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5275U - 蒸汽冷凝装置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蒸汽冷凝装置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5275U
CN211155275U CN201921889509.0U CN201921889509U CN211155275U CN 211155275 U CN211155275 U CN 211155275U CN 201921889509 U CN201921889509 U CN 201921889509U CN 211155275 U CN211155275 U CN 211155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heat exchange
air
outlet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95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895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5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5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5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和烹饪器具。其中,蒸汽冷凝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空气通道;和换热件,所述换热件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换热件包括出口段和连通所述出口段的换热段,所述换热段位于所述空气通道内,所述出口段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出口段包括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的出气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蒸汽冷凝装置可以避免高温蒸汽直接外排于空气中,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蒸汽冷凝装置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冷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和应用该蒸汽冷凝装置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具有蒸煮功能的烹饪器具(如蒸箱),在烹饪过程中排出的高温蒸汽,通常大部分都是直接外排到空气中,这样容易对一些橱柜或者厨具等设备造成腐蚀、损坏和污染,也容易烫伤用户,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冷凝装置,旨在可以避免高温蒸汽直接外排于空气中,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冷凝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空气通道;和
换热件,所述换热件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换热件包括出口段和连通所述出口段的换热段,所述换热段位于所述空气通道内,所述出口段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出口段包括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的出气口。
可选地,所述换热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气通道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可选地,所述换热段为直管段或螺旋管段。
可选地,所述换热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件的换热段间隔设置于所述空气通道内,相邻两所述换热段之间形成有过风间隙。
可选地,多个所述换热段于所述空气通道的横截面的方向上并排设置。
可选地,所述空气通道包括排风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风口之间具有间距。
可选地,所述换热件还包括进口段,所述进口段位于所述壳体外,并与所述换热段连通。
可选地,所述蒸汽冷凝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集水盒;
所述集水盒连通所述换热段和所述出口段;且/或,所述集水盒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口。
可选地,所述蒸汽冷凝装置还包括风扇,所述空气通道包括进风口,所述风扇设于所述空气通道内,并位于所述换热段背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蒸汽冷凝装置,所述蒸汽冷凝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空气通道;和
换热件,所述换热件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换热件包括出口段和连通所述出口段的换热段,所述换热段位于所述空气通道内,所述出口段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出口段包括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的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蒸汽冷凝装置,通过将换热件穿设于壳体,使得换热件的换热段设于空气通道内,而出口段设于壳体外,并使出口段与换热段连通,出口段的出气口则与空气通道连通。因此当高温蒸汽进入换热件时,可先在换热段进行换热冷凝,并通过空气通道内的气流直接将换热段产生的热量带走,而后被冷凝后的蒸汽流入出口段,经出气口和空气通道排出,从而实现高温蒸汽的空冷过程,避免高温的蒸汽直接外排于空气中,进而防止高温的蒸汽对其它厨具设备造成腐蚀和污染,以及防止高温的蒸汽烫伤用户,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冷凝装置一实施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箭头方向为气流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冷凝装置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壳体 11 空气通道
111 进风口 112 排风口
12 容置空间 13 连通口
20 换热件 21 换热段
22 出口段 221 出气口
23 进口段 30 集水盒
32 排水口 40 风扇
100 蒸汽冷凝装置 200 排水管
300 器具本体 1000 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蒸汽冷凝装置100包括壳体10和换热件20。其中,壳体10内形成有空气通道11,换热件20穿设于壳体10,换热件20包括出口段22和连通出口段22的换热段21,换热段21位于空气通道11内,出口段22位于壳体10外,出口段22包括与空气通道11连通的出气口221。
壳体10主要是为蒸汽冷凝装置100的各部件,如换热件20等提供安装和支撑位,确保蒸汽冷凝装置100的各部件能够得到稳固的安装固定。壳体10的材质可采用不锈钢或钢化玻璃结合聚氨酯等隔热性能良好的材质进行加工,以兼顾壳体10的隔热性和结构稳定性;壳体10的整体形状则可根据适配的烹饪器具进行适应性设定。
