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3435U - 一种锁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3435U
CN211173435U CN201921537483.3U CN201921537483U CN211173435U CN 211173435 U CN211173435 U CN 211173435U CN 201921537483 U CN201921537483 U CN 201921537483U CN 211173435 U CN211173435 U CN 211173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groove
rotary disc
pushing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74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胜雄
王金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mans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mans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mans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mans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374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3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3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3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具,包括壳体、把手、转盘、离合装置以及杆座,把手设于壳体外侧,转盘可沿开锁或上锁方向转动,转盘设于壳体内侧并与把手固定连接,转盘上设有离合槽,离合装置固定于壳体内侧,其包括可伸入或退出离合槽的离合销以及可驱动离合销移动的驱动装置,离合销伸入离合槽时,锁止转盘沿开锁方向的转动,杆座固定连接于转盘的一端,其上设有用于连接驱动杆的连接孔。通过离合槽和离合销的配合实现锁止转盘沿开锁方向的转动,同时锁止与转盘连接的驱动杆的转动,避免从室外使用插片式工具转动驱动杆从而驱动锁舌移动达到非法开锁的目的,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能和防盗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锁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领域,特别是一种锁具。
背景技术
一般门锁均设有室外面板、室内面板、锁体,室内面板上设有室内把手,室内把手上设有内把手转轴;室外面板上设有室外把手,室外把手上设有外把手转轴。当不法分子通过敲击室外面板导致室外面板损坏或者脱落,连接室内把手和室外把手的驱动杆可能会暴露出来,通过使用夹片、钢片、插片之类的工具从室外夹住驱动杆进行转动,使得驱动杆推动锁舌移动从而达到开锁目的,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锁具,旨在解决在室外采用插片类工具非法开锁、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锁具,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外侧的把手,还包括:
转盘,所述转盘可沿开锁或上锁方向转动,所述转盘设于所述壳体内侧并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上设有离合槽;
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侧,其包括可伸入或退出所述离合槽的离合销以及可驱动所述离合销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离合销伸入所述离合槽时,锁止所述转盘沿开锁方向的转动;
杆座,所述杆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转盘的一端,其上设有用于连接驱动杆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离块以及可推动所述分离块移动的弹性推移机构;所述分离块与所述转盘活动设置,其包括主体部以及移动时可将离合销推顶出离合槽的推顶部,所述推顶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且伸入所述离合槽内;所述弹性推移机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外侧、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侧并与所述分离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中部设有沿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把手包括把持部以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弹性推移机构包括一端从所述第二通孔伸出、另一端与所述分离块的主体部连接的按键以及用于推动所述按键复位的第一弹性件;按压所述按键可推动所述主体部带动所述推顶部在离合槽内移动,将所述离合销推顶出所述离合槽。
进一步地,所述推顶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侧面,并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且向外延伸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推顶离合销的推顶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侧壁上设有当转盘沿上锁方向转动时供离合销滑动的导引滑槽;所述导引滑槽连通所述离合槽,且所述导引滑槽的槽深由靠近所述离合槽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杆座安装于所述第一凸台,并与所述转盘之间形成所述分离块的活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转盘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一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杆座包括用于连接驱动杆的座主体以及两个反向设置于所述座主体上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还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形成所述离合槽。