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6169U -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6169U
CN211126169U CN201921388563.7U CN201921388563U CN211126169U CN 211126169 U CN211126169 U CN 211126169U CN 201921388563 U CN201921388563 U CN 201921388563U CN 211126169 U CN211126169 U CN 211126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main body
row
welding area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85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885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6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6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6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主体件;多个导接件,成至少一排排布且与所述主体件相导接,每一所述导接件包括一对接端和一导接端,所述对接端用于供一对接件向后对接,每一所述导接端设有一加厚镀层,多个所述加厚镀层使得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彼此相抵接,且使得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对接端彼此隔开设置,每一所述导接端还具有彼此隔开设置的一第一焊接区和一第二焊接区,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在所述第一焊接区相互焊接,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与所述主体件在所述第二焊接区相互焊接。以及公开了具有所述电连接器的一种电连接器组合,不仅确保多个导接件能够快速组装于主体件的同时,而且还确保多个导接件能够适用于传输大电流。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尤其是指一种用于传输大电流的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基板、夹持于该基板前端的一排端子、以及焊接于该基板后端的一线缆。其中,每一端子包括向前延伸的一对接触部、向后延伸的一对夹持部、以及连接于接触部和夹持部之间的一连接部,该一对接触部供一对接连接器向后插接,该一对夹持部夹持于该基板的上下表面。该一排端子彼此隔开设置而互不接触,从而确保该一排端子中的相邻的一对接触部在与该对接连接器相互对接而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彼此互不阻碍。
但是,上述的电连接器结构,该一排端子需要分多次操作才能夹持于该基板上,使得其组装效率低而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并且,该一排端子彼此隔开设置而彼此均互不接触,使得其传输效率低而不适用于传输大电流。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确保多个导接件能够快速组装于主体件的同时,而且还确保多个导接件能够适用于传输大电流的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主体件;多个导接件,成至少一排排布且与所述主体件相导接,每一所述导接件包括一对接端和一导接端,所述对接端用于供一对接件向后对接,每一所述导接端设有一加厚镀层,多个所述加厚镀层使得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彼此相抵接,且使得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对接端彼此隔开设置,每一所述导接端还具有彼此隔开设置的一第一焊接区和一第二焊接区,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在所述第一焊接区相互焊接,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与所述主体件在所述第二焊接区相互焊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焊接区设于所述导接端远离所述主体件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第二焊接区设于所述导接端的后端,所述第一焊接区位于所述第二焊接区的前方。
进一步,所述加厚镀层为电镀锡层。
进一步,每一所述导接端凸设形成一凸部,所述主体件具有上下相对的两个表面,所述主体件自两个所述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凹设形成至少一凹槽,每一所述凹槽对应收容多个所述凸部。
进一步,多个所述导接件成上下两排排布,上排所述导接件中的每一个与下排所述导接件中对应的一个通过一个连接部相连接,每一所述连接部也设有所述加厚镀层,多个所述加厚镀层使得多个所述连接部彼此相抵接。
进一步,包括一线缆,所述线缆在所述导接件的后方与所述主体件相导接。
进一步,所述主体件采用导电率超过90%的铜材制成。
进一步,多个所述导接件包括多个第一导接件和多个第二导接件,所述第二导接件的所述对接端位于所述第一导接件的所述对接端的前方,且所述第二导接件的所述导接端位于所述第一导接件的所述导接端的后方。
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一导接件成上下两排排布,多个所述第二导接件成上下两排排布且在上下方向上覆盖于多个所述第一导接件的外围。
进一步,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在所述第一焊接区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与所述主体件在所述第二焊接区通过焊锡固定。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对接件,具有一接触部;一电连接器,包括:一主体件;多个导接件,成上下两排排布且与所述主体件相导接,每一所述导接件包括一对接端和一导接端,上下两排的所述对接端供所述接触部向后插接且共同夹持所述接触部,每一所述导接端设有一加厚镀层,多个所述加厚镀层使得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彼此相抵接,且使得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对接端彼此隔开设置,每一所述导接端还具有彼此隔开设置的一第一焊接区和一第二焊接区,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在所述第一焊接区相互焊接,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与所述主体件在所述第二焊接区相互焊接。