换热件20可以是换热器、冷却器等等,例如,换热件20可以采用传热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翅片管换热器,由于翅片管换热器在同等安装空间体积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因此采用翅片管换热器可在不增加蒸汽冷凝装置100整体体积的情况下,大幅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2,壳体10的外表面凹设有容置空间12,空气通道11贯穿通过该容置空间12,换热件20可拆卸地安装于容置空间12,如此设置,使得换热件20能够容纳于容置空间12,而不外露于壳体10,从而使壳体10内部空间更加紧凑,减小了蒸汽冷凝装置100的整体体积。具体地,换热件20可通过螺接、卡接等本领域常用的连接方式可拆卸安装于容置空间12,由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能够方便地对换热件20进行拆卸清洗、维护和更换。
出口段22可设于壳体10的侧部,这样当高温蒸汽在换热段21完成换热后,能从壳体10的侧向流入到内部的空气通道11,从而通过空气通道11排出温度较低的气流,不会影响空气通道11内气流的正常流通。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换热段21和出气口221可于空气通道11内气流顺流的路径上依次布置,即,空气通道11内的气流先流过换热段21后再流经出气口221,将出气口221排出的蒸汽气流带走,如此设置,可以确保与换热段21进行热交换的气流为温度较低的新鲜气流,使得换热段21的换热效果更好。
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换热件20设于壳体10,并将换热段21设于空气通道11内,而将出口段22设于壳体10外,使出口段22与换热段21连通,出口段22的出气口221则与空气通道11连通。因此当高温蒸汽进入换热件20时,可先在换热段21进行换热冷凝,并通过空气通道11内的气流直接将换热段21产生的热量带走,而后被冷凝后的蒸汽流入出口段22,经出气口221和空气通道11排出,从而实现高温蒸汽的空冷过程,避免高温的蒸汽直接外排于空气中,进而避免了对其它厨具设备造成腐蚀、污染、损坏或者烫伤用户,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段21的延伸方向与空气通道11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或钝角。应当说明,换热段21的延伸方向即为中轴线的方向、空气通道11的延伸方向即为中心线的方向,换热段21倾斜设置于空气通道11内,如此使得换热段21位于空气通道11内的长度变长,从而增加换热段21被气流吹过的面积,换热段21迎风的面积更多,由此提高了换热段21的换热效率,高温蒸汽的冷却效果更好。
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换热段21为直管段或螺旋管段。可以理解地,将换热段21设计为管状段,一方面,使蒸汽气流流通时受到的阻力较小,便于蒸汽气流的流通,有利于提高蒸汽的流通速率;另一方面,使得换热段21四周方向上吹过的空气气流较为均匀,从而使高温蒸汽的冷凝效果更好。而将换热段21设计为直管段,便于换热段21的加工成型,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螺旋管段的设计,则能够增加高温蒸汽在换热段21流经的行程,从而增加高温蒸汽停留在空气通道11内的时间,使得空冷效果更佳。
在本申请蒸汽冷凝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件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换热件20的换热段21间隔设置于空气通道11内,相邻两换热段21之间形成有过风间隙。具体地,换热件20的数量可以为2个、3个、4个,或者更多,多个换热件20的设置,大大增加了蒸汽冷凝装置100单位时间内冷凝蒸汽的流量和能力,从而提高了冷凝换热的效率,并且,过风间隙的设置也能确保各个换热段21之间互不干扰,避免空气气流被阻挡而无法正常流通。
一实施例中,多个换热段21于空气通道11的横截面的方向上并排设置,即,多个换热段21在与空气通道11内气流相垂直的方向上并排设置,从而使相邻的两过风间隙也在与气流垂直的方向上并排设置,如此多个换热段21能够同时接触到迎面吹来的气流并同步冷凝蒸汽,使得各个换热段21的冷凝效果变得均匀。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换热段21也可以是沿空气通道11内气流的方向间隔设置,即,多个换热段21在沿空气通道11的延伸方向上呈阶梯式排布,这样也能确保各个换热段21与空气气流充分接触,空冷效果良好。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空气通道11包括排风口112,出气口221与排风口112之间具有间距。实际情况中,当换热段21的高温蒸汽冷凝后排至出口段22,并由出气口221排入空气通道11内,最后经由排风口112排至外界的空气中。本申请中,通过设计出气口221与排风口112之间的间距,使得当冷凝后的蒸汽由出气口221排出后,不会立即由排风口112排出,而是在出气口221与排风口112之间的空气通道11中与空气通道11内的空气气流进行充分混合后再排出,以降低从排风口112排出气体的相对湿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本申请壳体10对应于排风口112与出气口221之间的壳壁呈弧形设置,即,排风口112与出气口221之间的空气通道11为弧形通道,如此,可以增加冷却后的蒸汽气流在空气通道11内混合的时间,从而确保蒸汽气流与新鲜空气充分混合后再排出。
为了便于将高温的蒸汽引流至换热段21内进行换热冷却,本申请换热件20还包括进口段23,进口段23位于壳体10外,并与所述换热段21连通。具体地,进口段23可以为直管段,直管段的设计使高温蒸汽进入换热件20时受到的阻力较小,便于蒸汽气流的流通,有利于提高蒸汽的流通速率,同时也便于加工成型,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实际应用中,进口段23可与烹饪器具(如蒸箱)的蒸汽出口相连通,以引导烹饪时产生的高温蒸汽经由进口段23进入换热段21进行冷凝换热。
通常,高温蒸汽进入换热段21进行冷凝后,大部分的高温蒸汽会被冷凝成为液态冷凝水,而少部分未被冷凝的气态蒸汽则在冷却降温后,通过出气口221排至空气通道11与空气气流混合后再从排风口112排至外界。
请结合参照图1、图2和图3,为了能够承接和储存换热段21因换热产生的冷凝水,本申请中蒸汽冷凝装置100还包括所述壳体10的集水盒30;集水盒30连通所述换热段21和所述出口段22;且/或,所述集水盒30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口32。具体地,集水盒30可设于壳体10内,并设于换热段21的正下方;壳体10于容置空间12的底部设有连通口13,换热段21穿过连通口13连通于集水盒30,排水口32可开设于集水盒30的底部,并且排水口32可连接排水管200而与外界连通。由此换热段21产生的冷凝水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流入集水盒30进行储存,并且未被冷凝的蒸汽也可以经由集水盒30而从出口段22排出,而集水盒30内储存的冷凝水则通过排水口32排出,以便对集水盒30进行定期清洗。
进一步地,本申请集水盒30与壳体10为一体结构,即壳体10内的空间直接形成为集水盒30,冷凝水直接由壳体10进行储存,而排水口32直接开设于壳体10,如此设置,使得蒸汽冷凝装置100结构更加简单,不仅便于生产加工制造,而且可以节约生产成本。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蒸汽冷凝装置100还包括风扇40,空气通道11包括进风口111,风扇40设于空气通道11内,并位于所述换热段21背离进风口111的一侧。风扇40同样可以安装于容置空间12内,以引导气流吹向换热段21进行冷凝换热。通过设置风扇40,一方面,由于风扇40的作用可加快空气气流于空气通道11中的流通速率,使得换热段21表面的热量能被迅速带走,有利于提高换热段21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风扇40的驱动作用,也可加快集水盒30内的蒸汽气流由出气口221排至空气通道11中进行混合,从而进一步提高蒸汽冷凝装置100整体的换热冷凝效率。