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离合槽以及朝向壳体伸出的换向钉,所述转盘与壳体之间设有扭簧,所述壳体上设有分布于转盘两侧的两个定位凸起;所述换向钉抵靠所述扭簧的第一自由端,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凸起抵靠第二自由端;所述转盘转过180度后,所述换向钉可切换至抵靠所述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自由端则抵靠另一个定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锁具,该锁具安装在室内门板上,通过所述离合槽和离合销的配合实现锁止所述转盘沿开锁方向的转动,同时锁止与转盘连接的驱动杆的转动,避免从室外使用插片式工具转动驱动杆从而驱动锁舌移动达到非法开锁的目的,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能和防盗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盘和分离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锁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连接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扭簧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为了方便描述,采用了空间相对术语,如“底”、“侧”、“上”、“下”、“前”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者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部件或特征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具,该锁具安装于室内门板上,包括壳体1、把手2、转盘3、离合装置4以及杆座5,所述把手2设于所述壳体1外侧,所述壳体1包括面板11以及与面板11固定连接的盖板12,所述盖板12紧贴门板,所述面板11与盖板12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转盘3可沿开锁或者上锁方向转动,优选地,所述开锁方向为把手2下压方向,所述上锁方向为把手2上提方向。所述转盘3设于所述壳体1内侧(容置腔)并与所述把手2固定连接,所述把手2可带动所述转盘3转动,所述转盘3上设有离合槽31。所述离合装置4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侧(容置腔),其包括可伸入或者退出所述离合槽31的离合销41以及与离合销41连接的驱动装置42,所述驱动装置42接收电子指令后可驱动所述离合销41伸入或者退出所述离合槽31,所述离合销41伸入所述离合槽31时,锁止所述转盘3沿开锁方向的转动,所述离合销41退出所述离合槽31时,所述转盘3可沿开锁方向转动。所述杆座5固定连接于所述转盘3的一端,其上设有用于连接驱动杆6的连接孔51,所述驱动杆6在转盘3的带动下可驱动锁舌从而输出开锁或者关锁动力。通过所述离合槽31和离合销41的配合可以实现锁止所述转盘3沿开锁方向的转动,同时锁止与转盘3连接的驱动杆6的转动,避免从室外使用插片式工具转动驱动杆6从而驱动锁舌移动达到非法开锁的目的,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能和防盗性能。
如图1至图3所示,该锁具还包括分离块7以及可推动所述分离块7移动的弹性推移机构8,所述分离块7与所述转盘3活动设置,所述分离块7可相对所述转盘3移动,所述分离块7包括主体部71以及移动时可将离合销41推顶出所述离合槽31的推顶部72,所述推顶部72设置于所述主体部71上且伸入所述离合槽31内。所述分离块7相对所述转盘3移动时,所述推顶部72可在所述离合槽31内移动。所述弹性推移机构8一端伸出所述壳体1外侧、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1内侧(容置腔)并与所述分离块7连接。所述转盘3中部设有沿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一通孔32,所述把手2包括把持部21以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转盘3的连接部22,所述把持部21与所述连接部22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2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21,所述面板1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2和第二通孔221位置对应的第三通孔111。所述弹性推移机构8包括一端从所述第二通孔221伸出、另一端与所述分离块7的主体部71连接的按键81以及用于推动所述按键81复位的第一弹性件82,按压所述按键81可推动所述主体部71带动所述推顶部72在离合槽31内移动,所述离合销41伸入所述离合槽31内并位于所述推顶部72的移动方向的前端,向前移动的推顶部72可抵顶所述离合销41并将所述离合销41推顶出所述离合槽31,从而解锁转盘31沿开锁方向上的转动,在此过程中,按压按键81推动主体部71时的阻力主要来自于离合销41和第一弹性件82,该阻力值较小,按压轻便,使用体验佳。所述把手2通过转盘3传递开锁动力,而非通过按键81、分离块7带动驱动杆6转动从而输出开锁动力,通过将传递开锁动力的转盘3与解锁转盘3转动的分离块7相分离的设置,转动所述把手2从而使得所述转盘3转动所需的力道较小。所述第一弹性件82可推动所述按键81复位,转动所述把手2时必须按压所述按键81并保持离合销41移出离合槽31的状态,所述把手2才可带动所述转盘3沿开锁方向转动,从而解决了非法分子从猫眼开锁的安全隐患。
如图3所示,所述推顶部72连接于所述主体部71侧面,并相对于所述主体部71向外延伸,所述推顶部72向外延伸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推顶离合销41的推顶斜面721,所述推顶斜面721的厚度沿向外延伸的方向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推顶斜面721的末端仍具有一定的厚度,在所述离合销41被移出离合槽31后,所述推顶斜面721的末端抵顶所述离合销41。优选地,所述主体部71与推顶部72一体成型。所述推顶部72连接于所述主体部71侧面,并相对于所述主体部71向外延伸的设置方式,可使得分离块7的厚度较小,以便于将锁具的整体结构做的更薄。
