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6153U - 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6153U
CN211176153U CN201922429583.0U CN201922429583U CN211176153U CN 211176153 U CN211176153 U CN 211176153U CN 201922429583 U CN201922429583 U CN 201922429583U CN 211176153 U CN211176153 U CN 211176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bottom plate
management device
connecting ro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95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涛
董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mao Risheng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mao Risheng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mao Risheng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mao Risheng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95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6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6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6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板和支架,底板设有四个支脚,四个支脚设有滑移块,滑移块设有脚轮,底板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驱动组件,连接组件有四个,四个连接组件分别设于底板与四个滑移块之间;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铰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滑移块;两个连接组件之间设有联动杆,联动杆设于两个第二铰接点之间;驱动组件设于两根联动杆之间,支架滑移连接于底板,底板设有升降机构。该管理装置可减少受到外力发生位置偏移而使信息模型显示屏放置不稳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方便实现各专业的协同工作。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信息模型显示屏上的工程信息模型进行观测,通常会使用到管理装置为信息模型显示屏提供支撑。
公告号为CN2088592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BIM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包括车轮、主杆和活动套,车轮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底板,且底板的上表面焊接有支架,支架的内部安装有液压缸,液压杆的外侧套接有钢环,钢环的下方焊接有支撑柱,主杆的中部外侧设置有孔槽,且主杆位于液压杆的上端,孔槽的外侧设置有降重板,且降重板的上方固定有挡板,活动套的外侧焊接有第一支杆,且活动套位于挡板的上方,第一支杆的外侧焊接有用于固定信息模型显示屏的第二支杆。该管理装置可通过液压缸实现对信息模型显示屏的高度调节,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工程信息模型进行观测,并能够通过底板下的车轮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对信息模型显示屏进行移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对信息模型显示屏进行移动后,仅通过车轮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使得整个装置受外力容易发生位置偏移,因而存在放置不稳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该管理装置可减少受到外力发生位置偏移而使信息模型显示屏放置不稳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架,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与地面抵接的四个支脚,四个所述支脚沿竖直方向滑移设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的下端面设有脚轮,所述底板的下端面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组件分别设于底板与四个滑移块之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底板下端面铰接形成有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铰接形成有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滑移块形成有第三铰接点;四个所述连接组件分为两组,每组中的两个连接组件之间均设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设于两个连接组件的两个第二铰接点之间,且两根所述联动杆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驱动组件设于两根联动杆之间,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根联动杆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架用于安装信息模型显示屏,且所述支架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支架升降的升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两根联动杆相互靠近或远离,利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传动作用,可使得第一铰接点与第三铰接点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四个滑移块均能带着脚轮沿竖直方向靠近或远离底板的下端面,以实现同步调节;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信息模型显示屏的位置进行移动时,利用调节