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3553U - 定子铁芯、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子铁芯、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3553U
CN211183553U CN202020150908.1U CN202020150908U CN211183553U CN 211183553 U CN211183553 U CN 211183553U CN 202020150908 U CN202020150908 U CN 202020150908U CN 211183553 U CN211183553 U CN 211183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stator core
tooth
splicing
y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09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谷雨
吴迪
龚黎明
诸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509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3553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4904 priority patent/WO202115565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3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3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铁芯、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定子铁芯包括:定子轭部,定子轭部具有缺口,并包括至少一个定子轭段;定子齿部,定子齿部包括至少一个定子齿靴和至少两个定子齿身,至少两个定子齿身沿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布,任一定子齿身的两端分别与定子轭段及定子齿靴相连;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定子齿身通过定子齿靴或定子轭段相连,且定子齿部的定子齿靴与定子轭部的定子轭段沿定子铁芯的周向交错排布。本申请中的定子轭部为非环形结构,相较于环形结构,减小了定子轭部的周向尺寸,从而降低了定子铁芯的重量,也有利于减少与定子铁芯相连的绝缘件的尺寸,有利于电机的轻量化,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定子铁芯、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子铁芯、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其定子铁芯的结构通常为:在完整的环形定子轭部上设置定子齿部,定子齿部包括多个定子齿身和与多个定子齿身一一对应的定子齿靴,整个定子铁芯重量较大,不利于电机的轻量化,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铁芯。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定子铁芯的定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定子组件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机的机电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定子铁芯,包括:定子轭部,所述定子轭部具有缺口,所述定子轭部包括至少一个定子轭段;定子齿部,所述定子齿部包括至少一个定子齿靴和至少两个定子齿身,所述至少两个定子齿身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布,任一所述定子齿身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子轭段及所述定子齿靴相连;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定子齿身通过所述定子齿靴或所述定子轭段相连,且所述定子齿部的定子齿靴与所述定子轭部的定子轭段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交错排布。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定子铁芯,利用沿定子铁芯的周向交错排布的定子齿靴和定子轭段将多个定子齿身连接在一起,使得定子轭部、定子齿部连接成为整体。换言之,任意相邻的两个定子齿身仅通过定子齿靴或定子轭段连接为一个整体,则对于通过定子齿靴相连且相邻的任意两个定子齿身,这两个定子齿身朝向定子轭部的一端没有通过定子轭段相连,故而定子轭部在这两个定子齿身之间是断开的并且具有缺口。因此,本申请中的定子轭部为非环形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环形定子轭部,减小了定子轭部的周向尺寸,从而降低了定子铁芯的重量,也有利于减少与定子铁芯相连的绝缘件的尺寸,有利于电机的轻量化,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此外,定子轭部的缺口部位,便于气流通过,有利于电机内部散热,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机的使用可靠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定子铁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齿靴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凸出于相连的所述定子齿身;和/或所述定子轭段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凸出于相连的所述定子齿身。
定子齿靴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凸出于相连的定子齿身,便于连接相邻的定子齿身,也有利于增加定子齿靴的面积,进而提高定子铁芯与转子组件的配合效果。
定子轭段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凸出于相连的定子齿身,便于连接相邻的定子齿身,也有利于增加定子轭部的周向长度,进而提高定子轭部的强度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齿身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延伸;和/或所述定子齿靴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延伸;和/或所述定子轭段位于所述定子齿靴的径向外侧或径向内侧。
