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1345U - 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31345U
CN211131345U CN201921650522.0U CN201921650522U CN211131345U CN 211131345 U CN211131345 U CN 211131345U CN 201921650522 U CN201921650522 U CN 201921650522U CN 211131345 U CN211131345 U CN 211131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leeve
threaded
repositor
stew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05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海涛
朱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6505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31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31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313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具体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滑动设置有滑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螺纹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套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均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套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固定设置有斯氏针筒,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连通斯氏针筒,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连接有旋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便于滑套和套筒的固定,使得跟骨复位后的位置易于保持,可以提高跟骨骨折的复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
背景技术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85%~90%为关节内骨折,跟后骨关节面多受累。跟骨骨折多为跟骨轴向的暴力导致,高空坠落、车祸等是常见的致伤因素。较多患者骨折累及距下关节面,关节面的不平整及Boiller角和Gissane角的改变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同时跟骨的畸形状态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胫距关节撞击、腓侧副韧带撞击综合征,足跟上抬乏力等。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故治疗困难,且后遗症多,预后较差。在跟骨骨折治疗中需要进行手术,手术的目的是恢复跟骨宽度、跟骨结节关节角和跟骨交叉角,矫正翻转畸形。跟骨手术切开复位由Morestin首先倡导,方法是经跟骨外侧切口,撬起塌陷骨折块进行复位。目前,该方法已经成为治疗移位跟骨骨折的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其优点是骨折可达到解剖复位,能可靠地固定复位骨折块,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但该方法术中软组织剥离广泛,损伤较大,存在切口边缘坏死、感染、后关节面骨折块坏死等并发症,目前正在被新的闭合复位内固定方法所取代。
现有的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时,使用的复位器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通过将滑套和套筒滑动和螺纹设置在连接杆上,利用第一螺母将滑套和套筒进行限位固定,通过调节滑套和套筒之间的距离,使得短缩的骨折端被撑开,通过刻度线查看滑套和套筒之间的距离,方便获得骨折端的理想长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滑动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两端通过第一螺母固定,所述滑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螺纹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套筒的两端通过第一螺母固定,所述套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均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套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固定设置有斯氏针筒,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设置有三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处螺纹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连接有旋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外表面的外螺纹与套筒内侧壁的内螺纹相匹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螺纹柱螺纹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远离固定柱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螺纹柱相匹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斯氏针筒的两端均设置为敞口结构,所述旋钮上套设有防滑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为圆柱形设置,且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两个与斯氏针筒相配套的斯氏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斯氏针筒为包含三种不同孔径的复合孔针筒,且所述斯氏针筒的三个针孔直径分别为2.0mm、2.5mm和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滑套和套筒滑动和螺纹设置在连接杆上,利用第一螺母将滑套和套筒进行限位固定,通过调节滑套和套筒之间的距离,使得短缩的骨折端被撑开,通过刻度线查看滑套和套筒之间的距离,方便获得骨折端的理想长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套和套筒一端的支撑杆上设置有螺纹柱,不使用时,将第二螺母设置在螺纹柱上,避免第二螺母的丢失,使用时,先将第二螺母拧下,将带有斯氏针筒的连接件套在螺纹柱上,然后将斯氏针放在斯氏针筒中,利用固定柱将斯氏针固定,然后调节好连接件的角度后,利用第二螺母将连接件固定,实现复位器的安装;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便于滑套和套筒的固定,使得跟骨复位后的位置易于保持,可以提高跟骨骨折的复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斯氏针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斯氏针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连接杆、2滑套、3第一螺母、4第一支撑杆、5外螺纹、6套筒、7内螺纹、8第二支撑杆、9螺纹柱、10连接件、11安装块、12斯氏针筒、13固定柱、14旋钮、15第二螺母、16通孔、17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5所示的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包括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5,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滑动设置有滑套2,所述滑套2的两端通过第一螺母3固定,所述滑套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杆4,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设置有套筒6,所述套筒6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7,所述套筒6螺纹设置在连接杆1上,所述套筒6的两端通过第一螺母3固定,所述套筒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8远离连接杆1的一侧均设置有螺纹柱9,所述螺纹柱9上套设有连接件10,所述连接件10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块11,所述安装块11上固定设置有斯氏针筒12,所述安装块11的一侧设置有三个螺纹孔17,所述螺纹孔17处螺纹连接有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的另一端连接有旋钮14。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1外表面的外螺纹5与套筒6内侧壁的内螺纹7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柱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母15,所述第二螺母15与螺纹柱9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10远离固定柱13的一侧设置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与螺纹柱9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斯氏针筒12的两端均设置为敞口结构,所述旋钮14上套设有防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1为圆柱形设置,且所述连接杆1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与斯氏针筒12相配套的斯氏针。