机构同时驱动四个脚轮沿远离底板的方向运动,使得脚轮抵接于地面而支脚与地面脱离时,工作人员即可通过脚轮来移动信息模型显示屏的位置;反之,当工作人员将信息模型显示屏移动至所需要使用的位置时,通过调节机构同时驱动四个脚轮沿靠近底板的方向运动,使得脚轮脱离地面而支脚与地面相抵接,即可保持移动后的稳定性,可减少受到外力发生位置偏移而使信息模型显示屏放置不稳的情况;而后,工作人员可使用升降机构驱动安装有信息模型显示屏的支架进行高度调节,以将信息模型显示屏调节为适合自身使用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支脚用于抵接地面的一端设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呈圆台状,且所述抵接块靠近支脚的端面小于抵接块靠近地面的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台状的抵接块将端面面积大的一端用于与地面相抵接,可起到增加与地面接触面积的作用,从而使得支脚可为整个装置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
优选的,所述抵接块远离支脚的端面设有用于容置脚轮的容置腔,所述支脚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有与容置腔相连通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与滑移块滑移配合;所述滑移块靠近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支脚的侧壁设有与滑移槽的相连通的避位槽,所述避位槽用于供连接块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置腔的设置可对脚轮提供容置空间,脚轮不需使用时可收纳于容置腔内,减少工作人员无疑中踢到脚轮的情况出现;同时,利用滑移槽与滑移块之间的滑移配合,即可实现支脚与滑移块之间的滑移连接;此外,连接块用于与第二连接杆连接,且可以利用避位槽与连接块之间的滑移连接,对连接块起到限位与导向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滑移块受驱动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和驱动件,所述调节螺杆呈水平设置,且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设有正向螺纹段,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有反向螺纹段;所述正向螺纹段与一根联动杆形成正向螺纹连接,所述反向螺纹段与另一根联动杆形成反向螺纹连接;所述驱动件连接于调节螺杆的一端,且用于驱动调节螺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调节螺杆转动,利用两根联动杆分别与调节螺杆之前的螺纹连接,即可实现驱动两根联动杆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效果,结构简单且稳定性高。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为手动转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动转柄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握持,从而使得工作人员驱动调节螺杆转动的过程更加便捷。
优选的,所述抵接块用于抵接地面的端面设有弹性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使用调节机构驱动脚轮与地面脱离而抵接块与地面相抵时,弹性橡胶垫可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减少抵接块与地面相抵时发生刚性碰撞而使得整个装置出现晃动的情况;同时,弹性橡胶垫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滑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螺杆、升降块和限位件,所述升降螺杆沿竖直方向转动设于底板上,所述升降块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块套设于升降螺杆上,且与升降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对升降块进行限位,以使得升降块受螺杆驱动沿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升降螺杆驱动升降块在限位件的限位作用沿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利用升降块与支架之间的固定连接,即可实现对支架进行升降调节,从而实现对信息模型显示屏的高度调节。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于底板,所述升降块设有供限位杆贯穿且滑移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贯穿通孔且与通孔滑移配合,即实现了限位杆与升降块的滑移连接,从而起到对升降块沿竖直方向限位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工作人员可对四个脚轮进行同步调节,以使得脚轮与支脚交替对地面进行抵接的过程平稳性良好,当工作人员将移信息模型显示屏移动至所需要使用的位置时,通过调节机构同时驱动四个脚轮沿靠近底板的方向运动,使得脚轮脱离地面而支脚与地面相抵接,即可保持移动后的稳定性;
2、圆台状的抵接块将端面面积大的一端用于与地面相抵接,可起到增加与地面接触面积的作用,从而使得支脚可为整个装置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
3、利用两根联动杆分别与调节螺杆之前的螺纹连接,即可实现驱动两根联动杆同步移动的效果,结构简单且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板;2、支架;2a、固定块;2b、夹紧块;3、挡边;4、支脚;4a、滑移槽;4b、避位槽;5、滑移块;5a、连接块;6、脚轮;7、连接组件;7a、第一连接杆;7b、第二连接杆;7c、第一铰接点;7d、第二铰接点;7e、第三铰接点;8、联动杆;8a、加强套筒;9、抵接块;9a、容置腔;10、调节螺杆;10a、正向螺纹段;10b、反向螺纹段;11、手动转柄;12、弹性橡胶垫;13、升降螺杆;14、升降块;14a、通孔;15、限位杆;16、限位块;17、支撑座;18、降重环;19、电机;20、活动杆;21、活动腔;22、弹簧;23、防脱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包括底板1和支架2,其中,底板1为矩形板,底板1的下端安装有四个用于与地面抵接的支脚4,四个支脚4均呈方柱状,四个支脚4分别焊接于底板1下端面的四个边角处,且四个支脚4与底板1的连接点也可形成一个矩形。支脚4的下端焊接有四棱台状的抵接块9,抵接块9用于抵接地面的端面面积大于抵接块9远离地面的端面,并且,抵接块9的内部开设有容置腔9a,支脚4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容置腔9a相连通的滑移槽4a,滑移槽4a内滑移连接有滑移块5,滑移块5靠近地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脚轮6,脚轮6可容置于容置腔9a内。同时,抵接块9用于抵接地面的端面还安装有弹性橡胶垫12,弹性橡胶垫12呈矩形环状,且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橡胶垫12通过粘接的方式与抵接块9实现固定连接。此外,滑移块5的侧壁焊接有圆柱状的连接块5a,相应的,支脚4的侧壁开设有与滑移槽4a相连通的避位槽4b,避位槽4b沿的长度沿竖直方向设置,连接块5a与避位槽4b滑移连接,且连接块5a远离滑移块5的一端贯穿延伸出避位槽4b。
