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4263U - 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4263U
CN211174263U CN201921743297.5U CN201921743297U CN211174263U CN 211174263 U CN211174263 U CN 211174263U CN 201921743297 U CN201921743297 U CN 201921743297U CN 211174263 U CN211174263 U CN 211174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water
chip
plat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432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业国
陈诗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7432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4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4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42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油冷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叠加连接的底板、下水片、冷却芯片组,上水片,油道和水道,冷却芯片组构造成从下往上依次叠加连接的油芯片、翅片和水芯片,油芯片和水芯片的侧边缘通过向上的冲弯斜面配合连接,油芯片和水芯片均向水道内侧延伸形成用于密封连接油芯片和水芯片的第一翻边连接台,油芯片和水芯片均向油道外侧延伸形成用于密封连接油芯片和水芯片的第二翻边连接台。芯片边缘结合方式采用倾斜面结合,油芯片和水芯片的油孔和水孔通过翻边连接结合,各部件结合处通过真空炉加热使焊料粘贴,密封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油冷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
背景技术
柴油机的运转需要机油润滑,由于柴油发动机运行后燃烧室温度可达到1500--2000℃,机油的温度会升高,由于机油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变稀,降低了润滑能力。因此,现有技术采用机油冷却器进行冷却机油,降低机油温度,保持油温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保持机油一定的粘度以达到较好的润滑效果。
现有机油冷却器,芯子总成是一组由多片芯片重叠而成的芯片组件,如中国专利CN2783106Y,芯子总成是一组由多片芯片重叠而成的芯片组件,所述的芯子总成上设有进油口、出油口,每片芯片具有进油孔、出油孔,所述芯子总成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与所述芯片上的进油孔和出油孔联通,芯片内部设有油道翅片,所述的相邻芯片之间还设有水道翅片,相邻芯片之间采用在芯片上拉伸而成的油孔凸台焊接连接。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实现机油的冷却,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芯片的侧面为垂直边,由于芯片叠加安装,在工艺选用过盁公差的紧配合,由于侧面的厚度很小,通常为0.5mm左右,易产生变形产生泄露,如果采用间隙配合则对密封性能影响较大。此外过盈配合装配较为困难,对模具要求高,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芯片边缘结合方式采用倾斜面结合,油芯片和水芯片通过翻边结合,机油和冷却水隔离效果好,装置的密封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叠加连接的底板、下水片、冷却芯片组和上水片,还包括贯通所述底板、下水片和冷却芯片组的油道和水道,冷却芯片组数量为2组以上且依次叠加,冷却芯片组构造成从下往上依次叠加连接的油芯片、翅片和水芯片,所述冷却芯片组内部为与所述油道连通的机油容腔,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机油容腔内部;所述冷却芯片组和所述下水片之间形成冷却液腔,上水片和所述冷却芯片组之间也形成冷却液腔,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芯片组之间也形成冷却液腔,上述的各个冷却液腔连通在一起,各部件结合处通过真空炉加热使焊料粘贴。
所述油芯片和所述水芯片的侧边缘通过向上的冲弯斜面配合连接;
同一组所述冷却芯片组内的所述油芯片和所述水芯片均向所述水道内侧延伸形成用于密封连接所述油芯片和所述水芯片的第一翻边连接台,从而把冷却液和机油隔开形成水道,所述第一翻边连接台向水道的内侧延伸,即可以提高连接强度,又避免了第一翻边连接台占用翅片的空间,可容纳更大的翅片,提高散热效果;因为水的粘度较低,虽然第一翻边连接台占用了水道,但是没有增加过多的流动阻力,提高了散热效率。
所述油芯片和上部相邻的所述冷却芯片组内的所述水芯片均向所述油道外侧延伸形成用于密封连接所述油芯片和所述水芯片的第二翻边连接台,从而把冷却液和机油隔开形成油道,第二翻边连接台向所述油道外侧延伸,即可以提高连接强度,由于润滑油的粘度大,所以选择向油道内翻边,避免了第二翻边连接台占用所述油道的流通面积,所述油道的管径没有减小,减小了润滑油的流动阻力,提高散热效果。
所述第一翻边连接台和所述第二翻边连接台便于焊接加工时,片状焊料的放置,增加了焊接接触面,密封效果好。
油芯片和水芯片的边缘结合方式采用倾斜面焊接结合,油芯片和水芯片通过翻边焊接结合,机油和冷却水的密封性能好,保证了水和油不相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边连接台和所述第二翻边连接台均构造成水平翻边结构,所述第一翻边连接台和所述第二翻边连接台的接缝为水平面,即采用垂直翻边,结构简单,由于焊料是平面片状,便于焊接连接时焊料的放置,焊接效果好,接触面大,密封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冲弯斜面和水平面的夹角为70~80°,选取该角度便于安装,较大的角度安装紧固,同时避免了角度过大造成的变形。
