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8877U - 一种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8877U
CN211178877U CN201922096013.4U CN201922096013U CN211178877U CN 211178877 U CN211178877 U CN 211178877U CN 201922096013 U CN201922096013 U CN 201922096013U CN 211178877 U CN211178877 U CN 211178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box body
liquid cooling
cooling box
clamping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960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iwi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iwi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iwi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iwi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960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8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8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8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和相对设于底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上开设有多个供液冷盒体嵌入的第一卡槽,第二侧板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侧板相对应的第二卡槽,以使多个液冷盒体的两端分别嵌入第一卡槽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卡槽内进行气密性检测,且多个液冷盒体的进气口端均嵌入第一卡槽内,第一侧板内开设有与多个第一卡槽连通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端部配置有联接接头;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现有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可同时满足多个液冷盒体进行气密性检测,缩短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周期,提高零件检测效率,又可保证零件表面质量,具有较好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
背景技术
铝合金液冷组件广泛应用于雷达电子领域,起到为电子元器件散热的作用。目前大量的液冷组件结构为盒体与盖板间采用高强度焊接的形式,进而保证液冷组件在内部液体流动状态下的承压能力。常见的液冷容器是以矩形平板作为基板,基板上设置有一管状的入水口和出水口,液体容器则为一矩形的盒体,在液冷盒体的中间设置有多道散热齿片以保证液体流动在散热齿片间,将固定在液冷组件上电器工作时所产生热量,经多道散热齿片的液体吸收,由液体流动折转流动循环进行热交换,高效排出热量。目前检测液冷盒体气密性通常采用将液冷盒体整体打压一定压力,为连续液体流动工作时不泄漏提供检测数据。如图3所示,采用螺纹接头9联接进气口端进气,一端采用堵气接头10堵住出气口端方式进行联接试压,并保压数小时后无泄漏、无塑性变形。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至少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由于该液冷盒体零件螺纹接口精度高,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以保证零件精度,但检测气密性需采用螺纹接头联接一端进气,一端采用堵气接头堵孔方式进行联接试压,多次拆卸对液冷盒体成形内螺纹表面和孔精度有很大的磨损,导致液冷盒体后续装配出现泄露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单件液冷盒体装配检测压力,其检测周期长,企业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工装检测效率低导致生产周期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可同时满足多个液冷盒体进行气密性检测,缩短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周期,且可有效取消螺纹接头联接进气的限制,避免液冷盒体内螺纹表面和孔精度受损,如此既可达到提升检测效率,又可保证零件表面质量,具有较好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底板的两侧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多个供液冷盒体嵌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卡槽,以使多个液冷盒体的两端分别嵌入第一卡槽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卡槽内进行气密性检测,且多个液冷盒体的进气口端均嵌入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侧板内开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槽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端部配置有联接接头。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通过联接螺钉与底板固定连接,且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呈平行设置。如此底板可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起支撑作用,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且通过联接螺钉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固定在底板两侧,以使工装拆卸安装方便,并对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具有定位导向作用,以保证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呈平行设置,进而保证液冷盒体安装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用于封堵液冷盒体出气口端的第一密封垫片。如此不仅可一次性检测多个液冷盒体,且采用液冷盒体出气口端接口口部第一密封垫片密封替代螺纹密封,可有效解决现有检测工装对液冷盒体成形内螺纹表面和孔精度有很大的磨损的问题,如此达到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可进一步提升零件表面质量。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锁紧螺钉,以使液冷盒体的出气口端与第一密封垫片紧密贴合。锁紧螺钉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可加固液冷盒体与第二侧板连接的结构稳定性,保证零件装夹定位准确度及稳定性;另一方面可将液冷盒体沿第一卡槽内相抵,以使液冷盒体的出气口端与其内侧的密封店面紧密贴合,保证其密闭稳定性,进而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供液冷盒体嵌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四个与第一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卡槽。如此该工装结构可同时检测四个液冷盒体气密性,经申请人多次试验,可大幅度缩短检测时间,其检测效率可显著提升并可保证检测后的液冷盒体表面质量,实用性好。
