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7124U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77124U CN211177124U CN201921960518.4U CN201921960518U CN211177124U CN 211177124 U CN211177124 U CN 211177124U CN 201921960518 U CN201921960518 U CN 201921960518U CN 211177124 U CN211177124 U CN 2111771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indoor unit
- air conditioner
- filter screen
- track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面框,所述面框具有滤网安装口及设于所述滤网安装口端部的轨道板,所述轨道板自前向后延伸,所述轨道板上形成有滤网滑槽,所述轨道板的板面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背向所述滤网滑槽向后延伸;换热器,安装于壳体内,换热器的端部位于轨道板的后侧,限位部与换热器的间距不超过5mm。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凸设于轨道板的限位部与换热器的间距设置为不超过5mm,以在空调室内机跌落时,换热器受震动朝前偏移的过程中,限位部能有效抵接换热器,防止换热器进一步脱离原安装位,由此,强化了空调室内机的抗跌落性能,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由于体积较大,无法完全固定,在空调室内机跌落时,由于缺少限位结构,容易脱离原安装位,导致空调室内机的稳定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如何提高空调室内机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面框,所述面框具有滤网安装口及设于所述滤网安装口端部的轨道板,所述轨道板自前向后延伸,所述轨道板上形成有滤网滑槽,所述轨道板的板面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背向所述滤网滑槽向后延伸;
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器的端部位于所述轨道板的后侧,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换热器的间距不超过5mm。
可选地,所述轨道板的后边沿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间距不超过10mm。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向后的投影位于所述换热器的边板上。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呈框状设置,包括抵接板和两相对设置的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滤网滑槽并向后延伸,所述抵接板连接两所述连接板的后端。
可选地,所述抵接板呈尖端朝向所述换热器的锥形设置,所述限位部还包括连接两所述连接板的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并邻近所述轨道板设置。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格栅,所述限位部邻近所述进风格栅设置。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呈多排设置,包括前排换热部、后排换热部,以及连接所述前排换热部与后排换热部的中间换热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中间换热部相对。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轨道板呈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面框,所述面框具有滤网安装口及设于所述滤网安装口端部的轨道板,所述轨道板自前向后延伸,所述轨道板上形成有滤网滑槽,所述轨道板的板面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背向所述滤网滑槽向后延伸;换热器,安装于壳体内,换热器的端部位于轨道板的后侧,限位部与换热器的间距不超过5mm。
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凸设于轨道板的限位部与换热器的间距设置为不超过5mm,以在空调室内机跌落时,换热器受震动朝前偏移的过程中,限位部能有效抵接换热器,防止换热器进一步脱离原安装位,由此,强化了空调室内机的抗跌落性能,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具体涉及一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可为单冷机也可为冷暖机。以下主要以同时具有制冷模式及制热模式的空调室内机进行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壳体10包括面框11,所述面框11具有滤网安装口111及设于所述滤网安装口111端部的轨道板12,所述轨道板12自前向后延伸,所述轨道板12上形成有滤网滑槽,所述轨道板12的板面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背向所述滤网滑槽向后延伸;换热器20,安装于壳体10内,换热器20的端部位于轨道板12的后侧,限位部14与换热器20的间距不超过5mm。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用以形成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外观,壳体10包括底盘、面框及面板,壳体10上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可设于壳体10的顶部,壳体10内部形成有风道,壳体10内还设有换热器20组件及风机等,外界空气自进风口进入壳体10,经由换热器20的换热作用后,再在风机的作用下,经由出风口吹出。出风口的位置不做限制,举例而言,出风口设于壳体10的前面板,只需满足出风口与风道连通,以使风道的风可从出风口吹出即可。面框11位于面板的后侧,用以容纳换热器20。
滤网安装口设于面框的前侧,滤网可从滤网安装口滑动安装至进风口处。轨道板轨道板12的数量为两个,分设于滤网安装口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轨道板12的前端形成沿纵向延伸的滤网滑槽13,滤网可沿滤网滑槽13运动至进风口处。限位部14凸设于轨道板12的板面,用以在换热器20晃动时限位抵接于换热器20,以防止换热器20脱离原安装位。换热器20的端部可位于限位部14的正后方,也可位于限位部14的斜后方;举例而言,若换热器20的端部位于限位部14的斜后方,则换热器20晃动时,限位部14可抵接于与换热器20连接的冷媒管。限位部14与换热器20的间距不超过5mm,可最大限度地限制换热器20的偏移距离,且减少换热器20与限位部14接触时的动能,从而减少换热器20的碰损,对换热器20形成有效保护。
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凸设于轨道板12的限位部14与换热器20的间距设置为不超过5mm,以在空调室内机跌落时,换热器20受震动朝前偏移的过程中,限位部14能有效抵接换热器20,防止换热器20进一步脱离原安装位,由此,强化了空调室内机的抗跌落性能,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板12的后边沿与所述换热器20之间的间距不超过10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的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位于所述换热器20的一端并邻近所述轨道板12设置。轨道板12的后边沿与换热器20之间的间距,可以是轨道板12与换热器20翅片的间距,也可以是轨道板12与换热器20边板22的间距。电控盒位于轨道板12背离换热器20的一侧,轨道板12的后边沿与换热器20之间形成有间隙,轨道板12的后边沿与换热器20之间的间距即该间隙的宽度。电控盒与电源连接,用于为空调室内机的电器部件提供运行电源和控制电源。为避免用户的手指从该间隙伸入至触碰电控盒造成安全事故,应将该间隙的宽度缩小至小于人体的手指宽度。因此,本实施例将轨道板12的后边沿与换热器20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不超过10mm,能有效防止用户将手指伸入至触碰电控盒,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安全性能。