优选的,所述油芯片底部向下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水芯片顶部向上设置有与相邻的所述冷却芯片组的所述油芯片上的第一凸台连接的第二凸台,增加了连接点,芯片焊接后,结构更加紧固,提高了耐用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的连接处构造成平面,采用平面连接,接触面更大,结合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芯片边缘结合方式采用倾斜面结合,配合紧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过盈配合带来的变形。
2、油芯片和水芯片通过翻边结合,机油和冷却水隔离效果好,装置的密封性能好。
3、第一翻边连接台向水道的内侧延伸保证了保证了翅片的安装空间,第二翻边连接台向所述油道外侧延伸降低了润滑油的流动阻力,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的俯视图,图1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和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是图 5的D-D线剖视图。
图6和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是图 7的C-C线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芯片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下水片,3-冷却芯片组,301-油芯片,302-翅片,303- 水芯片,4-油道,401-进油口,402-出油口,5-水道,501-进水口,502-出水口,6-冲弯斜面,7-第一翻边连接台,8-第二翻边连接台,9-第一凸台, 10-第二凸台,11-上水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叠加连接的底板1、下水片2、冷却芯片组3和上水片(11),还包括贯通所述底板1、下水片2和冷却芯片组3的油道4和水道5。
如图8所示,冷却芯片组3数量为三个且依次叠加,冷却芯片组3构造成从下往上依次叠加连接的油芯片301、翅片302和水芯片303,所述油芯片301和所述水芯片303的侧边缘通过向上的冲弯斜面6配合连接,同一组所述冷却芯片组3内的所述油芯片301和所述水芯片303均向所述水道5内侧延伸形成用于密封连接所述油芯片301和所述水芯片303的第一翻边连接台7,所述油芯片301和上部相邻的所述冷却芯片组3内的所述水芯片303均向所述油道4外侧延伸形成用于密封连接所述油芯片301和所述水芯片303的第二翻边连接台8。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和图3所示,机油从底板1的进油口(401)通过油道4进入到翅片302,翅片302与油芯片301内壁、水芯片303外壁焊贴,机油的热量传到水芯片303壁,油道4连接旁通阀,旁通阀不会打开,机油出不去,机油只能从出油口(402)流出,进油口(401)和出油口(402)体对角线设置。冷却水从进水口501经由水道5进入到水芯片303内腔,从出水口502流出,把热量带走,进水口501和出水口502体对角线设置。第一翻边连接台7、第二翻边连接台8以及侧边的冲弯斜面6通过铝锌焊料熔解后密封,使水油不相通。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叠加连接的底板1、下水片2、冷却芯片组3和上水片(11),还包括贯通所述底板1、下水片2和冷却芯片组3的油道4和水道5,冷却芯片组3数量为 2个且依次叠加。
如图8所示,冷却芯片组3构造成从下往上依次叠加连接的油芯片 301、翅片302和水芯片303,所述油芯片301和所述水芯片303的侧边缘通过向上的冲弯斜面6配合连接,同一组所述冷却芯片组3内的所述油芯片301和所述水芯片303均向所述水道5内侧延伸形成用于密封连接所述油芯片301和所述水芯片303的第一翻边连接台7,所述油芯片301和上部相邻的所述冷却芯片组3内的所述水芯片303均向所述油道4外侧延伸形成用于密封连接所述油芯片301和所述水芯片303的第二翻边连接台8;所述翅片为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缸柴油机、汽油机和氢气发动机的润滑油冷却。
如图4和图6所示,由于采用冲弯斜面6连接,所以所述油芯片301 和所述水芯片303的截面整体上呈现为梯形结构。
如图3所示,第一翻边连接台7和所述第二翻边连接台8均构造成水平翻边结构;
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冲弯斜面6和水平面的夹角为70°;
所述油芯片301底部向下设置有第一凸台9,所述水芯片303顶部向上设置有与相邻的所述冷却芯片组3的所述油芯片301上的第一凸台9连接的第二凸台10,即相邻的所述水芯片303和所述油芯片301之间通过凸台连接,增加芯片之间的连接支撑力;
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第一凸台9和所述第二凸台10的连接处构造成平面。
本实施例中,焊料分别装在翅片302上下、所述第一翻边连接台7、第二翻边连接台8、冲弯斜面6的结合处,采用钎焊,铝锌焊料熔解,把接合处粘贴。
本实施例中底板1、下水片2、油芯片301、水芯片303和上水片(11) 均采用铝合金材质,铝的传热糸数为175,不锈钢传热糸数为40,通过公式计算可知,只要用1/4铝做机油冷却芯子,就达到不锈钢效果,能使机油冷却器芯子体积缩小,散热性能好的技术性问题。底板1、下水片2、油芯片301、水芯片303和上水片(11)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铝合金机油冷却芯子,焊料为铝锌材料,熔点为650℃,在升温途中,真空度变化不明显,不同材料在高温下,物理、化学反应不同,焊接不锈钢与焊铝合金,工艺上有区别。焊铝时间短,节省电费,降低成本。目前市场上铝板价格比不锈钢便宜,如果铝与不锈钢每㎏价格相同,铝的比重为2.7,不锈钢比重为7.9,当厚度为0.5㎜按面积来算,铝的面积相当于不锈钢3 倍,釆用铝做机油冷却器芯子,有利于降低成本。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冲弯斜面6和水平面的夹角为80°,斜度较大,安装更加稳固。冷却芯片组3数量为4个,选取铝合金材料后由于铝的传热系数好,冷却芯片组3数量做成4个,即可达散热性能要求,节省成本。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5)