参照图1和图2,底板1的下端面安装有用于沿竖直方向对滑移块5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具体的,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组件7和驱动组件,其中,连接组件7的数量有四个,四个连接组件7分别安装于底板1与四个滑移块5之间;具体的,连接组件7包括第一连接杆7a和第二连接杆7b,第一连接杆7a的一端与底板1下端面铰接形成有第一铰接点7c,第一连接杆7a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7b铰接形成有第二铰接点7d,第二连接杆7b远离第一连接杆7a的一端铰接于滑移块5自避位槽4b伸出的连接块5a,且形成有第三铰接点7e。
四个连接组件7分为两组,每组中的两个连接组件7之间均连接有联动杆8,具体的,联动杆8安装于两个连接组件7的两个第二铰接点7d之间,且联动杆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铰接点7d的铰接轴固定连接;同时,两根联动杆8处于同一水平面,驱动组件安装于两根联动杆8之间,以驱动两根联动杆8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得第一铰接点7c与第二铰接点7d相互靠近或远离,即可实现驱动滑移块5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效果。
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调节螺杆10和驱动件,其中,调节螺杆10呈水平设置,且调节螺杆10的一端为正向螺纹段10a,另一端为反向螺纹段10b;调节螺杆10的正向螺纹段10a贯穿一根联动杆8且与该根联动杆8形成正向螺纹连接,调节螺杆10的反向螺纹段10b贯穿另一根联动杆8并形成反向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联动杆8的强度,联动杆8与调节螺杆10的螺纹连接处还固定套设有加强套筒8a。此外,驱动件为手动转柄11,手动转柄11固定连接于调节螺杆10的一端,以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手动转柄11驱动调节螺杆10进行转动。
参照图1和图2,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呈圆台状的支撑座17,支撑座17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降重环18,以通过降重环18将整个装置的重心降低,以提升整体稳定性,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也可将降重环18作为握持件,以使得驱动整个装置移动的过程更加方便。此外,支撑座17的内部呈中空状,且在支撑座17内部的底板1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具体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螺杆13、升降块14、限位杆15和电机19。其中,升降螺杆13沿竖直方向转动安装于底板1与支撑座17之间,且升降螺杆13贯穿支撑座17的上端面;升降块14套设于升降螺杆13贯穿出支撑座17的上端,且与升降螺杆13螺纹连接。同时,限位杆15为圆柱状长杆,限位杆15沿竖直方向焊接于支撑座17的上端面,且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杆15的数量为两根;相应的,升降块14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通孔14a,两个通孔14a分别供限位杆15贯穿、且与限位杆15滑移配合,从而实现限位杆15对升降块14的限位作用,使得升降块14受升降螺杆13驱动沿竖直方向移动。此外,电机19安装于支撑座17内部的底板1上,且电机19与升降螺杆13的下端通过联轴器(图中未示出)实现固定连接,以通过电机19驱动升降螺杆13转动。
参照图2和图3,支架2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底板1,且支架2用于安装信息模型显示屏,具体的,支架2包括固定块2a和夹紧块2b,固定块2a与夹紧块2b为上下位置相对的L形块,且固定块2a与夹紧块2b相对的两个端面用于对信息模型显示屏竖直方向的两个侧壁相抵;同时,夹紧块2b与固定块2a相对的两个端面还固定安装有挡边3,两个挡边3分别用于与信息模型显示屏显示端面的上下两侧相抵,以减少信息模型显示屏从支架2上脱离的情况。夹紧块2b可相对固定块2a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对信息模型显示屏进行安装夹紧,具体的,固定块2a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活动腔21;相应的,夹紧块2b安装有与活动腔21滑移连接的活动杆20,且活动腔21内固定安装有弹簧22,弹簧22套接于活动杆20上,当弹簧22处于自然状态时,固定块2a与夹紧块2b相互抵接。另外,为了减少活动杆20从活动腔21脱离的情况,活动杆20远离夹紧块2b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防脱块23。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信息模型显示屏的位置进行移动时,利用手动转柄11转动调节螺杆10驱动两根联动杆8相互远离,利用第一连接杆7a与第二连接杆7b的传动作用,可使得第一铰接点7c与第三铰接点7e相互远离,从而实现四个滑移块5能同步带着脚轮6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以使得四个脚轮6同时抵接于地面而四个支脚4与地面脱离时,工作人员即可通过脚轮6来移动信息模型显示屏的位置;反之,当工作人员将信息模型显示屏移动至所需要使用的位置时,通过调节机构同时驱动四个脚轮6沿靠近底板1的方向运动,使得脚轮6脱离地面而支脚4与地面相抵接,即可保持移动后的稳定性,可减少受到外力发生位置偏移而使信息模型显示屏放置不稳的情况。