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5207U - 预充电阻固定盒 - Google Patents

预充电阻固定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5207U
CN211125207U CN201922127282.2U CN201922127282U CN211125207U CN 211125207 U CN211125207 U CN 211125207U CN 201922127282 U CN201922127282 U CN 201922127282U CN 211125207 U CN211125207 U CN 211125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resistor
shell
connecting part
flanging
pressing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272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光荣
姚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ilv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ilye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ilye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ilye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272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5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5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5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预充电阻固定盒,包括与预充电阻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具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中空且其中部具有用于限位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交叉设置有压条,所述压条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相平,所述压条的两端具有凸出于其上表面的凸块;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面上形成有与所述预充电阻等高的具有弹性的卡接臂,两个所述卡接臂相对的侧面的顶部具有翻边卡扣,所述翻边卡扣和所述压条共同将所述预充电阻限定在所述壳体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精巧,利用壳体固定预充电阻,使其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提高预充电阻的安装效率,减少其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预充电阻固定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配电盒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充电阻固定盒。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正在飞速发展,其主要利用电池系统作为能源,动力电池性能的优劣对于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以及动力表现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动力电池一般具有大容量、高电压等特性,且由于动力电池包需要分配多路供电单元,所以动力电池包需要电池配电盒对分配的多路供电单元进行集成化设计。
动力电池包内电池配电盒的电气系统通常集成有主正控制回路、主负控制回路、预充回路和电压电流检测等回路,其中包含的电气元件有主正接触器、主负接触器、预充接触器、预充电阻、分流器和电池传感器等。而动力电池包每次的上电初期都需要向电容充电,如果不加以限制,充电电流过大将对整流元件等部件造成很大冲击,所以用预充电阻进行限流。目前,现有的预充电阻通常通过铜条安装于电池配电盒的壳体上,但由于生产中存在一定的误差,预充电阻的高度公差在1毫米左右,而铜条自身灵活性差,不具有调节性,容易由于预充电阻的高度差而无法紧固预充电阻,造成装配困难或者装配失败。如何降低预充电阻的组装难度、提高预充电阻的组装效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充电阻固定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预充电阻固定盒,包括与预充电阻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具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中空且其中部具有用于限位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交叉设置有压条,所述压条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相平,所述压条的两端具有凸出于其上表面的凸块;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面上形成有与所述预充电阻等高的具有弹性的卡接臂,两个所述卡接臂相对的侧面的顶部具有翻边卡扣,所述翻边卡扣和所述压条共同将所述预充电阻限定在所述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边缘与所述翻边卡扣相对应的位置具有与所述翻边卡扣相匹配的凹部,第一状态下,所述卡接臂竖直并与所述凹部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第二状态下,所述卡接臂向外倾斜并与所述凹部的内表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翻边卡扣的前端具有向下延伸的导向斜面,两个所述导向斜面形成倒八字型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卡接臂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斜块,所述斜块的上端与所述翻边卡扣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斜块具有向上延伸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相对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与所述卡接臂所在侧面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卡接臂所在侧面相连接的侧边上具有缺口。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面上相对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限位臂,所述限位臂的下端的内侧面上具有凸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结构简单精巧,利用壳体底部设置的压条两端的凸块给预充电阻提供向上的压力,同时卡接臂的翻边卡扣对预充电池施加向下的压力,所述压条和卡接臂自身带有的弹性可以消除预充电阻的高度误差带来的影响,二者共同作用固定预充电阻,使其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提高预充电阻的稳定性,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噪音。
