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48009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48009U
CN202648009U CN 201220071564 CN201220071564U CN202648009U CN 202648009 U CN202648009 U CN 202648009U CN 201220071564 CN201220071564 CN 201220071564 CN 201220071564 U CN201220071564 U CN 201220071564U CN 202648009 U CN202648009 U CN 202648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dsorption module
heat exchanger
outer casing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715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世权
王友宁
吴洪金
申伟杰
吴丽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07156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48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48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480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外罩壳(2),具有进风口(3)和出风口(8);风扇(1),其吸风侧面向进风口,其送风侧面向出风口;吸附模块(6)和换热器组,沿着从进风口(3)到风扇(1)的吸风侧的吸风路径、依次设在外罩壳(2)中;设在外罩壳(2)中的水箱(7),偏离吸风路径并位于吸附模块(6)下方,其中,吸附模块(6)从外罩壳(2)插入,并且其顶部固定在外罩壳(2)上,其底部伸入水箱(7)内水面以下吸水或高于水面。与现有技术中的加湿除湿空调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可实现相同的加湿除湿效果,但结构明显简单,并且无需外接供水管路,因而具有优越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设置了除湿或者加湿功能的空调器通常只具有除湿功能,或者只具有加湿功能。这是因为如果同时设置除湿和加湿功能,需设置一套结构复杂的排水、加水装置。例如在中国专利200920154626.2中,公开了一种加湿除湿机,其属于商用空调领域。其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部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依次设有过滤网、蒸发器、冷凝器、水冷却器、湿膜和风机组件。其中,湿膜上部设有分水器,分水器通过加湿水电开关阀门与加湿水进口连接。蒸发器下部设有副接水盘,湿膜下部设有主接水盘。两个接水盘由连接管连通,主接水盘的一侧设有排水口。在加湿模式下,加湿水电开关阀门打开,外接管道中的水通过分水器给湿膜加湿,进而给室内空气加湿。设置在湿膜下部的主接水盘的作用是防止湿膜上的水随处滴落。主接水盘中的水被导流至排水口排出。在除湿模式下,凝结在蒸发器上的冷凝水被副接水盘收集后,也被导流至排水口排出。上述的排水、加水装置结构复杂,并且分水器必须外接供水管路,造成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相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既可以进行除湿,又可以进行加湿,方便了使用,而且节省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外罩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扇,其吸风侧面向外罩壳的进风口,其送风侧面向外罩壳的出风口;吸附模块和换热器组,沿着从外罩壳的进风口到风扇的吸风侧的吸风路径依次设在外罩壳中;水箱,设在外罩壳中,水箱偏离所述吸风路径并位于吸附模块下方,其中,吸附模块设置为从外罩壳插入,并且其顶部固定在外罩壳上,其底部伸入水箱内水面以下吸水或高于水面。
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将第一换热器的外壳冷却形成的冷凝水排至水箱中的排水管路。
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将外罩壳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隔板,其中,水箱设置在第一腔室中,风扇和换热器组设置在第二腔室中,隔板上开设有供吸附模块穿过的贯通槽。
优选地,吸附模块的材质为强吸水性的硬质纤维板。
优选地,外罩壳顶部开设有供吸附模块插入的开口,开口具有与之相匹配的顶盖,顶盖上设置有夹持吸附模块的夹持件。
优选地,吸附模块的垂直于来自进风口的进风方向的面积,大于进风口的面积。
优选地,在隔板上,设有随吸附模块在贯通槽中插拔而开关贯通槽的自动复位盖板。
优选地,盖板铰接在隔板上。
优选地,换热器组包括用作蒸发器的第一换热器和用作冷凝器的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出口和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之间通过节流装置连通,在外罩壳中还设置有压缩机,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入口连通,压缩机的吸气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出口连通。
优选地,风扇为离心风扇。
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加长的连接水管与家庭用的进出水管相连,而仅依靠吸附模块6从设于外罩壳2中的水箱7吸水,即可实现当风扇工作时使得来自进风口3的进风经过吸附模块6、并带走吸附模块6中的水份从出风口8吹出;因此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而且相应地成本较低。
