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5953U - 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5953U
CN211125953U CN201922120013.3U CN201922120013U CN211125953U CN 211125953 U CN211125953 U CN 211125953U CN 201922120013 U CN201922120013 U CN 201922120013U CN 211125953 U CN211125953 U CN 211125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lind hole
filter
cavity
cavity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200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世议
宋文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200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5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5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5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装置。该腔体滤波器包括:侧壁、底壁、盖板及第一安装柱及连接柱,其中,侧壁和底壁形成滤波腔,滤波腔具有一开口;第一安装柱与侧壁同侧设置在底壁上,第一安装柱的端面设有第一盲孔;盖板盖设在该开口上,盖板的第一侧突出形成有第二安装柱,且第二安装柱置于滤波腔内,第二安装柱的端面设有通孔;连接柱嵌设在通孔和第一盲孔内,用于固定盖板,其中,连接柱背离第一盲孔的端面设有第二盲孔,固定件的一端嵌设在第二盲孔内,固定件的另一端与腔体滤波器的外部组件连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避免安装柱占用较大滤波空间的问题,且能减小腔体滤波器的重量。

Description

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的基站系统中,通常通过发射天线发射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承载通信数据的通信信号,并通过接收天线接收通信信号。由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中不仅包含上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承载通信数据的通信信号,而且还包含许多上述特定频率范围外的杂波或干扰信号。要从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中获取发射天线发射的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承载通信数据的通信信号,通常需要将该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通过腔体滤波器进行滤波,将该承载通信数据的通信信号特定频率外的杂波或干扰信号滤除。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工作中发现,腔体滤波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在滤波腔上盖设盖板,形成封闭的滤波腔,以防止滤波信号的泄露;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盖板上设置安装柱,用于将盖板与滤波腔体固定,同时在盖板或者滤波腔体上设置另外的安装柱,用于将整个滤波器与外部组件连接,但这种结构会导致占用较大的滤波空间,且导致腔体滤波器的重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装置,以避免安装柱占用较大滤波空间的问题,且能减小腔体滤波器的重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该腔体滤波器包括:侧壁和底壁,侧壁和底壁形成具有一开口的滤波腔;第一安装柱,与侧壁同侧设置在底壁上,第一安装柱的端面设有第一盲孔;盖板,盖板盖设在开口上,盖板的第一侧突出形成有第二安装柱,且第二安装柱置于滤波腔内,安装柱的端面设有通孔;连接柱,连接柱嵌设在通孔和第一盲孔内,用于固定盖板,其中,连接柱背离第一盲孔的端面设有第二盲孔,固定件的一端嵌设在第二盲孔内,固定件的另一端与腔体滤波器的外部组件连接。
其中,连接柱包括沿轴向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且第一安装部与第一盲孔对应设置,第二安装部与通孔对应设置,所第一安装部的外径小于第二安装部的外径,第一盲孔的半径小于通孔的半径。
其中,第二盲孔的深度小于或者等于通孔的深度。
其中,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及固定件同轴设置。
其中,第一安装柱与第二安装柱抵接。
其中,连接柱的外侧设有防水胶条。
其中,盖板以第二盲孔为中心,预设半径范围内的第一区域的厚度大于盖板其它区域的厚度,其中,第一区域内设有通孔、第二盲孔及第二安装柱。
其中,第一安装柱与底壁一体成型设置。
其中,第一安装柱的端面和/或第二安装柱的端面设有凹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天线和上述腔体滤波器,腔体滤波器对天线的收发信号进行滤波。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腔体滤波器包括:侧壁、底壁、盖板及第一安装柱及连接柱,其中,侧壁和底壁形成滤波腔,滤波腔具有一开口;第一安装柱与侧壁同侧设置在底壁上,第一安装柱的端面设有第一盲孔;盖板盖设在该开口上,盖板的第一侧突出形成有第二安装柱,且第二安装柱置于滤波腔内,第二安装柱的端面设有通孔;连接柱嵌设在通孔和第一盲孔内,用于固定盖板,其中,连接柱背离第一盲孔的端面设有第二盲孔,固定件的一端嵌设在第二盲孔内,固定件的另一端与腔体滤波器的外部组件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腔体滤波器腔体滤波器采用设置在盖板上的连接柱将盖板与滤波腔体固定,且通过该连接柱将腔体滤波器固定在外部组件上,因此能够实现盖板与滤波腔体的固定结构和腔体滤波器与外部组件的固定结构共用连接柱,因此,能够改善上述两种固定结构分离设置所带来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能够满足小型化要求,且能够减少腔体滤波器的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腔体滤波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腔体滤波器沿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腔体滤波器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腔体滤波器中盖板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腔体滤波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首先提出一种腔体滤波器,请一并参阅图1是图5,图1是本申请腔体滤波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腔体滤波器沿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实施例腔体滤波器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实施例腔体滤波器中盖板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腔体滤波器10包括:侧壁310、底壁320、盖板20及第一安装柱230及连接柱50,其中,侧壁310和底壁320形成滤波腔330,滤波腔330具有一开口(图未标);第一安装柱230与侧壁310同侧设置在底壁320上,第一安装柱230的端面设有第一盲孔231;盖板20盖设在该开口上,盖板20的第一侧201突出形成有第二安装柱210,且第二安装柱210置于滤波腔330内,第二安装柱210的端面设有通孔261;连接柱50嵌设在通孔261和第一盲孔231内,用于固定盖板20,其中,连接柱50背离第一盲孔231的端面设有第二盲孔262,第二盲孔262用于连接固定件(图未示),固定件的一端嵌设在第二盲孔262内,固定件220的另一端与腔体滤波器10的外部组件(图未示)连接。