进一步,所述接触部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等于所述主体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藉由多个所述加厚镀层彼此相抵接,确保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能够传输更大的电流,同时,多个所述对接端彼此隔开设置,便于每一个所述对接端的弹性变形不受相邻所述对接端的阻碍;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在所述第一焊接区相互焊接,确保了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能够同时且快速地定位于所述主体件上;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与所述主体件在所述第二焊接区相互焊接,且所述第二焊接区与所述第一焊接区彼此隔开设置,使得同一排的多个导接端不会因为在同一个位置进行多次焊接而影响其接触稳定性以及外观美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电连接器组合的局部侧视图;
图3为图2中电连接器组合对接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4中多个第一导接件在第一焊接区未进行镭射焊接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a部分的俯视图;
图7为图4中多个第二导接件在第一焊接区未进行镭射焊接的立体图;
图8为图7中b部分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组合100 电连接器200 主体件1 表面11A、11B
凹槽12 第一凹槽12A 第二凹槽12B 导接件2
第一导接件2A 第二导接件2B 对接端21 导接端22
加厚镀层L 间隙G 凸部221 第一焊接区222
第二焊接区223 连接部23 线缆3 对接件300
接触部4 中心线M、N 厚度T1、T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定义X轴方向为前后方向,Y轴方向为左右方向,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
如图1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连接器组合100,其用于传输大电流且包括沿X轴方向相互对接的一电连接器200和一对接件300。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电连接器200包括一主体件1、多个导接件2、一线缆3、以及套设于所述主体件1和多个所述导接件2外围的一绝缘件(未图示)。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主体件1采用纯度较高的铜材制成,其导电率优选为超过90%,以利于传输更大的电流。所述主体件1定义一中心线M,所述中心线M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主体件1具有上下相对且相互平行的两个表面11A、11B,所述主体件1自每一所述表面11A、11B凹陷形成两个凹槽12,每一所述凹槽12在Y轴方向上贯穿所述主体件1的左右两侧。设于同一个所述表面11A、11B的两个所述凹槽12包括一个第一凹槽12A和一个第二凹槽12B,所述第一凹槽12A和所述第二凹槽12B在X轴方向上隔开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12A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2B的前方,所述第一凹槽12A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12B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且所述第一凹槽12A在Z轴方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12B在Z轴方向上的深度,所述主体件1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12A相对于所述中心线M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主体件1的两个所述第二凹槽12B相对于所述中心线M上下对称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件1也可以仅设有一个所述凹槽12,且该一个所述凹槽12设于两个所述表面11A、11B中的任意一个。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导接件2不宜采用纯度较高的铜材制成,以确保所述导接件2具有较强的强度,因此所述导接件2的导电率远低于所述主体件1的导电率。所述导接件2采用等厚的金属板材下料成型,即所述导接件2为下料式结构。多个所述导接件2成四排排布,所述主体件1的上下两侧各分布有两排所述导接件2。每一所述导接件2包括一对接端21和一导接端22,所述对接端21供所述对接件300向后对接,且每一所述对接端21具有自所述导接端22向前延伸形成的两个弹臂(未图示),两个所述弹臂与所述对接件300在X轴方向上形成前后的两点接触,所述导接端22固定于所述主体件1且与所述主体件1相导接。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每一所述导接端22设有一加厚镀层L,所述加厚镀层L为电镀锡层且覆盖于对应所述导接端22的外围,即在所述导接端22的金属板材上再电镀金属,多个所述加厚镀层L使得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22彼此相抵接,且使得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对接端21彼此隔开设置,同一排的相邻两个所述对接端21之间在Y轴方向上具有一间隙G(辅助参看图6和图8),所述间隙G确保同一排的相邻两个所述对接端21在与所述对接件300相互对接而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彼此互不阻碍。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每一所述导接端22具有在Z轴方向上向外凸设形成的一凸部221,每一所述凹槽12对应收容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凸部221。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导接件2也可以仅成一排排布,也就是说,多个所述凸部221仅成一排排布,所述主体件1对应仅设有一个所述凹槽12,且该一个所述凹槽12对应收容仅成一排排布的多个所述凸部221。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每一所述导接端22还具有彼此隔开设置的一第一焊接区222和一第二焊接区223,所述第一焊接区222设于所述导接端22在Z轴方向上远离所述主体件1的一侧,所述第二焊接区223设于所述导接端22的后端,所述第一焊接区222位于所述第二焊接区223的前方,便于后续所述导接件2安装于所述主体件1后的激光焊接。