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6184U -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6184U
CN211126184U CN201922337044.4U CN201922337044U CN211126184U CN 211126184 U CN211126184 U CN 211126184U CN 201922337044 U CN201922337044 U CN 201922337044U CN 211126184 U CN211126184 U CN 211126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erminal
tongue piece
insulating main
terminal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70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振业
吕雷
王彬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370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6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6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6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所述连接器包括端子组、绝缘主体和舌片;所述舌片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有让位槽;所述端子组固定于所述绝缘主体的表面,所述舌片套设于所述绝缘主体上;沿所述绝缘主体的厚度方向,所述限位块的投影与所述端子组的端部投影重合,其中,所述舌片与所述端子组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端子组包括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嵌设于所述让位槽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可以增强连接器插接时的耐磨性,防止连接器插接时损坏端子组,从而延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感。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连接器作为电子设备之间连接的桥梁,为电子设备之间的连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作为电子设备之间最常见的通讯连接器,已经从最初的USB0.7版本发展为目前的USB3.1版本,USB接口也已经成为当代电子设备中必备的接口之一。
以USB连接器为例,目前,Micro USB接口和USB TYPE-C接口由其接口体积小、数据传输快等优势,已经发展为最常用的USB接口。Micor USB母座和USB TYPE-C母座中通常设置有与相应的公头插接的母座端子,母座端子与公头插接的一端注塑有用于保护母座端子的舌片。当使用公头进行插拔时,母座的舌片将会受到公头端子的擦刮,一方面,磨损后掉落的塑胶碎屑会堆积在端子的接触区域,会导致公头与母座之间接触不良;另一方面,舌片的塑胶部分脱落时可能会造成母座端子头部露出,此时公头插入时,会导致母座端子被公头顶翻而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以增加连接器插接时的耐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端子组、绝缘主体和舌片;
所述舌片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有让位槽;
所述端子组固定于所述绝缘主体的表面,所述舌片套设于所述绝缘主体上;
沿所述绝缘主体的厚度方向,所述限位块的投影与所述端子组的端部投影重合,其中,所述舌片与所述端子组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端子组包括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嵌设于所述让位槽中。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连接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舌片套设于绝缘主体上,且沿绝缘主体的厚度方向,限位块与端子组的端部重合,限位块与电源端子接触的端部还开设有限位槽,可以在连接器插接时更好地保护端子组的端部不被磨损,避免端子组的头部露出而被顶翻。而且,与传统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舌片与绝缘主体为两个分离的部件,并非一体注塑件。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大舌片的耐磨性,从而增强连接器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舌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舌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参照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具体可以包括如下结构:
端子组11、绝缘主体12和舌片13;
所述舌片13包括限位块131,所述限位块131设置有让位槽1311;
所述端子组11固定于所述绝缘主体12的表面,所述舌片13套设于所述绝缘主体12上;
沿所述绝缘主体12的厚度方向,所述限位块131的投影与所述端子组11的端部投影重合,其中,所述舌片13与所述端子组11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端子组11包括电源端子111,所述电源端子111嵌设于所述让位槽1311中。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连接器包括端子组11、绝缘主体12和舌片13,端子组11固定于绝缘主体12的表面,比如,粘接或焊接。绝缘主体12可以为一体注塑件,绝缘主体12为端子组11提供固定基础。舌片13套设于绝缘主体12上,舌片13可以与绝缘主体12卡接或粘接。如图2所示,舌片13包括限位块131,限位块131设置有让位槽1311。沿绝缘主体12的厚度方向,限位块131的投影与端子组11的端部投影重合,限位块131用于保护端子组11的端部,避免连接器插接时磨损端子组的端部。并且,舌片13与端子组11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绝缘层(图中未示出),舌片13可为塑胶舌片等绝缘舌片,也可为金属舌片,并在金属舌片与端子组11接触的部位设置绝缘层,比如PU(Poly Urethane,聚氨酯)膜。端子组11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端子,舌片13与端子组11接触的部位设置绝缘层,可以避免舌片13与绝缘主体12套接后连通多个相互绝缘的端子,导致端子短路,从而损坏连接器。
端子组11包括电源端子111,电源端子111嵌设于让位槽1311中。可以理解的是,让位槽1311的数量宜与电源端子111的数量相同,图2展示了4个让位槽1311的情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让位槽1311的数量。端子组11还包括信号端子,其中,电源端子用以插接时连通电源以供电,信号端子用以插接时传输数据等信号。在限位块131与电源端子111重合的端部开设让位槽1311,是为了在插接时,让电源端子111可插接的长度大于信号端子可插接的长度,可以使得插接时可以先连通电源再传输数据,在拔出连接器时可以先停止传输数据再断开电源,从而避免遗漏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可以为连接器公头,也可以为连接器母座,连接器母座还包括容纳绝缘主体、端子组与舌片的壳体。连接器可以是USB TYPE-A连接器,MicroUSB连接器,USB TYPE-C连接器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连接器的类型不作限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舌片套设于绝缘主体上,且沿绝缘主体的厚度方向,限位块与端子组的端部重合,限位块与电源端子接触的端部还开设有限位槽,可以在连接器插接时更好地保护端子组的端部不被磨损,避免端子组的头部露出而被顶翻。而且,与传统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舌片与绝缘主体为两个分离的部件,并非一体注塑件。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大舌片的耐磨性,从而增强连接器的耐磨性。
