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6216U - 大电流用直角插座 - Google Patents

大电流用直角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6216U
CN211126216U CN201922127281.8U CN201922127281U CN211126216U CN 211126216 U CN211126216 U CN 211126216U CN 201922127281 U CN201922127281 U CN 201922127281U CN 211126216 U CN211126216 U CN 211126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
connector
current according
circular telegram
angle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272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光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ilv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ilye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ilye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ilye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272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6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6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6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大电流用直角插座,包括具有连接口的壳体,所述连接口外凸于所述壳体并与之呈直角连通,所述连接口可拆卸地连接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另一端固设有法兰盘,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高低压分离的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的一面设置有连接低压的信号插孔组件,其另一面设置有一组连接高压的通电端子,所述信号插孔组件从所述连接口伸出,并穿过所述收容腔,延伸至所述法兰盘的开口处,且与所述通电端子相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安装面板将连接不同电压的组件分隔开,同时又可以使得信号插孔组件与通电端子连接为一个整体,实现模块化的设计,通电端子与信号插孔组件呈直角相导通的结构使得安装更方便,节约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大电流用直角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大电流用直角插座。
背景技术
能源的转化、储存和传输基本上是以电能传送,电能以电缆及连接装置作为载体从能源采集器、储存器传送至电气设备。能源采集器、储存器和电气设备的设计和应用日新月异,大功率、移动式、野外式的电气设备通常要考虑连接装置的功率大小,插拔次数,安装尺寸,防水防尘,屏蔽性能,快速插拔,电流连续性等特殊要求,所以连接器行业对大电流用直角插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电池、控制器和高压配电盒中的应用也较为显著。
现有技术中的大电流连接器具有一些较为普遍的缺陷,接触方式固定,很多空间限制状态下,无法合理安装,对安装空间要求较高,防水性能一般,不能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大电流用直角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大电流用直角插座,包括具有连接口的壳体,所述连接口外凸于所述壳体并与之呈直角连通,所述连接口可拆卸地连接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另一端固设有法兰盘,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高低压分离的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的一面设置有连接低压的信号插孔组件,其另一面设置有一组连接高压的通电端子,所述信号插孔组件从所述连接口伸出,并穿过所述收容腔,延伸至所述法兰盘的开口处,且与所述通电端子相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插孔组件包括正极插孔、负极插孔、接地插孔和一组通电端子插孔,所述正极插孔、负极插孔和接地插孔均通过螺钉分别连接有一所述通电端子,且与所述通电端子呈直角相导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口和所述收容腔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收容腔的口径不大于所述连接口的口径。
优选的,所述连接口的侧壁上均布有一组卡接臂,所述卡接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收容腔上具有一组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凸块,所述壳体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凸块的卡接实现与所述收容腔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容腔上均布有一组用于排水的腰型孔,所述连接口的侧壁上设置用于避让所述腰型孔的凹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面板的外轮廓与所述壳体的外轮廓一致。
优选的,所述安装面板上设置有电压检测器,所述电压检测器位于所述通电端子之间以检测所述通电端子的电压。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安装面板相接触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收容腔与所述法兰盘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可拆卸地卡接有底壳,所述底壳内部设置有防水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利用安装面板将连接高压区和低压区的组件分隔开,同时又可以使得信号插孔组件与通电端子连接为一个整体,实现模块化的设计。
2、连接口和收容腔圆形的横截面使得二者可以使得安装时根据不同的位置需求进行90°转向,再进行固定安装,提高了整体设备的安装灵活性和通用性。
3、通电端子与信号插孔组件呈直角相导通的结构使得安装更方便,可以节约安装空间。
4、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为异形密封圈,以保证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定性,防止法兰盘和收容腔脱离,壳体底部设置的防水密封垫进一步提高所述壳体内部的密封性。
5、收容腔外壁上设置的防水腰型孔可以及时排除腔体内部的水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外壳、收容腔和法兰盘后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图5中沿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大电流用直角插座,包括具有连接口101的壳体1,所述连接口101外凸于所述壳体1并与之呈直角,所述连接口101可拆卸地连接有收容腔2,所述收容腔2的另一端固设有法兰盘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高低压分离的安装面板4,所述安装面板4的一面设置有连接低压的信号插孔组件,其另一面设置有一组连接高压的通电端子5,所述信号插孔组件从所述连接口101伸出,并穿过所述收容腔2,延伸至所述法兰盘3的开口处,且与所述通电端子5相对应连接。利用所述安装面板4将所述信号插孔组件和通电端子5分隔开,同时又可以使得所述信号插孔组件与所述通电端子5连接为一个整体,实现模块化的设计。
具体的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信号插孔组件包括正极插孔6、负极插孔7、接地插孔8和一组通电端子插孔9,所述正极插孔6、负极插孔7和接地插孔8均通过螺钉10分别连接有一所述通电端子5,且与所述通电端子5呈直角相导通,直角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安装更方便,可以节约安装空间。
为了方便安装,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口101和所述收容腔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收容腔2的口径不大于所述连接口101的口径,使得所述收容腔2的端口可以伸入所述连接口101内并与之卡接。所述连接口101和所述收容腔2的圆形口径使得二者可以根据安装环境进行90°周向转动后再对接,提高了整体设备的安装灵活性和通用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口101和所述收容腔2的横截面也可以是方形。当然,实现这个功能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安装面板4,电气连接件都被固定在该安装面板4上,装配的时候需要调整角度,仅仅只需要转换安装面板4的角度,配合连接口101和所述收容腔2的插接口,方便快捷。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连接口101的侧壁上均布有一组卡接臂102,所述卡接臂102与所述侧壁之间存在间隙,以使得所述卡接臂102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卡接更快速。此外,所述卡接臂102上设置有通孔103,所述收容腔2上具有一组与所述通孔103相匹配的凸块201,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通孔103与所述凸块201的卡接实现与所述收容腔2的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卡接的效率,所述凸块201具有朝向所述连接口101延伸的斜面,可以使得卡接更顺畅。
