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6687U - 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6687U
CN210156687U CN201921247881.1U CN201921247881U CN210156687U CN 210156687 U CN210156687 U CN 210156687U CN 201921247881 U CN201921247881 U CN 201921247881U CN 210156687 U CN210156687 U CN 210156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bar
input port
connector
electrode joint
outpu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78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世征
吴洪亭
赵佳
陈波
王海文
张刚
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ong Bus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ong Bus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ong Bus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ong Bus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478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6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6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66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包括壳体、盖体、接头、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和导电铜排,壳体能够与盖体配合,壳体周缘安装多个接头,多个接头用于连接输入和输出高压线;壳体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内连接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连接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连接导电铜排。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元器件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
背景技术
多通道电池模拟器可以模拟车载电源给其他零部件或系统供电,具有单通道、双通道、多通道等多种输出方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驱动系统的开发、试验中。但是,目前电池模拟器在单通道、双通道、多通道切换时采用的方法一般为:手工拆除原有线路,然后连接新的电路,利用绝缘胶带进行简单防护,并没有防护装置;发明人认为,上述电池模拟器通道切换方法存在重复性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安全性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电池模拟器通道切换方法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包括壳体、盖体、接头、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和导电铜排,壳体能够与盖体配合,壳体周缘安装多个接头,多个接头用于连接输入和输出高压线;壳体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内连接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连接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连接导电铜排。
进一步,所述接头分别为第一输出口正极接头、第一输出口负极接头、第二输出口正极接头、第二输出口负极接头、第一输入口正极接头、第一输入口负极接头、第二输入口正极接头、第二输入口负极接头、第三输入口正极接头、第三输入口负极接头、第四输入口正极接头、第四输入口负极接头。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出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一输出口负极接头、所述第二输出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二输出口负极接头用于防护输出高压线,所述第一输入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一输入口负极接头、所述第二输入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二输入口负极接头、所述第三输入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三输入口负极接头、所述第四输入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四输入口负极接头用于防护输入高压线。
进一步,所述壳体呈长方体,所述壳体包括顺序首尾连接的第一侧立面、第二侧立面、第三侧立面和第四侧立面,第一侧立面~第四侧立面均连接于底面;所述第一输入正极接头和所述第一输入负极接头均位于第一侧立面,所述第三输入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三输入口负极接头、所述第四输入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四输入口负极接头均位于第二侧立面,所述第二输入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二输入口负极接头均位于第三侧立面,所述第一输出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一输出口负极接头、所述第二输出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二输出口负极接头均位于第四侧立面。
进一步,所述导电铜排和所述铜排固定支架均包括多个。
进一步,所述多个导电铜排之间平行。
进一步,所述的导电铜排包括第一铜排、第二铜排、第三铜排和第四铜排,第一铜排固定在第一铜排固定支架,第二铜排固定在第二铜排固定支架,第三铜排固定在第三铜排固定支架,第四铜排固定在第四铜排固定支架,第一铜排、第二铜排、第三铜排、第四铜排均依次开有三个接线孔,用于连接输入和输出的高压线。
进一步,所述多个接头均为格兰头。
进一步,所述的绝缘底座安装在壳体内部底面,绝缘底座包括第一绝缘底座、第二绝缘底座、第三绝缘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外壳用于防护内部高压连接点,接头用于防护和固定输入、输出高压线,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和导电铜排组成的内部结构用于通道切换,改变导电铜排上连接的输入、输出高压线输出不同电压、电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电池模拟器单通道和双通道输出的快速切换操作,能够对高压线连接处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了重复的绝缘胶带绑扎防护和拆解操作,提高了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了物料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使用格兰头,格兰头能够到电箱端子形成矩形硬件防护,进一步到电缆进行紧固与密封,使电缆不产生轴向位移与径向的旋转,保证电缆的连接正常,并且还能对电线端子防尘防水等,并且使用不同种类的格兰头还能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环境。
