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4694U - 电动对转涵道风扇 - Google Patents

电动对转涵道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4694U
CN211174694U CN201921787137.0U CN201921787137U CN211174694U CN 211174694 U CN211174694 U CN 211174694U CN 201921787137 U CN201921787137 U CN 201921787137U CN 211174694 U CN211174694 U CN 211174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ody
fan
annular
annular frame
moun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871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一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yue Aviation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yue Aviation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yue Aviation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yue Aviation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871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4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4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4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它包括驱动机构、第一风扇体、第二风扇体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风扇体转动,所述传动机构的两个传动端分别与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在第二风扇体驱动下带动第一风扇体相对于第二风扇体同步反方向同速转动。本实用新型只驱动一个风扇体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另一个风扇体反向转动,从而驱动两个风扇体相对反向转动,提高了驱动效率。

Description

电动对转涵道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道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对转涵道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涵道风扇,一般是一个电机驱动一个风扇做单向运动,有扭矩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用一个直径很小的电机在轴心处带动直径较大的风扇,要求电机有很大的扭力,亦即电机需要很高的功率;同时,仅有一个风扇做单向运动,其压缩比也比较低,效率不高。
现代喷气式飞机使用的涡扇发动机,也有一个机械驱动的涵道风扇,在欧盟的环保型航空发动机(VITAL-EnvironmenTaLly FriendlyAeroengine)项目中,以法国斯奈克玛公司为首对对转涡扇项目进行了预研,研究表明,如果让两组风扇对转,第二级风扇的压比可以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之上,其压比约为1.4~1.6。与常规同向旋转多级风扇相比,在风扇尺寸相同和达到相同压比的条件下可使风扇的转速大为降低,进而降低噪声和降低燃油消耗;但为了使两组风扇对转,涡扇发动机的结构为三转子结构,其机械结构极为复杂,复杂结构导致重量增加,综合效益并没有显著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其只驱动一个风扇体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另一个风扇体反向转动,从而驱动两个风扇体相对反向转动,提高了驱动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包括驱动机构、第一风扇体、第二风扇体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风扇体转动,所述传动机构的两个传动端分别与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在第二风扇体驱动下带动第一风扇体相对于第二风扇体同步反方向同速转动。
在本方案中,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风扇体转动,第二风扇体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风扇体相对于第二风扇体同步反方向同速转动。本方案只使用一个驱动机构,减轻了驱动装置重量,节省了成本,结构简单,易于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联动齿轮和至少一个传动齿轮,一个联动齿轮与第一风扇体同轴连接,另一个联动齿轮与第二风扇体同轴连接,所述联动齿轮通过轴承套设在纵向设置的纵轴上,所述传动齿轮位于两个联动齿轮之间且与两个联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通过轴承套设在横向设置的横轴上。
