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3724U - 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63724U
CN211163724U CN201921911242.0U CN201921911242U CN211163724U CN 211163724 U CN211163724 U CN 211163724U CN 201921911242 U CN201921911242 U CN 201921911242U CN 211163724 U CN211163724 U CN 211163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haft
wheel
shell
upper wheel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112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小平
张庭生
孔维东
范志勇
涂煜柯
黄宇轩
张祖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9112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63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63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637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丝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螺丝刀拧螺丝时费时费力、不能够对螺丝钉连续拧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1)、刀杆(2)和卷簧(6),所述卷簧(6)的内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5)的一端连接所述刀杆(2),传动轴(5)的另一端连接有旋钮(7),所述卷簧(6)的外端部与外壳(1)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卷簧能够实现刀杆的连续转动,不需要使用者将手回位,也不需要重新对准,节约人力和时间,适用于对各种螺丝钉的拧紧或拧松。

Description

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丝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
背景技术
螺丝刀是一种常用的紧固螺丝的工具,在安装、维修时都经常用到。作为一种常用的五金工具,螺丝刀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节省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在使用传统螺丝刀时,一般使用一只手同时施加压力和扭转力,或者使用两只手进行操作,一只手施加压力另一只手施加扭转力。压力保证螺丝刀与刀头的接触,扭转力完成螺丝刀的紧固或者拧松。
但是传统的拧螺丝方法存在一些缺陷,采用一只手同时施加压力和扭转力时,使用者每转动一定角度后都需要使螺丝刀与螺丝钉脱离,让手回位,然后再次将螺丝刀与螺丝钉对准,重新对准费时费力。采用两只手操作能够避免重新对准的问题,但是人们在进行修理时通常一只手需要拿取工具或其他零部件,并不是两只手都有空。而且传统的拧螺丝方法不能够对螺丝钉进行连续的拧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螺丝刀拧螺丝时费时费力、不能够对螺丝钉连续拧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其目的在于:实现对螺丝钉的连续拧动,节约人力和时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包括外壳、刀杆和卷簧,所述卷簧的内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刀杆,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旋钮,所述卷簧的外端部与外壳固定连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转动旋钮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使卷簧发生变形,积累弹性势能,当弹性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将螺丝刀对准螺丝钉并松开旋钮,卷簧的弹性势能释放,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刀杆转动,将螺丝钉拧紧或者拧松。通过卷簧能够实现刀杆的连续转动,只需要将螺丝刀对准螺丝钉并松开旋钮即可对螺丝钉连续拧紧或拧松,不需要使用者将手回位,也不需要重新对准,节约人力和时间。
优选的,所述旋钮靠近传动轴一端形状为矩形柱体,所述传动轴设置有矩形孔与所述矩形柱体配合。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旋钮的矩形柱体与传动轴的矩形孔配合,使旋钮与传动轴不能够相对转动,使旋钮的扭矩能够传递给传动轴,而且旋钮与传动轴可拆卸连接,便于以后的检修和更换。
