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5263U - 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35263U
CN211135263U CN201922250520.9U CN201922250520U CN211135263U CN 211135263 U CN211135263 U CN 211135263U CN 201922250520 U CN201922250520 U CN 201922250520U CN 211135263 U CN211135263 U CN 211135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pipe fitting
base
supporting block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505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丰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nq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nq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nq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nq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505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35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35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35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一侧的上料台、位于上料台两侧的滑台模组、位于滑台模组上的传送台、两相对设置在传送台上的锁箍、位于上料台上的支块、设置在支块上用于容纳管件的套筒、位于支块一侧的托块以及位于底座上的滑移块,两锁箍之间预留有夹持空间,传送台上设有驱动两锁箍旋转并相对移动的夹持组件,托块的顶壁设有两相对的通槽,上料台上设有驱动托块滑移的驱动组件,上料台上分别设有将套筒内的管件抵入通槽、夹持空间的进给件,滑台模组驱动传送台沿底座的轴向方向滑移,滑移块的顶壁设有加工槽,底座上设有驱动滑移块沿其宽度方向移动的滑移件;代替人力上料,加工效率高。

Description

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波纹管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波纹管在仪器仪表中应用广泛,主要用途是作为压力测量仪表的测量元件,将压力转换成位移或力。波纹管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分别为挤出、成型、冷却和收卷。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312451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波纹管液压体积控制成型装置,包括芯轴,芯轴的表面上开有圆槽,芯轴的后部设有油路,油路前端通过侧油通路与圆槽相连通,芯轴的中前部设有通气管路,通气管路的后端通过侧通气管路与圆槽相连通,通气管路的前端设有O型密封圈和放气螺栓;圆槽上设有胶囊,胶囊的两端分别通过后压套和前压套压紧,后压套的后端从前往后依次设有垫圈和套轴,前压套的前端从后往前依次设有锥套、平垫圈、弹簧垫圈、六角螺母;胶囊的后下端设有成型夹头,胶囊的前下端设有模片;该成型装置制造出来的波纹管质量高、波形一致性高。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使用缺陷:加工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芯轴放入管坯内,由于每天需要加工上百个工件,人员手动上料,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耗时费力,降低了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其优点是:代替人工上料,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一侧且与其轴向垂直的上料台、位于上料台两侧的滑台模组、位于滑台模组上的传送台、两相对设置在传送台上的锁箍、位于上料台上的支块、设置在支块上且用于容纳管件的套筒、位于支块一侧的托块以及位于底座上的滑移块,两所述锁箍之间预留有固定管件的夹持空间,所述传送台上设有驱动两锁箍旋转并相对移动的夹持组件,所述托块的顶壁设有两相对的通槽,所述上料台上设有驱动托块沿其轴向滑移的驱动组件,所述上料台上分别设有将套筒内的管件抵入通槽内、夹持空间内的进给件,所述滑台模组驱动传送台沿底座的轴向方向滑移,所述滑移块的顶壁沿底座的宽度方向相对设有加工槽,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滑移块沿其宽度方向移动的滑移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套筒可为振动盘的一个进料通道,上料时,可通过振动盘将管件输送至套筒内;首先利用驱动组件带动托块滑移,使得套筒、通槽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进而利用进给件可将套筒内的管件抵入通槽内;其次利用驱动组件驱动托块滑移,将通槽内的管件对准夹持空间,此时另一个通槽对准套筒,以便继续上料,提高了加工效率;然后利用进给件将通槽内的管件抵入夹持空间内,利用夹持组件对管件夹取;最后利用滑台模组带动传送台滑移,进而可带动管件移动至合适位置,再利用滑移件驱动滑移块滑移,同时利用夹持组件可将夹持到的管件旋转,以便将管件对准加工槽,方便上料;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进料装置,代替人力上料,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