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8124U - 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8124U
CN211188124U CN201921668257.9U CN201921668257U CN211188124U CN 211188124 U CN211188124 U CN 211188124U CN 201921668257 U CN201921668257 U CN 201921668257U CN 211188124 U CN211188124 U CN 211188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rotection frame
frame
cross rod
under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82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毅松
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6682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8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8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8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步行车因结构的限制,在使用时易造成老年人摔倒造成损伤的问题;底架;且在底架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带动整体改变位置的移动轮;第一防护架设置在底架一侧;第二防护架设置在底架另一侧,并与第一防护架相对设置;操作横杆设置在第一防护架与第二防护架之间;且与第一防护架的一端和第二防护架的一端连接;移动横杆设置在第一防护架与第二防护架之间,且与第一防护架的另一端和第二防护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提高操作性的同时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摔倒造成损伤的问题出现。

Description

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一些年龄偏大人们被称作老年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身体各功能的衰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腿脚不便的情形,进而需要借助辅助设备维持日常的行走;
现有技术中,对腿脚不便的老人常采用的方式是使用拐棍的辅助支撑进行日常行走;但是拐棍在使用的过程中,前进时需要有腾空的时间,对于一些不能单独靠腿脚支撑的老人会在拐棍腾空的过程中出现摔倒,进而造成损伤;
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现有技术已经出现了一种替代拐棍的步行车,该步行车配备有推手、座椅和移动轮,移动轮通过支架设置在座椅下方,推手设置在整体后部,这样当腿脚不便的老人需要行走时,手握推手推动整体进行移动;而当行动一段时间后需要休息时,则通过移动身体或移动步行车车体移动到车体的前端,才能坐在座椅上;进而实现休息;虽然上述结构解决了拐杖腾空的问题,但是由于行动和乘坐需要围绕整体移动半圈,这样由于老年人腿脚行动不便,会造成摔倒等问题的发生,对老年热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步行车因结构的限制,在使用时易造成老年人摔倒造成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包括:
用于进行整体支撑的底架;且在底架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带动整体改变位置的移动轮;
用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防护的第一防护架,设置在底架一侧;
用于配合第一防护架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防护的第二防护架,设置在底架另一侧,并与第一防护架相对设置;
用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手扶的操作横杆,设置在第一防护架与第二防护架之间;且与第一防护架的一端和第二防护架的一端连接;
用于增加第一防护架和第二防护架的稳定性的移动横杆,设置在第一防护架与第二防护架之间,且与第一防护架的另一端和第二防护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在使用的过中供老年人乘坐的乘坐组,与移动横杆活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乘坐组包括:
连接背,通过设置在连接背上的挂钩与移动横杆连接;
坐垫,两面的对角线上设置有第一销块和第二销块;且第一销块与连接背的一端销接;
支腿,与第二销块销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底架包括:
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杆的一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若干第一插接管,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防护架包括:
第一立杆、第一横杆和第二立杆,第一立杆的一端与底架焊接;第一立杆的另一端通过三插头与第一横杆连接;第二立杆的一端通过双插头与第一横杆连接;第二立杆的另一端与底架焊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若干第二插接管,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杆、第一横杆和第二立杆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若干第三插接管,分别设置在操作横杆和移动横杆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移动横杆包括:
固定段及设置在固定段两端的第一插接杆和第二插接杆,第一插接杆设置在固定在第一防护架上的第一锁管内;第二插接杆设置在固定在第二防护架上的第二锁管内。
优选的,第一插接杆的长度小于第二插接杆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底架上设置第一防护架和第二防护架,并配合操作横杆和移动横杆,一方面通过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另一方面当老年人置于第一防护架、第二防护架、操作横杆和移动横杆组成的移动空间内,通过手扶操作横杆,并推动行走时,能够改变整体的位置,进而辅助老年人进行行走,与现有技术相比,老年人置于移动空间内,通过第一防护架、第二防护架、操作横杆和移动横杆进行四周的保护,另一方面通过手握操作横杆,可以通过整体进行支撑,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徒步移动,且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性的使用第一防护架、第二防护架、操作横杆和移动横杆进行手握,提高操作性的同时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摔倒造成损伤的问题出现;
