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5167U - 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5167U
CN211175167U CN201922016662.9U CN201922016662U CN211175167U CN 211175167 U CN211175167 U CN 211175167U CN 201922016662 U CN201922016662 U CN 201922016662U CN 211175167 U CN211175167 U CN 211175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piston cylinder
air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166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chu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chu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chu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chu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166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5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5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5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其包括减振器本体、与减振器本体配合设置的空气弹簧总成,与空气弹簧总成相配合的铝盖总成,所述减振器本体的活塞杆通过活塞杆缓冲块与铝盖总成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空气弹簧总成包括活塞气缸、内置在活塞气缸中的活塞杆、调节气压的气嘴总成、外置在活塞气缸外部的支撑体,与支撑体相配合的连接体,设置在支撑体和连接体的固定体,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固定体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活塞气缸外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其可以在最大拉伸时能满足限制车身跳动的要求,同时减振器不能损坏且缓冲平缓。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
背景技术
车辆在路况不佳、急转弯或者急刹车时通常会造成车身的摇晃。传统的车辆空气悬架减振装置具有刚度低(其刚度呈非线性并且可调节)、空气悬架高度可调节、质量轻、噪音低等优点,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车辆上(诸如高级大客车、精密载货车、越野车等)。特别地,在诸如对防震要求较高的仪表车、救护车、特种军用车和要求高度可调节的集装箱运输车等的一些特种车辆中,空气悬架减振装置几乎成为实现车辆减振的唯一选择。
传统的车辆空气悬架减振装置主要以橡胶气囊和膜式气囊弹簧作为弹性元件,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来发挥弹性作用,但是此等空气悬架减振装置存在气源压力有限、材料容易腐蚀老化或者超压损坏、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并且成本较高、升降幅度调节范围小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解决了现传统的车辆空气悬架减振装置主要以橡胶气囊和膜式气囊弹簧作为弹性元件,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来发挥弹性作用,但是此等空气悬架减振装置存在气源压力有限、材料容易腐蚀老化或者超压损坏、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并且成本较高、升降幅度调节范围小等缺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其包括减振器本体、与减振器本体配合设置的空气弹簧总成,与空气弹簧总成相配合的铝盖总成,所述减振器本体的活塞杆通过活塞杆缓冲块与铝盖总成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空气弹簧总成包括活塞气缸、内置在活塞气缸中的活塞杆、调节气压的气嘴总成、外置在活塞气缸外部的支撑体,与支撑体相配合的连接体,设置在支撑体和连接体的固定体,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固定体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活塞气缸外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包含活塞气缸、活塞杆、气压调节用的气嘴总等替代了橡胶气囊,使得该车辆空气悬架减振装置的尺寸更小、承压更大、升降幅度更大,并且结构更为简单,应用范围更为广泛;还有就是通过在活塞气缸的下缸盖上设置一个气流开口,利用活塞杆将活塞气缸分为工作气压调节区和大气连通区,大气连通区直接与外界大气压相通,通过该气流开口,其调节效果更好, 使得车身的升降调节范围更大。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弹簧总成与减振器本体配合处设置有密封件。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件可以O型密封圈或者耐磨损密封圈其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一个密封件有效的提高了空气弹簧总成与减振器本体气密性,提高其整体的减振效果,达到更好的标准。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缓解活塞杆与活塞气缸之间摩擦的Y型密封圈;所述Y型密封圈内置在铝盖总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一个Y型密封圈将活塞气缸与活塞杆以及阻尼器活动轴杆与活塞杆严实密封,使得整个减振装置的工作更为稳定,同时在活塞杆的中间部位套上活塞杆缓冲块,能够缓解活塞杆与活塞气缸之间的摩擦,降低活塞杆与活塞气缸之间的磨损。
作为优选,还包括支撑顶胶,所述支撑顶胶内置在铝盖总成内部并且可以与活动的塞杆缓冲块相接触。
作为优选,还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配合设置在铝盖总成中并且可以调节所述气嘴总成的气压大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活塞气缸的下缸盖上设置一个气流开口,利用活塞杆将活塞气缸分为工作气压调节区和大气连通区,大气连通区直接与外界大气压相通,通过该气流开口,其调节效果更好, 使得车身的升降调节范围更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体插接入所述铝盖总成并且固定在其内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减振器在最大拉伸时能满足限制车身跳动的要求,同时减振器不能损坏且缓冲平缓;
2、减振器满足空气悬架剧烈的底盘跳动,在底盘剧烈跳动时,减振器能承受轴向及横向的强度要求;
3、车辆行驶时,保证车辆的平顺性及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K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K方向的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其包括减振器本体9、与减振器本体9配合设置的空气弹簧总成7,与空气弹簧总成7相配合的铝盖总成1,所述减振器本体9的活塞杆10通过活塞杆缓冲块6与铝盖总成1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空气弹簧总成7包括活塞气缸11、内置在活塞气缸(11)中的活塞杆10、调节气压的气嘴总成4、外置在活塞气缸11外部的支撑体12,与支撑体12相配合的连接体13,设置在支撑体12和连接体13的固定体14,弹簧15;所述弹簧15一端固定在固定体14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活塞气缸(11)外部;所述连接体13插接入所述铝盖总成1并且固定在其内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包含活塞气缸11、活塞杆10、气压调节用的气嘴总成4等替代了橡胶气囊,使得该车辆空气悬架减振装置的尺寸更小、承压更大、升降幅度更大,并且结构更为简单,应用范围更为广泛;还有就是通过在活塞气缸11的下缸盖上设置一个气流开口,利用活塞杆10将活塞气缸11分为工作气压调节区和大气连通区,大气连通区直接与外界大气压相通,通过该气流开口,其调节效果更好, 使得车身的升降调节范围更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所述空气弹簧总成7与减振器本体9配合处设置有密封件8;所述密封件8可以O型密封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一个密封件8有效的提高了空气弹簧总成7与减振器本体9气密性,提高其整体的减振效果,达到更好的标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还包括用于缓解活塞杆10与活塞气缸11之间摩擦的Y型密封圈2;所述Y型密封圈2内置在铝盖总成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一个Y型密封圈将活塞气缸11与活塞杆10以及阻尼器活动轴杆与活塞杆10严实密封,使得整个减振装置的工作更为稳定,同时在活塞杆10的中间部位套上活塞杆缓冲块6,能够缓解活塞杆10与活塞气缸11之间的摩擦,降低活塞杆10与活塞气缸11之间的磨损。