡11的上侧边与所述棚顶本体21的前侧边连接,所述中间风挡11的下侧边与所述车辆的驾驶舱的前侧边连接,所述侧风挡板12的上侧边与所述车辆的前门25的上侧边连接,所述侧风挡板12的下侧边与所述车辆的前门25的下侧边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软性风挡适用于车辆的中间风挡呈直立式的车型。所述左风挡与所述车辆的左前门可活动地连接,所述右风挡与所述车辆的右前门可活动地连接。软性风挡本体的中间风挡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于车上,侧风挡板(左风挡13、右风挡12)固定于车辆的前门上,此位置应预留有一部分活动空间,以使所述中间风挡与侧风挡板(左风挡13、右风挡12)边界部分不是完全固定,以方便开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驾驶员上车或下车的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的前门25设为剪刀开合式的车辆前门。所述左风挡13与左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11的左侧边为轴向前方或向左上方开门,所述右风挡12与右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11的右侧边为轴向前方或向右上方开门,以实现车门的打开或闭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软性风挡适用于车辆的中间风挡呈倾斜式的车型。该实施例中,车辆前门25设为剪刀开合式的车辆前门,这样的车辆前门25在一些跑车上常见,驾驶员直接打开车辆前门即可下车或上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驾驶员上车或下车的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所述左风挡13在左车门内可伸缩,所述右风挡12在右车门内可伸缩,所述中间风挡11可沿其上边做可直立可倾斜的动作,以实现在所述中间风挡11旋转至与地面垂直时,所述左风挡13与左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11的左侧边为轴向前方开门,所述右风挡12与右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11的右侧边为轴向前方开门,实现车门的打开或闭合,人员上车或下车后,所述中间风挡由垂直状态恢复为原始的倾斜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软性风挡适用于车辆的中间风挡呈倾斜式的车型。软性风挡正前方的下方一条边可以采用任何的方式固定在合适角度的铰链上,其可向下转动的角度视车型而定,所述左风挡或所述右风挡远离所述中间风挡的下端固定于车内的自动升降装置(第十二推动机构)上,即左风挡的左下角和右风挡的右下角分别固定于左车门和右车门内的自动升降装置(第十二推动机构)上,图18上标明折弯的位置应预留有一部分活动空间,以在开启时更加顺滑方便。一般情况下软性风挡的三个挡风面都是与车身紧密结合的,中间风挡上下边紧密贴合在车上,左风挡板进入左侧车门最深处,右风挡进入右车门最深处。当驾驶员想要上车时,触发开门指令,设置在左门(左车辆前门)和右门(右车辆前门)内的自动升降装置(第十二推动机构)会将进入车门深处的软性风挡自动升出,与此同时前面的中间风挡会以中间风挡的下侧边为轴旋转成与地面呈垂直,此时可打开车门,人员上车,当人员上车后触发关门指令,设置在两侧门内的自动升降装置将左风挡及右风挡拉进车门内,与此同时,中间风挡与两侧风挡会与车身紧密地贴合。当人员下车时再次触发开门指令,门内的自动升降装置将软性风挡送出门外,此时,中间风挡直立,此时人员可打开车门下车,下车后软性风挡自动回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驾驶员上车或下车的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挡本体可以按照所述车辆的车型在预设位置拆分成三块风挡,包括左风挡、中间风挡、右风挡,所述左风挡安装在左车门,开关左车门时所述左风挡跟随左车门开关,所述右风挡安装在右车门,开关右车门时所述右风挡跟随右车门开关,所述中间风挡固定在驾驶员前方的位置,车辆在行驶状态时,所述三块风挡的边缘相连接呈包围式无盲区风挡。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车辆在行驶状态时,三块风挡的边缘相连接呈包围式无盲区风挡,在需要打开车门时,左风挡和右风挡分别跟随左车门和右车门一起开关。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不改变现有的开门方式的情况下,实现了无盲区驾驶。
以上全部方案,非承载式车身可直接使用,家用小轿车中属于承载式的车身最好对车的下盘结构,对左右中三道梁进行升级和加固,这样才能到更好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驾驶员面向车辆前方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风挡,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挡本体,所述风挡本体为透明板,并且所述风挡本体是将驾驶员前方的中间风挡与位于所述驾驶员左方的左风挡和/或位于驾驶员右方的右风挡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呈包围式的风挡。