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体长短、宽窄和高低的同时调整或任意调整,适合高矮胖瘦不同身材的人员使用;提高了整体的适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中还设置有乘坐组,当老年人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乘坐组进行乘坐,进而缓解老年人的疲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左视图1后,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右视图1后,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俯视图1后,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移动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三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插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另一个实施例中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乘坐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右视图11后,乘坐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架;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三支撑杆;14-第一插接管;2-移动轮;3-第一防护架;31-第一立杆;32-第一横杆;33-第二立杆;34-三插头;35-第二插接管;4-第二防护架;5-操作横杆;6-移动横杆;61-固定段;62-第一插接杆;63-第二插接杆;64-第一锁管;65-第二锁管;7-乘坐组;71-连接背;72-挂钩;73-坐垫;74-第一销块;75-第二销块;76-支腿;8-第三插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包括:
底架1,通过底架1进行整体支撑;且在底架1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带动整体改变位置的移动轮2,本实用新型中,移动轮2与底架1轴连接;如图1所示,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移动轮2配合底架1进行支撑和旋转;
第一防护架3设置在底架1一侧,通过第一防护架3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防护;第二防护架4设置在底架1另一侧,并与第一防护架3相对设置;通过第二防护架4配合第一防护架3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防护;
操作横杆5设置在第一防护架3与第二防护架4之间;且与第一防护架3的一端和第二防护架4的一端连接;通过操作杆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手扶;移动横杆6设置在第一防护架3与第二防护架4之间,且与第一防护架3的另一端和第二防护架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通过移动横杆6增加第一防护架3和第二防护架4的稳定性;
如图1-4所示,在使用时,开启移动横杆6,进入到第一防护架3、第二防护架4、操作横杆5和移动横杆6组成的操作空间中,关闭移动横杆6,手扶操作横杆5用力,进而在力的作用下可以推动整体进行移动,即根据需要在整体的辅助下进行移动;
其中,
底架1包括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和第三支撑杆13,第一支撑杆1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12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杆12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杆13的一端连接;如图4所示,通过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和第三支撑杆13组成后的底架1为U形结构,开口侧为便于老年人进入,因为如为四边形结构,这样则造成老年人进入到操作空间时需要抬脚,但因为老年人腿脚不便,因此为U形结构避免老年人抬腿,可以直接进入到操作空间中;
第一防护架3包括第一立杆31、第一横杆32和第二立杆33,如图8所示,第一立杆31的一端与底架1焊接;如图6所示,第一立杆31的另一端通过三插头34与第一横杆32连接;第二立杆33的一端通过双插头与第一横杆32连接;第二立杆33的另一端与底架1焊接;
通过三插头34和双插头的配合,实现第一立杆31、第一横杆32和第二立杆33的连接,形成第一防护架3;而第二防护架4的结构及连接方式与第一防护架3相同,为节省篇幅,本实用新型对第二防护架4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不再进一步描述;
操作横杆5置于第一防护架3和第二防护架4之间,而在第一防护架3和第二防护架4连接后第一防护架3和第二防护架4中的三插头34上均留有一连接管的空余位置,且连接管的空余位置相对设置,因此,操作横杆5置于空余的连接管中,且操作横杆5的两端设置有通过配合三插头34上的连接孔通过销钉或螺栓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将操作横杆5置于第一防护架3和第二防护架4之间;
如图2-5所示,移动横杆6包括固定段61及设置在固定段61两端的第一插接杆62和第二插接杆63,第一插接杆62设置在固定在第一防护架3上的第一锁管64内;第二插接杆63设置在固定在第二防护架4上的第二锁管65内;
这样通过移动横杆6与操作横杆5的配合一方面能够实现操作空间的封闭,另一方面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在使用时上提移动横杆6,实现开启,进入到操作空间后将第一插接杆62和第二插接杆63置分别置于第一锁管64和第二锁管65内,实现操作空间的关闭;当然为更加便捷的操作,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第一插接杆62的长度小于第二插接杆63的长度;
结合图3和图5所示,当需要进入到操作空间时,上提固定段61,带动第一插接杆62和第二插接杆63同时上移,当第一插接杆62脱离第一锁管64后,则以第二插接杆63为轴,沿着第二锁管65进行旋转;使固定段61的位置改变,进而老年人能够通过进入到操作空间中,而当进入后,同样以第二插接杆63为轴反向旋转;实现关闭,并在关闭时将第一插接杆62置于第一锁管64中,实现对操作空间的关闭;当操作空间关闭后老年人可以对操作横杆5进行操作实现相应的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防护架3和第二防护架4向操作空间倾斜,进而在配合移动横杆6和操作横杆5候实现操作空间为梯形体结构,这样增加整体的稳定性;