进一步的,所述斯氏针筒12为包含三种不同孔径的复合孔针筒,且所述斯氏针筒12的三个针孔直径分别为2.0mm、2.5mm和3.0mm。
实施方式具体为:安装时,先将滑套2滑动套在连接杆1上,然后在滑套2的两端分别拧上第一螺母3,然后再拧入一个第一螺母3,将套筒6拧入连接杆1上,在套筒6的另一端再拧入一个第三螺母3,然后将滑套2和套筒6一侧螺纹柱9上的第二螺母15拧下,将连接件10上的通孔16套在螺纹柱9上,然后将配套的斯氏针放在斯氏针筒12中,利用旋钮14转动固定柱13,固定柱13的一端紧紧抵在斯氏针上,使得斯氏针固定,然后调节斯氏针的角度后,利用第二螺母15拧在螺纹柱9的一端,利用第二螺母15将连接件10固定,使用时,通过调节滑套2和套筒6之间的距离,能够使得短缩的骨折端被撑开,通过刻度线查看滑套和套筒之间的距离,方便获得骨折端的理想长度,然后打开旋钮14,能够调节斯氏针的长度,拧松第二螺母15后,能够调节斯氏针的角度,实现对跟骨骨折处高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通过在滑套2和套筒6一端的支撑杆上设置有螺纹柱9,不使用时,将第二螺母15设置在螺纹柱9上,避免第二螺母15的丢失,使用时,先将第二螺母15拧下,将带有斯氏针筒12的连接件10套在螺纹柱9上,然后将斯氏针放在斯氏针筒12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直径的斯氏针,然后放入相应的斯氏针筒12的针孔中,利用固定柱13放入相应的螺纹孔17中,转动旋钮14利用固定柱13将斯氏针固定,然后调节好连接件10的角度后,利用第二螺母15将连接件10固定,实现复位器的安装。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包括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5),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滑动设置有滑套(2),所述滑套(2)的两端通过第一螺母(3)固定,所述滑套(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杆(4),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设置有套筒(6),所述套筒(6)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7),所述套筒(6)螺纹设置在连接杆(1)上,所述套筒(6)的两端通过第一螺母(3)固定,所述套筒(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8)远离连接杆(1)的一侧均设置有螺纹柱(9),所述螺纹柱(9)上套设有连接件(10),所述连接件(10)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块(11),所述安装块(11)上固定设置有斯氏针筒(12),所述安装块(11)的一侧设置有三个螺纹孔(17),所述螺纹孔(17)处螺纹连接有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的一端连通斯氏针筒(12),所述固定柱(13)的另一端连接有旋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外表面的外螺纹(5)与套筒(6)内侧壁的内螺纹(7)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母(15),所述第二螺母(15)与螺纹柱(9)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远离固定柱(13)的一侧设置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与螺纹柱(9)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斯氏针筒(12)的两端均设置为敞口结构,所述旋钮(14)上套设有防滑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为圆柱形设置,且所述连接杆(1)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与斯氏针筒(12)相配套的斯氏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斯氏针筒(12)为包含三种不同孔径的复合孔针筒,且所述斯氏针筒(12)的三个针孔直径分别为2.0mm、2.5mm和3.0mm。
CN201921650522.0U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31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0522.0U CN211131345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0522.0U CN211131345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31345U true CN211131345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67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052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31345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31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0586B2 (en) Dynamization module for external fixation strut
CN108567465B (zh) Scarf截骨器
US20160000465A1 (en) Collapsible fixator system
EP1887952B1 (en) Device for covered screwing of broken and shortened bones
US20180256218A1 (en) Calcaneal cross medullary plate
CN211131345U (zh) 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
US20040260288A1 (en) Slipped capital femoral epiphysis fixation screw (SCFEFS)
CN205215333U (zh) 四肢长短骨骨折解剖锁定外固定架板系统
CN203468727U (zh) 单钉式经皮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CN103961167A (zh) 一种跟骨骨折高度复位器
CN104814785B (zh) 尺骨冠状突外侧柱钢板
CN212140562U (zh) 组配式解剖型股骨近端骨折髓内固定装置
CN105496527A (zh) 四肢长短骨骨折解剖锁定外固定架板系统
RU2595090C2 (ru) Способ блокируем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проксимальных переломов бедр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1643173A (zh) 一种防头颈骨块后倾的新式头髓钉
CN220293617U (zh) 井型双反牵引撑开器
CN204683749U (zh) 尺骨冠状突内侧柱钢板
CN109223148A (zh) 一种骨折加压复位内固定导向器
RU10515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при переломах локтевого отростка
Green et al. Distraction of Skeletal Muscle: Evolution of a Rat Model.
CN209789986U (zh) 一种双向滑动接骨钢板
RU13083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переломов лодыжек с разрывом дистального межберцового синдесмоза
RU147769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позиционной фиксации костных отломков
CN107007338A (zh) 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系统
CN214966533U (zh) 一种钢针导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