参照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组11包括第一端子组112和第二端子组113;
所述第一端子组112固定于所述绝缘主体12的第一表面121,所述第二端子组113固定于所述绝缘主体12的第二表面122,所述第一表面121与所述第二表面122相对,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组112与所述第二端子组113中心对称;
所述限位块131包括第一限位块1312和第二限位块1313,所述第一限位块1312与所述第一端子组112的端部重合,所述第二限位块1313与所述第二端子组113的端部重合。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端子组11包括第一端子组112和第二端子组113,第一端子组112固定于绝缘主体12的第一表面121,第二端子组113固定于绝缘主体12的第二表面122,比如,粘接或焊接。其中,第一表面121与第二表面122相对,第一端子组112与第二端子组113中心对称,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子组112与第二端子组113的端子数量、端子类型均相同,仅对于第一端子组112与第二端子组113的端子排列呈中心对称。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端子组112中的第一端子1121与第二端子组113中的第二端子1131呈中心对称,其中,第一端子1121与第二端子1131为同类型端子。由此,绝缘主体12的两个表面均有可与连接器连通的端子组,连接器的两面均与另一连接器插接,从而可实现不需区分插接方向即可插接,可有效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此外,连接器具有两个可插接的表面,相比只具有一个可插接表面的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限位块131包括第一限位块1312和第二限位块1313,第一限位块1312与第一端子组112的端部重合,第二限位块1313与第二端子组113的端部重合。第一限位块1312可保护第一端子组112的端部,第二限位块1313可保护第二端子组113的端部,从而可以增强连接器的耐磨性。
可选地,参照图1,所述绝缘主体12包括中隔板123和第一注塑件124,所述中隔板123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组112与所述第二端子组113之间,所述中隔板123与所述第一端子组112和所述第二端子组113通过所述第一注塑件124固定。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绝缘主体12包括中隔板123和第一注塑件124,中隔板123设置于第一端子组112和第二端子组113之间,中隔板123用以支撑第一端子组112和第二端子组113,避免第一端子组112的端部与第二端子组113的端部连通,从而导致端子组短路的问题。中隔板123与第一端子组112和第二端子组113通过第一注塑件124固定,可以理解的是,中隔板123可设置支撑结构,例如,与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相匹配的凹槽与凸起结构等。中隔板123可与第一端子组112和第二端子组113卡接,再将其一体注塑,从而形成一体注塑件,固定中隔板123与第一端子组112和第二端子组113。通过一体注塑件固定,可以同时起到绝缘和固定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舌片13为金属舌片。
具体而言,舌片13为金属舌片,例如,铝合金舌片、铜舌片、铁舌片等。相比传统方案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金属舌片具有更高的硬度,在插接时更耐磨,可以降低舌片擦刮导致的磨损程度。而且,金属舌片的强度高,限位块对端子组的端部可以起到更好的限制作用,防止端子组的端部翘起而损坏,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连接器插接时的耐磨性。由于金属舌片与端子组的端部重合,为保证金属舌片与端子组之间绝缘,避免金属舌片连通端子组的端部而导致端子组短路,可以对金属舌片进行阳极氧化绝缘。此外,还可以对金属舌片进行色彩处理,可使得连接器与其周围部件的色彩统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子设备的美观性。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二注塑件14,
所述舌片13远离所述限位块131的一端设置有注塑孔132,
所述第二注塑件14设置于所述注塑孔132中,并与所述绝缘主体12粘接。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连接器还包括第二注塑件14。舌片13可以为金属舌片,如图2所示,舌片13远离限位块131的一端设置有注塑孔132。可以理解的是,注塑孔132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图2示出了注塑孔132为圆形孔的情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注塑孔132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舌片13套设于绝缘主体12上,可以在注塑孔132中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件14,第二注塑件14可与绝缘主体12粘接,第二注塑件14可对舌片13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舌片13脱离绝缘主体12。
可选地,所述绝缘主体12设置有卡槽,所述舌片13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卡接。
具体而言,绝缘主体12设置有卡槽,舌片13设置有卡扣,卡槽与卡扣卡接。可以理解的是,卡扣可以为凸起结构,卡槽可以为与卡扣相应的凹槽。卡槽与卡扣卡接,此连接结构便于固定绝缘主体12与舌片13,也便于更换损坏的舌片13,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连接器的使用成本。
可选地,参照图1,所述连接器为母座连接器,所述母座连接器包括壳体15;
所述壳体15包括容置腔151,所述绝缘主体12固定于所述容置腔151内,其中,所述端子组11与所述壳体15绝缘。
具体而言,连接器为母座连接器,如图1所示,母座连接器包括壳体15,壳体15可以为金属壳体,例如,铁壳体。壳体15包括容置腔151,绝缘主体12固定于容置腔151内。其中,端子组11与壳体15绝缘。母座连接器可以作为接口应用于电子设备,为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手机、电脑等。
可选地,参照图2,所述舌片13与所述绝缘主体12的侧壁接触的面设置有扣位凸起133,其中,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表面121与所述第二表面122,所述母座连接器用于与公头连接器插接,所述扣位凸起133用于与所述公头连接器卡接。
具体而言,母座连接器用于与公头连接器插接。如图2所示,舌片13与绝缘主体12的侧壁接触的面设置扣位凸起133,扣位凸起133可用于与公头连接器卡接。其中,侧壁连接第一表面121与第二表面122。图2展示了扣位凸起133为两个的情形,扣位凸起133也可以为一个。当然,扣位凸起133可以是凸起结构,也可以是凹凸楞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扣位凸起133的结构与数量。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为USB TYPE-A连接器或Micro USB连接器。