当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身材的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分别设置有:
若干第一插接管14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和第三支撑杆13上;
如图7所示,第一插接管14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孔,在第二支撑杆12上设置有适配孔,通过若干定位孔和适配孔的选择性配合实现调整第二支撑杆12的长度;即设定好适当的位置后,通过销钉或螺栓进行固定;当然,如果设置第一插接管14时,需要将第二支撑杆12设置为两段的结构;且两段中与第一插接管14临近的位置均设置有适配孔,这样则能够根据需要更好的进行第二支撑杆12长度的调整;当然,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更换起其他的方式进行第二支撑杆12与第一插接管14的连接,如将第一插接管14与其中一第二支撑杆12直接固定,通过一段第二支撑杆12与第一插接管14进行连接;但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支撑杆12与第一插接管14的方式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第一支撑杆11和第三支撑杆13在使用第一插接管14时,结构与第二支撑杆12相同,均是采用两段结构,并在临近第一插接管14的一端设置有适配孔;进而分别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支撑杆11和第三支撑杆13的长度;
若干第二插接管35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杆31、第一横杆32和第二立杆33上;若干第三插接管8分别设置在操作横杆5和移动横杆6上;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插接管35的结构与第一插接管14的结构相同,当使用第二插接管35时,第一立杆31、第一横杆32和第二立杆33均采用两段结构;且第一立杆31、第一横杆32和第二立杆33两段中临近第二插接管35的一端同样设置有适配孔;进而通过适配孔与第二插接管35上定位孔的配合实现对第一立杆31、第一横杆32和第二立杆33长度的调整,具体的与第一插接管14和第二支撑杆12的调整及连接方式相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进一步限定;
若干第三插接管8分别设置在操作横杆5和移动横杆6上;其中插接管的结构与第一插接管14的结构相同;且当使用第三插接管8时,操作横杆5为两段结构,移动横杆6为三段结构,具体采用若干定位孔和适配孔的配合实现连接,为节省篇幅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进一步限定;
通过第一插接管14、第二插接管35和第三插接管8的配合,实现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调整,进而能够适应不同身材的人员使用;另外,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对各部分进行拆分,进而能够在运输过程中降低整体的体积;
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老年人在行走一段距离后,会因体力问题需要休息,因此,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设置有乘坐组7,该与移动横杆6活动连接;其中,
乘坐组7包括连接背71、坐垫73和支腿76,该连接背71通过设置在连接背71上的挂钩72与移动横杆6连接;坐垫73两面的对角线上设置有第一销块74和第二销块75;且第一销块74与连接背71的一端销接;支腿76与第二销块75销接;
如图9-12所示,使用前将乘坐组7整体通过挂钩72悬挂在操作横杆5上,并可以跟随操作横杆5动作,而当使用时,调整连接背71与坐垫73的角度以及支腿76与坐垫73的角度后,通过支腿76与连接背71的配合进行支撑;而不使用时可以进行坐垫73和支腿76的折叠,当然可以设置现在折叠后坐垫73和支腿76位置的部件,如卡扣或挂钩等的方式将坐垫73折叠后进行固定,锁紧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因此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进一步限定;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直接将连接背71与操作杆5进行焊接,且支腿76和连接背71上均设置有插接管结构,这样,在根据情况调整时可以调整支腿76和连接背71的长度,以适配整体的高度调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底架1上设置第一防护架3和第二防护架4,并配合操作横杆5和移动横杆6,一方面通过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另一方面当老年人置于第一防护架3、第二防护架4、操作横杆5和移动横杆6组成的移动空间内,通过手扶操作横杆5,并用力推动时,能够改变整体的位置,进而辅助老年人进行行走,与现有技术相比,老年人置于移动空间内,通过第一防护架3、第二防护架4、操作横杆5和移动横杆6进行四周的保护,另一方面通过手握操作横杆5,可以通过整体进行支撑,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徒步移动,且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性的使用第一防护架3、第二防护架4、操作横杆5和移动横杆6进行手握,提高操作行的同时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摔倒造成损伤的问题出现;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中还设置有乘坐组7,当老年人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乘坐组7进行乘坐,进而缓解老年人的疲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进行整体支撑的底架(1);且在所述底架(1)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带动整体改变位置的移动轮(2);
用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防护的第一防护架(3),设置在所述底架(1)一侧;
用于配合所述第一防护架(3)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防护的第二防护架(4),设置在所述底架(1)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防护架(3)相对设置;
用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手扶的操作横杆(5),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架(3)与所述第二防护架(4)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防护架(3)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防护架(4)的一端连接;