在传送台上的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的驱动轴连接的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上的气动夹指,两所述锁箍分别与两个气动夹指的两个夹爪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启动第一电机,带动气动夹指转动至水平状态,以便将通槽内的管件抵入夹持空间内;其次启动气动夹指,带动两个夹爪相互靠近,进而实现了对管件的夹持;然后启动第一电机,带动气动夹指旋转,可将夹持到的管件由水平态转变为竖直态,以便将夹持到的管件放入加工槽内;该夹持组件,可将夹持到的管件在水平态和竖直态之间转变,便于上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在上料台上的支座、转动设置在两支座之间的螺杆、位于螺杆两侧的导向杆、与螺杆螺纹连接的滑块以及驱动螺杆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滑块在导向杆上滑移,所述托块固定在滑块的顶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电机,螺杆转动,由于导向杆对滑块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进而带动滑块沿螺杆的轴向滑移,进而带动托块滑移;该驱动方式,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将转动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进而可将托块移动至合适位置,方便上料,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给件包括设置在上料台上的第一气缸、位于第一气缸两侧的第二气缸、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一抵柱、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二抵柱,两所述第二气缸分别安装在两支座的顶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缸和第一抵柱的组合,方便将套筒内的管件抵入通槽内,第二气缸和第二抵柱的组合,方便将套筒内的管件抵入夹持空间内,提高了上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件为与滑移块相连的双杆气缸,所述底座上位于滑移块的两侧设有限位块,所述滑移块的侧壁设有导向块,两所述限位块的相对侧壁设有供导向块滑移的导向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双杆气缸,进而带动滑移块滑移,以便将芯轴移动至合适位置,便于上料、卸料;导向块和导向槽的配合,对滑移块的移动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提高了滑移块滑移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块的顶壁设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第一抵板,所述套筒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抵板穿过开口并抵紧在管件的外壁,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供管件穿过的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振动盘在进料时,会发生振动,当管件进入套筒内后,启动第三气缸,驱动第一抵板下移,可将管件固定在套筒内,避免因管件振动发生掉落,当通槽、通孔、套筒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时,启动第三气缸,带动第一抵板上移,以便第一抵柱将套筒内的管件抵入通槽内,提高了上料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块上设有两相对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第二抵板,所述固定架的侧壁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与通槽的槽壁之间围合形成有进料通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四气缸,驱动第二抵板下移,可将管件固定在通槽内,避免托块在滑移过程中,管件发生晃动掉落,提高了下料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锁箍、第一抵板、第二抵板与管件相接触的侧壁均设有橡胶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加强了与管件外壁贴合的紧密度,可稳定的固定管件,且橡胶垫具有一定的柔性,可防止将管件外壁刮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首先利用进给件可将套筒内的管件抵入通槽内;其次利用驱动组件驱动托块滑移,将通槽内的管件对准夹持空间,此时另一个通槽对准套筒,以便继续上料;然后利用再进给件将通槽内的管件抵入夹持空间内,利用夹持组件对管件夹取;最后利用滑台模组带动传送台滑移,进而可带动管件移动至合适位置,再利用滑移件驱动滑移块滑移,同时利用夹持组件可将夹持到的管件旋转,以便将管件对准加工槽,方便上料;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进料装置,代替人力上料,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效率;
2、启动第一电机,带动气动夹指转动至水平状态, 以便将通槽内的管件抵入夹持空间内;其次启动气动夹指,带动两个夹爪相互靠近,进而实现了对管件的夹持;然后启动第一电机,带动气动夹指旋转,可将夹持到的管件由水平态转变为竖直态,以便将夹持到的管件放入加工槽内,最终实现了管件的上料;该夹持组件,可将夹持到的管件在水平态和竖直态内转变,便于上料;