2、翻边卡扣的导向斜面可以使得预充电阻可快速安装于壳体内,是卡接臂的弹性可以方便快速拆卸所述预充电阻。
3、第二连接部具有的缺口可以方便向上按压预充电阻,以配合所述卡接臂快速取出预充电阻进行更换维修。
4、壳体两侧对应设置的限位臂进一步限定预充电阻,避免其在壳体内晃动,减少壳体与预充电阻之间的摩擦碰撞。
5、壳体底部使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限定,不完全封闭,使得预充电阻部分外露,便于散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有预充电阻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有预充电阻的底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预充电阻固定盒,包括与预充电阻13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具有开口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中空且其中部具有用于限位的第一连接部2,所述第一连接部2上交叉设置有压条3,所述压条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的上表面相平,所述压条3的两端具有凸出于其上表面的凸块4;所述壳体1相对的两侧面上形成有与所述预充电阻等高的具有弹性的卡接臂5,两个所述卡接臂5相对的侧面的顶部具有翻边卡扣6,所述翻边卡扣6和所述压条3共同将所述预充电阻13限定在所述壳体1内。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压条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壳体1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为与所述预充电阻13相匹配的矩形,当然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合适的形状。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壳体1的上边缘与所述翻边卡扣6相对应的位置具有与所述翻边卡扣6相匹配的凹部7,所述凹部7与所述翻边卡扣6之间存在间隙,使得所述卡接臂5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具体的,第一状态下,所述卡接臂5竖直并与所述凹部7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第二状态下,所述卡接臂5可向外倾斜并与所述凹部7的内表面抵接,使得所述预充电阻13可装入或拆离所述壳体1。
为了提高所述预充电阻13的安装效率,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翻边卡扣6的前端具有向下延伸的导向斜面8,两个所述导向斜面8形成倒八字型的开口。所述导向斜面8的设置使得当装入所述预充电阻13时,可快速压迫所述导向斜面8使得所述卡接臂5发生形变,向外倾斜,以快速将所述预充电阻13装入所述壳体1内。
如图2所示,为了固定所述预充电阻13的左右侧面,所述卡接臂5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斜块14,所述斜块14的上端与所述翻边卡扣6的下端面相连接,且所述斜块14的厚度小于所述翻边卡扣6的厚度。当将所述预充电阻13装入所述壳体1内时,由于所述斜块14的存在,所述预充电阻13会向外挤压所述卡接臂5,同时所述卡接臂5反作用于所述预充电阻13,以固定所述预充电阻13的左右侧面。为了方便拆卸所述预充电阻13,所述斜块14具有向上延伸的斜面15,所述斜面15可以辅助向上取出所述预充电阻13。
为了进一步固定所述预充电阻13,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壳体1的底部相对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与所述卡接臂5所在侧面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9,所述第二连接部9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连接部9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之间存在间隔,使得所述预充电阻13的底部不完全密封,以便于其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散热,同时减少材料使用,降低制造成本。此外,所述第二连接部9与所述卡接臂5所在侧面相连接的侧边上具有缺口10,在需要拆卸所述预充电阻13时,所述缺口10可以通过相应工具向上顶起所述预充电阻13,使其快速脱离所述壳体1。
为了进一步稳固所述预充电阻13,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壳体1的两侧面上相对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限位臂11,本优选实施例中,设置有两对所述限位臂1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一对或多对限位臂。具体的,所述限位臂11的下端的内侧面上具有凸部12,当所述预充电阻13装设于所述壳体1内时,所述凸部12与所述预充电阻13的外壁相抵接,在所述限位臂11的弹性作用下,每对所述凸部12与所述预充电阻13紧配合,使其不会左右晃动,避免其与所述壳体1之间产生摩擦和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所述预充电阻13装入所述壳体1内后,其上表面与所述卡接臂5相卡接,所述翻边卡扣6的下端面与所述预充电阻13的上表面相抵接。同时,所述预充电阻1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9和压条3的上表面紧贴合,并与所述凸块4抵接且向下按压所述凸块4,在所述压条3自身弹性的作用下,所述凸块4对所述预充电阻13施加向上的压力。所述凸块4与所述卡接臂5共同作用将所述预充电阻13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此外,所述限位臂11进一步限定所述预充电阻13的左右两侧面,将其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精巧,利用壳体1固定预充电阻13,使其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提高预充电阻的安装效率,减少其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预充电阻固定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预充电阻(13)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具有开口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中空且其中部具有用于限位的第一连接部(2),所述第一连接部(2)上交叉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压条(3),所述压条(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的上表面相平,所述压条(3)的两端具有凸出于其上表面的凸块(4);所述壳体(1)相对的两侧面上形成有与所述预充电阻(13)等高的