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一卡槽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卡槽位于同一水平面。如此保证每个液冷盒体检测过程呈水平卡紧固定,避免其在检测时滑动,保证其检测稳定性;同时水平设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也便于液冷盒体装入至工装内,实现拆卸安装快捷方便,一次性装配到位。
可选地,四个所述第一卡槽沿第一侧板的侧壁等距离均匀分布,四个所述第二卡槽沿第二侧板的侧壁等距离均匀分布。如此将四个液冷盒体装配至工装的整体结构具有可靠稳定性,检测时需将其置入液体溶液中以检测零件的气密性,如此结构设计可保证零件定位稳定性及准确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前端呈开口状,以使液冷盒体呈抽屉状嵌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如此装配过程中无需拆卸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只需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底板定位准确后,便可便捷地装配及更换各个液冷盒体,既可保证零件装配准确度也可有效提高其检测效率,且操作便捷,实用性好。
可选地,所述联接接头与进气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垫片。用以保证进气通道的密封性,以保证工装的检测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工装结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上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设计,可保证每个液冷盒体检测过程卡紧固定,避免其在检测时滑动,进而保证其检测稳定性;同时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也便于液冷盒体呈抽屉状装入至工装内,实现拆卸安装快捷方便,一次性装配到位,操作便捷。
2.本实用新型工装结构可一次性装配四个液冷盒体,并通过进气通道同时向四个液冷盒体内部通入气体进行检测,且避免在每个液冷盒体进气口端设置螺纹接头联接导致液冷盒体内螺纹表面和孔精度受损的问题,如此既可有效提升液冷盒体检测效率,又可有效保证零件表面质量。
3.本实用新型第一卡槽内第一密封垫片的设计以及与第二卡槽内配合的锁紧螺钉设计,一方面可加固液冷盒体与第二侧板连接的结构稳定性,保证零件装夹定位准确度及稳定性;另一方面可将液冷盒体沿第一卡槽内相抵,以使液冷盒体的出气口端与其内侧的密封店面紧密贴合,保证其密闭稳定性,进而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综上所述,经申请人多次试验,采用本实用新型工装结构进行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可保证零件表面装夹定位准确,在检测效率和零件表面质量两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检测时间由约20分钟/件,缩短到约5分钟/件,可大幅度缩短检测时间,其检测效率可显著提升;加工后的零件各孔及粗糙度质量好,产品合格率基本上为10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液冷盒体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盒体单件装配进行检测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底板;2-第一侧板;21-第一卡槽;22-进气通道;3-第二侧板;31-第二卡槽;4-联接接头;5-联接螺钉;6-第一密封垫片;7-锁紧螺钉;8-液冷盒体;81-进气口端;82-出气口端;9-螺纹接头;10-堵气接头;11-第二密封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基本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包括底板1和设于底板1左侧的第一侧板2以及设于底板1右侧的第二侧板3,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沿底板1的两侧相对设置,第一侧板2通过联接螺钉5与底板1固定连接,第二侧板3通过联接螺钉5与底板1固定连接,底板1呈矩形块状结构,其两侧呈平行设置,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呈平行设置于底板1两侧,如此底板1可对两侧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起支撑作用,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且通过联接螺钉5将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固定在底板1两侧,以使工装拆卸安装方便,并对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具有定位导向作用,以保证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呈平行设置,进而保证液冷盒体8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第一侧板2上开设有多个供液冷盒体8嵌入的第一卡槽21,在第二侧板3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卡槽21相对应的第二卡槽31,以使多个液冷盒体8的两端分别嵌入第一卡槽21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卡槽31内进行气密性检测,且多个液冷盒体8的进气口端81均嵌入第一卡槽21内,在第一侧板2内开设有与多个第一卡槽21连通的进气通道22,如此可通过进气通道22经各个第一卡槽21内的进气口端81将气体通入液冷盒体8内,进气通道22的端部配置有联接接头4,如此无需在每个液冷盒体8的进气口端81配置螺纹接头联接,避免对液冷盒体8成形内螺纹表面和孔精度有很大的磨损,导致液冷盒体8后续装配出现泄露质量问题;同时联接接头4与进气通道22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密封垫片11,用以保证进气通道的密封性,以保证工装的检测效果。
为保证液冷盒体8装配后其出气口端82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在第一卡槽21内设置有用于封堵液冷盒体8出气口端82的第一密封垫片6,第一密封垫片6具体采用嵌入第一卡槽内的方式对应液冷盒体出气口端位置设置,如此不仅可一次性检测多个液冷盒体8,且采用液冷盒体8出气口端82接口口部第一密封垫片6密封替代螺纹密封,可有效解决现有检测工装对液冷盒体8成形内螺纹表面和孔精度有很大的磨损的问题,如此达到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可进一步提升零件表面质量;同时,在第二卡槽31内设置有锁紧螺钉7,以使液冷盒体8的出气口端82与第一密封垫片6紧密贴合,锁紧螺钉7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可加固液冷盒体8与第二侧板3连接的结构稳定性,保证零件装夹定位准确度及稳定性;另一方面可将液冷盒体8沿第一卡槽21内相抵,以使液冷盒体8的出气口端82与其内侧的密封店面紧密贴合,保证其密闭稳定性,进而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将工装应用于液冷盒体8的气密性检测时,将第一密封垫片6装配至第一卡槽21内以使液冷盒体8进出口端装入卡槽内后出气口端82完全被第一密封垫片6所密封,再利用锁紧螺钉7将液冷盒体8的右端进行固定并使得液冷盒体8左端与第一卡槽21内的第一密封垫片6紧密贴合,且避免在每个液冷盒体8进气口端81设置螺纹接头联接导致液冷盒体8内螺纹表面和孔精度受损的问题;而后将气密性气瓶通过进气管道与各个液冷盒体8的进气口端81连通,并将安装好的整个系统放置于水池中,打开气密性气瓶,气体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各个液冷盒体8内部,当水池中没有冒泡时,则各液冷盒体8完好、没有缺陷,当水池中有冒泡时,观察冒泡首次出现的位置,则能够精准的检测出哪个液冷盒体8存在缺陷,方便取出进行补救;如此可一次性装配多个液冷盒体8,可大幅度缩短检测时间,可有效提升液冷盒体8检测效率,并可有效保证零件表面质量。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具有四个用于安装液冷盒体8的安装工位,具体地,在第一侧板2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供液冷盒体8嵌入的第一卡槽21,第二侧板3上开设有四个与第一卡槽21相对应的第二卡槽31;且每个第一卡槽21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卡槽31位于同一水平面,如此保证每个液冷盒体8检测过程呈水平卡紧固定,避免其在检测时滑动,保证其检测稳定性;同时水平设置的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31也便于液冷盒体8装入至工装内,实现拆卸安装快捷方便,一次性装配到位。
