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3226U - 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3226U
CN211143226U CN201922010298.5U CN201922010298U CN211143226U CN 211143226 U CN211143226 U CN 211143226U CN 201922010298 U CN201922010298 U CN 201922010298U CN 211143226 U CN211143226 U CN 211143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rainwater collecting
pipe
water
stora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102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岩
王秋悦
王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gyuan Ecological Garde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nda Weiji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nda Weiji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nda Weiji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102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3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3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3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池底设置有沉淀物滑动坡,所述蓄水池的侧壁沉淀物滑动坡的最低处开有沉淀物通道,通过设置沉淀物滑动坡,能将水中的沉淀物收集起来,并聚集在一处。沉淀物通道连接有清理检修井。清理检修井用于检修蓄水池和清理蓄水池中的沉淀物通过设置本装置,能大大缓解城市雨水淤积的问题,并能实现雨水的二次处理;并能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减少城市用水,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Description

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
背景技术
水,化学式为H2O ,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适量的雨水提供给了人类和植物,生活必须的淡水资源,需要采取有效安全又合理的疏导。城市在建设中,由于大量的土地被建筑和混凝土道路覆盖,导致雨水不能被土壤吸收,容易形成雨水淤积导致灾害发生。传统的做法是修建宽广的排水设施,这样虽然能解决雨水淤积、淹没街道的问题,但雨水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导致城市用水量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解决了雨水淤积,淹没街道的问题,解决了雨水二次利用的问题,解决了雨水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池底设置有沉淀物滑动坡,所述蓄水池的侧壁沉淀物滑动坡的最低处开有沉淀物通道,通过设置沉淀物滑动坡,能将水中的沉淀物收集起来,并聚集在一处。沉淀物通道连接有清理检修井。清理检修井用于检修蓄水池和清理蓄水池中的沉淀物。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的优选结构,所述蓄水池的侧壁连接有清水连通管;所述清水连通管与蓄水池侧壁连接处高于沉淀物滑动坡顶部0.2-0.5米。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清水井;所述清水井的底部设置有清水泵,清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清水管;所述清水管连接有花园喷灌管路或\和消防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检修井的底部设置有污水泵,所述污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连接到下水道系统或污水处理系统。防止淤积的沉淀物堵塞蓄水池。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连接有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连接有雨水收集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管路包括倾斜设置的雨水收集管,雨水收集管的最低点与雨水收集池相连,所述雨水收集管上连接有若干雨水收集孔。雨水收集孔与排水沟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池的侧面通过连接管道与蓄水池相连通,所述雨水收集池的中部设置有垃圾过滤网,垃圾过滤网的位置低于雨水收集池与雨水收集管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过滤网的下方设置有雨水过滤装置;所述雨水过滤装置的位置高于雨水收集池与蓄水池的连接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检修井的底部低于沉淀物通道1-3米。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的池壁设置有防水层。通过设置防水层,能防止水渗透,破坏池壁。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本装置,能大大缓解城市雨水淤积的问题,并能实现雨水的二次处理;
2.通过设置本装置,能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减少城市用水,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是蓄水池,2是沉淀物滑动坡,3是沉淀物通道,4是清理检修井,5是污水泵,6是排污管,7是清水井,8是清水连通管,9是清水泵, 10是雨水收集池,11是雨水过滤装置,12是垃圾过滤网,13是雨水收集管, 14是雨水收集孔,15是清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包括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1的池壁设置有防水层。通过设置防水层,能防止水渗透,破坏池壁。
所述蓄水池1的池底设置有沉淀物滑动坡2,通过设置沉淀物滑动坡2,能将水中的沉淀物收集起来,并聚集在一处。所述蓄水池1的侧壁沉淀物滑动坡2的最低处开有沉淀物通道3,沉淀物通道3连接有清理检修井4。清理检修井4用于检修蓄水池1和清理蓄水池1中的沉淀物。
所述清理检修井4的底部低于沉淀物通道31-3米。所述清理检修井4的底部设置有污水泵5,所述污水泵5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污管6,所述排污管6 连接到下水道系统或污水处理系统。防止淤积的沉淀物堵塞蓄水池1。
所述蓄水池1连接有雨水收集池10,所述雨水收集池10连接有雨水收集管路。所述雨水收集管路包括倾斜设置的雨水收集管13,雨水收集管13的最低点与雨水收集池10相连,所述雨水收集管13上连接有若干雨水收集孔14。雨水收集孔14与排水沟相连通。
所述雨水收集池10的侧面通过连接管道与蓄水池1相连通,所述雨水收集池10的中部设置有垃圾过滤网12,垃圾过滤网12的位置低于雨水收集池10与雨水收集管13的连接处。所述垃圾过滤网12的下方设置有雨水过滤装置 11;所述雨水过滤装置11的位置高于雨水收集池10与蓄水池1的连接管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蓄水池1的侧壁连接有清水连通管8;所述清水连通管8与蓄水池1侧壁连接处高于沉淀物滑动坡2顶部0.2-0.5米。
所述清水连通管8的另一端连接有清水井7;所述清水井7的底部设置有清水泵9,清水泵9的出水端连接有清水管15;所述清水管15连接有花园喷灌管路或\和消防管路。这样就能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同时,可用于紧急消防用水。
具体运行过程,下雨时,雨水通过排水沟或雨水排放管进入到雨水收集孔14。雨水进入到雨水收集孔14,并顺着管道进入雨水收集管13,然后进入雨水收集池10中。
