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5212U - 三维悬挂隔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三维悬挂隔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45212U CN211145212U CN201922319521.4U CN201922319521U CN211145212U CN 211145212 U CN211145212 U CN 211145212U CN 201922319521 U CN201922319521 U CN 201922319521U CN 211145212 U CN211145212 U CN 2111452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bration isolation
- isolation platform
- suspension
- platform
- vib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维悬挂隔振系统,包括支撑机构、吊索、隔振平台上板、隔振平台下板及竖向隔振机构,所述隔振平台下板通过若干吊索吊装在支撑机构上,所述隔振平台上板对应设置在隔振平台下板上,隔振平台上板底端面通过若干竖向隔振机构与隔振平台下板顶端面弹性连接。该三维悬挂隔振系统可以隔离三维振动,竖向隔振系统可以隔离竖向振动,悬挂系统可以隔离水平振动,安装维护简单,耐久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维悬挂隔振系统。
背景技术
博物馆馆藏文物作为世界文明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且具有不可再生性。同时,馆藏文物具有轻质易损和浮放的共同特点,对振动荷载作用响应十分敏感,尤其是地震荷载。随着我国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近年来量大面广的博物馆、科技馆及艺术馆等文博服务技术设施的建设给馆藏文物预防性防震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诸如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和2013年卢山7.0级地震中,大量馆藏珍贵文物都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且无法恢复。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研发馆藏文物所需的防震等高精度装备以适应地震灾害及环境振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文物通过支、黏、卡、绑等方法进行约束,整体防震效果差,针对陶瓷器、铜器、玉器等易碎文物,硬抗地震的方式导致文物自身破坏。
专利号为CN209243936U公开的一种悬挂式耗能隔振支座、以及专利号为CN104643741A公开的一种悬挂式浮放物三维隔振装置,虽然其采用了悬挂式的隔振机构,然而隔振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实现全方位隔振的三维悬挂隔振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维悬挂隔振系统,包括支撑机构、吊索、隔振平台上板、隔振平台下板及竖向隔振机构,所述隔振平台下板通过若干吊索吊装在支撑机构上,所述隔振平台上板对应设置在隔振平台下板上,隔振平台上板底端面通过若干竖向隔振机构与隔振平台下板顶端面弹性连接。
为了便于安装各部件,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框架、底部支撑及顶部支撑,所述顶部支撑、底部支撑分别与支撑框架焊接连接,顶部支撑与支撑框架连接,提供水平向的支撑,增强支撑系统的刚度和稳定性。
为了便于安装吊索,所述吊索顶端通过焊接连接件与支撑框架连接,吊索底端通过拉环与隔振平台下板连接,构成悬挂系统。
为了便于安装四根吊索,所述支撑框架采用两榀框架,支撑框架的四根框架柱分别通过吊索与隔振平台下板四周连接,实现水平向的悬挂减震。
所述的竖向隔振机构应具有较低的竖向刚度,可以是螺旋弹簧、橡胶隔振器、钢丝绳隔振器等,竖向隔振机构与隔振平台上板、隔振平台下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隔振平台上板与隔振平台下板之间均匀设置有4个竖向隔振机构。
所述的竖向隔振机构应具有足够大的水平刚度。隔振物体在水平向振动时,其摆长应为吊索的上连接点到物体质心位移在竖向的投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三维悬挂隔振系统可以隔离三维振动,竖向隔振系统可以隔离竖向振动,悬挂系统可以隔离水平振动,安装维护简单,耐久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悬挂隔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索,2.支撑框架,3.底部支撑,4.竖向隔振机构,5.隔振物体,6.隔振平台上板,7.隔振平台下板,8.底部支撑,9.连接件,10.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三维悬挂隔振系统,包括吊索1、支撑机构(支撑系统)、竖向隔振机构(装置)4、隔振物体5、隔振平台上板6、隔振平台下板7;所述的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框架2、顶部支撑8、底部支撑3;所述顶部支撑8和底部支撑3与支撑框架2焊接连接;所述竖向隔振机构4分别与隔振平台上板6、隔振平台下板7连接。
吊索1通过焊接连接件9与支撑框架2连接,通过拉环10与隔振平台下板7连接,构成悬挂系统。支撑框架2采用两榀框架,四根框架柱分别通过吊索1与隔振平台下板7连接,实现水平向的悬挂减震。顶部支撑8与支撑框架2连接,提供水平向的支撑,增强支撑系统的刚度和稳定性。竖向隔振机构4应具有较低的竖向刚度,可以是螺旋弹簧、橡胶隔振器、钢丝绳隔振器等。竖向隔振机构4与隔振平台上板6、隔振平台下板7连接。竖向隔振机构4应具有足够大的水平刚度。隔振物体5在水平向振动时,其摆长应为吊索1的上连接点到物体质心位移在竖向的投影。