定子齿身沿定子铁芯的径向延伸,形成径向电机。
定子齿靴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延伸,既便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定子齿身,也有利于减小产品的轴向尺寸。
定子轭段位于定子齿靴的径向外侧,能够与转子组件配合形成内转子电机。由于内转子电机的定子轭部半径较大,因而采用本申请的方案有利于显著减小定子轭部的周向尺寸,进而显著降低电机重量和成本。或者,定子轭段也可以位于定子齿靴的径向内侧,则定子铁芯能够与转子组件配合形成外转子电机,也能够降低外转子电机的重量和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轭段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定子齿靴的数量与所述定子轭段的数量相等,所述定子轭段及所述定子齿靴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一一交错排布。
多个定子轭段与多个定子齿靴沿定子铁芯的周向一一交错排布,形成规则的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环形轭部,定子轭部减少一半,有利于显著降低电机重量和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轭段呈弧线形或直线形;和/或所述定子齿靴呈弧线形或直线形。
定子轭段呈弧线形,结构规整,便于加工成型。
定子轭段呈直线形,结构规整,便于加工成型,且相较于弧线形的方案,有利于减小定子铁芯的径向尺寸,进而减小电机的径向尺寸。
定子齿靴呈弧线形或直线形,结构规整,便于加工成型。并且,这样设置使得定子轭段与定子齿靴的作用可以互换,因而使得该定子铁芯既能够用于内转子电机(内侧为定子齿靴,外侧为定子轭部),也可以用于外转子电机(内侧为定子轭部,外侧为定子齿靴),扩大了定子铁芯的使用范围。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铁芯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定子铁芯由多个冲片叠压形成。
定子铁芯为一体式结构,直接由多个冲片叠压形成,则只需根据定子铁芯的形状选择适配的冲片即可,然后利用焊接或者胶粘等方式将多个冲片叠压并保持在一起,即可得到定子铁芯,工艺简单,易于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铁芯为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所述定子轭段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凸出部或凹陷部,所述定子铁芯的焊接位设在凸出部或凹陷部处。
在定子轭段的侧壁设至少一个凸出部或凹陷部,将焊接位设在该凸出部或凹陷部处,则焊接时直接沿着该凸出部或者凹陷部进行焊接,即可将多个冲片焊接在一起,得到的焊缝较直,较为美观,也能够尽可能降低焊缝对磁路的影响。
在另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铁芯包括至少两个拼接部,所述至少两个拼接部相互拼接形成所述定子铁芯,各所述拼接部分别由多个冲片叠压形成。
将定子铁芯拆分为至少两个拼接部,各个拼接部分别由多个冲片叠压形成,则单个拼接部的冲片尺寸较小,有利于减少加工冲片产生的废料量,从而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本方案也便于根据需要选择先绕线再拼接或者先拼接再绕线,有利于简化绕线工艺,提高装配效率。进一步地,对于单个拼接部,也可以设置凸出部或凹陷部,将焊接位设在凸出部或凹陷部处,通过焊接将多个冲片保持在一起,形成拼接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所述至少两个拼接部的拼接位置记为所述定子铁芯的拼接处;其中,所述定子齿身与所述定子轭段被构造成分体式结构,所述拼接处包括所述定子齿身与所述定子轭段的交接处;和/或所述定子轭段被构造成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相互拼接的至少两个轭部段,所述拼接处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轭部段的交接处;和/或所述定子齿靴被构造成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相互拼接的至少两个齿靴段,所述拼接处包括所述至少两个齿靴段的交接处。
定子铁芯的拼接处也是定子铁芯的分割处,即:沿着拼接处将定子铁芯断开,使定子铁芯形成至少两个拼接部。换言之,定子铁芯被沿着定子齿身与定子轭段的交接处、定子轭段、定子齿靴中的至少一部分分割断开,形成分体式结构。
将定子齿身与定子轭段构造成分体式结构,单独成型,然后拼接在一起,则定子齿身与定子轭段的交接处形成拼接处的至少一部分。该方案便于根据需要选择先轭部绕线或齿部绕线,再将完成绕线作业的定子轭段与定子齿身拼接在一起,有利于简化绕线工艺,提高装配效率。同时,单个定子轭段的结构相对规整,单个定子轭段的冲片加工成型时产生的废料也较少,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原材料的废料量,进一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将定子轭段构造成至少两个轭部段,多个轭部段沿定子铁芯的周向相互拼接,便于根据需要将两个轭部段、两个定子齿身及定子齿靴设计成一个整体,则装配时只需将相邻的轭部段沿周向组装即可,有利于减少拼接部的数量,减少拼接位置,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将定子齿靴构造成至少两个齿靴段,多个齿靴段沿定子铁芯的周向相互拼接,便于根据需要将两个齿靴段、两个定子齿身及定子轭段设计成一个整体,则装配时只需将相邻的齿靴段沿周向组装即可,有利于减少拼接部的数量,减少拼接位置,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拼接部中的一个设有凸部,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凸部相适配的凹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凹凸配合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拼接部拼接相连。
相邻的两个拼接部通过凸部与凹部的配合实现组装,装配较为便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拼接部的周向两端设有拼接凸台,所述拼接凸台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凸出于所述拼接部,所述拼接凸台设有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