3、启动第四气缸,驱动第二抵板下移,可将管件固定在通槽内,可避免托块在滑移过程中,管件发生晃动掉落,提高了下料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体现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成型机本体;2、管坯;3、管件;4、底座;5、上料台;6、滑台模组;7、传送台;8、锁箍;9、支块;10、套筒;11、托块;12、滑移块;13、夹持空间;14、夹持组件;141、第一电机;142、固定板;143、气动夹指;15、通槽;16、驱动组件;161、支座;162、螺杆;163、导向杆;164、滑块;165、第二电机;17、进给件;171、第一气缸;172、第二气缸;173、第一抵柱;174、第二抵柱;18、加工槽;19、滑移件;191、双杆气缸;192、限位块;193、导向块;194、导向槽;20、第一固定架;201、第三气缸;202、第一抵板;203、开口;204、通孔;21、第二固定架;211、第四气缸;212、第二抵板;213、弧形缺口;214、进料通道;22、橡胶垫;23、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参照图1,包括呈桌型设置的底座4以及位于底座4上的成型机本体1,底座4位于成型机本体1的下方设有滑移块12,滑移块12的长度方向与底座4的宽度方向同向,滑移块12的顶壁沿其轴向设有两个相对的加工槽18,加工槽18内放置有管坯2,管坯2的顶壁设有放置管件3的容纳槽23;加工时,将管件3放入容纳槽23内,然后利用成型机本体1对容纳槽23内注入高温油,最终形成波纹管。
参照图1和图2,为代替人工上料,底座4的一侧设有上料台5,上料台5的长度方向与底座4的宽度方向同向,上料台5远离底座4一侧的底壁设有支块9,支块9上安装有用于容纳管件3的套筒10,套筒10可为振动盘进料的一个通道,在加工时,可通过振动盘(图中未示出)进料,将待加工的管件3输送至套筒10内。
上料台5上位于支块9的一侧设有托块11,托块11的顶壁设有两相对的通槽15,通槽15、套筒10的轴向均与底座4的长度方向同向,上料台5的两侧且沿底座4的长度方向设有滑台模组6,滑台模组6上设有传送台7,滑台模具驱动传送台7沿底座4的长度方向滑移,传送台7上设有两相对的锁箍8,两个锁箍8之间围合形成有固定管件3的夹持空间13,上料台5上设有驱动托块11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驱动组件16,使得通槽15的轴心与套筒10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上料台5上设有三组进给件17,其中一组进给件17将套筒10内的管件3抵入通槽15内,另外两组进给件17可将通槽15内的管件3抵入夹持空间13内,传送台7上设有用于驱动两个锁箍8旋转并相对移动的夹持组件14,底座4上设有驱动滑移块12沿其宽度方向滑移动的滑移件19。
加工时,首先利用振动盘(图中未示出)将管件3输送至套筒10内,通过驱动组件16带动托块11滑移,使得其中一个通槽15对准套筒10,利用进给件17可将套筒10内的管件3抵入其中一个通槽15内;其次利用驱动组件16带动托块11滑移,使得通槽15内的管件3对准夹持空间13;然后利用夹持组件14驱动两个锁箍8相互靠近,将管件3夹取好后,利用滑台模组6将传送台7沿底座4的宽度方向输送至合适位置;最后通过滑移件19,驱动滑移块12滑移,使得管坯2移动至夹持到的管件3下方,再通过夹持组件14驱动管件3旋转,使得管件3对准容纳槽23,以便将管件3放置在管坯2内,最终实现了管件3的上料。
在其中一个通槽15对准夹持空间13时,另一个通槽15对准套筒10,此时可利用进给件17将管件3抵入另一个通槽15内,当其中一个夹持组件14将其中一个通槽15内的管件3夹持到后,利用驱动组件16带动托块11滑移,以便另一个夹持组件14夹持管件3,最终实现了管件3的依次进料;且滑台模组6和夹持组件14均设置在底座4两侧,方便实现管件3的上、下料,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进料装置,代替人力对管件3上料、卸料,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效率。
参照图1和图2,夹持组件14包括安装在传送台7上的第一电机141、与第一电机141的驱动轴相连的固定板142、安装在固定板142上的气动夹指143,两个锁箍8分别与气动夹指143的两个夹爪相连;工作时,首先启动第一电机141,带动气动夹指143转动至水平状态,以便将通槽15内的管件3抵入夹持空间13内;其次启动气动夹指143,带动两个夹爪相互靠近,进而实现了对管件3的夹持;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41,带动气动夹指143旋转,可将夹持到的管件3由水平态转变为竖直态,以便将夹持到的管件3放入管坯2内;该夹持组件14,可将夹持到的管件3在水平态和竖直态之间转换,便于上、下料。
参照图2,驱动组件16包括两相对设置在上料台5上的支座161、转动设置在个支座161之间的螺杆162、位于螺杆162两侧的导向杆163、与螺杆162螺纹连接的滑块164以及驱动螺杆162转动的第二电机165,滑块164在导向杆163上滑移,托块11固定在滑块164上;启动第二电机165,螺杆162转动,由于导向杆163对滑块164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进而带动滑块164沿螺杆162的轴向滑移,进而带动托块11滑移;该驱动方式,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将转动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进而可将托块11移动至合适位置,方便上料,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效率。
参照图2,进给件17包括设置在上料台5上的第一气缸171、位于第一气缸171两侧的第二气缸172、与第一气缸171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一抵柱173、与第二气缸172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二抵柱174,两个第二气缸172分别安装在两支座161的顶壁,第一气缸171、第二气缸172的活塞杆的延伸方向均与底座4的长度方向同向;第一气缸171和第一抵柱173的组合,方便将套筒10内的管件3抵入通槽15内,第二气缸172和第二抵柱174的组合,方便将套筒10内的管件3抵入夹持空间13内,提高了上料效率。
