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1063U - 工件外观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件外观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1063U
CN211191063U CN201921634006.9U CN201921634006U CN211191063U CN 211191063 U CN211191063 U CN 211191063U CN 201921634006 U CN201921634006 U CN 201921634006U CN 211191063 U CN211191063 U CN 211191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circular transparent
unit
rotary table
workpie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340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宏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k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k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k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k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340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1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1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1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工件外观检查装置,其于一机架设置包括有:一圆形透明旋转台,承接工件而予以输送;一线性供料器,将工件逐一输送至该圆形透明旋转台顶面的外缘处;一整列件,设置于该线性供料器的出料端,而相对该圆形透明旋转台顶面具有一整列立面,该整列立面朝向该圆形透明旋转台的外周缘,将工件逐一整列于输送轨道;一旋转台极化单元,相对该整列件的设置处而予以设置,通过被极化的圆形透明旋转台致使工件被极化而保持在该圆形透明旋转台顶面;一摄影单元,设置于该整列件的下游处,而以多个摄影器拍摄整列后工件六面的影像;以及一工件吹离分类单元,设置于该摄影单元的下游处,将工件分类而吹离该圆形透明旋转台。如此,具有避免制程混入的金属珠被卡入整列件致使工件整列失败的功效。

Description

工件外观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外观检查装置,尤指一种将整列件的整列立面朝向圆形透明旋转台外周缘,致使制程混入的金属珠会随着圆形透明旋转台的旋转逐渐往圆形透明旋转台外周缘甩离,不会反向卡入整列件的设计者。
背景技术
晶片型电子元件一般会于电镀制程的后安排外观检查制程,由于电镀时为增加导电度需混入大量金属珠,而外观检查前须将金属珠分离,但过小、异形金属珠难免分离不完全而混入工件中。
中国台湾专利TWI480540B(CN103204375B/JP6009167B)揭示一种工件的外观检查装置,其具备:搬送六面体形状工件的线性给料器,使来自线性给料器的工件移载而搬送的搬送台,使来自线性给料器的工件移载至搬送台上进行排列的移载排列手段,保持工件于搬送台的保持手段,摄影工件的六面的摄影手段,以及真空抽吸搬送台与排列导件之间之间隙的真空抽吸手段;其中,移载排列手段具有被设于线性给料器与搬送台之间的无振动部,及排列工件的排列导件,排列导件包含从平面上看成直线状的导引面,保持手段由离子发生器朝向搬送台底面喷出带电离子,或由配置在搬送台的下方的导体并对导体施加直流电压产生电场所构成。
前揭专利的线性供料器为往复式振动体,无振动部为固定机件,必须具有大于线性供料器振幅之间隙,容易造成粉尘堆积于间隙而卡料或工件行进不顺;再者,施加直流电压产生电场的导体为于无振动部的下游侧,工件未进入搬送台前,线性供料器与无振动部为金属屏避电场,工件移载至搬送台后突然进入未屏避电场,工件瞬间被电场极化,造成工件跃动剧烈致使散布范围变大,降低整列效果;另,球形的金属珠难被保持于搬送台上,且因排列导件设于搬送台圆盘的外侧,有锡尖的金属珠易因离心力卡入排列导件与搬送台之间隙,工件受到卡入排列导件的金属珠妨碍而整列失败,整列失败的工件受到排列导件阻挡也无法被甩出运行轨道,一颗整列失败的工件即会导致多颗工件整列失败。
此外,排列导件内设有抽吸通路而对排列导件与搬送台之间隙抽吸真空,乃于该间隙内侧的开口端对工件吸引整列,但因排列导件为固定机件,搬送台为旋转玻璃圆盘,旋转轴加工、装配精准度及玻璃盘平整度造成排列导件与搬送台之间隙不断变化,致使开口端对工件抽吸能力不断变化,工件整列能力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欲解决背景技术制程混入的金属珠易卡入整列件致使工件整列失败的问题,而具有避免制程混入的金属珠被卡入整列件致使工件整列失败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则具有工件渐进式被极化,让工件跃动小致使散布范围变小而提升整列效果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乃具有对工件的吸引能力稳定而提升整列效果的功效。