进入雨水收集池10中雨水首先经过垃圾过滤网12,将雨水中的大颗粒垃圾过滤掉,然后雨水经过雨水过滤装置11,雨水过滤装置11井雨水中的小颗粒过滤掉。最后雨水进入蓄水池1中进行存储。
雨水在蓄水池1中静止并缓慢沉淀,雨水变为清水。同时,沉淀落到沉淀物滑动坡2上时,随着积累会缓慢向下滑动,最终进入清理检修井4的底部。
当沉淀物积累到一定量后,启动污水泵5,污水泵5将沉淀物通过排污管 6排出。同时,定期清理雨水收集池10中过滤留下的垃圾。
当需要水源时,启动清水泵9将清水从清水井7中抽出,并供应消防和花园浇灌。
这样,通过设置本装置,能大大缓解城市雨水淤积的问题,并能实现雨水的二次处理;并能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减少城市用水,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1)的池底设置有沉淀物滑动坡(2),所述蓄水池(1)的侧壁沉淀物滑动坡(2)的最低处开有沉淀物通道(3),沉淀物通道(3)连接有清理检修井(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侧壁连接有清水连通管(8);所述清水连通管(8)与蓄水池(1)侧壁连接处高于沉淀物滑动坡(2)顶部0.2-0.5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连通管(8)的另一端连接有清水井(7);所述清水井(7)的底部设置有清水泵(9),清水泵(9)的出水端连接有清水管(15);所述清水管(15)连接有花园喷灌管路或\和消防管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检修井(4)的底部设置有污水泵(5),所述污水泵(5)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污管(6),所述排污管(6)连接到下水道系统或污水处理系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连接有雨水收集池(10),所述雨水收集池(10)连接有雨水收集管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包括倾斜设置的雨水收集管(13),雨水收集管(13)的最低点与雨水收集池(10)相连,所述雨水收集管(13)上连接有若干雨水收集孔(1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10)的侧面通过连接管道与蓄水池(1)相连通,所述雨水收集池(10)的中部设置有垃圾过滤网(12),垃圾过滤网(12)的位置低于雨水收集池(10)与雨水收集管(13)的连接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过滤网(12)的下方设置有雨水过滤装置(11);所述雨水过滤装置(11)的位置高于雨水收集池(10)与蓄水池(1)的连接管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检修井(4)的底部低于沉淀物通道(3)1-3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池壁设置有防水层。
CN201922010298.5U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 Active CN211143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0298.5U CN211143226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0298.5U CN211143226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3226U true CN211143226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4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10298.5U Active CN211143226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32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5613A (zh) * 2021-07-05 2021-09-28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市政排水方法
CN113585433A (zh) * 2021-07-28 2021-11-02 温州市龙湾建设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态园林的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5613A (zh) * 2021-07-05 2021-09-28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市政排水方法
CN113585433A (zh) * 2021-07-28 2021-11-02 温州市龙湾建设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态园林的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5405B (zh) 一种楼宇屋顶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09974473U (zh)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
CN211143226U (zh) 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
CN108625453A (zh) 高层建筑海绵城市综合体系统
CN109958099B (zh) 一种城市河道雨洪资源调控系统
CN103641282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的方法
KR101404215B1 (ko) 빗물저장시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수생식물을 이용한 정화시스템
CN112538935A (zh) 新型种植屋面给排及浇灌系统
Steiner General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guidelines: Constructed wetlands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for small users including individual residences
CN108625456A (zh) 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812603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节排水及灌溉系统
CN213448664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CN214272681U (zh) 新型种植屋面给排及浇灌系统
CN213625905U (zh) 高渗透下凹式绿地与生态系统
CN213709694U (zh) 一种生态型雨水花园
CN212453004U (zh) 一种滨海地区园内雨季雨水截流装置
CN211446456U (zh) 一种绿地受限条件下的多功能海绵结构
CN209509120U (zh) 一种兼具消防车道和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处理系统
CN207871715U (zh) 乡村雨水净化池
CN211367145U (zh) 一种住宅小区人工湿地雨水收集回用组合系统
CN207727713U (zh) 一种居住区道路的智能多向排水系统
CN210947077U (zh) 一种城市园林排水装置
KR101656668B1 (ko) 식생수로를 갖는 비점오염 저감 시설물
CN219825526U (zh) 一种用于绿化景观的雨水生态花园结构
CN215074430U (zh) 一种小区绿化带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1407 No.31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hengyuan Ecological Garde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19, No.3 bungalow, No.28 courtyard, Dongbeiwang village south, Dongbeiwang Township,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inda Weiji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