(2)将空调器外罩壳形成的腔体通过隔板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将循环空气的流动范围限定在第二腔室中。藉此形成较佳的空气流动方向,有助于提高风扇控制气流方向的效力和换热器组的换热效力。
(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平行设置,并且第一换热器设置在吸附模块和第二换热器之间,如此保证了从外罩壳出风口送出的气流的温度与室温大致相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4)本实用新型属于民用小型的空调器,不仅使用灵活,而且可以满足多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在加湿运行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在除湿运行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顶盖的仰视图,示出夹持吸附模块的夹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外罩壳2、以及设置在外罩壳2中的风扇1,其中风扇1的吸风侧面对外罩壳2的进风口3设置,风扇1的送风侧面对空调器的外罩壳2的出风口8,以将来自外罩壳2的进风口3的风引向外罩壳2的出风口8;具有强吸水性的吸附模块6和换热器组,二者都设置在外罩壳2中,并且沿着从进风口3到风扇1的吸风侧的吸风路径依次设置,来自进风口3的风流经吸附模块6与换热器组换热后被风扇1从出风口8送出;以及水箱7,该水箱7设在外罩壳2中并位于吸附模块6的下方。吸附模块6从外罩壳2插入,并且吸附模块6的顶部固定在外罩壳2上,而吸附模块6的底部高于水箱7中的水面或在水面以下吸水,这通过改变吸附模块6的长度来实现。
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加长的连接水管与家庭用的进出水管相连,而仅依靠吸附模块6从外罩壳2中的水箱7中吸水,即可实现当风扇工作时使得来自进风口3的进风经过吸附模块6、并带走吸附模块6中的水份从出风口8吹出。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风扇1采用离心风扇。空调器的进风口3沿离心风扇的轴线方向设置,空调器的出风口8沿离心风扇的圆周方向设置。如此可以避免进风出风相互干扰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换热器组包括用作蒸发器的第一换热器51和用作冷凝器的第二换热器52。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设置在风扇1的吸风侧和进风口3之间。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之间通过冷媒管路相互连接,在该冷媒管路中串联有节流装置53。具体而言,压缩机4的高压侧(排气口)、第二换热器52的冷媒入口端、第二换热器52的冷媒出口端、节流装置53、第一换热器51的冷媒入口端、第一换热器51的冷媒出口端、压缩机4的低压侧(吸气口)依次相连接,以在外罩壳2中形成冷媒循环回路。该冷媒循环回路的工作过程是:压缩机4的高压侧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流动至第二换热器52中,通过第二换热器52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之后,温度降低的冷媒被节流装置53节流后流动至第一换热器51,从周围空气吸热;接着,从第一换热器51排出的低温低压冷媒返回压缩机4,进入下一次冷媒循环。
当空调器在图1所示的加湿状态下运行时,压缩机4不运行,只有风扇1运行。在水箱7中加入水(水箱也可以设置为能够从外罩壳取出),并且使吸附模块6的底部浸没在水箱7中,使得吸附模块6上吸附足够的水分。这样,当风扇1旋转时,从进风口3吸入的空气流过吸附模块6,并且将吸附模块6中的水分带出。这些水分被风扇1从出风口8送出至空调器外部,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润度。当空调器在图2所示的除湿制冷状态下运行时,保持吸附模块6的干燥度,当风扇1旋转时,从进风口3吸入的空气流过吸附模块6,由于吸附模块6的强吸水性,可以吸附一部分空气中的水分;空气中的另一部分水分,则通过压缩机4的运行而凝结在用作蒸发器的第一换热器51的外表面上,由此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排水管路排至水箱7中。水箱7中的水可以定期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空调器的外罩壳2上开设有放入或者取出吸附模块6的开口。顶盖25与开口相匹配。需要放入或者取出吸附模块6时,打开顶盖25;不进行该项操作时,顶盖25起到封闭开口的作用,以保证外罩壳的腔体内部的清洁和气流流动方向不受干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吸附模块6的材质为强吸水性的硬质纤维板。虽然吸附模块6凭借其本身的硬度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但气流从吸附模块6流过时的冲击力仍然对吸附模块6的稳固性产生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顶盖25上设置夹持吸附模块6的夹持件251,用于固定吸附模块6。这样,可以使吸附模块牢固地固定在外罩壳的腔体中,以保证从进风口吸入的气流可以顺利地从吸附模块6中流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了形成较佳的空气流动方向,将空调器外罩壳2形成的腔体通过隔板23分隔成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第一腔室21位于第二腔室22下方。其中,压缩机4和水箱7设置在第一腔室21,风扇1、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设置在第二腔室22中。这样可以将循环空气限定在第二腔室22中,有助于提高风扇1控制气流方向的效力和换热器组的换热效力。
