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3805U - 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3805U
CN211153805U CN201921366419.3U CN201921366419U CN211153805U CN 211153805 U CN211153805 U CN 211153805U CN 201921366419 U CN201921366419 U CN 201921366419U CN 211153805 U CN211153805 U CN 211153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amic
heating
layer
tube
tub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664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江
管伟
王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4u Electronic Ceram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4u Electronic Ceram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4u Electronic Ceram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4u Electronic Ceram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664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3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3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3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包括陶瓷管体,陶瓷管体上设置有发热线路层,陶瓷管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从陶瓷管体的前端延伸至后端。通过凹槽作为烟雾的排气通道,可以使陶瓷管体内前端至后端所产生的烟雾,均可以通过凹槽排出陶瓷管体,烟雾不易在陶瓷管体内残存。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发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电子烟是一种通过在烟草燃点以下的温度加热烟草,使之不燃烧也可以产生烟雾的电子烟产品,该产品由于没有明火产生,省去了很多烟草燃烧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因此相对于传统抽烟方式,能够降低烟草对人体的伤害。
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的加热主要通过陶瓷发热件来完成,陶瓷发热件主要包括陶瓷发热片、陶瓷发热棒和陶瓷发热管,陶瓷发热片和陶瓷发热棒是插入烟中加热,陶瓷发热管则是套在烟上加热。
现有的陶瓷发热管在加热烟时,通常是在管体的端部开设若干排烟孔,从而把烟草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排出,但由于烟设置在陶瓷发热管内的部分均会发热并产生烟雾,只靠端部的通孔排烟雾,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及电子烟,能够便于排烟,烟雾不易在陶瓷管体内残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包括陶瓷管体,陶瓷管体上设置有发热线路层,陶瓷管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从陶瓷管体的前端延伸至后端。通过凹槽作为烟雾的排气通道,可以使陶瓷管体内前端至后端所产生的烟雾,均可以通过凹槽排出陶瓷管体,烟雾不易在陶瓷管体内残存。
优选的,陶瓷管体包括层叠的外陶瓷层和内陶瓷层,发热线路层设置在外陶瓷层和内陶瓷层之间,内陶瓷层的内侧设置有釉层。通过把发热线路层设置在外陶瓷层和内陶瓷层之间能够较好的保护发热线路层,釉层能够使表面光滑。
优选的,陶瓷管体包括层叠的外陶瓷层和内陶瓷层,发热线路层设置在内陶瓷层的内侧,发热线路层的内侧设置有绝缘介质层,绝缘介质层的内侧设置有釉层。通过把发热线路层设置在内陶瓷层内侧,能够充分利用发热线路层的热量用于加热烟草,外陶瓷层和内陶瓷层的设置则是提升致密性,由于陶瓷层烧结成型前需要由生坯层卷曲形成管状,生坯层两端卷曲完后很可能存在间隙,通过两层陶瓷层层叠设置能够较小形成间隙的可能,绝缘介质层用于防止发热线路层和外接空气接触,防氧化,釉层能够是表面光滑。
优选的,陶瓷管体上对应凹槽位置的侧壁外凸设置。陶瓷管体上的凹槽由侧壁外凸形成,即可通过在卷曲生坯层时调整陶瓷管体定型模具的形状,从而使加工出凹槽更容易。
优选的,陶瓷管体上周布设置有至少两条凹槽。周布的至少两条凹槽能够提升烟雾流通量,从而进一步提升凹槽排烟雾的能力。
优选的,发热线路层包括第一发热线路和第二发热线路,第一发热线路设置在陶瓷管体的前段,第二发热线路设置在陶瓷管体的后段。第一发热线路和第二发热线路的设置,使得可以通过调整两者的阻值等方式来使得第一发热线路和第二发热线路的发热量不同,进一步可以是对应烟头部分的第一发热线路的温度高于第二发热线路的温度,使得陶瓷发热管的发热方式更拟真。
优选的,第一发热线路和第二发热线路相互并联。两套发热线路并联,使得部分发热线路损坏时,产品依然可以使用。
优选的,陶瓷管体的前端延伸出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第一发热线路的一端和第二发热线路的一端均与第一电极电连接,第一发热线路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极电连接,第二发热线路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极电连接。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作为连接发热线路端部的极点,通过本方式可以适当节省电极数量,也能使得产品加工效率更高。
