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1476U - 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及多电容式液位计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及多电容式液位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1476U
CN211121476U CN201921484222.XU CN201921484222U CN211121476U CN 211121476 U CN211121476 U CN 211121476U CN 201921484222 U CN201921484222 U CN 201921484222U CN 211121476 U CN211121476 U CN 211121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mounting
mounting column
annular groov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42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楚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im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im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im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im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842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1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1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1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Levels Of Liquids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及多电容式液位计,正极管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一电极引线、若干正极管及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第一安装柱外侧设有第一环形凹槽,一个正极管套设第一安装柱外,第一密封圈位于该正极管与第一安装柱间并嵌设第一环形凹槽,第二安装柱外侧设有第二环形凹槽,另一个正极管套设第二安装柱外,第二密封圈位于该正极管与第二安装柱间并嵌设第二环形凹槽,中间连接件设有第一穿线孔,第一电极引线一端与一个正极管的内侧壁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穿线孔。本实用新型中间连接件两端安装柱分别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与相邻两正极管连接,可保证密封、强度和刚度。

Description

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及多电容式液位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式液位计的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及多电容式液位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容式液位计包括正极管和负极管,正极管穿设于负极管内,正极管与负极管通过顶部密封组件进行顶部定位,以使正极管与负极管间隔设置,正极管和负极管的底部没有定位,在正极管与负极管间充入高度为H的液体介质,其电容式液位计的电容将随着液位高度H的变化而变化。
现有的,为了测量不同的液体介质的液位,电容式液位计通常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正极管构成的多段电容进行测量,多电容式液位计一般将单面背胶的铜箔切成多个相同宽度的片材,卷贴在一个绝缘的空心纤维圆管上,每个电容之间隔开0.5-1.0mm的间隙,每个电容的引线焊在铜箔上,通过纤维圆管的内壁将导线引出,再通过一定的算法,来估算液位的高度。但是,这种结构虽然投资少,但制作复杂,产品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电容式液位计,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多电容式液位计在制作时是将单面背胶的铜箔切成多个相同宽度的片材,卷贴在一个绝缘的空心纤维圆管上,每个电容之间隔开0.5-1.0mm的间隙,每个电容的引线焊在铜箔上,通过纤维圆管的内壁将导线引出,其制作复杂,产品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密封圈、若干个第二密封圈、若干个第一电极引线、若干个轴向间隔设置的正极管、以及连接两相邻正极管的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柱和与所述第一安装柱同轴反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一个所述正极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柱外,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一个所述正极管与所述第一安装柱之间并嵌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所述第二安装柱的外侧壁凹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正极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柱外,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另一个所述正极管与所述第二安装柱之间并嵌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所述中间连接件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一端与一个所述正极管的内侧壁电性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穿线孔后用于与PCB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柱的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一机械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柱与所述正极管通过所述第一机械密封结构机械密封,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凹设于所述第一机械密封结构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柱的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二机械密封结构和第三机械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柱与所述正极管通过所述第二机械密封结构机械和所述第三机械密封结构机械密封,所述第一环形凹槽设于所述第二机械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三机械密封结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柱之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安装柱快速插人于正极管内的导入端,所述第二机械密封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导入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柱的外侧壁凸设有第四机