进一步,吸附模块6在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中的设置方式,由空调器的运行方式决定。在图1所示的加湿运行模式下,由于吸附模块6需伸进水箱7中,因此选择长度较长的吸附模块6。又由于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之间设置有隔板23,因此在隔板23上开设适合吸附模块6穿过的贯通槽。将吸附模块6的顶部安装在夹持件251中,使吸附模块6的底部自第二腔室52穿过贯通槽伸进第一腔室51,并且使吸附模块6的底部浸没在水箱7中。在图2所示的除湿运行模式下,吸附模块6无需伸进水箱7中,因此只需将吸附模块6设置在第二腔室22中即可。此时选择长度较短的吸附模块6,将其安装在夹持件251中后置入第二腔室52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隔板23上,设有随吸附模块6在所述贯通槽中的插拔而开关所述贯通槽的自动复位盖板231。在加湿模式下,吸附模块6的底部穿过贯通槽时抵住盖板231,使得盖板231随之向下旋转将贯通槽敞开,可以保证吸附模块6顺利穿过隔板23以插入水箱7中吸水。取出吸附模块6时,盖板231可自动复位将贯通槽遮蔽,以实现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的隔离效果。例如,盖板231铰接在隔板23上并且可在不受力时自动回复到遮蔽贯通槽的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平行设置,并且第一换热器51设置在吸附模块6和第二换热器52之间。在除湿模式下,当风扇1旋转并且空气流过吸附模块6后,首先与用作蒸发器的第一换热器51发生热交换。被第一换热器51中的冷媒吸热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液态的水排至水箱7中。降低了温度的空气继续流动至第二换热器52处,与第二换热器52中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发生热交换,温度回升。这样,被风扇1从出风口8送出的经过除湿后的空气,与室温基本一致,可以给用户带来舒适感。另外,从进风口3中吸入的气流首先流过吸附模块6,可以使气流分布得更加均匀。如此,当气流继续流动与换热器组进行热交换时,可以改善换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吸附模块6正对进风口3设置,并且吸附模块6的垂直于来自进风口3的进风方向的面积大于进风口3的面积。这样可以使得从进风口3吸入的空气全部流过吸附模块6,以实现加湿时吸附模块6中的水分被气流充分带走,除湿时气流中的水分更多地被吸附模块6吸附。
另外,还可以在进风口3和吸附模块6之间设置过滤网,以阻挡灰尘进入外罩壳2的腔体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罩壳(2),具有进风口(3)和出风口(8);
风扇(1),其吸风侧面向所述进风口,其送风侧面向所述出风口;
吸附模块(6)和换热器组,沿着从所述进风口(3)到所述风扇(1)的吸风侧的吸风路径、依次设在所述外罩壳(2)中;
设在所述外罩壳(2)中的水箱(7),偏离所述吸风路径并位于所述吸附模块(6)下方,
其中,所述吸附模块(6)从所述外罩壳(2)插入,并且其顶部固定在所述外罩壳(2)上,其底部伸入所述水箱(7)内水面以下吸水或高于所述水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第一换热器(51)的外壳冷却形成的冷凝水排至所述水箱(7)中的排水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外罩壳(2)分隔成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的隔板(23),
其中,所述水箱(7)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21)中,所述风扇(1)和换热器组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22)中,所述隔板(23)上开设有供所述吸附模块(6)穿过的贯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模块(6)的材质为强吸水性的硬质纤维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壳(2)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吸附模块(6)插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具有与之相匹配的顶盖(25),所述顶盖(25)上设置有夹持所述吸附模块(6)的夹持件(2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模块(6)的垂直于来自所述进风口(3)的进风方向的面积,大于所述进风口(3)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23)上, 设有随所述吸附模块(6)在所述贯通槽中插拔而开关所述贯通槽的自动复位盖板(2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31)铰接在所述隔板(2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组包括用作蒸发器的第一换热器(51)和用作冷凝器的第二换热器(52),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之间通过节流装置(53)连通,
在所述外罩壳(2)中还设置有压缩机(4),所述压缩机(4)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52)的冷媒入口连通,所述压缩机(4)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51)的冷媒出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2、5-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1)为离心风扇。 