为了提高所述收容腔2内部的防水性,所述收容腔2上均布有一组用于排水的腰型孔202,所述连接口101的侧壁上设置用于避让所述腰型孔202的凹部104。当所述收容腔2与所述连接口101卡接时,所述腰型孔202位于所述凹部104内。所述卡接臂102和所述腰型孔202均布于所述连接口101和收容腔2上,使得当所述收容腔2和所述连接口101转向时,不影响二者的连接。本优选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所述卡接臂102和所述腰型孔202,以使得连接更稳定。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安装面板4的外轮廓与所述壳体1的外轮廓一致。外轮廓一致可以使得所述安装面板4与所述壳体1相匹配,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振动产生噪音。
如图6所示,为了提高所述壳体1内部的气密性,所述壳体1内与所述安装面板4相接触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所述第一密封圈11为异形密封圈,使得所述壳体1的底部可拆卸地卡接有底壳13。所述底壳13内部设置有防水密封垫14。所述防水密封垫14上具有一组用以通过电缆的插孔(图中未示出),所述防水密封垫14为具有较好弹性和密封性的材质构成,例如橡胶。
为了提高所述收容腔2与所述法兰盘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所述收容腔2与所述法兰盘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2。所述第二密封圈12为异形密封圈,保证所述第二密封圈12与所述收容腔2的紧配合。
此外,所述安装面板4上还设置有电压监测器15,以坚持所述通电端子5之间的电压,以防止所述通电端子5之间的电压过大,烧毁设备。此为现有技术,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此处不做赘述。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大电流用直角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连接口(101)的壳体(1),所述连接口(101)外凸于所述壳体(1)并与之呈直角连通,所述连接口(101)可拆卸地连接有收容腔(2),所述收容腔(2)的另一端固设有法兰盘(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高低压分离的安装面板(4),所述安装面板(4)的一面设置有连接低压的信号插孔组件,其另一面设置有一组连接高压的通电端子(5),所述信号插孔组件从所述连接口(101)伸出,并穿过所述收容腔(2),延伸至所述法兰盘(3)的开口处,且与所述通电端子(5)相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用直角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插孔组件包括正极插孔(6)、负极插孔(7)、接地插孔(8)和一组通电端子插孔(9),所述正极插孔(6)、负极插孔(7)和接地插孔(8)均通过螺钉(10)分别连接有一所述通电端子(5),且与所述通电端子(5)呈直角相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用直角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101)和所述收容腔(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收容腔(2)的口径不大于所述连接口(101)的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电流用直角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101)的侧壁上均布有一组卡接臂(102),所述卡接臂(102)上设置有通孔(103),所述收容腔(2)上具有一组与所述通孔(103)相匹配的凸块(201),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通孔(103)与所述凸块(201)的卡接实现与所述收容腔(2)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电流用直角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2)上均布有一组用于排水的腰型孔(202),所述连接口(101)的侧壁上设置用于避让所述腰型孔(202)的凹部(1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用直角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板(4)的外轮廓与所述壳体(1)的外轮廓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电流用直角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板(4)上设置有电压检测器(15),所述电压检测器(15)位于所述通电端子(5)之间以检测所述通电端子(5)的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用直角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与所述安装面板(4)相接触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用直角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2)与所述法兰盘(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用直角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可拆卸地卡接有底壳(13),所述底壳(13)内部设置有防水密封垫(14)。
CN201922127281.8U 2019-12-02 2019-12-02 大电流用直角插座 Active CN211126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7281.8U CN211126216U (zh) 2019-12-02 2019-12-02 大电流用直角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7281.8U CN211126216U (zh) 2019-12-02 2019-12-02 大电流用直角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6216U true CN211126216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9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7281.8U Active CN211126216U (zh) 2019-12-02 2019-12-02 大电流用直角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62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850A1 (zh) * 2021-12-03 2023-06-08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端子与线缆连接结构及充电座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850A1 (zh) * 2021-12-03 2023-06-08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端子与线缆连接结构及充电座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26216U (zh) 大电流用直角插座
CN206498000U (zh) 一种板式电源连接器
CN110783754A (zh) 大电流用直角插座
CN205355414U (zh) 电动汽车电池连接器插座
CN203387001U (zh) 电源插座
CN214706344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0156687U (zh) 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
CN211126215U (zh) 换电连接器
CN210443721U (zh) 一种射频连接器的防水结构
CN208508158U (zh) 一种快速电连接器
CN210326250U (zh) 电动摩托车电池放电插头连接结构
CN209461703U (zh) 一种新型连接器防水结构
CN215933923U (zh) 一种电动车的放电线连接器
CN208173676U (zh) 一种电池盒的防水安装结构
CN208508500U (zh) 一种内锥插拔式电缆组合附件
CN217387435U (zh) 电池的连接器装置和动力电池
CN217062610U (zh) 一种集成式经济型快接大电流储能连接器
CN110190474B (zh) 一种电池触点
KR20030092395A (ko) 전기 차량의 전력용 커넥터
CN213584365U (zh) 一种具有气密性的电连接器
CN213366908U (zh) 一种防水射频连接器
CN219106585U (zh) 充电口安装结构
CN219843176U (zh) 一种连接器插座
CN214280895U (zh) 一种插拔式弱电电缆防护装置
CN220253586U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No.2 Ruien lane, Xingpu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Zhilv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2 Ruien lane, Xingpu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CHILYE GREE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