优选的,第一发热线路在陶瓷管体上覆盖区域的轴向长度是10-30mm,第二发热线路在陶瓷管体上覆盖区域的轴向长度是10-30mm。尺寸的限定用于对应烟的长度及模拟烟上发热量不同的两个区域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该电子烟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烟雾能够经过凹槽及时排出,提升使用者对产品的感官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陶瓷发热管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坐标基准;
图2为本陶瓷发热管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坐标基准;
图3为本陶瓷发热管轴向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热线路层位于外陶瓷层和内陶瓷层之间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坐标基准;
图5为发热线路层位于内陶瓷层内侧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坐标基准。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3,为解决现有陶瓷发热管中烟雾较封闭,难以快速排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包括陶瓷管体100,陶瓷管体100上设置有发热线路层200,陶瓷管体10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槽300,凹槽300从陶瓷管体100的前端延伸至后端。通过凹槽300作为烟雾的排气通道,可以使陶瓷管体100内前端至后端所产生的烟雾,均可以通过凹槽300排出陶瓷管体100,烟雾不易在陶瓷管体100内残存。
应理解异形陶瓷发热管中的“异形”,仅表述本实施例的陶瓷发热管与目前现有的环形截面的陶瓷发热管形状不同,仅体现这一技术特点。
应理解附图中均是以烟插入陶瓷管体的前端和后端为基准,即陶瓷管体的前端对应烟的前端,陶瓷管体的后端对应烟的后端。使用时,烟的前端从陶瓷管体的后端开始插入到陶瓷管体的前端。
参照图3和图4,陶瓷管体100优选包括层叠的外陶瓷层101和内陶瓷层102,发热线路层200设置在外陶瓷层101和内陶瓷层102之间,内陶瓷层102的内侧设置有釉层。通过把发热线路层200设置在外陶瓷层101和内陶瓷层102之间能够较好的保护发热线路层200,釉层能够使表面光滑,便于清洁。先在外陶瓷层101烧结前的外生坯层内侧印刷发热线路层200,然后再铺上内陶瓷层102烧结前的内生坯层,之后可以经等静压方式卷曲两个生坯层,使其形成管状,外生坯层在外,内生坯层在内,发热线路层200在中间,然后经过共烧成瓷,外生坯层形成外陶瓷层101,内生坯层形成内陶瓷层102,最后在内陶瓷层102的内侧壁上设置釉层,烧结固化。
参照图3和图5,陶瓷管体100包括层叠的外陶瓷层101和内陶瓷层102,发热线路层200设置在内陶瓷层102的内侧,发热线路层200的内侧设置有绝缘介质层,绝缘介质层的内侧设置有釉层。通过把发热线路层200设置在内陶瓷层102内侧,能够充分利用发热线路层200的热量用于加热烟草,外陶瓷层101和内陶瓷层102的设置则是提升致密性,由于陶瓷层烧结成型前需要由生坯层卷曲形成管状,生坯层两端卷曲完后很可能存在间隙,通过两层陶瓷层层叠设置能够减少形成间隙的可能,绝缘介质层用于防止发热线路层200和外接空气接触,防氧化,釉层能够是表面光滑。先在外陶瓷层101烧结前的外生坯层上设置内陶瓷层102烧结前的内生坯层,再于内生坯层的内侧壁上印刷发热线路层200,之后可以经等静压方式卷曲两个生坯层,使其形成管状,外生坯层在外,内生坯层在中间,发热线路层200在内,发热线路层200内侧还需要印刷绝缘介质层,然后经过共烧成瓷,外生坯层形成外陶瓷层101,内生坯层形成内陶瓷层102,最后在绝缘介质层的内侧壁上设置釉层,烧结固化。
参照图1-图3,陶瓷管体100上对应凹槽300位置的侧壁优选是外凸设置。陶瓷管体100上的凹槽300由侧壁外凸形成,即可通过在卷曲生坯层时调整陶瓷管体100定型模具的形状,从而使加工出凹槽300更容易。
陶瓷管体上优选周布设置有至少两条凹槽。周布的至少两条凹槽能够提升烟雾流通量,从而进一步提升凹槽排烟雾的能力。凹槽优选是沿陶瓷管体的轴向延伸。
参照图4和图5,发热线路层200优选包括第一发热线路201和第二发热线路202,第一发热线路201设置在陶瓷管体100的前段,第二发热线路202设置在陶瓷管体100的后段。前段的定义具体是陶瓷管体100前面的一段,即前部分;后段的定义具体是陶瓷管体100后面的一段,即后部分。
图4是在外陶瓷层101的内侧设置第一发热线路201和第二发热线路202的实施例,图5是在内陶瓷层102的内侧壁设置第一发热线路201和第二发热线路202的实施例。
第一发热线路201和第二发热线路202的设置,使得可以通过调整两者的阻值等方式来使得第一发热线路201和第二发热线路202的发热量不同,进一步可以是对应烟头部分的第一发热线路201的温度高于第二发热线路202的温度,使得陶瓷发热管的发热方式更拟真。
参照图4和图5,第一发热线路201和第二发热线路202优选相互并联。两套发热线路并联,使得部分发热线路损坏时,产品依然可以使用。
参照图1-图5,陶瓷管体100的前端延伸出第一电极400、第二电极500和第三电极600,第一发热线路201的一端和第二发热线路202的一端均与第一电极400电连接,第一发热线路20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极500电连接,第二发热线路20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极600电连接。第一电极400、第二电极500和第三电极600作为连接发热线路端部的极点,通过本方式可以适当节省电极数量,也能使得产品加工效率更高。
图4和图5中的第一发热线路201和第二发热线路202具体可以是从第一电极400引出,第一发热线路201和第二发热线路202最终则分别连接第二电极500和第三电极600,连接方式具体可以是在陶瓷管体100的前端开设连接孔,第一电极400、第二电极500和第三电极600则焊接在各自对应的连接孔上。