优选的,所述刀杆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上轮,上轮、刀杆和传动轴三者的中心轴相同,所述上轮的外侧面间隔设置有凸起,外壳上铰接设置有限位挡片,限位挡片的转动轴与上轮的转动轴互相垂直,限位挡片与所述凸起配合。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拨动限位挡片,使限位挡片卡在上轮的凸起之间,能够限制上轮的转动,以达到储存卷簧产生的弹性势能的作用,将螺丝刀对准螺丝钉后,再次拨动限位挡片,使限位挡片与上轮分离,就能够释放弹性势能,使螺丝钉拧紧。使用时,转动限位挡片使其与上轮接触,然后转动旋钮,使限位挡片卡进凸起之间,就能够限制上轮的转动。凸起设置在上轮的外侧,离旋转中心较远,能够减小限位挡片受到的压力,限位挡片的厚度方向与上轮的转动方向相同,能够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靠近上轮一端形状为矩形柱体,所述上轮上设置有矩形孔与所述矩形柱体配合。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传动轴的与上轮之间不能相对转动,卷簧的弹性势能能够通过传动轴传递给上轮,最后传递给刀杆,并且上轮与传动轴可拆卸连接,便于以后的修理和更换,降低使用成本。
优选的,所述刀杆与上轮之间设置有下轮,所述下轮与刀杆固定连接,所述下轮为齿轮并与上轮啮合。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上轮与下轮通过齿轮传动,能够将上轮的转动传递给下轮,最后传递给刀杆。
优选的,所述刀杆外侧套设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外壳螺纹连接,调节螺母一端位于外壳外侧,调节螺母另一端位于外壳内侧,调节螺母与下轮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下轮的齿的侧面和上轮的齿的侧面设置为斜面。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上轮与下轮之间的压力决定了下轮能够输出的力矩的大小,当超过设定值时,上轮与下轮之间打滑,无法使刀杆转动,这样设计可以使同一条件下的多个螺丝钉的拧紧扭矩保持在相同的范围,提高安装的质量,而且控制最大输出力矩能够防止螺丝钉被拧坏。通过调节螺母调节压缩弹簧的压缩量,能够调节上轮与下轮之间压力的大小,进而调节最大输出力矩值,满足各种情况下的螺丝钉的拧紧要求。
优选的,所述下轮为锥形齿轮。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上轮与下轮之间不会发生错位,结构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与下轮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压缩弹簧与下轮分别与第二轴承的内、外圈连接,能够避免压缩弹簧与下轮之间发生摩擦,影响刀杆的转动,刀杆的转动更加顺畅,而且避免了压缩弹簧和下轮的磨损,增加了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外壳与第一轴承的外圈连接,旋钮与第一轴承的内圈连接。
由于下轮与上轮之间有压力,该压力会传递到旋钮处,使旋钮与外壳之间存在压力,该压力会使旋钮与外壳之间存在摩擦,旋钮转动比较困难,第一轴承的外圈和内圈分别与外壳和旋钮连接,能够消除摩擦,使旋钮的转动更加顺畅,更加省力。
优选的,所述卷簧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卷簧的卷曲方向相反。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弹性势能的存储,使螺丝刀在拧紧和拧松时都能够连续旋转。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外壳内部设置有卷簧,通过转动旋钮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使卷簧发生变形,积累弹性势能,当弹性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将螺丝刀对准螺丝钉并松开旋钮,卷簧的弹性势能释放,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刀杆转动,将螺丝钉拧紧或者拧松。通过卷簧能够实现刀杆的连续转动,只需要将螺丝刀对准螺丝钉并松开旋钮即可对螺丝钉连续拧紧或拧松,不需要使用者将手回位,也不需要重新对准,节约人力和时间。
2.旋钮的矩形柱体与传动轴的矩形孔配合,使旋钮与传动轴不能够相对转动,使旋钮的扭矩能够传递给传动轴,而且旋钮与传动轴可拆卸连接,便于以后的检修和更换。
3.上轮的外侧面间隔设置有凸起,外壳上铰接设置有限位挡片,拨动限位挡片,使限位挡片卡在上轮的凸起之间,能够限制上轮的转动,以达到储存卷簧产生的弹性势能的作用,将螺丝刀对准螺丝钉后,再次拨动限位挡片,使限位挡片与上轮分离,就能够释放弹性势能,使螺丝钉拧紧。凸起设置在上轮的外侧,离旋转中心较远,能够减小限位挡片受到的压力,限位挡片的厚度方向与上轮的转动方向相同,能够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4.传动轴靠近上轮一端形状为矩形柱体,上轮设置有矩形孔,传动轴与上轮之间不能相对转动,卷簧的弹性势能能够通过传动轴传递给上轮,最后传递给刀杆,并且上轮与传动轴可拆卸连接,便于以后的修理和更换,降低使用成本。
5.上轮与下轮通过齿轮传动,能够将上轮的转动传递给下轮,最后传递给刀杆。
6.调节螺母与下轮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齿轮的齿的侧面设置为斜面,当扭矩超过设定值时,上轮与下轮之间打滑,无法使刀杆转动,这样设计可以使同一条件下的多个螺丝钉的拧紧扭矩保持在相同的范围,提高安装的质量,而且控制最大输出力矩能够防止螺丝钉被拧坏。通过调节螺母调节压缩弹簧的压缩量,能够调节上轮与下轮之间压力的大小,进而调节最大输出力矩值,满足各种情况下的螺丝钉的拧紧要求。
7.下轮为锥形齿轮,上轮与下轮之间不会发生错位,结构更加稳定。
8.压缩弹簧与下轮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压缩弹簧与下轮分别与第二轴承的内、外圈连接,能够避免压缩弹簧与下轮之间发生摩擦,影响刀杆的转动,刀杆的转动更加顺畅,而且避免了压缩弹簧和下轮的磨损,增加了使用寿命。