第二风扇体转动时带动与其连接的联动齿轮转动,通过传动齿轮带动另一个联动齿轮同步反向转动,另一个联动齿轮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风扇体同步反向转动,保证两个风扇体的转动方向相反、转速相同。联动齿轮和传动齿轮都为圆锥齿轮。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位于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之间,所述横轴一端与纵轴固定连接,所述横轴另一端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横轴与纵轴相互垂直,横轴的轴线与纵轴的轴线相交。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位于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之间,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连接机构与纵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横向设置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与纵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驱动机构通过连接轴固定在纵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纵轴同轴的环状支架,所述环状支架外壁沿圆周设有多个电磁铁,所述电磁铁沿纵向设置,所述第二风扇体包括与纵轴同轴的环形框体,所述环形框体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涵道扇叶,所述环形框体外缘沿圆周设有多个永磁体,相邻永磁体朝向电磁铁的一端磁极相反,所述第二风扇体上的永磁体位于电磁铁的底部磁极下方。
电磁铁的底部磁极不断变换从而推动第二风扇体转动。电磁铁沿环状支架外壁等间距分布,永磁体沿环形框体外缘等间距分布。环形框体上的所有永磁体围成的圆形直径与所有电磁铁围成的圆形直径相同。环状支架外壁沿圆周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电磁铁的安装槽,安装槽底部开口。电磁铁包括柱状磁芯和绕制在磁芯上的线圈,磁芯底部朝向安装槽底部的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纵轴同轴的环状支架,所述环状支架底部设有呈环形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纵轴同轴,所述安装座内侧壁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电磁铁,所述电磁铁沿安装座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风扇体位于安装座内侧,所述第二风扇体包括与纵轴同轴的环形框体,所述环形框体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涵道扇叶,所述环形框体外缘沿圆周设有多个永磁体,相邻永磁体朝向电磁铁的一端磁极相反,所述第二风扇体上的永磁体位于电磁铁的内侧。安装座上的所有电磁铁围成的圆形的轴线与所有永磁体围成的圆形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框体外侧套设有环形框套,所述环形框套与环形框体之间存在环形间隙,所述永磁体位于环形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包括驱动机构、第一风扇体、第二风扇体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驱动机构位于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之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环状支架,所述环状支架外壁上端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风扇体转动的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环状支架外壁下端设有用于驱动第二风扇体转动的第二驱动模块,所述传动机构的两个传动端分别与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能够在一个风扇体驱动下带动另一个风扇体同速转动且使两个风扇体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本方案中,可控制第一驱动模块驱动第一风扇体转动,第一风扇体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风扇体相对于第一风扇体同步反方向同速转动,也可以控制第二驱动模块驱动第二风扇体转动,第二风扇体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风扇体相对于第二风扇体同步反方向同速转动。