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22在所述第一焊接区222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22与所述主体件1在所述第二焊接区223也通过激光焊接固定。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多个所述导接件2包括多个第一导接件2A和多个第二导接件2B。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多个所述第一导接件2A成上下两排排布,上排所述第一导接件2A与下排所述第一导接件2A相对于所述中心线M上下对称设置,上排所述第一导接件2A中的每一个与下排所述第一导接件2A中对应的一个通过一个连接部23相连接,多个所述连接部23均向后抵接所述主体件1的前端面,每一所述连接部23也设有所述加厚镀层L,多个所述加厚镀层L使得多个所述连接部23彼此相抵接。
如图2、图4和图7所示,多个所述第二导接件2B成上下两排排布且在Z轴方向上覆盖于多个所述第一导接件2A的外围,上排所述第二导接件2B与下排所述第二导接件2B相对于所述中心线M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导接件2B的所述对接端21位于所述第一导接件2A的所述对接端21的前方,且所述第二导接件2B的所述导接端22位于所述第一导接件2A的所述导接端22的后方。
多个所述导接件2组装于所述主体件1的具体过程如下: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首先,先将设计所需数量的多个所述第一导接件2A沿Y轴方向成排排布,然后分别对上排所述第一导接件2A的所述第一焊接区222和下排所述第一导接件2A的所述第一焊接区222进行激光焊接,使得上排所述第一导接件2A彼此相固定以及下排所述第一导接件2A彼此相固定,接着将固定一起的多个所述第一导接件2A的上下两排所述凸部221分别收容于所述主体件1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12A中,最后分别对上排所述第一导接件2A的所述第二焊接区223和下排所述第一导接件2A的所述第二焊接区223进行激光焊接,使得上下两排的所述第一导接件2A分别与所述主体件1相固定。
如图1、图4和图7所示,其次,再将多个所述第二导接件2B沿Y轴方向成排排布,然后分别对上排所述第二导接件2B的所述第一焊接区222和下排所述第二导接件2B的所述第一焊接区222进行激光焊接,使得上排所述第二导接件2B彼此相固定以及下排所述第二导接件2B彼此相固定,接着将固定一起的上排所述第二导接件2B的多个所述凸部221收容于所述主体件1的一个所述第二凹槽12B中,并且将固定一起的下排所述第二导接件2B的多个所述凸部221收容于所述主体件1的另外一个所述第二凹槽12B中,最后分别对上排所述第二导接件2B的所述第二焊接区223和下排所述第二导接件2B的所述第二焊接区223进行激光焊接,使得上下两排的所述第二导接件2B分别与所述主体件1相固定。
如图1所示,所述线缆3在所述导接件2的后方与所述主体件1相导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件1夹持所述线缆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对接件300具有一接触部4,所述接触部4定义一中心线N,所述中心线N沿X轴方向延伸,上下两排所述第一导接件2A的所述对接端21和上下两排的所述第二导接件2B的所述对接端21供所述接触部4向后插接且共同夹持所述接触部4,所述接触部4在Z轴方向上的厚度T1等于所述主体件1在Z轴方向上的厚度T2,所述中心线N与所述中心线M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如图9至图10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200,其与第一实施例中结构描述相同的部分,本实施例不再作重复描述,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主要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焊接区223设于所述导接端22在Z轴方向上靠近所述主体件1的一侧,且上下两排所述第一导接件2A的所述导接端22和上下两排的所述第二导接件2B的所述导接端22均与所述主体件1在所述第二焊接区223通过焊锡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有下列有益效果:
(1)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22藉由多个所述加厚镀层L彼此相抵接,确保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22能够传输更大的电流,同时,多个所述对接端21彼此隔开设置,便于每一个所述对接端21的弹性变形不受相邻所述对接端21的阻碍;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22在所述第一焊接区222相互焊接,确保了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22能够同时且快速地定位于所述主体件1上;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22与所述主体件1在所述第二焊接区223相互焊接,且所述第二焊接区223与所述第一焊接区222彼此隔开设置,使得同一排的多个导接端22不会因为在同一个位置进行多次焊接而影响其接触稳定性以及外观美感。
(2)每一所述凹槽12对应收容多个所述凸部221,确保所述主体件1能够限制多个所述导接件2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使得所述导接件2与所述对接件300沿X轴方向进行多次插拔的过程中,所述导接件2不会因为在X轴方向上过度移动而导致脱落。
(3)多个所述加厚镀层L使得多个所述连接部23彼此相抵接,以增大相邻两个所述导接件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确保多个所述导接件2能够传输更大的电流。
(4)上下两排所述第二导接件2B在Z轴方向上覆盖于上下两排所述第一导接件2A的外围,所述第二导接件2B的所述对接端21位于所述第一导接件2A的所述对接端21的前方,且所述第二导接件2B的所述导接端22位于所述第一导接件2A的所述导接端22的后方,以充分利用所述主体件1原有的空间来设置更多数量的所述导接件2,从而确保更多数量的所述导接件2能够传输更大的电流。
(5)所述接触部4在Z轴方向上的厚度T1等于所述主体件1在Z轴方向上的厚度T2,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较大的电流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衰减。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件;