本实用新型正常工作时,外界振动通过支撑框架2传递给吊索1,由吊索1传递给隔振平台。吊索1与隔振平台构成一个摆动系统,可以绕吊索1的上部转动中心摆动,隔离水平向的振动。在隔振平台内部,安装有竖向隔振机构4,可以进一步隔离竖向振动,如此该隔振系统可以同时隔离三维振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设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垂直”、“水平”、“顶”、“底”、“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三维悬挂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吊索、隔振平台上板、隔振平台下板及竖向隔振机构,所述隔振平台下板通过若干吊索吊装在支撑机构上,所述隔振平台上板对应设置在隔振平台下板上,隔振平台上板底端面通过若干竖向隔振机构与隔振平台下板顶端面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悬挂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框架、底部支撑及顶部支撑,所述顶部支撑、底部支撑分别与支撑框架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悬挂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顶端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框架连接,吊索底端通过拉环与隔振平台下板连接,构成悬挂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维悬挂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采用两榀框架,支撑框架的四根框架柱分别通过吊索与隔振平台下板四周连接,实现水平向的悬挂减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悬挂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隔振机构为螺旋弹簧、橡胶隔振器、钢丝绳隔振器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三维悬挂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平台上板与隔振平台下板之间均匀设置有4个竖向隔振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19521.4U CN211145212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三维悬挂隔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19521.4U CN211145212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三维悬挂隔振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45212U true CN211145212U (zh) | 2020-07-31 |
Family
ID=71746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19521.4U Active CN211145212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三维悬挂隔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4521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47814A (zh) * | 2020-12-23 | 2021-05-04 |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子天平恒温测试的减震装置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22319521.4U patent/CN21114521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47814A (zh) * | 2020-12-23 | 2021-05-04 |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子天平恒温测试的减震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52056U (zh) | 一种通用型放线滑车吊梁 | |
CN211145212U (zh) | 三维悬挂隔振系统 | |
CN106348180A (zh) |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吊装架 | |
CN205892588U (zh) | 一种吊装设备 | |
CN201439598U (zh) | 一种钻孔桩钢筋笼下放装置 | |
CN206163248U (zh) | 一种防构件损坏防倾覆的抗震变压器 | |
CN210359294U (zh) |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数控车床 | |
CN214243540U (zh) |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塔式起重机用减震缓冲装置 | |
CN212292559U (zh) |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安装的起吊架 | |
CN205766057U (zh) | 一种圆环状镁合金压铸件悬挂机构 | |
CN108252207A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桥梁橡胶支座 | |
CN211524157U (zh) | 一种高层建筑外墙施工装置 | |
CN211289182U (zh) | 一种建筑机电双向抗震支吊架 | |
CN214952869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扬尘监控设备 | |
CN207673022U (zh) | 一种新型轻钢龙骨复合混凝土墙板吊装装置 | |
CN217710301U (zh) | 一种三维隔震柱墩 | |
CN216774439U (zh) | 一种发电机组安装用铝合金壳体 | |
CN219156274U (zh) | 一种转运超长金属屋面压型板的工具 | |
CN209760032U (zh) | 一种桁架挂篮底模 | |
CN210693380U (zh) | 一种悬吊式母线槽 | |
CN213387401U (zh) | 一种起重机用抗拉型金属吊绳 | |
CN213269023U (zh) | 施工楼层电梯井安全封盖装置 | |
CN213202116U (zh) | 一种电动葫芦悬挂梁 | |
CN221118272U (zh) | 一种稳定性强的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挂篮 | |
CN115094834B (zh) | 一种烟盒式防撞护舷安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