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挡,其中,所述风挡包括风挡本体,所述风挡本体为透明板,并且所述风挡本体是将驾驶员前方的中间风挡与位于所述驾驶员左方的左风挡和/或位于驾驶员右方的右风挡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呈包围式的风挡,所述风挡本体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驾驶舱上,以使所述车辆的所述驾驶舱成为无盲区的驾驶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安全棚顶,并且所述安全棚顶采用高强度钢梁加固结构,以使所述安全棚顶为所述车辆的驾驶员提供安全支撑防护,并为所述风挡提供支撑,所述高强度钢梁加固结构包括内部加强型加固结构、外部加强型加固结构或直接在原车设计的结构上进行加固的加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本体可相对所述车辆的所述驾驶舱采用风挡翻转方式或风挡移动方式打开,以使所述驾驶员能够方便地进出所述驾驶舱,并且所述风挡翻转方式包括向前翻转方式或向后翻转方式,所述风挡移动方式包括向上移动方式或向前移动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不占用所述风挡本体的位置以外的任何位置的门,以使所述车辆的驾驶员及乘客能够通过所述门进出所述驾驶舱。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棚顶包括棚顶本体和与所述棚顶本体连接的两个加强架,所述棚顶本体至少通过两侧加强型的B柱、C柱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两个所述加强架分别位于所述车辆的正驾驶座位和副驾驶座位的头顶上的车棚顶两侧的上方,并且所述加强架的前端与所述棚顶本体的前端连接,所述安全棚顶呈U型结构,所述B柱大致地位于所述车辆的正驾驶座位的左侧或副驾驶座位的右侧的后方位置,所述C柱大致地位于所述车辆左侧或所述车辆右侧的第二排座位的后方的位置,并且所述C柱的前端与所述棚顶本体的后端连接,
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强架上的第一推动机构和用于对所述第一推动结构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器,并且所述中间风挡的下侧边与所述车辆的驾驶舱的前边沿铰接,第一推动结构用于推动所述风挡本体相对所述车辆向前或向后做翻转动作,以此为人员上下车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使驾驶员打开车辆的前门进出所述驾驶舱。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棚顶包括棚顶本体和与所述棚顶本体连接的两个加强架,所述棚顶本体至少通过两侧加强型的B柱、C柱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两个所述加强架位于所述车辆的正驾驶座位和副驾驶座位的头顶上的车棚顶两侧的上方,并且所述加强架的前端与所述棚顶本体的前端连接,所述安全棚顶呈U型结构,所述B柱大致地位于所述车辆的正驾驶座位的左侧或副驾驶座位的右侧的后方位置,所述C柱大致地位于所述车辆左侧或所述车辆右侧的第二排座位的后方的位置,并且所述C柱的前端与所述棚顶本体的后端连接,
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B柱上的第二推动机构和用于对所述第二推动结构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推动机构与所述左风挡或所述右风挡远离所述中间风挡的侧边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风挡本体相对所述车辆的所述驾驶舱向上和向下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将所述左风挡或所述右风挡的下边推动至靠近所述棚顶本体,以此为人员上下车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使驾驶员打开车辆的前门进出所述驾驶舱。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棚顶包括棚顶本体和与所述棚顶本体连接的两个加强架,所述棚顶本体至少通过两侧加强型的B柱、C柱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两个所述加强架位于所述车辆的正驾驶座位和副驾驶座位的头顶上的车棚顶两侧的上方,并且所述加强架的前端与所述棚顶本体的前端连接,所述安全棚顶呈U型结构,所述B柱大致地位于所述车辆的正驾驶座位的左侧或副驾驶座位的右侧的后方位置,所述C柱大致地位于所述车辆左侧或所述车辆右侧的第二排座位的后方的位置,并且所述C柱的前端与所述棚顶本体的后端连接,
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强架上的第三推动机构和用于对所述第三推动结构进行控制的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推动机构与所述风挡本体连接,用于推动所述风挡本体相对所述车辆的所述驾驶舱向前和向后移动,以此为人员上下车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使驾驶员打开车辆的前门进出所述驾驶舱。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本体由软性透明材料制成,以使所述包围式风挡实现所述左风挡与所述车辆的左前门共同开启或闭合,所述右风挡与所述车辆的右前门共同开启或闭合,其中,所述左风挡与所述车辆的左前门可活动地连接,所述右风挡与所述车辆的右前门可活动地连接,并且,
