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5321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5321U
CN211155321U CN201922050614.1U CN201922050614U CN211155321U CN 211155321 U CN211155321 U CN 211155321U CN 201922050614 U CN201922050614 U CN 201922050614U CN 211155321 U CN211155321 U CN 211155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hole section
cooking appliance
pan
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506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维思
曹栋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506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5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5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5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部具有工作腔室的壳体组件(1),以及位于工作腔室内的炸篮(2)和接油盘(3),接油盘(3)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炸篮(2)下方,接油盘(3)与炸篮(2)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使接油盘易于从炸篮上拆下。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烹饪器具、例如空气炸锅由于不需要油来煎炸食物就可以具有油炸食物的口感,因此越来越受到追求健康生活人群的青睐。
目前的空气炸锅般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内锅组件和炸篮组件,内锅组件包括内锅和隔热板,内锅和隔热板通过螺钉而固连在一起;炸篮组件包括炸篮和手柄,炸篮和手柄固连接在一起,在手柄上还设有卡扣、以及与卡扣联动的按钮,在隔热板上设有可与所述卡扣扣合的凹槽,通过卡扣扣合在凹槽中而使炸篮组件和内锅组件固定在一起。在空气炸锅使用完毕时,拆卸过程为,先按动按钮,使卡扣和凹槽脱离扣合,可将内锅组件和炸篮组件分开,然后将内锅从隔热板上拆除下来,即可对内锅进行清洗。
然而,在上述方案中,在使用完毕需要清洗时,需要利用额外的工具才能将内锅与隔热板之间的螺钉拧下,而将内锅拆下来,因此内锅的拆卸过程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通过将接油盘挂接在炸篮上,以使接油盘易于从炸篮上拆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部具有工作腔室的壳体组件,以及位于工作腔室内的炸篮和接油盘,接油盘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炸篮下方,接油盘与炸篮可拆卸连接。
通过使接油盘与炸篮可拆卸连接,当使用完毕时,只需将渣盘从炸篮上直接拆卸下来即可,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利用额外的工具将内锅与隔热板之间的螺钉拆卸的方案相比,拆卸过程变得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炸篮设有连接件,接油盘卡挂在连接件上。
通过设置连接件,可以将用于卡挂配合的功能部件设置在连接件和接油盘上,可以减少炸篮的结构复杂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接油盘和连接件的其中一者上设有凸出部,另一者上设有卡接孔,凸出部插入卡接孔以使接油盘卡挂在连接件上。
通过凸出部插入卡接孔的方式实现接油盘和连接件的卡挂连接,结构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卡接孔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一孔段的边缘轮廓尺寸小于第二孔段;凸出部的顶部设有向周围凸出的定位头部,定位头部可穿过第二孔段,且定位头部在凸出部位于第一孔段内时,与第一孔段外边缘限位配合,以使凸出部卡挂在第一孔段内。
由于定位头部可以穿过第二孔段,并能与第一孔段外边缘限位配合,所以凸出部可以经过第二孔段而穿设在卡接孔内,再将凸出部向第一孔段的位置移动,将定位头部卡接在第一孔段边缘外侧,这样可以防止凸出部从卡接孔脱离,从而使接油盘和连接件的固定较为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接油盘包括位于炸篮下方的底壁部、以及围绕在炸篮周围的侧壁部,侧壁部的底端和底壁部的边缘连接,卡接孔设置在侧壁部上,凸出部设置在连接件上,且第一孔段比第二孔段靠近炸篮顶端。
通过使卡接孔设置在侧壁部上,凸出部设置在连接件上,这样卡挂配合件的位置位于烹饪器具的侧方,有利于节省烹饪器具在高度方向的尺寸。第一孔段比第二孔段靠近炸篮顶端,可以防止接油盘从连接件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凸出部具有至少两个,且卡接孔的设置位置和凸出部的设置位置一一对应。