用于增加所述第一防护架(3)和所述第二防护架(4)的稳定性的移动横杆(6),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架(3)与所述第二防护架(4)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防护架(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防护架(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使用的过中供老年人乘坐的乘坐组(7),与所述移动横杆(6)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坐组(7)包括:
连接背(71),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背(71)上的挂钩(72)与所述移动横杆(6)连接;
坐垫(73),两面的对角线上设置有第一销块(74)和第二销块(75);且所述第一销块(74)与所述连接背(71)的一端销接;
支腿(76),与所述第二销块(75)销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包括:
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和第三支撑杆(13),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13)的一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第一插接管(1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12)和所述第三支撑杆(13)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架(3)包括:
第一立杆(31)、第一横杆(32)和第二立杆(33),所述第一立杆(31)的一端与所述底架(1)焊接;所述第一立杆(31)的另一端通过三插头(34)与所述第一横杆(32)连接;所述第二立杆(33)的一端通过双插头与所述第一横杆(32)连接;所述第二立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架(1)焊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第二插接管(3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杆(31)、所述第一横杆(32)和所述第二立杆(33)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第三插接管(8),分别设置在所述操作横杆(5)和所述移动横杆(6)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横杆(6)包括:
固定段(61)及设置在固定段(61)两端的第一插接杆(62)和第二插接杆(63),所述第一插接杆(62)设置在固定在所述第一防护架(3)上的第一锁管(64)内;所述第二插接杆(63)设置在固定在所述第二防护架(4)上的第二锁管(65)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杆(6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插接杆(63)的长度。
CN201921668257.9U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 Active CN211188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8257.9U CN211188124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8257.9U CN211188124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8124U true CN211188124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8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8257.9U Active CN211188124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81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7520A (zh) * 2019-09-30 2019-11-29 李毅松 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7520A (zh) * 2019-09-30 2019-11-29 李毅松 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83476A1 (en) Physical assistance device configurable into a walker/rollator, seat or transport chair
US4621804A (en) Therapeutic roller/walker
CA2329485C (en) Walker with moveable carry basket
CA2406916C (en) Walker chair
KR101224361B1 (ko) 보행보조기
US20100163087A1 (en) Physical assistance device configurable into a walker/rollator, seat or transport chair
US20090278325A1 (en) Walking Aid Adapted For Mounting A Height Obstacle
CN103845161B (zh) 一种联动折叠轮椅机构
JPH09508041A (ja) 脚から出る椅子型ベッド
JP5804413B2 (ja) 歩行補助車
TWI649079B (zh) 移動支撐組件
WO2014012291A1 (zh) 一种可折叠的老年代步车
JP2009178492A (ja) 車椅子
CN211188124U (zh) 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步行车
WO1999021524A1 (en) Wheeled conveyance
US2008006784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ving Persons Between a Sitting and a Standing Position
JP6523758B2 (ja) 車椅子
CN215308034U (zh) 一种室内多功能坐立转移装置
JP2001321404A (ja) 歩行器兼用車椅子
CN112263404B (zh) 移位机
CN210447407U (zh) 一种可折叠电动轮椅
CN209875030U (zh) 一种伸缩折合平台梯
CN110812017B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车及其使用方法
JP6317662B2 (ja) 立ち上がり補助器具および自立歩行支援装置
JP2019026078A (ja) キャリーカ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