具体而言,连接器可以为USB TYPE-A连接器或Micro USB连接器,USB TYPE-A连接器包括USB TYPE-A母座连接器和USB TYPE-A公头连接器,USB TYPE-A母座连接器通常设置于电脑端,USB TYPE-A公头连接器通常设置于与电脑端连接的数据线端。Micro USB连接器通常用于连接手机、kindle等小型移动电子设备,为其充电或传输数据。当然,连接器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连接器的类型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连接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上述连接器,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接口与外界连接器插接的可靠性,降低电子设备连接接口的磨损问题,从而可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感。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本实用新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组、绝缘主体和舌片;
所述舌片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有让位槽;
所述端子组固定于所述绝缘主体的表面,所述舌片套设于所述绝缘主体上;
沿所述绝缘主体的厚度方向,所述限位块的投影与所述端子组的端部投影重合,其中,所述舌片与所述端子组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端子组包括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嵌设于所述让位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组包括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
所述第一端子组固定于所述绝缘主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端子组固定于所述绝缘主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心对称;
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端子组的端部重合,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端子组的端部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主体包括中隔板和第一注塑件,所述中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之间,所述中隔板与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二端子组通过所述第一注塑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舌片为金属舌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二注塑件,所述舌片远离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设置有注塑孔,所述第二注塑件设置于所述注塑孔中,并与所述绝缘主体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主体设置有卡槽,所述舌片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为母座连接器,所述母座连接器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包括容置腔,所述绝缘主体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其中,所述端子组与所述壳体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舌片与所述绝缘主体的侧壁接触的面设置有扣位凸起,其中,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绝缘主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绝缘主体的第二表面,所述母座连接器用于与公头连接器插接,所述扣位凸起用于与所述公头连接器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为USB TYPE-A连接器或Micro USB连接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CN201922337044.4U 2019-12-20 2019-12-20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126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7044.4U CN211126184U (zh) 2019-12-20 2019-12-20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7044.4U CN211126184U (zh) 2019-12-20 2019-12-20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6184U true CN211126184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8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7044.4U Active CN211126184U (zh) 2019-12-20 2019-12-20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6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3249B1 (en) Electronic connector with magnetic element and data transmission line using same
KR100736399B1 (ko) 마그네트를 이용한 비삽입 접촉식 인터페이스
CN101375469A (zh) 连接器系统
CN112134103B (zh) 低高度之双面电连接母座和双面电连接公头的组合
TW583792B (en) Cable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8028709A1 (zh) 正反双面电连接器
CN201608357U (zh) 磁性接口和导磁接头
CN211126184U (zh)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KR200382247Y1 (ko) 마그네트를 이용한 비삽입 접촉식 커넥터와 이 커넥터가연결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휴대폰용 충전기
CN101677159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7069360B (zh) 移动设备及其连接器母端
CN209401900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6055280U (zh) 一种便于插接的连接器
JP4080670B2 (ja) コネクタ
US2010007552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WO2017179216A1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ケーブル
CN216085413U (zh) 插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535917U (zh) 一种防水usb连接器
CN220652512U (zh) 一种数据线
CN212182704U (zh) 一种组合式连接器
CN210201030U (zh) 一种新型Micro USB 5P 2.0 B F加高型SMT母座连接器
CN213124820U (zh) USB Type-C连接器
CN220420936U (zh)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9874175U (zh) 一种连接器、数据线、扩展坞以及充电器
CN212033391U (zh) 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