1.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叠加连接的底板(1)、下水片(2)、冷却芯片组(3)和上水片(11),还包括贯通所述底板(1)、下水片(2)和冷却芯片组(3)的油道(4)和水道(5),冷却芯片组(3)数量为2组以上且依次叠加,冷却芯片组(3)构造成从下往上依次叠加连接的油芯片(301)、翅片(302)和水芯片(303),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芯片(301)和所述水芯片(303)的侧边缘通过向上的冲弯斜面(6)配合连接,同一组所述冷却芯片组(3)内的所述油芯片(301)和所述水芯片(303)均向所述水道(5)内侧延伸形成用于密封连接所述油芯片(301)和所述水芯片(303)的第一翻边连接台(7),所述油芯片(301)和上部相邻的所述冷却芯片组(3)内的所述水芯片(303)均向所述油道(4)外侧延伸形成用于密封连接所述油芯片(301)和所述水芯片(303)的第二翻边连接台(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其特征在于:第一翻边连接台(7)和所述第二翻边连接台(8)均构造成水平翻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弯斜面(6)和水平面的夹角为7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芯片(301)底部向下设置有第一凸台(9),所述水芯片(303)顶部向上设置有与相邻的所述冷却芯片组(3)的所述油芯片(301)上的第一凸台(9)连接的第二凸台(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9)和所述第二凸台(10)的连接处构造成平面。
CN201921743297.5U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74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3297.5U CN211174263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3297.5U CN211174263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4263U true CN211174263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26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4329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74263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4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97322U (zh) 一种冷凝式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二次换热器
CN204677283U (zh) 热交换器
US20150285572A1 (en) Brazed heat exchanger
US20070187081A1 (en) Heat exchanger
EP3026386B1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201433802Y (zh) 板翅式铝质机油冷却器
US8646516B2 (en) Alternating plate headerless heat exchangers
CN104884890B (zh) 热交换器,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
CN102345934A (zh) 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板翅式热交换器
CN202254317U (zh) 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板翅式热交换器
CN211174263U (zh) 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芯
CN104620401B (zh) 热电装置
JP2021085581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温水装置
CN109026339A (zh) 一种汽车混合散热水箱组件
CN202284497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106382831A (zh) 一种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
CN201340207Y (zh) 重型汽车用散热器
CN206450113U (zh) 板式换热器
US20100170668A1 (en) Heat exchanger having a plastic collecting tank
CN211557793U (zh) 一种舰载钛合金板翅式液冷机箱
CN201621983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10570121U (zh) 一种水冷管
KR100704750B1 (ko) 복합식 진공관형 태양열 집열기
CN205664581U (zh) 太阳能集热联箱内胆
CN105737633A (zh) 一种叠片式冷、热交换器及其制造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