本方案可驱动任意一个风扇体转动,从而驱动两个风扇体相对反向同速转动。工作时,如果一个驱动机构故障,则可使用另一个驱动机构工作,保证电动对转涵道风扇正常运行,提高了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环状支架顶部的呈环形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内侧壁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沿第一安装座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环状支架顶部的呈环形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内侧壁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沿第二安装座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风扇体位于第一安装座内侧,所述第二风扇体位于第二安装座内侧,所述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的结构相同,都包括环形框体,所述环形框体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涵道扇叶,所述环形框体外缘沿圆周设有多个永磁体,所述第一风扇体上的相邻永磁体朝向第一电磁铁的一端磁极相反,所述第二风扇体上的相邻永磁体朝向第二电磁铁的一端磁极相反,所述第一风扇体上的永磁体位于第一电磁铁的内侧,所述第二风扇体上的永磁体位于第二电磁铁的内侧。
第一风扇体上的所有永磁体围成的圆形的轴线、第二风扇体上的所有永磁体围成的圆形的轴线、所有第一电磁铁围成的圆形的轴线、所有第二电磁铁围成的圆形的轴线都位于同一直线。第一电磁铁的内端磁极不断变换可推动第一风扇体转动,第二电磁铁的内端磁极不断变换可推动第二风扇体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框体外侧套设有环形框套,所述环形框套与环形框体之间存在环形间隙,所述永磁体位于环形间隙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联动齿轮和至少一个传动齿轮,一个联动齿轮与第一风扇体同轴连接,另一个联动齿轮与第二风扇体同轴连接,所述联动齿轮通过轴承套设在纵向设置的纵轴上,所述传动齿轮位于两个联动齿轮之间且与两个联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通过轴承套设在横向设置的横轴上。
当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都工作时,传动机构还有同步功能,两个风扇体都转动带动联动齿轮转动,上下两个联动齿轮反向转动输出力到传动齿轮驱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使上下两个风扇体能够同步反向转动,保证两个风扇体的转速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驱动一个风扇体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另一个风扇体反向转动,从而驱动两个风扇体相对反向转动,提高了驱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环状支架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第二风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第二风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机构,2、第一风扇体,3、第二风扇体,4、联动齿轮,5、传动齿轮,6、纵轴,7、横轴,8、连接轴,9、环状支架,10、电磁铁,11、环形框体,12、涵道扇叶,13、永磁体,14、安装槽,15、安装座,16、第一电磁铁,17、第二电磁铁,18、第一安装座,19、第二安装座,20、环形框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驱动机构1、第一风扇体2、第二风扇体3和传动机构,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上下相对设置,驱动机构1用于驱动第二风扇体3转动,传动机构的两个传动端分别与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连接,传动机构用于在第二风扇体3驱动下带动第一风扇体2相对于第二风扇体3同步反方向同速转动,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
传动机构包括两个联动齿轮4和两个传动齿轮5,一个联动齿轮4与第一风扇体2同轴连接,另一个联动齿轮4与第二风扇体3同轴连接,联动齿轮4通过轴承套设在纵向设置的纵轴6上,传动齿轮5位于两个联动齿轮4之间且与两个联动齿轮4啮合,传动齿轮5通过轴承套设在横向设置的横轴7上。
驱动机构1位于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之间,驱动机构1包括与纵轴6同轴的环状支架9,传动机构位于环状支架9内侧,环状支架9外壁沿圆周等间距设有多个电磁铁10,电磁铁10沿纵向设置,第二风扇体3包括与纵轴6同轴的环形框体11,环形框体11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涵道扇叶12,环形框体11外缘沿圆周等间距设有多个永磁体13,相邻永磁体13朝向电磁铁10的一端磁极相反,第二风扇体3上的永磁体13位于电磁铁10的底部磁极下方。环形框体11上的所有永磁体13围成的圆形直径与所有电磁铁10围成的圆形直径相同。
横轴7与纵轴6相互垂直,横轴7的轴线与纵轴6的轴线相交。两个横轴7同轴,横轴7一端与纵轴6固定连接,横轴7另一端与环状支架9固定连接。联动齿轮4和传动齿轮5都为圆锥齿轮。
驱动机构1通过连接机构与纵轴6固定连接,连接机构包括两个横向设置的连接轴8,连接轴8一端与纵轴6固定连接,连接轴8另一端与环状支架9固定连接,两个连接轴8同轴,连接轴8与横轴7相互垂直。驱动机构通过横轴、连接轴固定在纵轴上,构成一体,以保障双转子电机的正常运行。
在本方案中,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风扇体转动,第二风扇体转动时带动与其连接的联动齿轮转动,通过传动齿轮带动另一个联动齿轮同步反向转动,另一个联动齿轮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风扇体同步反向转动,保证两个风扇体的转动方向相反、转速相同。本方案只使用一个驱动机构,减轻了驱动装置重量,节省了成本,结构简单,易于控制。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环形框体上相邻永磁体朝向电磁铁的一端磁极相反(即环形框体上任意两个相邻永磁体朝向电磁铁的一端磁极为N极、S极),电磁铁的底部磁极不断变换从而推动第二风扇体转动。