为达上述功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件外观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机架设置有:
一圆形透明旋转台,用于承接工件而予以输送;
一线性供料器,用于将工件逐一输送至该圆形透明旋转台顶面的外缘处,而令该圆形透明旋转台输送工件的速度快于该线性供料器;
一整列件,设置于该线性供料器的出料端,而相对该圆形透明旋转台顶面具有一整列立面,该整列立面朝向该圆形透明旋转台的外周缘,用于将工件逐一整列于输送轨道;
一旋转台极化单元,相对设置于该整列件的设置处,通过被极化的该圆形透明旋转台致使工件被极化而保持在该圆形透明旋转台顶面;
一摄影单元,设置于该整列件的下游处,能够以多个摄影器拍摄整列后工件六面的影像;以及
一工件吹离分类单元,设置于该摄影单元的下游处,用于将工件分类而吹离该圆形透明旋转台。
此外,该整列件与该摄影单元之间还设置有一直线整列件,而相对该圆形透明旋转台顶面具有一直线整列立面,该直线整列立面朝向该圆形透明旋转台的旋转中心,将偏离输送轨道的工件予以导正。该直线整列件与该摄影单元之间还设置有一弧形整列件,而相对该圆形透明旋转台顶面具有一弧形整列立面,该弧形整列立面朝向该圆形透明旋转台的外周缘,将偏离输送轨道的工件予以再导正。该旋转台极化单元的上游处还设置有一旋转台预极化单元,该旋转台极化单元的下游处还设置有一旋转台再极化单元。该工件吹离分类单元的下游处还设置有一静电消除单元与一除尘单元;其中,该静电消除单元主要结构为接触该圆形透明旋转台上下面的金属片。
再者,该旋转台预极化单元相对工件输送轨道而设置于该圆形透明旋转台的上方,该旋转台极化单元与该旋转台再极化单元避离工件输送轨道而设置于该圆形透明旋转台的上方,各极化单元为施加直流电的导体或离子发射器。另一种实施型态为该旋转台极化单元、该旋转台预极化单元与该旋转台再极化单元相对工件输送轨道而设置于该圆形透明旋转台的下方,各极化单元为施加直流电的导体或离子发射器。
另者,该整列件利用内部制作连通至该整列立面的抽吸管路而对工件产生吸引力,或该整列件内部制作连通至整列件底面的抽吸管路且于该整列件底层设有透气层而对工件产生吸引力,或该整列件内部设有磁铁而对工件产生吸引力。又,该线性供料器的工件导槽为倾斜状。
如此,将整列件的整列立面朝向圆形透明旋转台外周缘,致使制程混入的金属珠会随着圆形透明旋转台的旋转逐渐往圆形透明旋转台外周缘甩离,不会反向卡入整列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性供料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4-4断面剖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静电消除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整列件产生吸引力的第一种型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整列件产生吸引力的第二种型态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整列件产生吸引力的第三种型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圆形透明旋转台;11工件;20线性供料器;30整列件;31整列立面;32抽吸管路;33抽气管路;34透气层;35磁铁;40旋转台极化单元;41旋转台再极化单元;50旋转台预极化单元;60摄影单元;61、62、63、64、65、66摄影器;70工件吹离分类单元;71静电消除单元;711金属片;72除尘单元;80直线整列件;81直线整列立面;90弧形整列件;91弧形整列立面。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一机架(图未示)设置包括有:一圆形透明旋转台10,承接工件11而予以输送;一线性供料器20,将工件11逐一输送至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顶面的外缘处,而令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输送工件的速度快于该线性供料器20,而如图4所示,该线性供料器20的工件导槽为倾斜状;一整列件30,设置于该线性供料器20的出料端,而相对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顶面具有一整列立面31,将工件11逐一逐一整列于输送轨道,该整列立面31朝向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的外周缘;一旋转台极化单元40,相对该整列件30的设置处而予以设置,对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旋转至该整列件30设置处的区域极化,通过被极化的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致使工件11被极化而保持在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顶面;一旋转台预极化单元50,设置于该旋转台极化单元40的上游处,对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即将旋转至该整列件30设置处的区域预先极化;一摄影单元60,设置于该整列件的下游处,而以多个摄影器61、62、63、64、65、66拍摄整列后工件11六面的影像;一工件吹离分类单元70,设置于该摄影单元60的下游处,将工件分类而吹离