在拼接部的周向两端设置拼接凸台,并将凸部或者凹部设在拼接凸台上,则装配时将相邻的拼接部的拼接凸台对准,使凸部一一嵌入凹部,即可实现多个拼接部的周向组装,装配方便快捷。同时,由于拼接凸台沿定子铁芯的径向凸出于拼接部,不会对拼接部的周向结构造成影响,有利于保证拼接部周向结构的完整性,进而降低对磁路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包括: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铁芯;绕组线圈,绕设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绝缘件,与所述定子铁芯相连,位于所述绕组线圈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绕组线圈与所述定子铁芯。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定子组件,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铁芯,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定子铁芯相连形成一体式结构,以使所述绕组线圈适于在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定子铁芯形成所述一体式结构之后绕设在所述定子铁芯上;或者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定子铁芯为分体式结构,且所述绝缘件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绝缘件包括至少两个绝缘部,所述至少两个绝缘部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多个拼接部一一对应,以使:所述绕组线圈适于通过绕线工装绕设在所述绝缘部上,且所述绝缘部在完成绕线作业之后与对应的所述拼接部相连;或者所述绕组线圈适于在所述绝缘部与对应的所述拼接部相连之后绕设在所述拼接部上。
绝缘件与定子铁芯相连形成一体式结构,不可分离,生产过程中需先将绝缘件与定子铁芯连接为一体,具体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将绝缘件注塑在定子铁芯上,然后进行绕线作业。该方案能够有效保证绝缘件与定子铁芯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提高电机的使用可靠性。
绝缘件与定子铁芯为分体式结构,分开成型,然后组装。并且,绝缘件也为分体式结构,拆分为至少两个绝缘部,与定子铁芯的多个拼接部一一对应。这样,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先绕线再对定子铁芯进行拼接组装,有利于降低绕线难度,从而提高装配效率。相较于直接在定子铁芯上绕线,然后连接定子铁芯与绝缘件的方案,本方案能够防止直接在定子铁芯上绕线作业时定子铁芯受力过大而发生弯曲变形,有利于提高定子铁芯形状的稳定性。具体地,可以先将绝缘部套在绕线工装上,沿预设方向绕制绕组线圈,待绕线完成后,将绝缘部安装在拼接部上,然后将多个拼接部拼接在一起即可。或者,也可以先将绝缘部安装在拼接部上,形成一个组件,然后沿预设方向在绝缘部与拼接部形成的组件上绕设绕组线圈,待绕线完成后,再将多个拼接部拼接在一起即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绕组线圈为单线结构或者多线结构。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绕组线圈的连接方式为星型或三角形。当然不局限于这两种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其他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如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所述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与所述定子组件同心布置。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机,因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所述的定子组件,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组件的定子轭段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定子组件的定子齿靴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定子组件的定子齿身的数量为六个;所述转子组件包括永磁环,所述永磁环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分体式拼接结构,所述永磁环为两极永磁环或四极永磁环或八极永磁环。
该方案的电机的结构较为简单,较为常用,使用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机电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如第三方面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机,设在所述设备主体中。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机电设备,因包括第三方面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机,因而具有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电设备为家用电器、医疗器械、发电及储能设备、化学检测及物质风力设备或无人飞行器。
当然,机电设备不局限于上述设备,也可以为其他使用电机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拼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拼接部拼接形成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定子铁芯的两个拼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结构拼接形成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定子铁芯的两个拼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结构拼接形成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定子铁芯的拼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结构拼接形成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定子铁芯的拼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结构拼接形成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定子组件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组装形成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定子组件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组装形成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定子组件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组装形成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定子组件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组装形成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机电设备的示意框图。