环状支架9外壁沿圆周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电磁铁的安装槽14,安装槽14底部开口。电磁铁10包括柱状磁芯和绕制在磁芯上的线圈,磁芯底部朝向安装槽14底部的开口。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如图5、图6、图7所示,包括驱动机构1、第一风扇体2、第二风扇体3和传动机构,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上下相对设置,驱动机构1用于驱动第二风扇体3转动,传动机构的两个传动端分别与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连接,传动机构用于在第二风扇体3驱动下带动第一风扇体2相对于第二风扇体3同步反方向同速转动,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
传动机构包括两个联动齿轮4和两个传动齿轮5,一个联动齿轮4与第一风扇体2同轴连接,另一个联动齿轮4与第二风扇体3同轴连接,联动齿轮4通过轴承套设在纵向设置的纵轴6上,传动齿轮5位于两个联动齿轮4之间且与两个联动齿轮4啮合,传动齿轮5通过轴承套设在横向设置的横轴7上。
驱动机构1位于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之间,驱动机构1包括与纵轴6同轴的环状支架9,传动机构位于环状支架9内侧,环状支架9底部设有呈环形的安装座15,安装座15与纵轴6同轴,安装座15内侧壁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电磁铁10,电磁铁10沿安装座15的径向设置,第二风扇体3位于安装座15内侧,第二风扇体3包括与纵轴6同轴的环形框体11,环形框体11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涵道扇叶12,环形框体11外缘沿圆周等间距设有多个永磁体13,相邻永磁体13朝向电磁铁10的一端磁极相反,第二风扇体3上的永磁体13位于电磁铁10的内侧,环形框体11外侧套设有环形框套20,环形框套20与环形框体11之间存在环形间隙,永磁体13位于环形间隙内。安装座上的所有电磁铁围成的圆形的轴线与所有永磁体围成的圆形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
横轴7与纵轴6相互垂直,横轴7的轴线与纵轴6的轴线相交。两个横轴7同轴,横轴7一端与纵轴6固定连接,横轴7另一端与环状支架9固定连接。联动齿轮4和传动齿轮5都为圆锥齿轮。
驱动机构1通过连接机构与纵轴6固定连接,连接机构包括两个横向设置的连接轴8,连接轴8一端与纵轴6固定连接,连接轴8另一端与环状支架9固定连接,两个连接轴8同轴,连接轴8与横轴7相互垂直。驱动机构通过横轴、连接轴固定在纵轴上,构成一体,以保障双转子电机的正常运行。
在本方案中,电磁铁水平设置,电磁铁的轴线延伸线与环状支架的轴线相交。相邻永磁体朝向电磁铁的一端磁极相反(即环形框体上任意两个相邻永磁体朝向电磁铁的一端磁极为N极、S极),电磁铁的内端磁极不断变换从而推动第二风扇体转动,第二风扇体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风扇体同步反方向同速转动。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如图8所示,包括驱动机构1、第一风扇体2、第二风扇体3和传动机构,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上下相对设置,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驱动机构1位于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之间,驱动机构1包括环状支架9,环状支架9外壁上端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风扇体2转动的第一驱动模块,环状支架9外壁下端设有用于驱动第二风扇体3转动的第二驱动模块,传动机构的两个传动端分别与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连接,传动机构能够在一个风扇体驱动下带动另一个风扇体同速转动且使两个风扇体的转动方向相反。
传动机构位于环状支架9内侧,传动机构包括两个联动齿轮4和两个传动齿轮5,一个联动齿轮4与第一风扇体2同轴连接,另一个联动齿轮4与第二风扇体3同轴连接,联动齿轮4通过轴承套设在纵向设置的纵轴6上,传动齿轮位于两个联动齿轮4之间且与两个联动齿轮4啮合,传动齿轮通过轴承套设在横向设置的横轴6上,环状支架9与纵轴6同轴。
第一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环状支架9顶部的呈环形的第一安装座18,第一安装座18内侧壁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电磁铁16,第一电磁铁16沿第一安装座18的径向设置,第二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环状支架9顶部的呈环形的第二安装座19,第二安装座19内侧壁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二电磁铁17,第二电磁铁17沿第二安装座19的径向设置,第一风扇体2位于第一安装座18内侧,第二风扇体3位于第二安装座19内侧,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的结构相同,都包括环形框体11,环形框体11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涵道扇叶12,环形框体11外缘沿圆周等间距设有多个永磁体13,第一风扇体2上的相邻永磁体13朝向第一电磁铁16的一端磁极相反,第二风扇体3上的相邻永磁体13朝向第二电磁铁17的一端磁极相反,第一风扇体2上的永磁体13位于第一电磁铁16的内侧,第二风扇体3上的永磁体13位于第二电磁铁17的内侧,环形框体11外侧套设有环形框套20,环形框套20与环形框体11之间存在环形间隙,永磁体13位于环形间隙内。
