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8040U - 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8040U
CN211178040U CN201921703129.3U CN201921703129U CN211178040U CN 211178040 U CN211178040 U CN 211178040U CN 201921703129 U CN201921703129 U CN 201921703129U CN 211178040 U CN211178040 U CN 211178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tube bank
air cooler
pipe
tube bu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031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东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Wanma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Wanma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Wanma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Wanma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031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8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8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80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包括侧板、管束箱、进水管、出水管、散热管、管束固定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管束箱固定安装在侧板之间,所述进水管连通在侧板的上端,所述出水管连通在侧板的下端,所述散热管固定安装在管束箱的内部,所述管束固定装置套设在散热管的外表面,所述散热装置固定安装在管束箱的外表面及侧面,所述管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管束固定装置,方便了对散热管组成的管束进行拆卸维护,同时避免了散热管膨胀对固定结构造成损坏的情况,通过设置散热装置,加快了散热管的散热效率,提高了该空气冷却器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
背景技术
空气冷却器是利用空气冷却热流体的换热器,管内的热流体通过管壁和翅片与管外空气进行换热,所用的空气通常由通风机供给,空气冷却器中通常安装有许多散热管组成的管束。
1、现有的管束空气冷却器管束的固定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在对管束进行拆卸时十分繁琐,而且在管束工作时温度较高,易发生膨胀,现有的固定结构容易在管束膨胀时发生损坏;
2、现有的管束空气冷却器结构较为封闭,空气流动性较差,导致散热管的散热效率受到影响,从而使冷却质量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解决了现有的管束空气冷却器在对管束拆卸时较为繁琐且管束膨胀时易对其固定结构造成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包括侧板、管束箱、进水管、出水管、散热管、管束固定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管束箱固定安装在侧板之间,所述进水管连通在侧板的上端,所述出水管连通在侧板的下端,所述散热管固定安装在管束箱的内部,所述管束固定装置套设在散热管的外表面,所述散热装置固定安装在管束箱的外表面及侧面。
所述管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垫,所述管束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活动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顶垫,所述活动座的内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套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下端开设有螺纹部,所述插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插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之间开设有圆孔,所述管束箱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分别固定安装在管束箱的上端和下端,且盖板通过螺栓与管束箱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垫和顶垫的材质均为硅橡胶,且底垫和顶垫的形状均为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部和螺纹孔之间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束箱的内壁卡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座通过滑块和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通过设置管束固定装置,拆卸时,转动插杆,在螺纹部的作用下使插杆与固定座分离,然后将活动座向上拉动,在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下使活动座顺畅滑动,即可使散热管拆下,弹簧、顶垫和底垫配合,使散热管在膨胀时能够有多余的膨胀空间,且能够受到稳定地夹持,方便了对散热管组成的管束进行拆卸维护,同时避免了散热管膨胀对固定结构造成损坏的情况。
2、该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通过设置散热装置,散热风扇能够向管束箱内部引入气流,使散热管表面的热量被带走,散热鳍片和圆孔配合使热气流与外界空气得到了快速交换,加快了散热管的散热效率,提高了该空气冷却器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束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板;2、管束箱;3、进水管;4、出水管;5、散热管;6、管束固定装置;601、固定座;602、放置槽;603、底垫;604、活动座;605、滑块;606、弹簧;607、顶垫;608、插槽;609、插杆;610、螺纹部;611、第一限位块;612、第二限位块;7、散热装置;701、盖板;702、散热鳍片;703、圆孔;704、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包括侧板1、管束箱2、进水管3、出水管4、散热管5、管束固定装置6和散热装置7,管束箱2固定安装在侧板1之间,进水管3连通在侧板1的上端,出水管4连通在侧板1的下端,散热管5固定安装在管束箱2的内部,管束固定装置6套设在散热管5的外表面,散热装置7固定安装在管束箱2的外表面及侧面。
管束固定装置6包括固定座601,固定座60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602,放置槽6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垫603,管束箱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座604,活动座60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605,活动座60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606,弹簧60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顶垫607,活动座604的内部开设有插槽608,插槽608的内部套设有插杆609,插杆609的下端开设有螺纹部610,插杆60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611,插槽60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块612。
本实施方案中,当需要对散热管5组成的管束进行拆卸时,转动插杆609,使螺纹部610与固定座601中的螺纹孔分离,然后固定座601和活动座604失去固定,插杆609在插槽608中滑动时,第二限位块612对第一限位块611进行限位,避免插杆609从插槽608中拔出,然后依次对其余插杆609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接着将活动座604在滑块605的作用下向上滑动,使散热管5失去活动座604和固定座601的夹持,即可将散热管5一一拆下,在活动座604与固定座601对散热管5夹持的过程中,当散热管5工作时发生膨胀时,底垫603发生弹性形变,同时散热管5带动顶垫607对弹簧606进行压迫,使散热管5在膨胀时有多余的空间,同时还能够稳定地被夹持住,稳定性不会受到影响,方便了对散热管5组成的管束进行拆卸维护,同时避免了散热管5膨胀对固定结构造成损坏的情况。