具体地,四个第一卡槽21沿第一侧板2的侧壁等距离均匀分布,四个第二卡槽31沿第二侧板3的侧壁等距离均匀分布,如此将四个液冷盒体8装配至工装的整体结构具有可靠稳定性,检测时需将其置入液体溶液中以检测零件的气密性,如此结构设计可保证零件定位稳定性及准确度;更进一步地,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31的前端呈开口状,以使液冷盒体8呈抽屉状嵌入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31内,如此装配过程中无需拆卸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只需将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沿底板1定位准确后,便可便捷地装配及更换各个液冷盒体8,既可保证零件装配准确度也可有效提高其检测效率,且操作便捷,实用性好。
综上所述,经申请人多次试验,采用本实用新型工装结构进行液冷盒体8气密性检测,可保证零件表面装夹定位准确,在检测效率和零件表面质量两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检测时间由约20分钟/件,缩短到约5分钟/件,可大幅度缩短检测时间,其检测效率可显著提升;加工后的零件各孔及粗糙度质量好,产品合格率基本上为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底板的两侧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多个供液冷盒体嵌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卡槽,以使多个液冷盒体的两端分别嵌入第一卡槽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卡槽内进行气密性检测,且多个液冷盒体的进气口端均嵌入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侧板内开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槽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端部配置有联接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通过联接螺钉与底板固定连接,且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呈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用于封堵液冷盒体出气口端的第一密封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锁紧螺钉,以使液冷盒体的出气口端与第一密封垫片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供液冷盒体嵌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四个与第一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卡槽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卡槽位于同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一卡槽沿第一侧板的侧壁等距离均匀分布,四个所述第二卡槽沿第二侧板的侧壁等距离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前端呈开口状,以使液冷盒体呈抽屉状嵌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接头与进气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垫片。
CN201922096013.4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 Active CN211178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6013.4U CN211178877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6013.4U CN211178877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8877U true CN211178877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5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96013.4U Active CN211178877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88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7341A (zh) * 2021-08-31 2021-11-05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液冷模块气密检测辅助夹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7341A (zh) * 2021-08-31 2021-11-05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液冷模块气密检测辅助夹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78877U (zh) 一种液冷盒体气密性检测用工装
CN109781359B (zh) 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密封性检测装置与方法
KR102305265B1 (ko) 전지 모듈 하우징용 냉매 분배 인터페이스
CN209897502U (zh) 密闭机柜背包式全空气换热装置
CN111540933A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217108590U (zh) 一种便于快速对接安装的暖通空调管道结构
CN114814349B (zh) 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三相智能电能表
CN213880582U (zh) 智能水表边缘计算控制器
CN214371979U (zh) 一种换热器用的法兰连接管
WO2021147640A1 (zh) 采用抱夹冷却的电主轴
CN105499768A (zh) 一种埋弧焊专用工装
CN109406048A (zh) 一种气压仪表通用快速检质装置
CN220819804U (zh) 一种一体式智能视镜
CN204271881U (zh) 变频器专用水冷散热器和变频器
CN211231986U (zh) 一种矩形法兰连接结构
CN211529751U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的可移动式油泵冲洗装置
CN210892813U (zh) 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
CN117098357A (zh) 一种可拆卸微槽道式均温板及其充注保压方法
CN215181864U (zh) 散热器和具有其的服务器
CN217815244U (zh) 一种耐腐蚀的电动调节阀
CN217236568U (zh) 板式换热器
CN217440989U (zh) 管路密封组件及温控设备
CN219103813U (zh) 一种进出端盖
CN213335977U (zh) 一种通过风冷水冷散热的激光位移传感器
CN220858776U (zh) 一种分体式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