其中,图1至图2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电机;
10定子组件,14转子组件;
20定子铁芯,11拼接部,12绝缘件,13绕组线圈;
111定子轭部,1111焊接位,1112拼接凸台,1113凸部,1114凹部,1115定子轭段,1116轭部段,112定子齿部,1121定子齿身,1122定子齿靴,1123齿靴段;
2机电设备,202设备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定子铁芯、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定子铁芯20,包括:定子轭部111和定子齿部112。
具体地,定子轭部111具有缺口,定子轭部111包括至少一个定子轭段1115,如图2、图4、图6所示。
定子齿部112包括至少一个定子齿靴1122和至少两个定子齿身1121,如图1、图3、图5、图7、图9和图11所示。至少两个定子齿身1121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排布,任一定子齿身1121的两端分别与定子轭段1115及定子齿靴1122相连。
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定子齿身1121通过定子齿靴1122或定子轭段1115相连(或者说,任意相邻的两个定子齿身1121共用一个定子齿靴1122或共用一个定子轭段1115),如图1、图3、图5、图7、图9和图11所示,且定子齿部112的定子齿靴1122与定子轭部111的定子轭段1115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交错排布。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定子铁芯20,利用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交错排布的定子齿靴1122和定子轭段1115将多个定子齿身1121连接在一起,使得定子轭部111、定子齿部112连接成为整体。
换言之,任意相邻的两个定子齿身1121仅通过定子齿靴1122或定子轭段1115连接为一个整体,则对于通过定子齿靴1122相连且相邻的任意两个定子齿身1121,这两个定子齿身1121朝向定子轭部111的一端没有通过定子轭段1115相连,故而定子轭部111在这两个定子齿身1121之间是断开的并且具有缺口。
因此,本申请中的定子轭部111为非环形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环形定子轭部111,减小了定子轭部111的周向尺寸,从而降低了定子铁芯20的重量,也有利于减少与定子铁芯20相连的绝缘件12的尺寸,有利于电机1的轻量化,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此外,定子轭部111的缺口部位,便于气流通过,有利于电机1内部散热,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机1的使用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定子铁芯20为一体式结构,如图1所示。定子铁芯20由多个冲片叠压形成。
定子铁芯20为一体式结构,直接由多个冲片叠压形成,则只需根据定子铁芯20的形状选择适配的冲片即可,然后利用焊接或者胶粘等方式将多个冲片叠压并保持在一起,即可得到定子铁芯20,工艺简单,易于成型。
进一步地,定子铁芯20为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定子轭段1115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凸出部或凹陷部,定子铁芯20的焊接位1111设在凸出部或凹陷部处,如图1所示。
在定子轭段1115的侧壁设至少一个凸出部或凹陷部,将焊接位1111设在该凸出部处(如图1所示)或凹陷部处,则焊接时直接沿着该凸出部或者凹陷部进行焊接,即可将多个冲片焊接在一起,得到的焊缝较直,较为美观,也能够尽可能降低焊缝对磁路的影响。
实施例二
定子铁芯20包括至少两个拼接部11,如图2至图11所示。至少两个拼接部11相互拼接形成定子铁芯20。各拼接部11分别由多个冲片叠压形成。
将定子铁芯20拆分为至少两个拼接部11,各个拼接部11分别由多个冲片叠压形成,则单个拼接部11的冲片尺寸较小,有利于减少加工冲片产生的废料量,从而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本方案也便于根据需要选择先绕线再拼接或者先拼接再绕线,有利于简化绕线工艺,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对于单个拼接部11,也可以设置凸出部或凹陷部,将焊接位1111设在凸出部或凹陷部处,如图2、图4、图6、图8和图10所示,通过焊接将多个冲片保持在一起,形成拼接部11。
具体地,记至少两个拼接部11的拼接位置为定子铁芯20的拼接处。其中,定子齿身1121与定子轭段1115被构造成分体式结构,如图4至图7所示。拼接处包括定子齿身1121与定子轭段1115的交接处。
定子铁芯20的拼接处也是定子铁芯20的分割处,即:沿着拼接处将定子铁芯20断开,使定子铁芯20形成至少两个拼接部11。换言之,定子铁芯20被沿着定子齿身1121与定子轭段1115的交接处、定子轭段1115、定子齿靴1122中的至少一部分分割断开,形成分体式结构。
将定子齿身1121与定子轭段1115构造成分体式结构,单独成型,然后拼接在一起,则定子齿身1121与定子轭段1115的交接处形成拼接处的至少一部分。该方案对于轭部绕线的产品(如图17和图18所示)而言,便于根据需要选择先轭部绕线,再将完成绕线作业的定子轭段1115与定子齿身1121拼接在一起,有利于简化绕线工艺,提高装配效率;对于齿部绕线的产品(如图15和图16所示)而言,便于根据需要选择先齿部绕线,再将完成绕线作业的定子轭段1115与定子齿身1121拼接在一起,有利于简化绕线工艺,提高装配效率。
同时,单个定子轭段1115的结构相对规整,单个定子轭段1115的冲片加工成型时产生的废料也较少,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原材料的废料量,进一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定子轭段1115被构造成至少两个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相互拼接的轭部段1116,如图8至图11所示。拼接处包括至少两个轭部段1116的交接处。
