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6768U - 冷梁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冷梁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46768U CN211146768U CN201921997498.8U CN201921997498U CN211146768U CN 211146768 U CN211146768 U CN 211146768U CN 201921997498 U CN201921997498 U CN 201921997498U CN 211146768 U CN211146768 U CN 2111467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hilled beam
- heat exchanger
- beam device
- wi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梁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系统,其中,冷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具有容纳空间;换热器,换热器设置在壳体内;虹吸结构,进风口和换热器之间设置有虹吸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冷梁装置的容易出现凝露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梁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主动式冷梁基本上不具备完善的凝露水接收设计,主要是因为冷梁为显热交换设计,很少出现凝露水现象,多数设计都是在探测及控制上防止出现凝露水现象。冷梁防结露控制也主要是利用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保证不低于露点温度进行供冷,但是这种控制存在误操作的可能。
具体地,主动式冷梁主要是采用冷热水作为干式盘管换热的介质,供热时不存在凝露水现象,制冷时控制好冷冻水的温度不低于空气露点温度就可以避免凝露水的出现。但是低温干燥的新风作为引射流体,其温度通常都是比较低,导致喷嘴及静压箱表面温度通常也比较低,室内回风有可能与之接触出现凝露现象。喷嘴外表面的凝露水集聚越多,就容易被高速引射流体携带吹出,导致出风带水现象。或者,因为室内空间气密性不好(比如高温高湿天气下开启了门窗),冷冻水的温度及防凝露控制无法快速应对这种突发情况,非常容易造成干式盘管出现凝露聚集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梁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梁装置的容易出现凝露聚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冷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具有容纳空间;换热器,换热器设置在壳体内;虹吸结构,进风口和换热器之间设置有虹吸结构。
进一步地,冷梁装置还包括过滤结构,过滤结构与虹吸结构编织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层和连接层,连接层与虹吸结构编织在一起,过滤层设置在进风口与连接层之间。
进一步地,冷梁装置还包括过滤结构,过滤结构设置在进风口和虹吸结构之间。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底板和挡风板,进风口设置在底板的中部,出风口设置在底板的两侧,挡风板位于容纳空间内,且处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虹吸结构包括虹吸结构主体和位于虹吸结构主体两侧的延伸段,虹吸结构主体位于进风口和换热器之间,延伸段由挡风板的内侧延伸至挡风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挡风板与底板之间具有间隙,延伸段通过间隙并与出风口相邻设置。
进一步地,虹吸结构主体高于延伸段。
进一步地,底板为金属网孔板,进风口由金属网孔形成。
进一步地,换热器包括与水平换热段和位于水平换热段两侧的竖向换热段,竖向换热段向远离底板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冷梁装置还包括隔板,隔板位于容纳空间内并与壳体的侧板密封地连接,换热器位于隔板和底板之间。
进一步地,隔板的中部低于隔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冷梁装置还包括喷嘴,隔板与壳体的顶板之间形成一次风室,隔板、壳体的侧板和挡风板形成混合送风室,喷嘴的进风口与一次风室相连通,喷嘴的出风口与混合送风室相连通。
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风管接口,风管接口位于隔板和顶板之间,以与一次风室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包括冷梁装置,冷梁装置为上述的冷梁装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冷梁装置在工作的时候,室内风从壳体的进风口进入,经过换热器换热从壳体的出风口进入室内,进风口和换热器之间设置有虹吸结构,室内风的水汽凝结后会滴落在虹吸结构上,不会出现凝露的聚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冷梁装置的容易出现凝露聚集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梁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的冷梁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底板;20、换热器;30、虹吸结构;31、虹吸结构主体;32、延伸段;40、过滤结构;50、挡风板;60、隔板;70、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冷梁装置包括:壳体10、换热器20和虹吸结构30。壳体10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10具有容纳空间。换热器20设置在壳体10内。进风口和换热器20之间设置有虹吸结构30。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冷梁装置在工作的时候,室内风从壳体10的进风口进入,经过换热器20换热从壳体10的出风口进入室内,进风口和换热器20之间设置有虹吸结构30,室内风的水汽凝结后会滴落在虹吸结构30上,不会出现凝露的聚集。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冷梁装置的容易出现凝露聚集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冷梁装置为主动式吊顶冷梁装置,图1是冷梁装置的横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冷梁装置还包括过滤结构40,过滤结构40与虹吸结构30编织为一体结构。过滤结构40的设置有利于去除空气中的灰尘等,这样使得室内的空气更加洁净。另外,过滤结构40也有利于保持冷梁装置内部的洁净。