多个导接件,成至少一排排布且与所述主体件相导接,每一所述导接件包括一对接端和一导接端,所述对接端用于供一对接件向后对接,每一所述导接端设有一加厚镀层,多个所述加厚镀层使得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彼此相抵接,且使得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对接端彼此隔开设置,每一所述导接端还具有彼此隔开设置的一第一焊接区和一第二焊接区,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在所述第一焊接区相互焊接,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与所述主体件在所述第二焊接区相互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区设于所述导接端远离所述主体件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区设于所述导接端的后端,所述第一焊接区位于所述第二焊接区的前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镀层为电镀锡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接端凸设形成一凸部,所述主体件具有上下相对的两个表面,所述主体件自两个所述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凹设形成至少一凹槽,每一所述凹槽对应收容多个所述凸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接件成上下两排排布,上排所述导接件中的每一个与下排所述导接件中对应的一个通过一个连接部相连接,每一所述连接部也设有所述加厚镀层,多个所述加厚镀层使得多个所述连接部彼此相抵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线缆,所述线缆在所述导接件的后方与所述主体件相导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采用导电率超过90%的铜材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接件包括多个第一导接件和多个第二导接件,所述第二导接件的所述对接端位于所述第一导接件的所述对接端的前方,且所述第二导接件的所述导接端位于所述第一导接件的所述导接端的后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导接件成上下两排排布,多个所述第二导接件成上下两排排布且在上下方向上覆盖于多个所述第一导接件的外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在所述第一焊接区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与所述主体件在所述第二焊接区通过焊锡固定。
12.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接件,具有一接触部;
一电连接器,包括:
一主体件;
多个导接件,成上下两排排布且与所述主体件相导接,每一所述导接件包括一对接端和一导接端,上下两排的所述对接端供所述接触部向后插接且共同夹持所述接触部,每一所述导接端设有一加厚镀层,多个所述加厚镀层使得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彼此相抵接,且使得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对接端彼此隔开设置,每一所述导接端还具有彼此隔开设置的一第一焊接区和一第二焊接区,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在所述第一焊接区相互焊接,同一排的多个所述导接端与所述主体件在所述第二焊接区相互焊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等于所述主体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
CN201921388563.7U 2019-08-23 2019-08-23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Active CN211126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8563.7U CN211126169U (zh) 2019-08-23 2019-08-23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8563.7U CN211126169U (zh) 2019-08-23 2019-08-23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6169U true CN211126169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3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8563.7U Active CN211126169U (zh) 2019-08-23 2019-08-23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61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5837B (zh) 背板連接器組件
CN109411957B (zh) 高速互连组件
KR101294607B1 (ko) 전기커넥터 및 그 조립체
CN110247261B (zh) 电连接器
US10439315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108321591B (zh) 电连接器
CN105261892A (zh) 电连接器
CN214957657U (zh) 高速连接器
CN107658593B (zh) 电连接器
CN104577460A (zh) 电连接器
CN107565229B (zh) 电连接器
CN211126169U (zh)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CN105789988A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06711667B (zh) 电连接器
CN105161927B (zh) 防emi电连接器插头
CN109216980B (zh) 高速插座电连接器
US2022031118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2636113B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12033280U (zh) 连接器的端子改良结构
CN108832413B (zh) 电连接器
CN107681303B (zh) 电连接器
CN215600604U (zh) 电连接器
CN212209910U (zh) Usb插头
CN220209332U (zh) 电连接器
CN213878496U (zh) 带有料带的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