将定子轭段1115构造成至少两个轭部段1116,多个轭部段1116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相互拼接,便于根据需要将两个轭部段1116、两个定子齿身1121及定子齿靴1122设计成一个整体,则装配时只需将相邻的轭部段1116沿周向组装即可,有利于减少拼接部11的数量,减少拼接位置,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定子齿靴1122被构造成至少两个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相互拼接的齿靴段1123,如图2和图3所示。拼接处包括至少两个齿靴段1123的交接处。
将定子齿靴1122构造成至少两个齿靴段1123,多个齿靴段1123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相互拼接,便于根据需要将两个齿靴段1123、两个定子齿身1121及定子轭段1115设计成一个整体,则装配时只需将相邻的齿靴段1123沿周向组装即可,有利于减少拼接部11的数量,减少拼接位置,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中,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拼接部11中的一个设有凸部1113,另一个设有与凸部1113相适配的凹部1114,如图2至图11所示,凸部1113与凹部1114凹凸配合以使相邻的两个拼接部11拼接相连。
相邻的两个拼接部11通过凸部1113与凹部1114的配合实现组装,装配较为便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地,凸部1113的形状可以为但不局限于:半圆形(如图4至图11所示)、三角形、燕尾形(如图2和图3所示)等。
进一步地,拼接部11的周向两端设有拼接凸台1112,如图8至图11所示,拼接凸台1112沿定子铁芯20的径向凸出于拼接部11,拼接凸台1112设有凸部1113或凹部1114。
在拼接部11的周向两端设置拼接凸台1112,并将凸部1113或者凹部1114设在拼接凸台1112上,则装配时将相邻的拼接部11的拼接凸台1112对准,使凸部1113一一嵌入凹部1114,即可实现多个拼接部11的周向组装,装配方便快捷。
同时,由于拼接凸台1112沿定子铁芯20的径向凸出于拼接部11,不会对拼接部11的周向结构造成影响,有利于保证拼接部11周向结构的完整性,进而降低对磁路的影响。
比如:对于前述将定子轭段1115构造成至少两个轭部段1116的方案,可以将两个轭部段1116、两个定子齿身1121及定子齿靴1122设计成一个整体,如图8和图10所示,在两个轭部段1116相背离的端部分别设置拼接凸台1112,多个拼接部11直接通过拼接凸台1112对接即可,简单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定子齿靴1122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凸出于相连的定子齿身1121。
定子齿靴1122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凸出于相连的定子齿身1121,便于连接相邻的定子齿身1121,也有利于增加定子齿靴1122的面积,进而提高定子铁芯20与转子组件14的配合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定子轭段1115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凸出于相连的定子齿身1121。
定子轭段1115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凸出于相连的定子齿身1121,便于连接相邻的定子齿身1121,也有利于增加定子轭部111的周向长度,进而提高定子轭部111的强度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定子齿身1121沿定子铁芯20的径向延伸,定子齿靴1122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延伸,定子轭段1115位于定子齿靴1122的径向外侧或径向内侧。
定子齿身1121沿定子铁芯20的径向延伸,形成径向电机1。当然,定子齿身1121也可以沿定子铁芯20的轴向延伸,形成轴向电机。
定子齿靴1122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延伸,既便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定子齿身1121,也有利于减小产品的轴向尺寸。
定子轭段1115位于定子齿靴1122的径向外侧,能够与转子组件14配合形成内转子电机1。由于内转子电机1的定子轭部111半径较大,因而采用本申请的方案有利于显著减小定子轭部111的周向尺寸,进而显著降低电机1重量和成本。
或者,定子轭段1115也可以位于定子齿靴1122的径向内侧,则定子铁芯20能够与转子组件14配合形成外转子电机1,也能够降低外转子电机的重量和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子轭段111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定子齿靴1122的数量与定子轭段1115的数量相等,定子轭段1115及定子齿靴1122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一一交错排布,如图1所示。
多个定子轭段1115与多个定子齿靴1122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一一交错排布,形成规则的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环形轭部,定子轭部111减少一半,有利于显著降低电机1重量和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子轭段1115呈弧线形,如图4、图6、图8和图10所示。
定子轭段1115呈弧线形,结构规整,便于加工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定子轭段1115呈直线形,如图2所示。
定子轭段1115呈直线形,结构规整,便于加工成型,且相较于弧线形的方案,有利于减小定子铁芯20的径向尺寸,进而减小电机1的径向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子齿靴1122呈弧线形(如图1所示)或直线形(图中未示出)。
定子齿靴1122呈弧线形或直线形,结构规整,便于加工成型。并且,这样设置使得定子轭段1115与定子齿靴1122的作用可以互换,因而使得该定子铁芯20既能够用于内转子电机(内侧为定子齿靴1122,外侧为定子轭部111,如图12、图14、图16、图18、图20所示),也可以用于外转子电机(内侧为定子轭部111,外侧为定子齿靴1122),扩大了定子铁芯20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组件10,如图13、图15、图17和图19所示,包括: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定子铁芯20、绕组线圈13和绝缘件12。