滤波腔330由底壁320及从底壁320外周向盖板20一侧延伸的侧壁310围成;底壁320和侧壁310一体成型设置;滤波腔330内还设置有将滤波腔330间隔成多个谐振腔的隔离筋(图未示)。
盖板20盖设在滤波腔330的开口上,以使滤波腔330形成封闭腔,防止电磁信号泄露。
第一盲孔231内及通孔261内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柱50外表面设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相匹配。
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柱还可以通过其它结构或其它方式固定在第一盲孔内;盖板还可以通过其它结构或其它方式与第一安装柱固定。例如,卡扣结构或者焊接等方式。
第一安装柱230与底壁320一体成型设置,能够提高第一安装柱230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盖板20的安装稳定性。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腔体滤波器10通过具有防水功能的连接柱50将盖板20与第一安装柱230固定,能够将盖板20与滤波腔体固定,且通过连接柱50将腔体滤波器10固定在外部组件上,因此能够实现盖板20与滤波腔体的固定结构和腔体滤波器10与外部组件的固定结构共用连接柱50,因此,能够改善上述两种固定结构分离设置所带来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能够满足小型化要求,且能够减少腔体滤波器10的重量。
可选地,连接柱50的外侧设有防水胶条等防水结构;比如,连接柱50可以是金属螺钉,其外侧设置防水胶条等防水结构以实现其防水功能。
因连接柱50具有防水功能,因此能够改善盖板20与滤波腔体连接处的防水性能,能够提高腔体滤波器10的防水性能,且无需设置额外的防水结构,其结构简单。
固定件与第二盲孔262配合以从盖板20的第二侧202将腔体滤波器10安装在外部组件上,其中,盖板20的第二侧202与第一侧201相背设置。
在腔体滤波器10的使用过程中,腔体滤波器10通常需要被挂起来,例如,悬挂在基站上,与基站天线连接,以对基站天线的收发信号进行滤波。例如,通常采用M6螺钉将腔体滤波器10与其挂件进行连接,第二盲孔用于固定M6螺钉。
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件还可以通过其它结构或其它方式固定在第二盲孔内,例如,卡扣结构或者焊接等方式。
且本实施例将第二盲孔262延伸至连接柱50内,能够让固定件的受力分散在连接柱50上,能够提高连接柱50受力的均匀性,提高连接柱50的强度,提高腔体滤波器10安装的稳定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柱230与第二安装柱210抵接,能够进一步增加连接柱50的强度。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连接柱50包括沿轴向连接的第一安装部510和第二安装部520,且第一安装部510与第一盲孔231对应设置,第二安装部520与通孔261对应设置,即在将连接柱50与盖板20和滤波腔体安装固定时,第一安装部510设置在第一盲孔231内,第二安装部520设置在通孔261内;且第一安装部510的外径小于第二安装部520的外径,第一盲孔231的半径小于通孔261的半径。
本实施例采用半径较大的第二安装部520将腔体滤波器10与外部组件固定,而采用半径较小的第一安装部510固定盖板20;通常在材质相同的情况下,安装部的半径越大,其强度越大。因此,本实施例既能够保证腔体滤波器10的安装稳定性,又能避免因连接柱50较大而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盲孔262的深度小于或者等于通孔261的深度。
由上述分析可知,连接柱50的第一安装部510的半径较小,为保证第一安装部510的强度,第二盲孔262的深度应小于或者等于通孔261的深度。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部510、第二安装部520及固定件220呈圆柱设置,且同轴设置。其中,第一安装部510与第二安装部520同轴设置,有利于缩小连接柱50的体积;第二安装部520与固定件220同轴设置,能够提高第二安装部520受力的均匀性,提高连接柱50的强度,提高腔体滤波器10安装的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及固定件可以成其它形状设置,例如,方柱形等,或者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及固定件非同轴设置。
可选地,盖板20以第二盲孔262为中心,预设半径范围内的第一区域214的厚度大于盖板20其它区域(图未标)的厚度,其中,第一区域214内设有通孔261、第二盲孔262及第二安装柱210。
通过上述结构,第一区域214的厚度较大,能够增加第二安装柱210、第二盲孔262及通孔261的强度,而其它区域的厚度较小,能够尽可能少占用滤波腔330的空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腔体滤波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柱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以第一安装柱230为例进行说明,当然第二安装柱210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柱230端面设有凹槽234,凹槽234分布在第一盲孔231的外围,在第一盲孔231成型冷却过程中,凹槽234可以减少第一盲孔231的应力,对第一安装柱230具有减震作用,因此可以改善第一盲孔231冷却不均匀、缩孔、碎牙等问题,因此可以提高第一安装柱230的强度,提高腔体滤波器10的安装稳定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凹槽234的深度与凹槽234的截面尺寸的比值为1.8-2.2,该比值具体可以为1.8、2及2.2等,有利于凹槽234的喷粉工艺,且凹槽234不易被易腐蚀。
在其它实施例中,为增加第一盲孔的强度,还可以在第一盲孔的外围设有加强筋。
其中,本实施例的凹槽234呈一个不间断的环状体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凹槽还可以呈间隔设置,能够提高第一安装柱应力的均匀性,但是工艺稍微复杂一些。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通信装置,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通信装置60包括天线61和腔体滤波器10,腔体滤波器10对天线61的收发信号进行滤波。
本实施例腔体滤波器10与上述腔体滤波器10类似,这里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腔体滤波器包括:侧壁、底壁、盖板及第一安装柱及连接柱,其中,侧壁和底壁形成滤波腔,滤波腔具有一开口;第一安装柱与侧壁同侧设置在底壁上,第一安装柱的端面设有第一盲孔;盖板盖设在该开口上,盖板的第一侧突出形成有第二安装柱,且第二安装柱置于滤波腔内,第二安装柱的端面设有通孔;连接柱嵌设在通孔和第一盲孔内,用于固定盖板,其中,连接柱背离第一盲孔的端面设有第二盲孔,固定件的一端嵌设在第二盲孔内,固定件的另一端与腔体滤波器的外部组件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腔体滤波器腔体滤波器采用设置在盖板上的连接柱将盖板与滤波腔体固定,且通过该连接柱将腔体滤波器固定在外部组件上,因此能够实现盖板与滤波腔体的固定结构和腔体滤波器与外部组件的固定结构共用连接柱,因此,能够改善上述两种固定结构分离设置所带来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能够满足小型化要求,且能够减少腔体滤波器的重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滤波器包括:
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形成具有一开口的滤波腔;
第一安装柱,与所述侧壁同侧设置在所述底壁上,所述第一安装柱的端面设有第一盲孔;
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开口上,所述盖板的第一侧突出形成有第二安装柱,且所述第二安装柱置于所述滤波腔内,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端面设有通孔;
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嵌设在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一盲孔内,用于固定所述盖板,其中,所述连接柱背离所述第一盲孔的端面设有第二盲孔,固定件的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二盲孔内,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腔体滤波器的外部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包括沿轴向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且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盲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径,所述第一盲孔的半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盲孔的深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通孔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及所述固定件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柱与所述第二安装柱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设有防水胶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以所述第二盲孔为中心,预设半径范围内的第一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盖板其它区域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设有所述通孔、所述第二盲孔及所述第二安装柱。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柱与所述底壁一体成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柱的端面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端面设有凹槽。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天线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腔体滤波器,所述腔体滤波器对所述天线的收发信号进行滤波。
CN201922120013.3U 2019-11-28 2019-11-28 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211125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0013.3U CN211125953U (zh) 2019-11-28 2019-11-28 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0013.3U CN211125953U (zh) 2019-11-28 2019-11-28 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5953U true CN211125953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4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0013.3U Active CN211125953U (zh) 2019-11-28 2019-11-28 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5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254607A1 (en) Connector for cavity filter
CN211125953U (zh) 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CN106159395B (zh) 腔体滤波器、双工器和射频拉远设备
CN201608262U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
CN211480248U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CN211507851U (zh) 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CN111010888B (zh) 一种谐振器及腔体滤波器
CN211507846U (zh) 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KR101208165B1 (ko) 안정적인 접지 구조를 가지는 유전체 공진기 필터
US9997821B2 (en) Frequency modulation assembly and cavity filter
KR101094762B1 (ko) 이중 공진기 구조의 rf 필터
CN211480244U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及其安装柱、通信装置
CN109167139A (zh) 腔体器件及天线
CN214043952U (zh) 一种带阻滤波器的固定结构
CN211719750U (zh) 腔体滤波器及其盖板以及通信设备
CN205028991U (zh) 发射机射频输出装置
CN211480245U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及其滤波腔体
CN109983617A (zh) 滤波装置
CN211480243U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及其滤波腔体
CN214797669U (zh) 一种适用于滤波器抑制指标可调整的滤波器结构
CN212011204U (zh) 一种具有腔体滤波装置的抗超强5g干扰降频器
CN211507849U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及其腔体、通信装置
CN211860513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光感识别播放蓝牙耳机
CN210468047U (zh) 飞杆安装结构及射频器件
CN219161337U (zh) 一种高防护等级城市建筑安全监测感知采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3000 building 4, national financial incubation Industrial Park, 17 Yannan Road, high tech Zone,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fu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4 First, Second and Third Floors of A1, A2, A3 101, A4 of Shajing Street,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