如图3所示,所述转盘3的侧壁上设有当转盘3沿上锁方向转动时供离合销41滑动的导引滑槽33,所述导引滑槽33连通所述离合槽31,且所述导引滑槽33的槽深由靠近所述离合槽31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离合销41可从所述导引滑槽33移出所述离合槽31,故所述离合销41不对转盘3上锁方向上的转动形成锁止,在关门时,通过往上锁方向转动把手2带动转盘3转动,从而驱动杆6实现上锁。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杆座5用于连接所述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用于从而推动锁舌移动以开锁或者关锁,优选地,所述驱动杆6为方杆,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杆6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由于所述杆座5与所述转盘3固定连接,所述转盘3可通过带动杆座5转动从而驱动杆6进行转动。所述转盘3上设有第一凸台34,所述杆座5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凸台34,所述杆座5与所述转盘3之间形成所述分离块7的活动空间,以限制所述推顶部72在离合槽31内的移动空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34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转盘3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一凸台34上设有凹槽341,所述杆座5包括用于连接驱动杆6的座主体52以及反向设置于所述座主体52上的连接耳53,所述连接耳53与凹槽341上均设有螺孔,所述连接耳5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凹槽341内,通过在第一凸台34上设置凹槽341,使得转盘3带动杆座5转动时,不仅依赖于连接耳53与第一凸台34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凸台34的凹槽341也可以依靠自身对杆座5施加推动力,进而增加所述杆座5与转盘3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所述转盘3上还设有第二凸台35,所述第一凸台34与第二凸台35之间形成所述离合槽31,所述第二凸台35也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转盘3的边缘位置,由此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离合槽31,与之相对应的是所述推顶部72也为两个,分别伸入所述两个离合槽31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槽31也可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34上。
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弹性推移机构8还包括按键杆83,所述按键杆83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221以及第三通孔111,所述按键杆8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分离块7的主体部71、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按键81,所述按键杆83与分离块7、按键81均是通过螺纹连接进行固定,通过按压按键81可推动按键杆83带动推顶部72在离合槽31内移动。所述连接部22内设有按键腔222,所述按键81设置于所述按键腔222,所述第一弹性件82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按键杆83外,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按键腔222的底部与按键81下表面。优选地,所述按键腔222由相互贯通但直径不同的第一腔室2221和第二腔室2222组成,所述第一腔室2221的直径小于第二腔室2222的直径,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腔室2221内,所述按键81朝向连接部22外的一端设有按键帽811,所述按键帽811设于所述第二腔室2222,且按键帽811的直径大于第一腔室2221的直径并小于或者等于第二腔室2222的直径,所述按键帽811被按压至抵顶所述第二腔室2222的底部时不可继续沿原方向移动,当撤去施加在按键帽811上的外力后,被压缩的弹簧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按键帽811复位,并通过与按键81固定连接的按键杆83带动分离块7进行复位。所述转盘3上还设有朝向把手2伸出的套筒36,所述连接部22上设有与所述套筒36相适应的型腔223,所述套筒36与所述型腔223固定连接,转动把手2时,所述套筒36带动转盘3一起转动。
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转盘3上对称设有两个由所述第一凸台34和第二凸台35形成的离合槽31以及朝向面板11伸出的换向钉37,所述转盘3与所述面板11之间设有扭簧38,所述扭簧38具有第一自由端381和第二自由端(图中未示出),所述面板11上设有对称分布于所述转盘3两侧的两个定位凸起112,所述第一自由端381和第二自由端分别抵靠所述两个定位凸起112。所述换向钉37同时抵靠所述扭簧38的第一自由端381时,其中一个定位凸起112抵靠所述第二自由端;所述转盘3转过180度后,所述换向钉37可切换至抵靠所述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自由端381则抵靠另一个定位凸起112。转动所述把手2进行开锁或者上锁时,所述转盘3带动换向钉37推动与所述换向钉37相抵靠的扭簧38的第一自由端381或者第二自由端一同转动,松开把手2后,被压缩的扭簧38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推动转盘3以及把手2复位。所述转盘3转过180度的同时也带动另一个离合槽31转动180度,离合销41与该离合槽31配合实现锁止或解锁转盘3的转动。通过在所述转盘3上对称设置第一凸台34和第二凸台35以及在分离块7上设置两个推顶部72,转动转盘3 180度后,使得与转盘3固定连接的把手2也可以转动180度,从而实现把手2的左开门和右开门状态的切换。优选地,所述离合装置4还包括离合座43,所述离合座43位于驱动装置42与所述转盘3之间,所述离合座43固定连接在所述面板11上,所述扭簧38的第一自由端381和第二自由端在所述离合座43与定位凸起112之间转动,从而限制扭簧38的转动角度,避免扭簧38因为过度压缩而容易损坏。所述离合座43上设有离合孔431,所述离合销41穿设于所述离合孔431并伸入或者退出所述离合槽31,所述离合座43与所述离合销41配合,避免转盘3转动力度过大而造成离合销41的移位或者折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锁具,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外侧的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盘,所述转盘可沿开锁或上锁方向转动,所述转盘设于所述壳体内侧并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上设有离合槽;
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侧,其包括可伸入或退出所述离合槽的离合销以及可驱动所述离合销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离合销伸入所述离合槽时,锁止所述转盘沿开锁方向的转动;