所述左风挡与左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的左侧边为轴向前方或向左上方开门,所述右风挡与右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的右侧边为轴向前方或向右上方开门,以实现车门的打开或闭合,
或者,所述左风挡在左车门内可伸缩,所述右风挡在右车门内可伸缩,所述左风挡与所述右风挡的伸缩动作是同步进行的,所述中间风挡可沿其上边做可直立可倾斜的动作,以实现在所述中间风挡旋转至与地面垂直时,所述左风挡与左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的左侧边为轴向前方开门,所述右风挡与右车门以所述中间风挡的右侧边为轴向前方开门,实现车门的打开或闭合,人员上车或下车后,所述中间风挡由垂直状态恢复为原始的倾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本体可以按照所述车辆的车型在预设位置拆分成三块风挡,包括左风挡、中间风挡、右风挡,所述左风挡安装在左车门,开关左车门时所述左风挡跟随左车门开关,所述右风挡安装在右车门,开关右车门时所述右风挡跟随右车门开关,所述中间风挡固定在驾驶员前方的位置,车辆在行驶状态时,所述三块风挡的边缘相连接呈包围式无盲区风挡。
CN201921481936.5U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风挡及包括该风挡的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95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1936.5U CN211195791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风挡及包括该风挡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1936.5U CN211195791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风挡及包括该风挡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5791U true CN211195791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8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193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95791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风挡及包括该风挡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5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02471B1 (en) Cabriobus
EP0101322A2 (en) Vehicle with sliding roof system
CN101516661B (zh) 具有支柱的可开车顶系统
EP1207067B1 (en) Vehicle
EP1745957B1 (en) Vehicle door opening system
JP5647186B2 (ja) テールゲート付き車両
US6783169B1 (en) Cove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bed
US7410198B1 (en) Automotive vehicle with repositionable D-pillar roof structure
US6260905B1 (en) Multi-segment, vertically operable, rear vehicle window
CN106891707B (zh) 具有天窗和全景玻璃的车辆
KR101095257B1 (ko) 컨버터블 차량의 이동가능한 루프를 틸팅하는 제어 장치
US11230170B2 (en) Motor vehicle having an interior accessible via a door opening
US2007020038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inted windows
CN211195791U (zh) 一种风挡及包括该风挡的车辆
EP0570601A1 (en) Automobile body with convertible roof
US5470126A (en) Retractable hardtop vehicle roof
EP1817191B1 (en) Openable roof system for a motor car
CN213057332U (zh) 微型厢式机动车的车体结构及两轮机动车
JPH07149154A (ja) 後方へ折畳み可能な天覆いを備えた乗用車のための風防
CN110525173A (zh) 一种风挡及包括该风挡的车辆
US7717500B2 (en) Opening roof hatch for a collapsible car roof
US10309132B1 (en) Passenger vehicle and door structure
CN205417123U (zh) 一种电动四轮车
CN205573579U (zh) 一种电动四轮车可开启顶蓬结构
CN114348153A (zh) 微型厢式机动车的车体结构及两轮机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