械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柱与所述正极管通过所述第四机械密封结构机械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件还包括设于第一安装柱与所述第二安装柱之间的分隔柱,所述分隔柱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的外径,两相邻所述正极管的端部分别抵接于所述分隔柱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管组件还包括若干个第一触点片和若干个第一自攻螺钉,所述中间连接件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穿线孔相连通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触点片包括第一底板和设于所述第一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二安装柱之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柱的一端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侧板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底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自攻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后攻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内以将所述第一底板固定在所述中间连接件底部,两所述第一侧板撑开以抵接所述正极管,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设于第四机械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槽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触点片与所述正极管的内侧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多电容式液位计,包括负极管、顶部密封定位组件、底部密封定位组件以及如上述所述的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定义所述正极管组件最上端的正极管为第一正极管、定义所述正极管组件最下端的正极管为第二正极管,所述负极管套设于所述正极管组件外并与所述正极管组件间隔设置,所述顶部密封定位组件包括顶部密封定位塞、第三密封圈及第四密封圈,所述顶部密封定位塞包括第三安装柱及与所述第三安装柱同轴设置的第四安装柱,所述第三安装柱的外侧壁凹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负极管套设于第三安装柱外,所述第三密封圈位于所述负极管与所述第三安装柱之间并嵌设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中,所述第四安装柱的外侧壁凹设有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一正极管套设于第四安装柱外,所述第四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正极管与所述第四安装柱之间并嵌设于所述第四环形凹槽中;
所述底部密封定位组件包括底部密封定位塞、定位座及第五密封圈,所述底部密封定位塞的外侧壁凹设有第五环形凹槽,所述底部密封定位塞安装于所述第二正极管的底部,所述第五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正极管与所述底部密封定位塞之间并嵌设于所述第五环形凹槽中,所述定位座套设于所述负极管的底部且所述正极管组件、所述底部密封定位塞、所述定位座、所述负极管以及顶部密封定位塞围合形成进液腔,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液腔的进液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安装柱的外侧壁凸设有第五机械密封结构,所述第三安装柱通过第五机械密封结构与所述负极管的顶部机械密封;
所述第四安装柱的外侧壁凸设有第六机械密封结构,所述第四安装柱通过第六机械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正极管的顶部机械密封;
所述底部密封定位塞的外侧壁凸设有第七机械密封结构,所述底部密封定位塞通过第七机械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正极管底部机械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多电容式液位计还包括PCB板、第二电极引线、导电片、第二触点片以及第二自攻螺钉,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顶部密封定位塞之远离所述正极管组件的一侧,所述顶部密封定位塞设有第二穿线孔及与所述第二穿线孔相连通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触点片包括第二底板和设于所述第二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二侧板,所述第四安装柱之远离第三安装柱一侧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侧板相适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底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自攻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后攻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内以将所述第二底板固定在所述顶部密封定位塞底部,两所述第二侧板撑开以抵接所述第一正极管,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触点片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穿线孔后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穿过若干个所述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二穿线孔后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负极管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PCB板连接。
相比原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中间连接件依靠两端上的第一安装柱及第二安装柱分别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与相邻两正极管连接,从而将多个正极管组装起来,既保证了密封、又保证了一定的强度和刚度,生产工艺简单,连接可靠。同时,中间连接件设有第一穿线孔,第一电极引线可从正极管的内侧壁经第一穿线孔引出至PCB板,从而实现多个正极管的电路连接;
底部密封定位塞和定位座将正极管组件固定于负极管内,且负极管与正极管组件电隔离,特别将正极管组件的顶部及底部相对于负极管缩短一点儿,正极管组件悬浮于负极管内部,这种结构,显著地降低了多电容式液位计中电容边沿效应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生产工艺简单、节约投资;
第一安装柱与负极管顶部之间、第二安装柱与正极管组件顶部之间都是先密封圈密封再用机械密封以实现双重密封,密封效果好;