CN 201220071564 2012-02-29 2012-02-29 空调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48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71564 CN202648009U (zh) 2012-02-29 2012-02-29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71564 CN202648009U (zh) 2012-02-29 2012-02-29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48009U true CN202648009U (zh) 2013-01-02

Family

ID=47417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71564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48009U (zh) 2012-02-29 2012-02-29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4800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9054A (zh) * 2012-02-29 2012-07-18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器
CN103743016A (zh) * 2013-12-26 2014-04-23 宝鸡兴业空调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能调节温湿度的蒸发冷却空调
CN105066266A (zh) * 2015-07-29 2015-11-18 柳超 一种具有空气能除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114484622A (zh) * 2021-12-16 2022-05-1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管湿度调节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9054A (zh) * 2012-02-29 2012-07-18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器
CN102589054B (zh) * 2012-02-29 2017-10-27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器
CN103743016A (zh) * 2013-12-26 2014-04-23 宝鸡兴业空调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能调节温湿度的蒸发冷却空调
CN105066266A (zh) * 2015-07-29 2015-11-18 柳超 一种具有空气能除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105066266B (zh) * 2015-07-29 2017-12-01 南安市威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气能除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114484622A (zh) * 2021-12-16 2022-05-1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管湿度调节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4484622B (zh) * 2021-12-16 2024-04-19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管湿度调节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9054B (zh) 空调器
KR101174556B1 (ko) 조습장치
CN106337269B (zh)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US9989269B2 (en) Dehumidifier
CN202648009U (zh) 空调器
CN107218688A (zh) 一种多功能新风交换机
KR20150077775A (ko) 제가습 장치
US8261571B2 (en) Multifunctional ventilating fan
JP2013148346A (ja) 冷風機能を備えた除湿機
CN107166531A (zh) 一种带除湿功能的新风交换机
CN103673112A (zh) 一种空调器
CN102003747A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5412256U (zh) 一种吊顶式除湿机
CN110243024A (zh) 一种家用膜式溶液除湿机
CN210602023U (zh) 一种除湿机
CN213040668U (zh) 一种车间空调除湿系统
KR101692240B1 (ko) 제습 냉방기
CN203719083U (zh) 空调蓄湿加湿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208108345U (zh) 一种轴流式除湿机
CN207763138U (zh) 除湿机
CN204923251U (zh) 加湿除湿空气处理器
KR101361099B1 (ko) 공동주택 지역냉방을 위한 환기겸용 제습냉방 시스템
CN206831687U (zh) 一种带除湿功能的新风交换机
CN216132010U (zh) 除湿机
CN112594799B (zh) 新风除湿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