第一风扇体上的所有永磁体围成的圆形的轴线、第二风扇体上的所有永磁体围成的圆形的轴线、所有第一电磁铁围成的圆形的轴线、所有第二电磁铁围成的圆形的轴线都位于同一直线。
在本方案中,第一电磁铁的内端磁极不断变换可推动第一风扇体转动,第二电磁铁的内端磁极不断变换可推动第二风扇体转动。本方案可控制第一驱动模块驱动第一风扇体转动,第一风扇体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风扇体相对于第一风扇体同步反方向同速转动,也可以控制第二驱动模块驱动第二风扇体转动,第二风扇体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风扇体相对于第二风扇体同步反方向同速转动。
本方案可驱动任意一个风扇体转动,从而驱动两个风扇体相对反向同速转动。工作时,如果一个驱动机构故障,则可使用另一个驱动机构工作,保证电动对转涵道风扇正常运行,提高了可靠性。
当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都工作时,传动机构还有同步功能,两个风扇体都转动带动联动齿轮转动,上下两个联动齿轮反向转动输出力到传动齿轮驱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使上下两个风扇体能够同步反向转动,保证两个风扇体的转速相同。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第一风扇体(2)、第二风扇体(3)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驱动机构(1)用于驱动第二风扇体(3)转动,所述传动机构的两个传动端分别与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在第二风扇体(3)驱动下带动第一风扇体(2)相对于第二风扇体(3)同步反方向同速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联动齿轮(4)和至少一个传动齿轮(5),一个联动齿轮(4)与第一风扇体(2)同轴连接,另一个联动齿轮(4)与第二风扇体(3)同轴连接,所述联动齿轮(4)通过轴承套设在纵向设置的纵轴(6)上,所述传动齿轮(5)位于两个联动齿轮(4)之间且与两个联动齿轮(4)啮合,所述传动齿轮(5)通过轴承套设在横向设置的横轴(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位于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之间,所述横轴(7)一端与纵轴(6)固定连接,所述横轴(7)另一端与驱动机构(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与纵轴(6)同轴的环状支架(9),所述环状支架(9)外壁沿圆周设有多个电磁铁(10),所述电磁铁(10)沿纵向设置,所述第二风扇体(3)包括与纵轴(6)同轴的环形框体(11),所述环形框体(11)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涵道扇叶(12),所述环形框体(11)外缘沿圆周设有多个永磁体(13),相邻永磁体(13)朝向电磁铁(10)的一端磁极相反,所述第二风扇体(3)上的永磁体(13)位于电磁铁(10)的底部磁极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与纵轴(6)同轴的环状支架(9),所述环状支架(9)底部设有呈环形的安装座(15),所述安装座(15)与纵轴(6)同轴,所述安装座(15)内侧壁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电磁铁(10),所述电磁铁(10)沿安装座(15)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风扇体(3)位于安装座(15)内侧,所述第二风扇体(3)包括与纵轴(6)同轴的环形框体(11),所述环形框体(11)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涵道扇叶(12),所述环形框体(11)外缘沿圆周设有多个永磁体(13),相邻永磁体(13)朝向电磁铁(10)的一端磁极相反,所述第二风扇体(3)上的永磁体(13)位于电磁铁(10)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框体(11)外侧套设有环形框套(20),所述环形框套(20)与环形框体(11)之间存在环形间隙,所述永磁体(13)位于环形间隙内。
7.一种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第一风扇体(2)、第二风扇体(3)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驱动机构(1)位于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之间,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环状支架(9),所述环状支架(9)外壁上端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风扇体(2)转动的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环状支架(9)外壁下端设有用于驱动第二风扇体(3)转动的第二驱动模块,所述传动机构的两个传动端分别与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能够在一个风扇体驱动下带动另一个风扇体同速转动且使两个风扇体的转动