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该工件吹离分类单元70的下游处还设置有一静电消除单元71与一除尘单元72,而如图5所示,该静电消除单元71主要结构为接触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上下面的金属片711;一直线整列件80,设置于该整列件30与该摄影单元60之间,而相对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顶面具有一直线整列立面81,该直线整列立面81朝向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的旋转中心,将偏离输送轨道的工件予以导正;以及一弧形整列件90,设置于该直线整列件80与该摄影单元60之间,而相对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顶面具有一弧形整列立面91,该弧形整列立面91朝向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的外周缘,将偏离输送轨道的工件予以再导正。
再者,该旋转台极化单元40的下游处还设置有一旋转台再极化单元41;然而,该旋转台预极化单元50相对工件输送轨道而设置于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的上方,该旋转台极化单元40与该旋转台再极化单元41避离工件输送轨道而设置于该圆形透明旋转台10的上方,而各极化单元40、41、50可为施加直流电的导体或离子发射器;或者,也可将该旋转台极化单元、该旋转台预极化单元与该旋转台再极化单元相对工件输送轨道而设置于该圆形透明旋转台的下方。
接着,如图6所示,该整列件30利用内部制作连通至该整列立面31的抽吸管路32而对工件11产生吸引力;或如图7所示,该整列件30内部制作连通至整列件底面的抽气管路33且于该整列件30底层设有透气层34而对工件11产生吸引力;或如图8所示,该整列件30内部设有磁铁35而对工件11产生吸引力。
基于如是的构成,本实用新型将整列件30的整列立面31朝向圆形透明旋转台10外周缘,致使制程混入的金属珠会随着圆形透明旋转台10的旋转逐渐往圆形透明旋转台10外周缘甩离,不会反向卡入整列件30,具有避免制程混入的金属珠被卡入整列件致使工件整列失败的功效。
再者,先以旋转台预极化单元50对圆形透明旋转台10即将旋转至整列件30设置处的区域预先低强度极化,当工件11被线性供料器20输送至接触到圆形透明旋转台10顶面的瞬间,工件11的跃动就会比较小致使散布范围小;接着,旋转台极化单元40再对圆形透明旋转台10旋转至整列件30设置处的区域极化,致使工件11被极化而稳定保持在圆形透明旋转台10顶面;然而,设置于旋转台极化单元40下游处的旋转台再极化单元41,乃得以再补足圆形透明旋转台10被极化的强度,让工件11更加稳定保持在圆形透明旋转台10顶面;是以,具有工件渐进式被极化,让工件跃动小致使散布范围变小而提升整列效果的功效。
最后,整列件30内部连通至整列立面31的抽吸管路32,或整列件30内部连通至整列件底层的抽气管路33搭配透气层34,或整列件30内部设有磁铁35,不论整列件30与圆形透明旋转台10之间隙如何变化,都可对对工件11产生稳定的吸引力,具有对工件的吸引能力稳定而提升整列效果的功效。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件外观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机架设置有:
一圆形透明旋转台,用于承接工件而予以输送;
一线性供料器,用于将工件逐一输送至该圆形透明旋转台顶面的外缘处,而令该圆形透明旋转台输送工件的速度快于该线性供料器;
一整列件,设置于该线性供料器的出料端,而相对该圆形透明旋转台顶面具有一整列立面,该整列立面朝向该圆形透明旋转台的外周缘,用于将工件逐一整列于输送轨道;
一旋转台极化单元,相对设置于该整列件的设置处,通过被极化的该圆形透明旋转台致使工件被极化而保持在该圆形透明旋转台顶面;
一摄影单元,设置于该整列件的下游处,能够以多个摄影器拍摄整列后工件六面的影像;以及
一工件吹离分类单元,设置于该摄影单元的下游处,用于将工件分类而吹离该圆形透明旋转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外观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整列件与该摄影单元之间还设置有一直线整列件,而相对该圆形透明旋转台顶面具有一直线整列立面,该直线整列立面朝向该圆形透明旋转台的旋转中心,用于将偏离输送轨道的工件予以导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外观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直线整列件与该摄影单元之间还设置有一弧形整列件,而相对该圆形透明旋转台顶面具有一弧形整列立面,该弧形整列立面朝向该圆形透明旋转台的外周缘,将偏离输送轨道的工件予以再导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外观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台极化单元的上游处还设置有一旋转台预极化单元,该旋转台极化单元的下游处还设置有一旋转台再极化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外观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台预极化单元相对工件输送轨道而设置于该圆形透明旋转台的上方,该旋转台极化单元与该旋转台再极化单元避离工件输送轨道而设置于该圆形透明旋转台的上方,各极化单