设有多个凸出部和连接部时使接油盘和连接件的挂接更为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凸出部中,至少部分凸出部在侧壁部的高度方向上间隔排布,和/或,至少部分凸出部在侧壁部的周向上间隔排布。
多个凸出部之间间隔设置使得接油盘和连接件的挂接更为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炸篮的底部具有通气孔,炸篮底部外表面和接油盘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隔。
这样设置,能够使工作腔室内热空气流循环经过炸篮的底部,由于食材一般是堆积在炸篮的底部,这样设置能够使炸篮中的食材的底部也与食材充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接油盘的顶部低于炸篮的顶部。
由于接油盘的高度低于炸篮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的内锅高度大于炸篮高度的方案相比,能够减少材料,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接渣盘的顶部低于炸篮的高度的1/2。
这样设置,既能够满足炸篮的接渣要求,同时又尽量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工作腔室的侧方具有开口,炸篮和接油盘可抽拉的设置在开口内以进出工作腔室。
这样设置,在烹饪完毕取出食材时,只将炸篮和接油盘取出,二者的重量较轻,便于用户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手柄,手柄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炸篮上。
加工完毕的炸篮温度较高,设置手柄便于用户的拿取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可将开口封闭的隔热板,隔热板围设在炸篮外侧,且与手柄通过卡扣连接固定在一起。
隔热板防止工作腔室内的高温器件的热量传递到烹饪器具外侧,使用户使用时更为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炸篮和接油盘连接起来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炸篮和接油盘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炸篮和隔热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烹饪器具;
1-壳体组件;
2-炸篮;
3-接油盘;
5-连接件;
11-开口;
12-隔热板;
22-炸篮底部;
23-炸篮侧部;
24-通气孔;
25-手柄;
26-按钮;
31-侧壁部;
32-底壁部;
33-卡接孔;
51-凸出部;
331-第一孔段;
332-第二孔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100,烹饪器具100包括内部具有工作腔室的壳体组件1,这里所提到的烹饪器具100例如可以是高压锅、电饭锅、空气炸锅、普通电炸锅等等,依靠电加热的热量烹饪食物的家用电器。本实施例以烹饪器具100为空气炸锅为例来进行说明,对于其它类型的烹饪器具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空气炸锅应用了高速空气循环技术,通过开启顶部烘烤装置加热内部空气,然后通过电机带动下风叶在用于烹饪的工作腔室内部形成急速循环的热空气流,用热空气代替热油,全方位360度接触食材表面,实现食材的煎炸效果。
图2为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炸篮和接油盘连接起来的示意图;图3为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炸篮和接油盘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部件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的B部件的局部放大图。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空气炸锅包括位于工作腔室内的炸篮2 和接油盘3,接油盘3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炸篮2下方,以接住烹饪过程中从炸篮2掉落的食材。
其中,炸篮2用于存放待烹饪的食材。示例性的,炸篮2包括炸篮底部 22和炸篮侧部23,炸篮侧部23围设在炸篮底部22侧方,并且炸篮侧部23 的一个端部和炸篮底部22的边缘连接,使炸篮2整体形成为具有开口的筒状。可以理解的是,炸篮底部22和/或炸篮侧部23上要设有通气孔,这是由于,一般食材均以层叠状存放在炸篮2中,若在炸篮底部22设置通气孔,可以便于热空气流和食材的底部能够充分的接触,若在炸篮侧部23设置通气孔,可以便于热空气流和食材的侧方充分接触。
在炸篮底部22或者炸篮侧部23设有通气孔的情况下,有可能正在烹饪的食材的部分小颗粒或者食用油的液滴在高速循环的热空气流的作用下从通气孔等结构而散落到炸篮2外部,例如在烹饪结束后,会落到炸篮2的下方并在工作腔室中堆积起来,为了便于在烹饪完毕后对这些颗粒和油液等进行清洗,本申请还在工作腔室内设有接油盘3,接油盘3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位于炸篮2的下方,以接住烹饪过程中从炸篮2掉落的食材。这样在使用完毕后,只需取下接油盘3而进行清洗即可。