而后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使用电机19驱动升降螺杆13转动来驱动升降块14沿竖直方向移动,对安装有信息模型显示屏的支架2进行高度调节,以将信息模型显示屏调节为适合自身使用的高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支架(2),所述底板(1)的下端设有与地面抵接的四个支脚(4),四个所述支脚(4)沿竖直方向滑移设有滑移块(5),所述滑移块(5)的下端面设有脚轮(6),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组件(7)和驱动组件,所述连接组件(7)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组件(7)分别设于底板(1)与四个滑移块(5)之间;所述连接组件(7)包括第一连接杆(7a)和第二连接杆(7b),所述第一连接杆(7a)的一端与底板(1)下端面铰接形成有第一铰接点(7c),所述第一连接杆(7a)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7b)铰接形成有第二铰接点(7d),所述第二连接杆(7b)远离第一连接杆(7a)的一端铰接于滑移块(5)形成有第三铰接点(7e);四个所述连接组件(7)分为两组,每组中的两个连接组件(7)之间均设有联动杆(8),所述联动杆(8)设于两个连接组件(7)的两个第二铰接点(7d)之间,且两根所述联动杆(8)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驱动组件设于两根联动杆(8)之间,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根联动杆(8)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架(2)用于安装信息模型显示屏,且所述支架(2)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驱动支架(2)升降的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4)用于抵接地面的一端设有抵接块(9),所述抵接块(9)呈圆台状,且所述抵接块(9)靠近支脚(4)的端面小于抵接块(9)靠近地面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9)远离支脚(4)的端面设有用于容置脚轮(6)的容置腔(9a),所述支脚(4)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有与容置腔(9a)相连通的滑移槽(4a),所述滑移槽(4a)与滑移块(5)滑移配合;所述滑移块(5)靠近第二连接杆(7b)的一端设有连接块(5a),所述支脚(4)的侧壁设有与滑移槽(4a)的相连通的避位槽(4b),所述避位槽(4b)用于供连接块(5a)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调节螺杆(10)和驱动件,所述调节螺杆(10)呈水平设置,且所述调节螺杆(10)的一端设有正向螺纹段(10a),所述调节螺杆(10)的另一端设有反向螺纹段(10b);所述正向螺纹段(10a)与一根联动杆(8)形成正向螺纹连接,所述反向螺纹段(10b)与另一根联动杆(8)形成反向螺纹连接;所述驱动件连接于调节螺杆(10)的一端,且用于驱动调节螺杆(10)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手动转柄(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9)用于抵接地面的端面设有弹性橡胶垫(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螺杆(13)、升降块(14)和限位件,所述升降螺杆(13)沿竖直方向转动设于底板(1)上,所述升降块(14)与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块(14)套设于升降螺杆(13)上,且与升降螺杆(13)螺纹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对升降块(14)进行限位,以使得升降块(14)受螺杆驱动沿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于底板(1),所述升降块(14)设有供限位杆(15)贯穿且滑移的通孔(14a)。
CN201922429583.0U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 Active CN211176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9583.0U CN211176153U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9583.0U CN211176153U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6153U true CN211176153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4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9583.0U Active CN211176153U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6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08464U (zh) 微电脑自动粉墙机
CN107792818B (zh) 一种大吨位液压翻转台
CN210306495U (zh) 一种钢结构对接焊接用升降式工装
CN211176153U (zh) 一种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设计管理装置
CN217913775U (zh) 一种压力管道安装用辅助装置
CN210389081U (zh) 一种用于调节立式加工中心立柱与底座安装结合面的治具
CN210013141U (zh) 一种活动拆分式桥梁检测、维修操作平台
CN209891688U (zh) 一种高建筑速搭型安全施工脚架
CN209007093U (zh) 一种快速加工的精铣机
CN111287433A (zh) 连接支架及地面整平机器人
CN217256104U (zh) 一种可移动可快捷取料的装配桌
CN111139888A (zh) 一种土钉墙开孔装置
CN205167269U (zh) 一种用于瓷砖切割机的助力机构
CN219909839U (zh) 房建楼地面砼平整度控制装置
CN215394962U (zh) 一种卧式油泵安装校正移动平台
CN209919694U (zh) 一种触摸屏组装定位装置
CN218493198U (zh) 生产钢结构的受力卸荷分解装置
CN216042489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移动操作架
CN218894654U (zh) 一种隧道激光钻孔装置
CN213895073U (zh) 一种液压活动支腿装配装置
CN21323420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安装支撑架
CN216240467U (zh) 一种架座支撑气动手持式钻机
CN202922561U (zh) 一种光伏板安装台
CN220312210U (zh) 一种管件自动焊接装置
CN211435962U (zh) 一种高速分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