参照图1和图3,滑移件19为设置在底座4上的双杆气缸191,双杆气缸191的活塞杆与滑移块12的一侧端壁相连,双杆气缸191的活塞杆的延伸方向与底座4的宽度方向同向,底座4上位于滑移块12的两侧设有限位块192,滑移块12朝向限位块192的侧壁设有导向块193,两个限位块192的相对侧壁沿底座4的宽度方向设有导向块193,导向块193在导向槽194内滑移;启动双杆气缸191,进而带动滑移块12滑移,以便将管坯2移动至合适位置,便于上料、卸料;导向块193和导向槽194的配合,对滑移块12的移动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提高了滑移块12滑移过程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4,为避免在上料过程中,管件3发生晃动,支块9的顶壁设有第一固定架20,托块11的顶壁位于通槽15的上方设有第二固定架21,第一固定架20上设有第三气缸201,第三气缸201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一抵板202,第一抵板202呈弧形设置,套筒10的侧壁设有开口203,第一抵板202穿过开口203并抵紧在管件3的外壁,第一固定架20上设有供管件3穿过的通孔204,第一固定架20和第二固定架21分别为呈F型设置的第一固定板142和第二固定板142,通孔204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42的竖直端侧壁上,通孔204、通槽15、套筒10的轴心均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便于上料;由于振动盘进料,会发生振动,当将管件3抵入套筒10内后,利用第三气缸201驱动第一抵板202下移,可将管件3抵紧在套筒10内,当通槽15对准套筒10后,第一抵板202上移,以便管件3移动,第一抵板202和第三气缸201的配合,方便将管件3稳定的抵入通槽15内,提高了上料过程的稳定性。
第二固定架21上设有第四气缸211,第四气缸211的活塞杆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第二抵板212,固定架的侧壁设有弧形缺口213,弧形缺口213与通槽15的槽壁之间围合形成有进料通道214,便于将管件3抵入夹持空间13内,启动第四气缸211,带动第二抵板212下移,将管件3抵紧在通槽15内,避免托块11在滑移过程中,管件3发生晃动,导致掉落;当锁箍8到来时,利用第四气缸211,驱动第二抵板212上移至合适位置,对管件3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管件3掉落,进而提高了输送管件3过程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4,两个锁箍8、第一抵板202、第二抵板212与管件3相接触的侧壁均设有橡胶垫22,加强了与管件3外壁贴合的紧密度,可稳定的固定管件3,且橡胶垫22具有一定的柔性,可防止将管件3外壁刮坏。
工作过程:利用第一气缸171将管件3抵入套筒10内后,首先利用第三气缸201,驱动第一抵板202下移,将管件3稳定固定在套筒10内;其次启动第二电机165,螺杆162转动,带动托块11滑移,使得通槽15、通孔204、套筒10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启动第二气缸172,可将套筒10内的管件3穿过通孔204并移动至通槽15内,再启动第一电机141,带动托块11滑移,使得通槽15内的管件3对准夹持空间13,在托块11滑移过程中,利用第四气缸211驱动第二抵板212下移,进而可将管件3稳定固定在通槽15内。
然后启动第二气缸172,将通槽15内的管件3输送至夹持空间13内,利用气动夹指143,带动两个锁箍8相互靠近,进而可将管件3夹紧,启动第一电机141,带动气动夹指143旋转,进而可将夹持到的管件3由水平态转变为竖直状态;最后利用滑台模组6,带动传送台7滑移,可将夹取到的管件3移动至合适位置,再启动双杆气缸191,进而带动滑移块12滑移,使得管坯2位于管件3下方,通过气动夹指143,驱动两个锁箍8相互远离,以便将管件3放入容纳槽23内,最终实现了管件3的上料。当其中一个通槽15对准夹持空间13内时,此时另一个通槽15对准套筒10,进而可继续进行上料,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4)、位于底座(4)一侧且与其轴向垂直的上料台(5)、位于上料台(5)两侧的滑台模组(6)、位于滑台模组(6)上的传送台(7)、两相对设置在传送台(7)上的锁箍(8)、位于上料台(5)上的支块(9)、设置在支块(9)上且用于容纳管件(3)的套筒(10)、位于支块(9)一侧的托块(11)以及位于底座(4)上的滑移块(12),两所述锁箍(8)之间预留有固定管件(3)的夹持空间(13),所述传送台(7)上设有驱动两锁箍(8)旋转并相对移动的夹持组件(14),所述托块(11)的顶壁设有两相对的通槽(15),所述上料台(5)上设有驱动托块(11)沿其轴向滑移的驱动组件(16),所述上料台(5)上分别设有将套筒(10)内的管件(3)抵入通槽(15)内、夹持空间(13)内的进给件(17),所述滑台模组(6)驱动传送台(7)沿底座(4)的轴向方向滑移,所述滑移块(12)的顶壁沿底座(4)的宽度方向相对设有加工槽(18),所述底座(4)上设有驱动滑移块(12)沿其宽度方向移动的滑移件(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14)包括安装在传送台(7)上的第一电机(141)、与第一电机(141)的驱动轴连接的固定板(142)、安装在固定板(142)上的气动夹指(143),两所述锁箍(8)分别与两个气动夹指(143)的两个夹爪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6)包括两相对设置在上料台(5)上的支座(161)、转动设置在两支座(161)之间的螺杆(162)、位于螺杆(162)两侧的导向杆(163)、与螺杆(162)螺纹连接的滑块(164)以及驱动螺杆(162)转动的第二电机(165),所述滑块(164)在导向杆(163)上滑移,所述托块(11)固定在滑块(164)的顶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件(17)包括设置在上料台(5)上的第一气缸(171)、位于第一气缸(171)两侧的第二气缸(172)、与第