第一发热线路在陶瓷管体上覆盖区域的轴向长度优选是10-30mm,第二发热线路在陶瓷管体上覆盖区域的轴向长度优选是10-30mm。尺寸的限定用于对应烟的长度及模拟烟上发热量不同的两个区域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陶瓷发热管。该电子烟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烟雾能够经过凹槽及时排出,提升使用者对产品的感官体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管体(100),陶瓷管体(100)上设置有发热线路层(200),陶瓷管体(10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槽(300),凹槽(300)从陶瓷管体(100)的前端延伸至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体(100)包括层叠的外陶瓷层(101)和内陶瓷层(102),发热线路层(200)设置在外陶瓷层(101)和内陶瓷层(102)之间,内陶瓷层(102)的内侧设置有釉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体(100)包括层叠的外陶瓷层(101)和内陶瓷层(102),发热线路层(200)设置在内陶瓷层(102)的内侧,发热线路层(200)的内侧设置有绝缘介质层,绝缘介质层的内侧设置有釉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体(100)上对应凹槽(300)位置的侧壁外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体(100)上周布设置有至少两条凹槽(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层(200)包括第一发热线路(201)和第二发热线路(202),第一发热线路(201)设置在陶瓷管体(100)的前段,第二发热线路(202)设置在陶瓷管体(100)的后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线路(201)和第二发热线路(202)相互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体(100)的前端延伸出第一电极(400)、第二电极(500)和第三电极(600),第一发热线路(201)的一端和第二发热线路(202)的一端均与第一电极(400)电连接,第一发热线路(20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极(500) 电连接,第二发热线路(20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极(600)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线路(201)在陶瓷管体(100)上覆盖区域的轴向长度是10-30mm,第二发热线路(202)在陶瓷管体(100)上覆盖区域的轴向长度是10-30mm。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
CN201921366419.3U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 Active CN211153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6419.3U CN211153805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6419.3U CN211153805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3805U true CN211153805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6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66419.3U Active CN211153805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3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7840A (zh) 一种电子烟加热元件的加热方法及电子烟加热元件
CN206585772U (zh) 具有测温功能的陶瓷发热棒
CN109219175A (zh) 一种低温烘烤电子烟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1124A (zh) 模块化多温度段发热装置
US20220408814A1 (en) Heater and cigarette device having same
CN212628447U (zh) 一种陶瓷发热体
CN211153806U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测温陶瓷发热棒及电子烟
CN211153805U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异形陶瓷发热管
CN112021678A (zh) 一种在折叠气道感应加热的发烟装置
CN211153807U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用陶瓷发热组件及电子烟
CN113712274A (zh) 一种轴向半分区发热管、电子雾化装置及加热方法
CN111296896A (zh) 一种电子烟的加热装置
CN111631441A (zh) 四线加热内热式电子烟加热棒
CN217547287U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结构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6019114U (zh) 内热式电子烟加热的电加热层结构
CN212590298U (zh) 一种在折叠气道感应加热的发烟装置
CN211323048U (zh) 加热不燃烧电子烟装置
CN213428343U (zh) 具有整体式发热区域的发热体及低温烟具
CN210809282U (zh) 加热膜、加热管及非燃烧烟的电子装置
CN216796496U (zh) 一种用于电子烤烟的陶瓷发热体
WO2020015738A1 (zh) 一种用于香烟烘烤发热管的单片式均热发热膜
CN113367409A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发热管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601675U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体
CN216416042U (zh) 加热不燃烧烟具
CN210076580U (zh) 烟丝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