具体地,绕组线圈13绕设在定子铁芯20上。绝缘件12与定子铁芯20相连,位于绕组线圈13与定子铁芯20之间,用于隔离绕组线圈13与定子铁芯20。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组件10,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定子铁芯20,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绕组线圈13绕设在定子齿身1121上,如图12、图14、图16和图20所示,便于根据需要选择绕线的位置及数量。或者,绕组线圈13绕设在定子轭部111上,形成环形绕组,如图18所示,则相邻的两个定子齿身1121之间形成供气流经过的风道,有利于电机1散热,进而提高电机1内芯片等电气元件的使用可靠性。
其中,绝缘件12通常为框架结构,即绝缘框架,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与定子铁芯20相连;绝缘框架也可以单独加工,扣在定子铁芯20上,或者与定子铁芯20插装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绝缘件12与定子铁芯20相连形成一体式结构,如图12所示,以使绕组线圈13适于在绝缘件12与定子铁芯20形成一体式结构之后绕设在定子铁芯20上。
绝缘件12与定子铁芯20相连形成一体式结构,不可分离,生产过程中需先将绝缘件12与定子铁芯20连接为一体,具体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将绝缘件12注塑在定子铁芯20上,然后进行绕线作业。该方案能够有效保证绝缘件12与定子铁芯20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提高电机1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绝缘件12与定子铁芯20为分体式结构,且绝缘件12为分体式结构,绝缘件12包括至少两个绝缘部,至少两个绝缘部与定子铁芯20的多个拼接部11一一对应,以使:绕组线圈13适于通过绕线工装绕设在绝缘部上,如图17和图18所示,且绝缘部在完成绕线作业之后与对应的拼接部11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绝缘件12与定子铁芯20为分体式结构,且绝缘件12为分体式结构,绝缘件12包括至少两个绝缘部,至少两个绝缘部与定子铁芯20的多个拼接部11一一对应,以使:绕组线圈13适于在绝缘部与对应的拼接部11相连之后绕设在拼接部11上,如图15和图16所示。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绝缘件12与定子铁芯20为分体式结构,分开成型,然后组装。并且,绝缘件12也为分体式结构,拆分为至少两个绝缘部,与定子铁芯20的多个拼接部11一一对应。这样,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先绕线再对定子铁芯20进行拼接组装,有利于降低绕线难度,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相较于直接在定子铁芯20上绕线,然后连接定子铁芯20与绝缘件12的方案,本方案能够防止直接在定子铁芯20上绕线作业时定子铁芯20受力过大而发生弯曲变形,有利于提高定子铁芯20形状的稳定性。
具体地,可以先将绝缘部套在绕线工装上,沿预设方向绕制绕组线圈13,如图17所示,待绕线完成后,将绝缘部安装在拼接部11上,然后将多个拼接部11拼接在一起即可,如图18所示。
或者,也可以先将绝缘部安装在拼接部11上,形成一个组件,然后沿预设方向在绝缘部与拼接部11形成的组件上绕设绕组线圈13,待绕线完成后,如图15所示,再将多个拼接部11拼接在一起即可,如图16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绕组线圈13绕设在定子轭部111上,如图17至图18所示。这样,相邻的两个定子齿身1121之间形成供气流经过的风道,有利于降低电机1散热,进而提高电机1内芯片等电气元件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绕组线圈13绕设在定子齿身1121上,如图13和图14所示,便于根据需要选择绕线的位置及数量。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通过定子齿靴1122相连的两个定子齿身1121上的绕组线圈13以相同的方向缠绕。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简化绕线工艺,进而提高绕线效率;另一方面一个定子齿靴1122相当于连有两个绕组线圈13,相较于一个定子齿靴1122连有一个绕组线圈13的方案,本方案增加了绕组线圈13的数量,使得电机1的反电势升高,输入电流降低,这能够减小电机1的发热量,对电机1内部芯片等电气元件的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通过定子轭部111相连的两个定子齿身1121上的绕组线圈13以相反的方向缠绕,则一个定子齿靴1122相当于连有两个绕组线圈13,相较于一个定子齿靴1122连有一个绕组线圈13的方案,本方案增加了绕组线圈13的数量,使得电机1的反电势升高,输入电流降低,这能够减小电机1的发热量,对电机1内部芯片等电气元件的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绕组线圈13间隔绕设在多个定子齿身1121上,以使任意相邻的两个定子齿身1121中的一个绕设有绕组线圈13,如图12、图15和图16所示。这样,任意相邻的两个定子齿身1121中只有一个上绕设有绕组线圈13,相较于所有的齿身均绕设有绕组线圈13的方案而言,本方案显著减少了绕组线圈13的数量,进而降低了产品成本,也有利于减少电机1的发热量,进而提高电机1内部芯片等电气元件的使用可靠性。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过定子齿靴1122或定子轭部111相连的两个相邻的定子齿身1121上绕设有同一绕组线圈13。
绕组线圈13绕设在多个定子齿身1121上,且通过定子齿靴1122相连的两个相邻的定子齿身1121上绕设有同一绕组线圈13,或者通过定子轭部111相连的两个相邻的定子齿身1121上绕设有同一绕组线圈13。也就是说一个绕组线圈13跨越了两个相邻的定子齿身1121,即采用跨齿绕线的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单齿绕线方式,有利于消除低次谐波,从而提高电机1的反电势的正弦度,并降低齿槽转矩脉动,有利于降低齿槽转矩,进而降低电机1的振动噪音。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绕组线圈13为单线结构或者多线结构。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绕组线圈13的连接方式为星型或三角形。当然不局限于这两种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其他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1,如图12、图14、图16、图18和图20所示,包括:如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定子组件10和转子组件14,与定子组件10同心布置。