3)本实用新型使用铜排导电,铜排具有电阻率低、可折弯度大等优点,运用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有效连接不同位置的高压电线在高负载状态下的有效连接,以便于通道切换。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实施例展示了盖体的立视图,
图2为实施例展示了腔体的立视图,
图3为实施例俯视图。
图中,1、壳体,2、盖体,3、第一输出口正极格兰头,4、第一输出口负极格兰头,5、第二输出口正极格兰头,6、第二输出口负极格兰头,7、第一输入口正极格兰头,8、第一输入口负极格兰头,9、第二输入口正极格兰头,10、第二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1、第三输入口正极格兰头,12、第三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3、第四输入口正极格兰头,14、第四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5、第一绝缘底座,16、第二绝缘底座,17、第三绝缘底座,18、第一铜排固定支架,19、第二铜排固定支架,20、第三铜排固定支架,21、第四铜排固定支架,22、第一铜排,23、第二铜排,24、第三铜排,25、第四铜排。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针对上述电池模拟器通道切换方法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包括壳体1、盖体2、格兰头、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和导电铜排,壳体1能够与盖体2配合,壳体1周缘安装多个格兰头,多个格兰头用于连接输入和输出高压线;壳体1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内连接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连接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连接导电铜排。本实施例使用铜排导电,铜排具有电阻率低、可折弯度大等优点,运用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有效连接不同位置的高压电线在高负载状态下的有效连接,以便于通道切换。
格兰头分别为第一输出口正极格兰头3、第一输出口负极格兰头4、第二输出口正极格兰头5、第二输出口负极格兰头6、第一输入口正极格兰头7、第一输入口负极格兰头8、第二输入口正极格兰头9、第二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0、第三输入口正极格兰头11、第三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2、第四输入口正极格兰头13、第四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4。本实施例使用格兰头,格兰头能够到电箱端子形成矩形硬件防护,进一步到电缆进行紧固与密封,使电缆不产生轴向位移与径向的旋转,保证电缆的连接正常,并且还能对电线端子防尘防水等,并且使用不同种类的格兰头还能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环境。
第一输出口正极格兰头3、第一输出口负极格兰头4、第二输出口正极格兰头5和第二输出口负极格兰头6用于防护输出高压线,第一输入口正极格兰头7、第一输入口负极格兰头8、第二输入口正极格兰头9、第二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0、第三输入口正极格兰头11、第三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2、第四输入口正极格兰头13和第四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4用于防护输入高压线。
壳体1呈长方体,壳体1包括顺序首尾连接的第一侧立面、第二侧立面、第三侧立面和第四侧立面,第一侧立面~第四侧立面均连接于底面;第一输入正极格兰头和第一输入负极格兰头均位于第一侧立面,第三输入口正极格兰头11、第三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2、第四输入口正极格兰头13和第四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4均位于第二侧立面,第二输入口正极格兰头9和第二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0均位于第三侧立面,第一输出口正极格兰头3、第一输出口负极格兰头4、第二输出口正极格兰头5和第二输出口负极格兰头6均位于第四侧立面。
导电铜排和铜排固定支架均包括多个。
多个导电铜排之间平行。
导电铜排包括第一铜排22、第二铜排23、第三铜排24和第四铜排25,第一铜排22固定在第一铜排22固定支架18,第二铜排23固定在第二铜排23固定支架19,第三铜排24固定在第三铜排24固定支架20,第四铜排25固定在第四铜排25固定支架21,第一铜排22、第二铜排23、第三铜排24、第四铜排25均依次开有三个接线孔,用于连接输入和输出的高压线。
绝缘底座安装在壳体1内部底面,绝缘底座包括第一绝缘底座15、第二绝缘底座16、第三绝缘底座17。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外壳用于防护内部高压连接点,格兰头用于防护和固定输入、输出高压线,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和导电铜排组成的内部结构用于通道切换,改变导电铜排上连接的输入、输出高压线输出不同电压、电流。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电动车电机测试为使用场景,介绍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情况。
以无刷直流电机为例,无刷直流电机具有三根接线,无刷直流电机的黑色线是负极,红色线是正极,黄色线是转速信号输出,因此黑色线连接第一输出口正极格兰头3,红色线连接第一输出口负极格兰头4;由于目前的电动车普遍采用2个电机,因此第二输出口负极格兰头6和第二输出口正极格兰头5可以再连接一个无刷直流电机;第一输入口正极格兰头7、第一输入口负极格兰头8、第二输入口正极格兰头9、第二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0、第三输入口正极格兰头11、第三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2、第四输入口正极格兰头13和第四输入口负极格兰头14连接多通道电池模拟器,将12个格兰头分别对应连接12个接线孔。需要切换通道时,调整连接的接线孔即可。