示例性的,接油盘3可以包括侧壁部31和底壁部32,其中,侧壁部31 可以围绕在炸篮2的周围,以防止从炸篮侧部23逃逸出来的食材颗粒等溅落到工作腔室内侧壁上,底壁部32可以位于炸篮2下方,用于接收从炸篮底部 22掉落的油液和食材颗粒等。当然,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还可以是炸篮2 只包括底壁部32,例如在炸篮侧部23未设有通气孔的情况下,食材的颗粒等仅通过炸篮底部22掉落,因此接油盘3仅设有底壁部32就足以对烹饪过程中产生的颗粒和油液进行收容。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接油盘3包括底壁部32和侧壁部31为例来进行说明,对于其它的结构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将接油盘3与炸篮2可拆卸连接。这样,当空气炸锅使用完毕时,只需将接油盘3从炸篮2上直接拆卸下来即可,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利用额外的工具将内锅与隔热板之间的螺钉拆卸的方案相比,拆卸过程变得简单。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选择使接油盘3挂接在炸篮2上。
在实际应用中,炸篮2设有连接件5,使接油盘3通过连接件5和炸篮2 连接。例如,使连接件5可拆卸地固定在炸篮2上,进一步的,接油盘3卡挂在连接件5上。连接件5可拆卸地固定在炸篮2上可以是连接件5通过螺纹连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炸篮2上,使炸篮2和连接件5固定为一体。接油盘3卡挂在连接件5上,例如可以使接油盘3的侧壁部31卡挂在连接件5 的一个端部上。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连接件5,可以将用于卡挂配合的功能部件设置在连接件5和接油盘3上,因而可以减少炸篮2的结构复杂程度。
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对于接油盘3和连接件5的挂接方式,示例性的,可以使接油盘3和连接件5的其中一者上设有凸出部51,另一者上设有卡接孔33,凸出部51插入卡接孔33以使接油盘3卡挂在连接件5上。通过凸出部51插入卡接孔33的方式实现接油盘3和连接件5的卡挂连接,结构较为简单。这里以凸出部51设置在连接件5上,卡接孔33设置在接油盘3 上为例来进行说明。
在将凸出部51插入卡接孔33之后,为了防止凸出部51从卡接孔33中脱落,如图5所示,可以使卡接孔33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孔段331和第二孔段332,且第一孔段331的边缘轮廓尺寸小于第二孔段332的边缘轮廓;如图4所示,凸出部51的顶部设有向周围凸出的定位头部511,定位头部511 可穿过第二孔段332,即、使定位头部511的外部轮廓尺寸大于第二孔段332 的外边缘尺寸,这样当定位头部511穿过第二孔段332后,凸出部51的小颈部就位于第二孔段332中,将凸出部51朝向第一孔段331的方向移动,可使凸出部51位于第一孔段331中,此时,定位头部511与第一孔段331的外边缘限位配合,即定位头部511的外部轮廓尺寸大于第一孔段331的外边缘尺寸,这样定位头部511可以挡设在第一孔段331的边缘部靠外侧位置,以在凸出部51插接在第一孔段331内的情况下,定位头部511挡设在第一孔段331外侧,防止凸出部51和第一孔段331脱离连接。
在上面的方案中,定位头部511可以穿过第二孔段332,并能与第一孔段331外边缘限位配合,所以凸出部51可以经过第二孔段332而穿设在卡接孔33内,再将凸出部51向第一孔段331的位置移动,将定位头部511卡接在第一孔段331边缘外侧,这样可以防止凸出部51从卡接孔33脱离,从而使接油盘3和连接件5的固定较为稳固。
在其它一些示例中,可以使凸出部51的外部轮廓尺寸和第一孔段331的内边缘尺寸相同,这样凸出部51不仅插在第一孔段331中,而且卡接在第一孔段331中。还可以是凸出部51和第一孔段331为过盈配合,这样使二者的卡接更为牢固。
本申请实施例中,卡接孔33可以设置在接油盘3的侧壁部31上,凸出部51可以设置在连接件5的下端部上,这样可以使进行卡挂配合的部件的位置位于烹饪器具的侧方,有利于节省烹饪器具在高度方向的尺寸。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孔段331比第二孔段332靠近炸篮2顶端,即外边缘尺寸较小的第一孔段331设置在上方,外边缘尺寸较大的第二孔段 332位于下方,这样可以防止接油盘3从连接件5上掉落。具体的,在将连接件5上的凸出部51穿过靠下的第二孔段332后,将接油盘3向下拉拽,带动卡接孔33一起向下移动,此时第一孔段331套接在凸出部51上,定位头部511挡设在第一孔段331的外侧,可以将炸篮2卡挂在连接件5上。此时接油盘3由于重力的作用,使第一孔段331对凸出部51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但由于第一孔段331的上边缘的卡挂,第一孔段331和凸出部51无法相对运动,二者的配合较为稳固。若第一孔段331在下方,第二孔段332在上方,当凸出部51固定在位于下方的第一孔段331上后,接油盘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在第一孔段331相对于凸出部51有一个向下运动的趋势时,由于第一孔段331的上方是第二孔段332(边缘尺寸大于第一孔段),因此接油盘3很可能在自身的重力作用向下移动,而使第二孔段332套接到凸出部51上,使凸出部51及其定位头部511易从第二孔段332脱出,使接油盘3和连接件5的卡挂易于解除。
对于凸出部51和卡接孔33的设置数量,为了使使接油盘3和连接件5 的挂接更为可靠,可以使凸出部51和卡接孔33均设有多个,例如,凸出部 51具有至少两个,卡接孔33也具有至少两个,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卡接孔33的设置位置和凸出部51的设置位置一一对应,便于二者更好地连接。