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过滤结构40包括过滤层和连接层,连接层与虹吸结构30编织在一起,过滤层设置在进风口与连接层之间。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过滤结构40和虹吸结构30的连接比较稳固,过滤结构40和虹吸结构30不容易形成间隙,这样更有利于过滤和吸收凝露。作为其它的实施例,过滤结构40和虹吸结构30也可以不是一体结构,过滤结构40和虹吸结构30挤压在底板11和换热器20之间,其中,过滤结构40设置在进风口和虹吸结构30之间。上述结构保证了虹吸结构30的洁净。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壳体10包括底板11和挡风板50,进风口设置在底板11的中部,出风口设置在底板11的两侧,挡风板50位于容纳空间内,且处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底板11的设置使得冷梁装置的外观更加美观。挡风板50的设置使得壳体10内的气体不容易串气,这样气流可以按照预定轨迹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虹吸结构30包括虹吸结构主体31和位于虹吸结构主体31两侧的延伸段32,虹吸结构主体31位于进风口和换热器20之间,延伸段32由挡风板50的内侧延伸至挡风板50的外侧。冷梁装置在出风的时候,会将延伸段吸附的凝露带至室内。随着延伸段吸附的凝露被带走,虹吸结构主体31吸附的凝露会向延伸段移动,上述结构既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湿度,又不容易产生凝露的聚集。需要说明的是,挡风板50内侧指的是两个挡风板50之间,挡风板50的外侧指的是挡风板50与侧壁之间的混合送风室。延伸段32为两段分别位于虹吸结构主体31的两侧。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挡风板50与底板11之间具有间隙,延伸段32通过间隙并与出风口相邻设置。间隙的设置有利于设置延伸段32。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虹吸结构主体31高于延伸段32。根据自然规律,凝露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比较容易,虹吸结构主体31高于延伸段32有利于虹吸结构主体31吸附的凝露向延伸段32移动。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底板11为金属网孔板,进风口由金属网孔形成。上述结构加工成本较低,进风比较均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换热器20包括与水平换热段和位于水平换热段两侧的竖向换热段,竖向换热段向远离底板11的方向延伸。在换热量相同的条件下,上述结构的换热器20设置的更薄。具体地,换热器20为U型。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冷梁装置还包括隔板60,隔板60位于容纳空间内并与壳体10的侧板密封地连接,换热器20位于隔板60和底板11之间。隔板60的设置使得一次风和二次风进行分隔。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隔板60的中部低于隔板60的两侧。上述结构使得隔板60和底板11之间的压力均衡。具体地,静压箱的底部隔板60,呈左右对称型式,并且逐渐朝中间倾斜向下,有利于静压箱底部产生的凝露水汇集到中间后滴落到下面的虹吸结构30上,虹吸结构30采用虹吸材料,虹吸材料可以为棉纤维等具有毛纤结构的纤维,或者海绵等虹吸材料。同时隔板60与换热器20之间形成的变截面流道更能匹配适应室内回风的速度场、降低室内回风的阻力,此处的室内指的是隔板60和换热器20围成的空间。隔板60与周围壳体10的侧板紧密贴合密封,保证静压箱内的一次风不向外泄露。隔板60的左右两段大致呈水平布置,且与静压箱顶部有一定的距离,形成喷嘴70的进风流道,锥形喷嘴70布置在隔板60上并且喷口朝下,喷嘴70与换热器20并列排放,所有喷嘴70的中心都落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与左侧板或者右侧板的距离相同;根据需要,各个喷嘴70的高度和喷嘴的口径可以不同。静压箱上粘贴有保温棉尽量防止静压箱外表面产生凝露现象。图1中的静压箱的前后两端布置有法兰接口,用于风管接口的连接,法兰可以采用电焊或者螺钉固定方式固定在静压箱外表面。隔板60的两侧是中截面图中的左右两侧,隔板60的中部是指截面图中的中部,隔板60左右对称,换热器20左右对称。具体地,隔板60的左侧至中部依次包括左平板段、第一左倾斜板段和第二左倾斜板段,第一左倾斜板段与第二左倾斜板段的倾斜角度不同,隔板60的右侧至中部包括右平板段、第一右倾斜板段和第二右倾斜板段,第一右倾斜板段和第二右倾斜板段的倾斜角度不同。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冷梁装置还包括喷嘴70,隔板60与壳体10的顶板之间形成一次风室,隔板60、壳体10的侧板和挡风板50形成混合送风室,喷嘴70的进风口与一次风室相连通,喷嘴70的出风口与混合送风室相连通。喷嘴70为室内的空气循环提供了动力。出风口设置有导风板,这样可以根据需要使得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为需要的方向。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壳体10还包括风管接口,风管接口位于隔板60和顶板之间,以与一次风室相连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包括冷梁装置。冷梁装置为上述的冷梁装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10)具有容纳空间;
换热器(20),所述换热器(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
虹吸结构(30),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换热器(20)之间设置有所述虹吸结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梁装置还包括过滤结构(40),所述过滤结构(40)与所述虹吸结构(30)编织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40)包括过滤层和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与所述虹吸结构(30)编织在一起,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连接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梁装置还包括过滤结构(40),所述过滤结构(40)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虹吸结构(3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底板(11)和挡风板(50),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底板(11)的中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底板(11)的两侧,所述挡风板(50)位于容纳空间内,且处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结构(30)包括虹吸结构主体(31)和位于所述虹吸结构主体(31)两侧的延伸段(32),所述虹吸结构主体(31)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换热器(20)之间,所述延伸段(32)由所述挡风板(50)的内侧延伸至所述挡风板(50)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50)与所述底板(1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延伸段(32)通过所述间隙并与所述出风口相邻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的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结构主体(31)高于所述延伸段(32)。