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还包括支撑顶胶3,所述支撑顶胶3内置在铝盖总成1内部并且可以与活动的塞杆缓冲块6相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还包括调节螺栓5;所述调节螺栓5配合设置在铝盖总成1中并且可以调节所述气嘴总成4的气压大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活塞气缸11的下缸盖上设置一个气流开口,利用活塞杆10将活塞气缸11分为工作气压调节区和大气连通区,大气连通区直接与外界大气压相通,通过该气流开口,其调节效果更好, 使得车身的升降调节范围更大。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减振器在最大拉伸时能满足限制车身跳动的要求,同时减振器不能损坏且缓冲平缓;
2、减振器满足空气悬架剧烈的底盘跳动,在底盘剧烈跳动时,减振器能承受轴向及横向的强度要求;
3、车辆行驶时,保证车辆的平顺性及舒适性。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7)

1.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其包括减振器本体(9)、与减振器本体(9)配合设置的空气弹簧总成(7),与空气弹簧总成(7)相配合的铝盖总成(1),所述减振器本体(9)的活塞杆(10)通过活塞杆缓冲块(6)与铝盖总成(1)的内壁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总成(7)包括活塞气缸(11)、内置在活塞气缸(11)中的活塞杆(10)、调节气压的气嘴总成(4)、外置在活塞气缸(11)外部的支撑体(12),与支撑体(12)相配合的连接体(13),设置在支撑体(12)和连接体(13)的固定体(14),弹簧(15);所述弹簧(15)一端固定在固定体(14)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活塞气缸(11)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总成(7)与减振器本体(9)配合处设置有密封件(8)。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8)可以O型密封圈或者耐磨损密封圈其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缓解活塞杆(10)与活塞气缸(11)之间摩擦的Y型密封圈(2);所述Y型密封圈(2)内置在铝盖总成(1)。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顶胶(3),所述支撑顶胶(3)内置在铝盖总成(1)内部并且可以与活动的塞杆缓冲块(6)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螺栓(5);所述调节螺栓(5)配合设置在铝盖总成(1)中并且可以调节所述气嘴总成(4)的气压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5的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3)插接入所述铝盖总成(1)并且固定在其内部。
CN201922016662.9U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 Active CN211175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6662.9U CN211175167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6662.9U CN211175167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5167U true CN211175167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24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16662.9U Active CN211175167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5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28232A (en) Vehicle air suspension strut with compliant cover plate assembly
US5961106A (en) Vehicle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having height adjustment
US4159105A (en) Shock absorber with adjustable spring load
US6220409B1 (en) Stroke dependent bypass
US8006963B2 (en) Wheel-guiding pneumatic spring damper unit
US5690319A (en) Pneumatic suspension system
CA2884328C (en) An air spring, air strut and air suspension system with a linearized spring rate
US6843472B2 (en) Upper shock mount isolator with integral air spring housing pivot bearing
US20070200311A1 (en) Wheel suspension
EP0364411A1 (en) Suspension device for vehicles, comprising a telescopic shock absorber and an air spring
US4105193A (en) Shock absorber and leveling unit with auxiliary damping device for vehicle suspensions
US4527781A (en) Pneumatic vehicle suspension unit with air sleeve guide
CN211175167U (zh) 一种空气悬架减振器
US3222048A (en) 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 units for vehicles
US3954256A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and the like
US3331601A (en) 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 devices
US3285617A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CN204716854U (zh) 空气弹簧
KR20120058149A (ko) 차량용 쇽 업소버
CN210623456U (zh) 一种刚度可调的集成防护式空气弹簧减振器
US10272731B2 (en) Reservoir for airspring applications
GB2239073A (en)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CN207673771U (zh) 一种电子复合减振装置
JPS58408A (ja)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ストラット
JP3114015U (ja) ハイブリッドサスペンショ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