具体的,散热装置7包括盖板701,盖板701的外表面开设有散热鳍片702,散热鳍片702之间开设有圆孔703,管束箱2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704。
本实施例中,当该空气冷却器在工作时,散热风扇704开始工作,将外部的空气抽入管束箱2内,气流与散热管5表面接触,并将散热管5表面的热量带走,在上下方散热鳍片702和圆孔703的配合下,使热气流快速与外界进行交换,使管束箱2内空气流动速度增强,加快了散热管5的散热效率,提高了该空气冷却器的冷却效果。
具体的,盖板701分别固定安装在管束箱2的上端和下端,且盖板701通过螺栓与管束箱2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使管束箱2的上下两端均具有散热结构,加快了散热效率,通过拧松螺栓可将盖板701拆下。
具体的,底垫603和顶垫607的材质均为硅橡胶,且底垫603和顶垫607的形状均为弧形。
本实施例中,硅胶胶具有优异的耐寒性和耐热性,适合在冷却器中使用,弧形底垫603和顶垫607能够对散热管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稳定地夹持,且防滑性能好。
具体的,固定座601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部610和螺纹孔之间相啮合。
本实施例中,螺纹部610拧入螺纹孔后,使活动座604和固定座601之间得到固定。
具体的,管束箱2的内壁卡设有滑槽,活动座604通过滑块605和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活动座604在滑块605的配合下可在管束箱2内壁的滑槽中稳定地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需要对散热管5组成的管束进行拆卸时,转动插杆609,使螺纹部610与固定座601中的螺纹孔分离,然后固定座601和活动座604失去固定,插杆609在插槽608中滑动时,第二限位块612对第一限位块611进行限位,然后依次对其余插杆609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接着将活动座604在滑块605的作用下向上滑动,使散热管5失去活动座604和固定座601的夹持,即可将散热管5一一拆下,在活动座604与固定座601对散热管5夹持的过程中,当散热管5工作时发生膨胀时,底垫603发生弹性形变,同时散热管5带动顶垫607对弹簧606进行压迫,使散热管5在膨胀时有多余的空间,当该空气冷却器在工作时,散热风扇704开始工作,将外部的空气抽入管束箱2内,气流与散热管5表面接触,并将散热管5表面的热量带走,在上下方散热鳍片702和圆孔703的配合下,使热气流快速与外界进行交换,使管束箱2内空气流动速度增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包括侧板(1)、管束箱(2)、进水管(3)、出水管(4)、散热管(5)、管束固定装置(6)和散热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箱(2)固定安装在侧板(1)之间,所述进水管(3)连通在侧板(1)的上端,所述出水管(4)连通在侧板(1)的下端,所述散热管(5)固定安装在管束箱(2)的内部,所述管束固定装置(6)套设在散热管(5)的外表面,所述散热装置(7)固定安装在管束箱(2)的外表面及侧面;
所述管束固定装置(6)包括固定座(601),所述固定座(60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602),所述放置槽(6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垫(603),所述管束箱(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座(604),所述活动座(60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605),所述活动座(60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606),所述弹簧(60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顶垫(607),所述活动座(604)的内部开设有插槽(608),所述插槽(608)的内部套设有插杆(609),所述插杆(609)的下端开设有螺纹部(610),所述插杆(60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611),所述插槽(60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块(6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7)包括盖板(701),所述盖板(701)的外表面开设有散热鳍片(702),所述散热鳍片(702)之间开设有圆孔(703),所述管束箱(2)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7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01)分别固定安装在管束箱(2)的上端和下端,且盖板(701)通过螺栓与管束箱(2)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603)和顶垫(607)的材质均为硅橡胶,且底垫(603)和顶垫(607)的形状均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601)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部(610)和螺纹孔之间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箱(2)的内壁卡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座(604)通过滑块(605)和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CN201921703129.3U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78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3129.3U CN211178040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3129.3U CN211178040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8040U true CN211178040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26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0312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78040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80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78040U (zh) 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
CN205648307U (zh) 一种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水冷设备
CN209244657U (zh) 一种汽车水箱
CN114749566A (zh) 一种机械设备零部件冲压装置
CN111365940B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用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52479U (zh) 散热器
CN211240285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线路板
CN208285721U (zh) 一种室外分体式无线通信基站的散热装置
CN218524005U (zh) 一种翅片换热器的翅片机构
CN210053724U (zh) 一种电子产品的双重散热装置
CN111490265A (zh) 一种燃料电池用散热器结构
CN216592869U (zh) 一种散热高的组合散热器
CN210725844U (zh) 一种嵌入式底座的集成电路板
CN220460727U (zh) 一种高温溶液用冷却装置
CN213343185U (zh) 一种冷却器用的内散热片
CN208773435U (zh) 翅片安装辅助装置
CN216699698U (zh) 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用开放式风罩
CN218895455U (zh) 一种环保型铝膜暖气组件
CN212109634U (zh) 一种高效横流闭式冷却塔换热盘管
CN218672713U (zh) 一种双向散热的冷凝器
CN209840780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散热管
CN21692524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半焊式板式换热器
CN220242159U (zh)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CN219834716U (zh) 一种散热器的散热结构
CN21082044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塑胶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