9.根据权利要求5的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为金属网孔板,所述进风口由金属网孔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5的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0)包括与水平换热段和位于所述水平换热段两侧的竖向换热段,所述竖向换热段向远离所述底板(11)的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梁装置还包括隔板(60),所述隔板(6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壳体(10)的侧板密封地连接,所述换热器(20)位于所述隔板(60)和所述底板(11)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0)的中部低于所述隔板(60)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梁装置还包括喷嘴(70),所述隔板(60)与所述壳体(10)的顶板之间形成一次风室,所述隔板(60)、所述壳体(10)的侧板和所述挡风板(50)形成混合送风室,所述喷嘴(70)的进风口与一次风室相连通,所述喷嘴(70)的出风口与所述混合送风室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包括风管接口,所述风管接口位于所述隔板(60)和所述顶板之间,以与所述一次风室相连通。
15.一种新风系统,包括冷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梁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梁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97498.8U CN211146768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冷梁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97498.8U CN211146768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冷梁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46768U true CN211146768U (zh) | 2020-07-31 |
Family
ID=71774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97498.8U Active CN211146768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冷梁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4676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49011A (zh) * | 2019-11-18 | 2020-02-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冷梁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系统 |
-
2019
- 2019-11-18 CN CN201921997498.8U patent/CN21114676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49011A (zh) * | 2019-11-18 | 2020-02-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冷梁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094797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
CN102589054A (zh) | 空调器 | |
CN108613262A (zh) | 厨房空调内机及厨房空调装置 | |
CN106642388A (zh) | 一种整体式厨房空调器 | |
CN211146768U (zh) | 冷梁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系统 | |
CN211476094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9819684U (zh) | 空调柜机 | |
EP2436996B1 (en) | Ventilating apparatus | |
CN202648009U (zh) | 空调器 | |
CN110749011A (zh) | 冷梁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系统 | |
CN207094794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
CN207334911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
CN214537582U (zh) | 清洁装置、面板结构及空调器 | |
CN211953217U (zh) | 一种接水装置的隔热结构 | |
CN207081094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
CN207094806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
CN111076280A (zh) | 冷梁末端、冷梁系统 | |
CN111720894A (zh) | 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9656189U (zh) | 风管机及空调机组 | |
CN217900158U (zh) | 一种中央空调多功能出风口及分路送风管 | |
CN220567391U (zh) | 一种重力柜冷梁 | |
CN218274758U (zh) | 储能机柜 | |
CN214701063U (zh) | 一种高效循环风涂装水喷淋空调装置 | |
CN21811996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953242U (zh) | 风管机吊顶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