接油盘3和连接件的卡挂属于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的连接,为了使二者的固定更为稳固,可以使至少两个凸出部51中,至少部分凸出部51在侧壁部 31的高度方向上间隔排布,和/或,至少部分凸出部51在侧壁部31的周向上间隔排布。这样在接油盘3的高度方向和周向内,能够增加接油盘3和连接件的挂接点的分布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食材一般是堆积在炸篮2的底部,为了使高速循环的空气能够和食材更好地接触,可以使炸篮2的底部外表面和接油盘3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隔,以使通气孔和工作腔室相连通。
示例性的,接油盘3的底壁部32和炸篮底部22之间具有一定的预设间距,接油盘3的侧壁部31和炸篮侧部23也具有某个预设间距,这样由接油盘3的底壁部32和炸篮底部22之间的间隔,以及接油盘3的侧壁部31和炸篮侧部23的间隔共同形成供热空气流通过的通道,便于热空气流的循环更加充分。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选的,为了尽量节省成本,接油盘3的顶部低于炸篮2的顶部。由于接油盘3的高度低于炸篮2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的内锅高度大于或等于炸篮2高度的方案相比,能够减少所耗费的材料。示例性的,使接渣盘3的顶部低于炸篮2的高度的1/2。
例如,在接油盘3设置在炸篮2下方的情况下,使接油盘3的侧壁部31 的顶端的高度低于炸篮2的顶端的高度,这样一来,与现有技术中的内锅设置得高于炸篮2的方案不同的是,本申请中,接油盘3的侧壁部31的高度远低于炸篮2的高度,尤其是对于炸篮2的侧壁部31并未设置通气孔的方案而言,接油盘3的侧壁高度可以设置得较低就能满足接渣的需求。因而能够尽量简化接油盘3的结构,减少耗材,节省成本。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炸篮和隔热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6、图7所示,在工作腔室的侧方具有开口11,炸篮2和接油盘3 可抽拉的设置在开口11内以进出工作腔室。这样设置,在烹饪完毕取出食材时,只将炸篮2和接油盘3取出,二者的重量较轻,便于用户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还包括手柄25,手柄25通过连接件5固定在炸篮2上。由于食材烹饪完毕时,炸篮2的温度较高,为了防止烫伤用户,可设置手柄25便于用户的拿取操作。对于手柄25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等,将手柄25固定在炸篮2上。
另外,可选的,空气炸锅还包括可将开口11封闭的隔热板12,隔热板 12围设在炸篮2外侧,且与手柄25通过卡扣连接固定在一起。隔热板12可防止工作腔室内的高温器件的热量传递到烹饪器具外侧,使用户使用时更为安全。
具体的,如图6所示,在手柄25上还设有卡扣(未图示)、以及与卡扣联动的按钮26,在隔热板12上设有供所述卡扣扣合的凹槽(未图示),通过卡扣扣合在凹槽中而使手柄25和隔热板12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方案中,接油盘3挂接在连接件5的一个端部,连接件5固定在炸篮2上,手柄25也固定在炸篮2上,隔热板12通过卡扣配合而与手柄 25连接为一体。这样在空气炸锅使用完毕时,拆卸过程为,先按动按钮26,使卡扣和凹槽脱离扣合,可将隔热板12和手柄25分开,此时将接油盘3向上抬起,或者将炸篮2向下按压,使凸出部51进入到第二孔段332中,从而可将凸出部51从第二孔段332中拿出,即将接油盘3和炸篮2分开,即可对接油盘3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包括内部具有工作腔室的壳体组件,以及位于工作腔室内的炸篮和接油盘,接油盘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炸篮下方,接油盘与炸篮可拆卸连接。通过使接油盘挂接在炸篮上,当使用完毕时,只需将渣盘从炸篮上直接拿下即可实现拆卸,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利用额外的工具将内锅与隔热板之间的螺钉拆卸的方案相比,拆卸过程变得简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工作腔室的壳体组件(1),以及位于所述工作腔室内的炸篮(2)和接油盘(3),所述接油盘(3)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炸篮(2)下方,所述接油盘(3)与所述炸篮(2)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炸篮(2)设有连接件(5),所述接油盘(3)卡挂在所述连接件(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盘(3)和所述连接件(5)的其中一者上设有凸出部(51),另一者上设有卡接孔(33),所述凸出部(51)插入所述卡接孔(33)以使所述接油盘(3)卡挂在所述连接件(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孔(33)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孔段(331)和第二孔段(332),所述第一孔段(331)的边缘轮廓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孔段(332);所述凸出部(51)的顶部设有向周围凸出的定位头部(511),所述定位头部(511)可穿过所述第二孔段(332),且所述定位头部(511)在所述凸出部(51)位于所述第一孔段(331)内时,与所述第一孔段(331)外边缘限位配合,以使所述凸出部(51)卡挂在所述第一孔段(3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盘(3)包括位于所述炸篮(2)下方的底壁部(32)、以及围绕在所述炸篮(2)周围的侧壁部(31),所述侧壁部(31)的底端和所述底壁部(32)的边缘连接,所述卡接孔(33)设置在所述侧壁部(31)上,所述凸出部(51)设置在所述连接件(5)上,且所述第一孔段(331)比所述第二孔段(332)靠近所述炸篮(2)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51)具有至少两个,且所述卡接孔(33)的设置位置和所述凸出部(51)的设置位置一一对应;