9.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外圈和内圈分别与外壳和旋钮连接,能够消除摩擦,使旋钮的转动更加顺畅,更加省力。
10.卷簧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卷簧的卷曲方向相反,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弹性势能的存储,使螺丝刀在拧紧和拧松时都能够连续旋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图;
图4是卷簧和传动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下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刀杆,3-下轮,4-上轮,5-传动轴,6-卷簧,7-旋钮,8-第一轴承,9-压缩弹簧,10-调节螺母,11-限位挡片,12-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包括外壳1、刀杆2和卷簧6,所述卷簧6的内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5的一端连接所述刀杆2,传动轴5的另一端连接有旋钮7,所述卷簧6的外端部与外壳1卡扣连接。通过旋转旋钮7能够带动传动轴5旋转,传动轴5旋转使卷簧6积累弹性势能,将螺丝刀对准螺丝钉后,释放该弹性势能,就能够对螺丝钉进行连续的拧紧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钮7靠近传动轴5一端的形状为矩形柱体,矩形柱体的中心轴与旋钮7的中心轴相同,所述传动轴5的中部设置有矩形孔与所述矩形柱体配合。
所述刀杆2与传动轴5之间设置有上轮4,上轮4、刀杆2和传动轴5三者的中心轴相同,所述上轮4的外侧面间隔设置有凸起,外壳1上铰接设置有限位挡片11,限位挡片11的转动轴与上轮4的转动轴互相垂直。本实施例中,限位挡片11的厚度方向与上轮4的转动方向相同,且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稍大于限位挡片11的厚度。根据力学原理可知,力矩的大小与力臂与力的大小有关,在力矩相同的条件下,力臂越长,所需要的力越小,因此,将所述凸起设置在上轮4的外侧,能够减小限位挡片11的受到的压力,避免限位挡片11在长时间受力之后变形或者损坏,延长螺丝刀的使用寿命。当不需要使用卷簧6蓄力时,也可以将限位挡片11卡进凸起之间,作为普通的螺丝刀使用。
所述传动轴5靠近上轮4一端形状为矩形柱体,所述上轮4中部设置有矩形孔与所述矩形柱体配合。
所述刀杆2与上轮4之间设置有下轮3,所述下轮3与刀杆2固定连接,所述下轮3为齿轮并与上轮4啮合。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轮3为锥形齿轮,上轮4与下轮3接触的部位设置锥形的凹槽与其配合。
所述刀杆2外侧套设有调节螺母10,刀杆2与调节螺母10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母10与外壳1螺纹连接,调节螺母10的一端位于外壳1外侧,调节螺母10另一端位于外壳1内侧,调节螺母10与下轮3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9,所述下轮3的齿的侧面和上轮4的齿的侧面设置为斜面。上轮4与下轮3被压缩弹簧9压紧,通过齿轮传递扭矩,由于齿的侧面设置为斜面,当下轮3受到的扭矩过大时,上轮4和下轮3之间会打滑,这样就能够控制下轮3最大输出扭矩。某些部件安装时,需要使每个螺丝钉的拧紧程度相同,采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控制每个螺丝钉受到的扭矩,保证每个螺丝钉受到的力矩相同,提高安装质量。转动调节螺母10,能够压缩弹簧9的压缩量改变,进而调节下轮3的最大输出力矩,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要。
所述压缩弹簧9与下轮3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12。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12的外圈与压缩弹簧9连接,第二轴承12的内圈与下轮3连接,避免第二轴承12与下轮3发生摩擦,阻碍刀杆2的转动,同时也避免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第一轴承8,外壳1与第一轴承8的外圈连接,旋钮7与第一轴承8的内圈连接。由于下轮3与上轮4之间有压力,该压力会通过传动轴5传递给旋钮7,使旋钮7与外壳1之间存在压力,该压力会使旋钮7与外壳1之间产生摩擦,使得在上条的时候旋钮7转动困难,比较费力。当卷簧6释放弹性势能时,旋钮7与外壳1之间的摩擦会抵消一部分弹性势能,阻碍刀杆2的转动,影响螺丝刀正常工作。