其中,转子组件14可以套设在定子组件10的内侧,形成内转子电子,也可以套设在定子组件10的外侧,形成外转子电机1。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机1,因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定子组件10,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子组件10的定子轭段1115的数量为三个,定子组件10的定子齿靴1122的数量为三个,定子组件10的定子齿身1121的数量为六个;转子组件14包括永磁环,永磁环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分体式拼接结构,永磁环为两极永磁环或四极永磁环或八极永磁环。
该方案的电机1的结构较为简单,较为常用,使用可靠性高。
当然,定子轭段1115的数量、定子齿靴1122的数量、定子齿身1121的数量及永磁环的极数不局限于上述方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电设备2,如图21所示,包括:设备主体202和如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机1,设在设备主体202中。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机电设备2,因包括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机1,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机电设备2为家用电器、医疗器械、发电及储能设备、化学检测及物质风力设备或无人飞行器。
当然,机电设备2不局限于上述设备,也可以为其他使用电机1的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轭部,所述定子轭部具有缺口,所述定子轭部包括至少一个定子轭段;
定子齿部,所述定子齿部包括至少一个定子齿靴和至少两个定子齿身,所述至少两个定子齿身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布,任一所述定子齿身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子轭段及所述定子齿靴相连;
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定子齿身通过所述定子齿靴或所述定子轭段相连,且所述定子齿部的定子齿靴与所述定子轭部的定子轭段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交错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齿靴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凸出于相连的所述定子齿身;和/或
所述定子轭段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凸出于相连的所述定子齿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齿身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延伸;和/或
所述定子齿靴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延伸;和/或
所述定子轭段位于所述定子齿靴的径向外侧或径向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轭段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定子齿靴的数量与所述定子轭段的数量相等,所述定子轭段及所述定子齿靴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一一交错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轭段呈弧线形或直线形;和/或
所述定子齿靴呈弧线形或直线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定子铁芯由多个冲片叠压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为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所述定子轭段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凸出部或凹陷部,所述定子铁芯的焊接位设在凸出部或凹陷部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包括至少两个拼接部,所述至少两个拼接部相互拼接形成所述定子铁芯,各所述拼接部分别由多个冲片叠压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拼接部的拼接位置记为所述定子铁芯的拼接处;
其中,所述定子齿身与所述定子轭段被构造成分体式结构,所述拼接处包括所述定子齿身与所述定子轭段的交接处;和/或
所述定子轭段被构造成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相互拼接的至少两个轭部段,所述拼接处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轭部段的交接处;和/或
所述定子齿靴被构造成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相互拼接的至少两个齿靴段,所述拼接处包括所述至少两个齿靴段的交接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个所述拼接部中的一个设有凸部,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凸部相适配的凹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凹凸配合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拼接部拼接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拼接部的周向两端设有拼接凸台,所述拼接凸台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凸出于所述拼接部,所述拼接凸台设有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
12.一种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铁芯;
绕组线圈,绕设在所述定子铁芯上;