具有弹性的卡接臂(5),两个所述卡接臂(5)的内表面的顶部具有翻边卡扣(6),所述翻边卡扣(6)和所述压条(3)共同将所述预充电阻(13)限定在所述壳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充电阻固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边缘与所述翻边卡扣(6)相对应的位置具有与所述翻边卡扣(6)相匹配的凹部(7),第一状态下,所述卡接臂(5)竖直并与所述凹部(7)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第二状态下,所述卡接臂(5)向外倾斜并与所述凹部(7)的内表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充电阻固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卡扣(6)的前端具有向下延伸的导向斜面(8),两个所述导向斜面(8)形成倒八字型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充电阻固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臂(5)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斜块(14),所述斜块(14)的上端与所述翻边卡扣(6)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斜块(14)具有向上延伸的斜面(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充电阻固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相对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与所述卡接臂(5)所在侧面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9),所述第二连接部(9)与所述卡接臂(5)所在侧面相连接的侧边上具有缺口(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充电阻固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面上相对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具有弹性的限位臂(11),所述限位臂(11)的下端的内侧面上具有凸部(12)。
CN201922127282.2U 2019-12-02 2019-12-02 预充电阻固定盒 Active CN211125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7282.2U CN211125207U (zh) 2019-12-02 2019-12-02 预充电阻固定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7282.2U CN211125207U (zh) 2019-12-02 2019-12-02 预充电阻固定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5207U true CN211125207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7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7282.2U Active CN211125207U (zh) 2019-12-02 2019-12-02 预充电阻固定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52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4190A (zh) * 2020-12-21 2021-04-13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分配盒及其下壳体组件、动力电池系统和汽车
CN112713747A (zh) * 2020-12-14 2021-04-27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变流器交流输入单元集成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3747A (zh) * 2020-12-14 2021-04-27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变流器交流输入单元集成组件
CN112654190A (zh) * 2020-12-21 2021-04-13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分配盒及其下壳体组件、动力电池系统和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25207U (zh) 预充电阻固定盒
JP5903564B2 (ja) 組電池
JP2020523766A (ja) センシングアセンブリー及びバスバーアセンブリー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CN205621915U (zh) 防误触且防接触不良的电池连接机构
CN103129363A (zh) 动力控制单元
WO2017022342A1 (ja) 電動車両
KR102523486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팩 및 장치
KR102057231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539625A (zh) 一种智能车卡扣式电池固定、更换装置
JP7479499B2 (ja) 電池、電力消費装置及び電池製造方法
CN112510312A (zh) 一种电动车的动力电池箱
KR102019884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WO2023124652A1 (zh) 电压采集结构和具有该电压采集结构的电池模组
CN112135446B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手持智能终端
CN212258801U (zh) 一种货车用车载逆变器
CN106848142A (zh) 一种嵌入式电动座椅用电池组装置
CN109760498B (zh) 新能源汽车的紧急备用电源装置
CN209104559U (zh) 一种可更换色板的防错治具
CN207165698U (zh) 一种防短路的车载用铅酸蓄电池
CN116249652A (zh) 连接部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KR102353836B1 (ko) 전지 팩
CN211670244U (zh) 电池模组及其模组安装框架
CN206574773U (zh) 一种嵌入式电动座椅用电池组装置
CN210898569U (zh) 一种用于电子充电器电池五金触动弹片
CN218888192U (zh) 一种可调节充电桩与机器人对接模块高度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No.2 Ruien lane, Xingpu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Zhilv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2 Ruien lane, Xingpu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CHILYE GREE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