因此,本实施例可实现电池模拟器单通道和双通道输出的快速切换操作,能够对高压线连接处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了重复的绝缘胶带绑扎防护和拆解操作,提高了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了物料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体、接头、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和导电铜排,壳体能够与盖体配合,壳体周缘安装多个接头,多个接头用于连接输入和输出高压线;壳体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内连接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连接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连接导电铜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分别为第一输出口正极接头、第一输出口负极接头、第二输出口正极接头、第二输出口负极接头、第一输入口正极接头、第一输入口负极接头、第二输入口正极接头、第二输入口负极接头、第三输入口正极接头、第三输入口负极接头、第四输入口正极接头、第四输入口负极接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一输出口负极接头、所述第二输出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二输出口负极接头用于防护输出高压线,所述第一输入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一输入口负极接头、所述第二输入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二输入口负极接头、所述第三输入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三输入口负极接头、所述第四输入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四输入口负极接头用于防护输入高压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长方体,所述壳体包括顺序首尾连接的第一侧立面、第二侧立面、第三侧立面和第四侧立面,第一侧立面~第四侧立面均连接于底面;所述第一输入正极接头和所述第一输入负极接头均位于第一侧立面,所述第三输入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三输入口负极接头、所述第四输入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四输入口负极接头均位于第二侧立面,所述第二输入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二输入口负极接头均位于第三侧立面,所述第一输出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一输出口负极接头、所述第二输出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二输出口负极接头均位于第四侧立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铜排和所述铜排固定支架均包括多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电铜排之间平行。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铜排包括第一铜排、第二铜排、第三铜排和第四铜排,第一铜排固定在第一铜排固定支架,第二铜排固定在第二铜排固定支架,第三铜排固定在第三铜排固定支架,第四铜排固定在第四铜排固定支架,第一铜排、第二铜排、第三铜排、第四铜排均依次开有三个接线孔,用于连接输入和输出的高压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头均为格兰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底座安装在壳体内部底面,绝缘底座包括第一绝缘底座、第二绝缘底座、第三绝缘底座。
CN201921247881.1U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 Active CN210156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7881.1U CN210156687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7881.1U CN210156687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6687U true CN210156687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66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7881.1U Active CN210156687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66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3211A (zh) * 2020-09-02 2020-11-27 江苏捷顺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快速布线的分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3211A (zh) * 2020-09-02 2020-11-27 江苏捷顺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快速布线的分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071867A1 (zh) 一种逆变器及直流开关组件
CN210156687U (zh) 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
JP2000068547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端子ボックスおよびその端子ボックスを用いた配線システム
US20150280439A1 (en) Apparatus for grounding interconnected electrical components and assemblies
CN206498000U (zh) 一种板式电源连接器
CN105987361A (zh) 接线盒
US20170358813A1 (en) Fuel cell unit
CN210155227U (zh) 一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智能监测装置
CN214249520U (zh) 线缆结构及灯具
CN109546870B (zh) 输出端子及变流器
CN210326200U (zh) 一种低压配电网便捷式接线装置
CN113472217A (zh) 户外高压安全取电装置
CN111204646A (zh) 一种新型电梯门控制系统
CN209001907U (zh) 一种光伏组件辅助测试工装
CN219288064U (zh) 电机控制设备
CN213027661U (zh) 一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定子强电转接箱
CN208272258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3277884U (zh) 一种射频转接装置及射频系统
CN221102553U (zh) 一种斩波模块用低压线束
CN217387435U (zh) 电池的连接器装置和动力电池
CN218827696U (zh) 电路转接装置和供电系统
JP2728405B2 (ja) 低圧幹線におけるケーブル線路構造
CN220086515U (zh) 一种高低压分离出线结构直流充电座
CN220021621U (zh) 一种16位插拔式端子台
CN213602031U (zh) 一种集成充电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52000 No.261 Huanghe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tong bus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52000 No.261 Huanghe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TONG BUS HOLD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