第一轴承8的外圈和内圈分别与外壳1和旋钮7连接,能够消除该摩擦,使旋钮7的转动更加顺畅,更加省力,在弹性势能释放时保证螺丝刀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卷簧6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卷簧6的卷曲方向相反,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弹性势能的存储,使螺丝刀在拧紧和拧松时都能够连续旋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刀杆(2)和卷簧(6),所述卷簧(6)的内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5)的一端连接所述刀杆(2),传动轴(5)的另一端连接有旋钮(7),所述卷簧(6)的外端部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刀杆(2)与传动轴(5)之间设置有上轮(4),上轮(4)、刀杆(2)和传动轴(5)三者的中心轴相同,所述上轮(4)的外侧面间隔设置有凸起,外壳(1)上铰接设置有限位挡片(11),限位挡片(11)的转动轴与上轮(4)的转动轴互相垂直,限位挡片(11)与所述凸起配合,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第一轴承(8),外壳(1)与第一轴承(8)的外圈连接,旋钮(7)与第一轴承(8)的内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7)靠近传动轴(5)一端形状为矩形柱体,所述传动轴(5)设置有矩形孔与所述矩形柱体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5)靠近上轮(4)一端形状为矩形柱体,所述上轮(4)上设置有矩形孔与所述矩形柱体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2)与上轮(4)之间设置有下轮(3),所述下轮(3)与刀杆(2)固定连接,所述下轮(3)为齿轮并与上轮(4)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2)外侧套设有调节螺母(10),所述调节螺母(10)与外壳(1)螺纹连接,调节螺母(10)一端位于外壳(1)外侧,调节螺母(10)另一端位于外壳(1)内侧,调节螺母(10)与下轮(3)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9),所述下轮(3)的齿的侧面和上轮(4)的齿的侧面设置为斜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轮(3)为锥形齿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9)与下轮(3)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6)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卷簧(6)的卷曲方向相反。
CN201921911242.0U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63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1242.0U CN211163724U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1242.0U CN211163724U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63724U true CN211163724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21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1124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63724U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637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5519A (zh) * 2021-08-19 2021-11-30 项彪 一种具有低液位自动补墨和均匀出墨功能的打印机墨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5519A (zh) * 2021-08-19 2021-11-30 项彪 一种具有低液位自动补墨和均匀出墨功能的打印机墨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7389B (zh) 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
US10967488B2 (en) Advanced holding apparatus
EP3990221B1 (en) Advanced holding apparatus
CN211163724U (zh) 一种发条储能螺丝刀
US20210220977A1 (en) Advanced Holding Apparatus
US20220040830A1 (en) Advanced Holding Apparatus
CN107571183A (zh) 螺栓旋拧装置
CN113059533A (zh) 联动旋丝装置
CN204133540U (zh) 一种扭矩可调骨钻
CN215847894U (zh) 一种变向拧螺丝装置
CN101462262A (zh) 一种省力拆装螺栓的手动拆装器
CN209923703U (zh) 一种新型扭矩扳手
CN103174723A (zh) 紧固螺钉
CN210232822U (zh) 一种外六角螺栓拆卸装置
CN109746856A (zh) 一种电动定扭矩冲击扳手
CN210633598U (zh) 汽轮机联轴器螺栓拆卸工具
CN211589969U (zh) 一种前支点轴承拔具
CN206899147U (zh) 一种螺栓螺母预紧工具
CN211589982U (zh) 一种用于快速旋拧螺母的工具
CN109159059B (zh) 一种省力套筒扳手
CN218319759U (zh) 一种快速换卷机构
CN212218324U (zh) 一种狭小空间用套筒开口扳手
CN217530656U (zh) 一种活动扳手
CN210588988U (zh) 一种空调装配用万能活动扳手
CN201140374Y (zh) 一种省力拆装螺栓的手动拆装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