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环状支架(9)顶部的呈环形的第一安装座(18),所述第一安装座(18)内侧壁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电磁铁(16),所述第一电磁铁(16)沿第一安装座(18)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环状支架(9)顶部的呈环形的第二安装座(19),所述第二安装座(19)内侧壁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二电磁铁(17),所述第二电磁铁(17)沿第二安装座(19)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风扇体(2)位于第一安装座(18)内侧,所述第二风扇体(3)位于第二安装座(19)内侧,所述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的结构相同,都包括环形框体(11),所述环形框体(11)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涵道扇叶(12),所述环形框体(11)外缘沿圆周设有多个永磁体(13),所述第一风扇体(2)上的相邻永磁体(13)朝向第一电磁铁(16)的一端磁极相反,所述第二风扇体(3)上的相邻永磁体(13)朝向第二电磁铁(17)的一端磁极相反,所述第一风扇体(2)上的永磁体(13)位于第一电磁铁(16)的内侧,所述第二风扇体(3)上的永磁体(13)位于第二电磁铁(17)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框体(11)外侧套设有环形框套(20),所述环形框套(20)与环形框体(11)之间存在环形间隙,所述永磁体(13)位于环形间隙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对转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体(2)和第二风扇体(3)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联动齿轮(4)和至少一个传动齿轮(5),一个联动齿轮(4)与第一风扇体(2)同轴连接,另一个联动齿轮(4)与第二风扇体(3)同轴连接,所述联动齿轮(4)通过轴承套设在纵向设置的纵轴(6)上,所述传动齿轮(5)位于两个联动齿轮(4)之间且与两个联动齿轮(4)啮合,所述传动齿轮(5)通过轴承套设在横向设置的横轴(7)上。
CN201921787137.0U 2019-10-23 2019-10-23 电动对转涵道风扇 Active CN211174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7137.0U CN211174694U (zh) 2019-10-23 2019-10-23 电动对转涵道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7137.0U CN211174694U (zh) 2019-10-23 2019-10-23 电动对转涵道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4694U true CN211174694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4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87137.0U Active CN211174694U (zh) 2019-10-23 2019-10-23 电动对转涵道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4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0417B2 (en) Engine arrangement
JP5563642B2 (ja) ヘリコプタの電動テールロータ
US20080179455A1 (en) Turboprop with a variable-pitch propeller
US10053212B2 (en) Transmission for coaxial multi-rotor system
CN103803064A (zh) 皮带传动的四旋翼飞行器
WO2012044791A1 (en) Magnetic levitation transmission
CN211174694U (zh) 电动对转涵道风扇
CN103803069A (zh) 锥齿传动的四旋翼飞行器
CN212231263U (zh) 一种与太阳轮共轴的电机直驱的齿轮机构
CN108880091A (zh) 一种双轴驱动谐波减速电机
CN111237211A (zh) 电动对转涵道风扇
RU2733306C1 (ru) Винт для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способного к зависанию
CN210761238U (zh) 一种共轴宽窄翼推进装置
CN113148132A (zh) 减少反扭矩的旋翼组件和单旋翼移动装置
CN210518068U (zh) 一种双转子电机
CN208522634U (zh) 一种盘形磁力调速器
CN110683041A (zh) 一种碟状飞行器
CN210629313U (zh) 对转双转子无刷直流电机
CN210761239U (zh) 一种共轴长短翼推进装置
CN215554111U (zh) 减少反扭矩的旋翼组件和单旋翼移动装置
CN212220574U (zh) 一种交叉双旋翼直升机构
CN210101980U (zh) 一种用于智慧人防的智能无人驾驶航空器
CN210416974U (zh) 基于对转双转子电机的电动共轴多旋翼直升机
CN211001822U (zh) 一种蝶状飞行器
CN202439841U (zh) 空气螺旋桨电动齿轮变矩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