一气缸(171)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一抵柱(173)、与第二气缸(172)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二抵柱(174),两所述第二气缸(172)分别安装在两支座(161)的顶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19)为与滑移块(12)相连的双杆气缸(191),所述底座(4)上位于滑移块(12)的两侧设有限位块(192),所述滑移块(12)的侧壁设有导向块(193),两所述限位块(192)的相对侧壁设有供导向块(193)滑移的导向槽(19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块(9)的顶壁设有第一固定架(20),所述第一固定架(20)上设有第三气缸(201),所述第三气缸(201)的活塞杆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第一抵板(202),所述套筒(10)的侧壁设有开口(203),所述第一抵板(202)穿过开口(203)并抵紧在管件(3)的外壁,所述第一固定架(20)上设有供管件(3)穿过的通孔(2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块(11)上设有两相对的第二固定架(21),所述第二固定架(21)上设有第四气缸(211),所述第四气缸(211)的活塞杆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第二抵板(212),所述固定架的侧壁设有弧形缺口(213),所述弧形缺口(213)与通槽(15)的槽壁之间围合形成有进料通道(2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锁箍(8)、第一抵板(202)、第二抵板(212)与管件(3)相接触的侧壁均设有橡胶垫(22)。
CN201922250520.9U 2019-12-14 2019-12-14 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 Active CN211135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50520.9U CN211135263U (zh) 2019-12-14 2019-12-14 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50520.9U CN211135263U (zh) 2019-12-14 2019-12-14 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35263U true CN211135263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8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50520.9U Active CN211135263U (zh) 2019-12-14 2019-12-14 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352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4660A (zh) * 2022-03-08 2022-07-12 公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管模具支撑调节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4660A (zh) * 2022-03-08 2022-07-12 公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管模具支撑调节结构
CN114734660B (zh) * 2022-03-08 2024-04-16 公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管模具支撑调节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35263U (zh) 用于加工波纹管的进料装置
CN114406530A (zh) 一种双工位上料的双点自动焊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480359B (zh) 气弹簧自动扩口焊接一体机
CN214931058U (zh) 用于制冷剂灌装设备的定位装置
CN114346680A (zh) 一种快速接头连接端头组装装置、方法和装配设备
CN113798719A (zh) 一种用于雨刮器支撑杆件的焊接装置
CN108326166A (zh) 一种链轮式自动扩孔机及操作方法
CN217529963U (zh) 一种电机转子外壳自动组装设备
CN110170833A (zh) 一种工业扎带的装配及紧固压装设备
CN11592213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机壳焊接系统及焊接方法
CN213351183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电池壳体搅拌焊接夹具
CN210759290U (zh) 软塑料长条排料焊接机
CN209737738U (zh) 一种pe管切割送料装置
CN220372716U (zh) 一种混合机分拆工装架
CN111604686A (zh) 一种拉手组装工作系统
CN114260707B (zh) 一种阀体组装设备
CN216804907U (zh) 一种五位一体刻划机
CN217317299U (zh) 一种直线导轨专用磨合机
CN218137209U (zh) 液相色谱柱内壁镜面抛光设备
CN108788229A (zh) 电力设备用滤网自动打孔装置
CN216138467U (zh) 活接头生产装置
CN108787865A (zh) 一种机械管件自动冲弧机
CN109291619B (zh) 一种制版机的定位夹持翻转装置
CN219358384U (zh) 一种烟斗供料装置及鼻托连接器生产设备
CN220805723U (zh) 一种机械配件生产倒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