杆座,所述杆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转盘的一端,其上设有用于连接驱动杆的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块以及可推动所述分离块移动的弹性推移机构;所述分离块与所述转盘活动设置,其包括主体部以及移动时可将离合销推顶出离合槽的推顶部,所述推顶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且伸入所述离合槽内;所述弹性推移机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外侧、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侧并与所述分离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中部设有沿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把手包括把持部以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弹性推移机构包括一端从所述第二通孔伸出、另一端与所述分离块的主体部连接的按键以及用于推动所述按键复位的第一弹性件;按压所述按键可推动所述主体部带动所述推顶部在离合槽内移动,将所述离合销推顶出所述离合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侧面,并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且向外延伸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推顶离合销的推顶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侧壁上设有当转盘沿上锁方向转动时供离合销滑动的导引滑槽;所述导引滑槽连通所述离合槽,且所述导引滑槽的槽深由靠近所述离合槽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杆座安装于所述第一凸台,并与所述转盘之间形成所述分离块的活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转盘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一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杆座包括用于连接驱动杆的座主体以及两个反向设置于所述座主体上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还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形成所述离合槽。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离合槽以及朝向壳体伸出的换向钉,所述转盘与壳体之间设有扭簧,所述壳体上设有分布于转盘两侧的两个定位凸起;所述换向钉抵靠所述扭簧的第一自由端,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凸起抵靠第二自由端;所述转盘转过180度后,所述换向钉可切换至抵靠所述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自由端则抵靠另一个定位凸起。
CN201921537483.3U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锁具 Active CN211173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7483.3U CN211173435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7483.3U CN211173435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锁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3435U true CN211173435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27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7483.3U Active CN211173435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34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3785A (zh) * 2020-12-15 2021-04-02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锁体和防盗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3785A (zh) * 2020-12-15 2021-04-02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锁体和防盗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42609B (en) Safety door lock
US20040169378A1 (en) Reversible latch bolt
US20080246288A1 (en) Reversible Latch Bolt
US20100225126A1 (en) Latch-bolt mechanism operable to allow for idle rotation of an exterior handle
US20160031068A1 (en) Screw holding device and screwdriver
CN211173435U (zh) 一种锁具
US20080116243A1 (en) Electric stapler structure
CN111706186A (zh) 一种可以左右旋转使用的分体锁结构
CN211173493U (zh) 一种锁具
CN211396990U (zh) 电动锁体
CN108952321B (zh) 一种门把手结构
CN114293845B (zh) 一种执手装置及其拆装方法
CN110552550B (zh) 一种指纹智能锁结构
CN213869308U (zh) 锁具
CN110528966A (zh) 一种锁具
CN214246929U (zh) 一种执手的机械离合结构及门锁
CN211173431U (zh) 一种锁具的防猫眼开锁结构
CN209761053U (zh) 一种智能锁外门把结构及其转动换向机构
CN112211499A (zh) 一种执手的电动离合结构及门锁
CN108915375B (zh) 密码锁的开锁机构
CN220279561U (zh) 一种具有备用针盒的订书机
CN110607941B (zh) 锁具把手面板
CN110295789B (zh) 一种智能锁及其机械钥匙开锁的传动机构
CN215332005U (zh) 一种新型插芯锁
CN215520382U (zh) 一种防盗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