绝缘件,与所述定子铁芯相连,位于所述绕组线圈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绕组线圈与所述定子铁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定子铁芯相连形成一体式结构,以使所述绕组线圈适于在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定子铁芯形成所述一体式结构之后绕设在所述定子铁芯上;或者
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定子铁芯为分体式结构,且所述绝缘件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绝缘件包括至少两个绝缘部,所述至少两个绝缘部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多个拼接部一一对应,以使:
所述绕组线圈适于通过绕线工装绕设在所述绝缘部上,且所述绝缘部在完成绕线作业之后与对应的所述拼接部相连;或者
所述绕组线圈适于在所述绝缘部与对应的所述拼接部相连之后绕设在所述拼接部上。
14.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定子组件;和
转子组件,与所述定子组件同心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组件的定子轭段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定子组件的定子齿靴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定子组件的定子齿身的数量为六个;
所述转子组件包括永磁环,所述永磁环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分体式拼接结构,所述永磁环为两极永磁环或四极永磁环或八极永磁环。
16.一种机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和
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机,设在所述设备主体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电设备为家用电器、医疗器械、发电及储能设备、化学检测及物质风力设备或无人飞行器。
CN202020150908.1U 2020-02-03 2020-02-03 定子铁芯、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Active CN211183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0908.1U CN211183553U (zh) 2020-02-03 2020-02-03 定子铁芯、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PCT/CN2020/104904 WO2021155655A1 (zh) 2020-02-03 2020-07-27 定子铁芯、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0908.1U CN211183553U (zh) 2020-02-03 2020-02-03 定子铁芯、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3553U true CN211183553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9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0908.1U Active CN211183553U (zh) 2020-02-03 2020-02-03 定子铁芯、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35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78985B1 (ko) 트윈 회전자를 가지는 모터 및 이를 탑재한 기기
KR101360075B1 (ko) 비정질 스테이터를 이용한 전기 모터
JP6434694B2 (ja) 回転電機機械
US10547223B2 (en) Stator coil, stator, electromagnet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ator coil
JPWO2008020471A1 (ja) 回転電機
US20170201135A1 (en) Stator and rotary machine
JP2008312276A (ja) 電動機
CN105990917A (zh) 定子、旋转电机、车辆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US20100251783A1 (en) Washing machine with a direct drive motor system
JPWO2020174817A1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211183553U (zh) 定子铁芯、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JP3535452B2 (ja) 直流ブラシレス電動機
JP2000228843A (ja) 回転機
KR101176981B1 (ko) 분할 코어형 스테이터, 그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비엘디씨 모터
CN211296348U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CN211351841U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CN211209396U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CN211209397U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CN113206555B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CN113206556A (zh) 定子铁芯、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JP2015220878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固定子コア、及び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5334167B2 (ja) 磁石式発電機
CN113206559A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JP6165454B2 (ja) 回転電機
CN113206557A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机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