具体地,所述限位部14向后的投影位于所述换热器20的边板22上。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0具有边板22,边板22采用钣金制成,用于在换热器20与限位部14接触的过程中保护换热器20不受损坏。限位部14向后的投影位于换热器20的边板22上,即边板22位于限位部14的正后方,空调室内机跌落时,换热器20会向前偏移,边板22会与限位部14触碰,以避免换热器20本体损坏。由此,使得限位部14能对换热器20有效限位抵接,并且能有效保护换热器20本,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限位部14呈框状设置,包括抵接板141和两相对设置的连接板142,两所述连接板142连接于所述滤网滑槽13并向后延伸,所述抵接板141连接两所述连接板142的后端。在本实施例中,轨道板12的前端凸出于轨道板12的板面形成固定边,两连接板142的前端连接于固定边的上下两端,抵接板141沿纵向延伸,并分别连接于两连接板142的后端。换热器20晃动时,抵接板141抵接于换热器20,由于限位部14整体呈框状设置,因此限位部14可适当变形以缓冲换热器20造成的冲击力,避免限位部14破损,由此,提高了限位部14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抵接板141呈尖端朝向所述换热器20的锥形设置,所述限位部14还包括连接两所述连接板142的加强筋143。在本实施例中,抵接板141呈锥形设置,且抵接板141的尖端朝向换热器20,即尖端朝后,当抵接板141的尖端受到朝前的作用力时,尖端处可朝前弹性变形,以避免抵接板141损坏,由此,提高了抵接板141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限位部14的稳定性。加强筋143位于抵接板141的前侧,且连接于两连接板142的中部,用以加强连接板142的结构强度,避免连接板142在受力过程中折损,由此,提高了连接板142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限位部14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0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格栅30,所述限位部14邻近所述进风格栅30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设于换热器20和限位部14的上方,用户在安装滤网时,可将滤网沿滤网滑槽13滑动至进风格栅30和限位部14之间,由此,使得对滤网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限位部14邻近进风格栅30设置,可避免用户的手指从进风口伸入至轨道板12与换热器20之间的间隙,由此,可进一步降低空调室内机的安全隐患,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安全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换热器20呈多排设置,包括前排换热部、后排换热部,以及连接所述前排换热部与后排换热部的中间换热部21;所述限位部14与所述中间换热部21相对。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前接水盘和后接水盘,前接水盘设于前排换热部的下方,用于盛接前排换热部的冷凝水,后接水盘设于后排换热部的下方,用于盛接后排换热部的冷凝水。前排换热部可相对前接水盘固定,后排换热部可相对后接水盘固定,因此,在空调室内机跌落时,前排换热部和后排换热部的晃动幅度比较小。中间换热部21连接前排换热部和后排换热部,中间换热部21缺少与壳体10的直接连接固定结构,因此,在空调室内机跌落时,中间换热部21的晃动幅度比较大。限位部14与中间换热部21相对,可使限位部14在中间换热部21晃动时有效限位抵接,以有效限位换热器20晃动幅度最大的部分,从而有效避免换热器20整体便宜,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14与所述轨道板12呈一体成型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4与轨道板12可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以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面框,所述面框具有滤网安装口及设于所述滤网安装口端部的轨道板,所述轨道板自前向后延伸,所述轨道板上形成有滤网滑槽,所述轨道板的板面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背向所述滤网滑槽向后延伸;
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器的端部位于所述轨道板的后侧,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换热器的间距不超过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的后边沿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间距不超过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向后的投影位于所述换热器的边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呈框状设置,包括抵接板和两相对设置的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滤网滑槽并向后延伸,所述抵接板连接两所述连接板的后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呈尖端朝向所述换热器的锥形设置,所述限位部还包括连接两所述连接板的加强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并邻近所述轨道板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格栅,所述限位部邻近所述进风格栅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呈多排设置,包括前排换热部、后排换热部,以及连接所述前排换热部与后排换热部的中间换热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中间换热部相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轨道板呈一体成型设置。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60518.4U CN211177124U (zh) | 2019-11-13 | 2019-11-13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60518.4U CN211177124U (zh) | 2019-11-13 | 2019-11-13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77124U true CN211177124U (zh) | 2020-08-04 |
Family
ID=71800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60518.4U Active CN211177124U (zh) | 2019-11-13 | 2019-11-13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77124U (zh) |
-
2019
- 2019-11-13 CN CN201921960518.4U patent/CN2111771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94883A (zh) | 空调器室内机的壳体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4857669B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1177124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4392751U (zh) | 一种导风插箱及机柜 | |
WO2019196787A1 (zh) | 一种底壳结构及包括该底壳结构的空调器 | |
CN108507044A (zh) | 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 |
CN106440063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8886927U (zh) | 一种电加热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 |
CN108443972B (zh) |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0220180U (zh) | 一种中框结构及空调器 | |
CN208750953U (zh) | 电器盒、电控组件及空调器 | |
CN209819734U (zh) | 移动空调 | |
CN209459182U (zh) |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7555951U (zh) | 换热器的固定件和空调室内机 | |
CN202927966U (zh) | 柜式空调 | |
CN218037912U (zh) | 一种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的计算机风扇散热罩 | |
CN212319868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JP6584648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CN215723706U (zh) | 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器 | |
CN208998304U (zh) | 一种回风盖板及空调器 | |
CN207584948U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减震垫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0832225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6787026U (zh) | 支撑防护装置和一体式空调 | |
JP7433543B2 (ja) | 熱交換ユニット | |
CN210441346U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