至少两个所述凸出部(51)中,至少部分凸出部(51)在所述侧壁部(31)的高度方向上间隔排布,和/或,至少部分凸出部(51)在所述侧壁部(31)的周向上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炸篮(2)的底部具有通气孔(24),所述炸篮(2)底部外表面和所述接油盘(3)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盘(3)的顶部低于所述炸篮(2)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盘(3)的顶部低于所述炸篮(2)的高度的1/2。
10.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室的侧方具有开口(11),所述炸篮(2)和接油盘(3)可抽拉的设置在所述开口(11)内以进出所述工作腔室;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手柄(25),所述手柄(25)通过所述连接件(5)固定在所述炸篮(2)上;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可将所述开口(11)封闭的隔热板(12),所述隔热板(12)围设在所述炸篮(2)外侧,且与所述手柄(25)通过卡扣连接固定在一起。
CN201922050614.1U 2019-11-25 2019-11-25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1155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0614.1U CN211155321U (zh) 2019-11-25 2019-11-25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0614.1U CN211155321U (zh) 2019-11-25 2019-11-25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5321U true CN211155321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88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50614.1U Active CN211155321U (zh) 2019-11-25 2019-11-25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5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86926U (zh) 一种具有煎烤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11155321U (zh) 烹饪器具
US8003921B2 (en) Cooking apparatus
CN212394643U (zh) 空气炸锅
CN216293802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CN214631738U (zh) 一种具有煎烤功能的翻盖式空气炸锅
CN215650646U (zh) 一种空炸煎烤机
CN214048453U (zh) 烹饪器具
CN213850181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686985U (zh) 烹饪器具
CN214180162U (zh) 一种加热效率好的翻盖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4760661U (zh) 一种空气炸锅用高热效率炸篮
EP4205611A1 (en) Overturnable dual-purpose multifunctional air fryer
CN214841068U (zh) 一种带有新型接油盒的烤炸一体机
CN217309946U (zh) 一种用于空气炸锅的炸桶组件及空气炸锅
KR20020070163A (ko) 전기프라이팬
CN213993310U (zh) 一种具有烤串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15191030U (zh) 烹饪器具
CN218791891U (zh) 一种用于空气炸锅的炸篮组件及空气炸锅
CN214180161U (zh) 一种加热效率好的机头可拆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4631739U (zh) 一种空气炸锅用炸篮结构
CN216876030U (zh) 用于空气炸锅的炸桶组件以及包括该炸桶组件的空气炸锅
CN211155322U (zh) 烹饪器具
CN214433634U (zh) 锅盖组件及炒菜机
CN213551311U (zh) 炸篮组件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