请结合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1000,该烹饪器具1000包括器具本体300和蒸汽冷凝装置100,该蒸汽冷凝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烹饪器具10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烹饪器具1000可以是蒸箱、蒸汽炉等等,蒸汽冷凝装置100可以安装于器具本体300的侧部或者顶部,在烹饪过程中,由器具本体300产生的高温蒸汽首先经进口段23进入到换热段21进行空冷换热,大部分高温蒸汽在换热段21冷凝形成为冷凝水而储存于集水盒30中,而后少部分未被冷凝的蒸汽气流则通过出气口221排至空气通道11与新鲜空气进行混合后再排出,由此通过对高温蒸汽的分段式处理,有效避免了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蒸汽烫伤用户或者损坏其它厨具设备,同时降低排出气体的相对湿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空气通道;和
换热件,所述换热件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换热件包括出口段和连通所述出口段的换热段,所述换热段位于所述空气通道内,所述出口段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出口段包括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的出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气通道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段为直管段或螺旋管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件的换热段间隔设置于所述空气通道内,相邻两所述换热段之间形成有过风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段于所述空气通道的横截面的方向上并排设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包括排风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风口之间具有间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还包括进口段,所述进口段位于所述壳体外,并与所述换热段连通。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冷凝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集水盒;
所述集水盒连通所述换热段和所述出口段;且/或,所述集水盒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口。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冷凝装置还包括风扇,所述空气通道包括进风口,所述风扇设于所述空气通道内,并位于所述换热段背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
CN201921889509.0U 2019-11-04 2019-11-04 蒸汽冷凝装置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1155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9509.0U CN211155275U (zh) 2019-11-04 2019-11-04 蒸汽冷凝装置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9509.0U CN211155275U (zh) 2019-11-04 2019-11-04 蒸汽冷凝装置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5275U true CN211155275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4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9509.0U Active CN211155275U (zh) 2019-11-04 2019-11-04 蒸汽冷凝装置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52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7581A (zh) * 2020-12-31 2021-04-09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N113080719A (zh) * 2021-04-29 2021-07-09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7581A (zh) * 2020-12-31 2021-04-09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N112617581B (zh) * 2020-12-31 2022-02-1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N113080719A (zh) * 2021-04-29 2021-07-09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55275U (zh) 蒸汽冷凝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9682225A (zh) 一种冷凝回收蒸汽系统
CN108325333B (zh) 冷凝回收装置及蒸汽炉
CN209524772U (zh) 一种冷凝回收蒸汽系统
CN109269071B (zh)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1853965U (zh) 一种蒸汽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2058374U (zh) 一种风冷式冷凝回收系统装置
CN111728495B (zh) 烹饪器具的冷凝装置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07815813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0689299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管式换热器
CN111820730A (zh) 用于烹饪设备的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烹饪设备
CN216746989U (zh) 风冷无菌纯蒸汽取样装置
CN215003031U (zh) 一种复合型闭式冷却塔
CN214841811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立式管壳式冷凝器
CN109163365A (zh) 一种高能效集成灶
CN213202416U (zh) 一种用于净水器的出水装置及使用它的净水器
CN212778712U (zh) 一种高温废气冷凝水收集装置
CN101451778A (zh) 冷凝装置及其除湿装置
CN210602081U (zh) 蒸发式水冷风机分水系统
CN216962178U (zh) 一种蒸汽冷凝系统及烹饪设备
CN213455040U (zh) 一种防止窜热的冷凝器
CN111603057A (zh) 一种冷凝管及蒸制设备
CN220453632U (zh) 蒸汽设备
CN215676590U (zh) 一种洗衣机门式换热器
CN211620947U (zh) 一种智能衣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