元为施加直流电的导体或离子发射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外观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台极化单元、该旋转台预极化单元与该旋转台再极化单元相对工件输送轨道而设置于该圆形透明旋转台的下方,各极化单元为施加直流电的导体或离子发射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件外观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工件吹离分类单元的下游处还设置有一静电消除单元与一除尘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件外观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静电消除单元主要结构为接触该圆形透明旋转台上下面的金属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件外观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整列件利用内部制作连通至该整列立面的抽吸管路而对工件产生吸引力,或该整列件内部制作连通至整列件底面的抽吸管路且于该整列件底层设有透气层而对工件产生吸引力,或该整列件内部设有磁铁而对工件产生吸引力。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件外观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性供料器的工件导槽为倾斜状。
CN201921634006.9U 2019-09-27 2019-09-27 工件外观检查装置 Active CN211191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4006.9U CN211191063U (zh) 2019-09-27 2019-09-27 工件外观检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4006.9U CN211191063U (zh) 2019-09-27 2019-09-27 工件外观检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1063U true CN211191063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1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34006.9U Active CN211191063U (zh) 2019-09-27 2019-09-27 工件外观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1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71011B2 (ja) 電子素子安定装置及びそれを適用する外観検測装置
KR101271720B1 (ko) 워크의 외관 검사 장치 및 워크의 외관 검사 방법
KR101436449B1 (ko) 워크의 외관 검사 장치 및 워크의 외관 검사 방법
JP2008147386A (ja) 表面実装装置
KR102087124B1 (ko) 기판 분리 장치 및 기판 분리 방법
JP2008260594A (ja) 部品搬送装置
CN211191063U (zh) 工件外观检查装置
KR2016008539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제조장치
KR101442184B1 (ko) 극판 분리 장치
JP5835244B2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CN108946065B (zh) 具有真空导正的元件入料排列供给装置
CN112452935A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检测的除尘设备
TWI715882B (zh) 搬送裝置、搬送方法、及外觀檢測裝置
CN115502098A (zh) 一种线路板自动分拣机
KR20210001187U (ko) 가공물 외관 검사 장치
US6886683B1 (en) Conveying apparatus, inspecting apparatus and aligningly and supplying apparatus
CN214160736U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检测的除尘设备
TWM593547U (zh) 工件外觀檢查裝置
KR102132013B1 (ko) 패키지 언로딩 장치
JP2016102024A (ja) 半導体チップの整列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101928300B1 (ko) 반송 장치, 기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18282709U (zh) 一种线路板自动分拣机
CN205651029U (zh) 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
TWM586455U (zh) 電子元件的輔助吸引裝置
CN110434585B (zh) 装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