底部密封定位塞与正极管组件底部之间也是先密封圈密封再用机械密封以实现双重密封,顶部密封定位组件和底部密封定位组件具有能够实现正极管组件和负极管底部的安装定位,能满足正极管组件和负极管的同心度要求,该多电容式液位计的性能优,组装方便、测量精度高,而且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电容式液位计整体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间连接件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间连接件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点片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电容式液位计顶部的部分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极管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部密封定位塞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电容式液位计底部除去防摆螺钉和第三自攻螺钉后的部分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部密封定位塞的剖视图。
图中:1、正极管组件;10、第一密封圈;20、第二密封圈;30、第一电极引线;40、中间连接件;41、第一安装柱;411、第一环形凹槽;412、第一机械密封结构;413、第二机械密封结构;414、第三机械密封结构;415、导入端; 42、第二安装柱;421、第二环形凹槽;422、第四机械密封结构;423、第一卡槽;43、分隔柱;44、第一穿线孔;441、第三穿孔;442、第四穿孔;45、第一定位孔;50、第一触点片;51、第一底板;511、第一安装孔;52、第一侧板; 60、第一自攻螺钉;70、负极管;80、顶部密封定位组件;81、顶部密封定位塞;811、第三安装柱;8111、第三环形凹槽;8112、第五机械密封结构;8113、第一限位凸起;812、第四安装柱;8121、第四环形凹槽;8122、第六机械密封结构;8123、第二限位凸起;8124、第二卡槽;82、第三密封圈;83、第四密封圈;84、支撑定位柱;85、第二穿线孔;86、第二定位孔;90、底部密封定位组件;91、底部密封定位塞;911、第五环形凹槽;912、第七机械密封结构; 913、第三限位凸起;9131、定位槽;92、定位座;921、进液孔;922、底盖; 923、凸柱;924、第三安装孔;925、第一穿孔;93、第五密封圈;94、防摆螺钉;95、第三自攻螺钉;100、第一正极管;200、第二正极管;300、加强筋板; 310、开口槽;400、PCB板;500、第二电极引线;600、导电片;700、第二触点片;800、第二自攻螺钉;900、防护盖;910、顶盖;920、法兰盘;930、腔体;940、第二穿孔;950、排气孔;960、支撑环;970、第四自攻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1,正极管组件1包括若干个第一密封圈10、若干个第二密封圈 20、若干个第一电极引线30、若干个轴向间隔设置的正极管、以及连接两相邻正极管的中间连接件40。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中间连接件40包括第一安装柱41、与第一安装柱41同轴反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柱42以及设于第一安装柱41与第二安装柱42之间的分隔柱43,分隔柱43的外径大于第一安装柱41和第二安装柱42的外径,两相邻正极管的端部分别抵接于分隔柱43两侧,第一安装柱41 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411且凸设有第一机械密封结构412,一个正极管套设于第一安装柱41外,该正极管与第一安装柱41通过第一机械密封结构 412机械密封,第一密封圈10位于该正极管与第一安装柱41之间并嵌设于第一环形凹槽411中,第一安装柱41与该正极管间既保证了密封、又保证了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环形凹槽411凹设于第一机械密封结构412的中部,这样,第一密封圈10也可以随第一安装柱41和该正极管一起进行机械密封,以使该正极管与第一安装柱41间可以防油、防水和密封。
同理,第二安装柱42的外侧壁凹设有第二环形凹槽421且凸设有第四机械密封结构422,相邻另一个正极管套设于第二安装柱42外,该正极管与第二安装柱42通过第四机械密封结构422机械密封,第二密封圈20位于该正极管与第二安装柱42之间并嵌设于第二环形凹槽421中,第二安装柱42与该正极管间既保证了密封、又保证了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本实施例中,中间连接件40设有第一穿线孔44,第一电极引线30一端与一个正极管的内侧壁电性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穿线孔44后用于与PCB板400 连接。
请进一步参阅图6,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正极管组件1还包括若干个第一触点片50和若干个第一自攻螺钉60,中间连接件40还设有与第一穿线孔44 相连通的第一定位孔45,第二安装柱42之远离第一安装柱41的一端的外侧壁设有第一卡槽423,第二环形凹槽421设于第四机械密封结构422与第一卡槽 423之间,实施例中的第一触点片50优选为U形,第一触点片50包括第一底板51和设于第一底板51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52,第一底板51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1,第一自攻螺钉60穿过第一安装孔511后攻入第一定位孔45内以将第一底板51固定在中间连接件40底部,两第一侧板52撑开以抵接正极管,第一电极引线30的一端通过第一触点片50与正极管的内侧壁连接。本实施例中正极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同时,为了便于第一触点片50能产生形变,该第一卡槽423在第二安装柱 42轴向的长度小于第一侧板52在第二安装柱42轴向的长度,第一触点片50 部分卡置于第二安装柱42与正极管之间,正极管和第一触点片50稳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柱42上,并可以保证负极管70与正极管组件1的同心度,降低多电容式液位计的制作成本。
实施例二:
请进一步参阅图3和图5,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安装柱41的结构不同,具体表现在:
第一安装柱41的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二机械密封结构413和第三机械密封结构414,正极管与第一安装柱41通过第二机械密封结构413和第三机械密封结构414机械密封,第一环形凹槽411设于第二机械密封结构413和第三机械密封结构414之间,以实现正极管与第一安装柱41之间的机械间隙密封和橡胶件弹性密封的双重密封。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安装柱41之远离第二安装柱42的一侧设有用于将第一安装柱41快速插人于正极管内的导入端415,第二机械密封结构413 位于第一环形凹槽411与导入端415之间,上述两个中间连接件40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正极管组件1的安装步骤为:首先将第一密封圈10和第二密封圈20分别套设于中间连接件40的第一环形凹槽411和第二环形凹槽421内,第一自攻螺钉60穿过第一触点片50后部分攻入于第一定位孔45内,此时不要继续旋拧第一自攻螺钉60,避免第一触点片50发生形变,第一电极引线30从第一穿线孔44内穿出,将一个正极管套设于第二安装柱42外,用机器将第四机械密封结构422进行机械密封,再将第一自攻螺钉60拧紧,使第一触点片 50发生变形;再将另一个正极管套设在第一安装柱41外,用机器将第一机械密封结构412或者将第二机械密封结构413和第三机械密封结构414机械密封,依次类推,将多个正极管轴向组装在一起。
请参阅图7至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电容式液位计,多电容式液位计包括负极管70、顶部密封定位组件80、底部密封定位组件90以及如上述所述的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1,定义正极管组件1最上端的正极管为第一正极管100、定义正极管组件1最下端的正极管为第二正极管200,负极管70套设于正极管组件1外并与正极管组件1间隔设置,正极管组件1的整体长度小于负极管70的长度,正极管组件1悬浮于负极管70内部,这种结构可显著降低电容边沿效应对该多电容式液位计测量精度的影响,其结构简单、节约投资。本实施例中的正极管与负极管70均优选为铝制材质制作的金属管,当然也可以选用其它组合后能产生电容的金属管,优选地,正极管与负极管70均为无缝铝管。
顶部密封定位组件80包括顶部密封定位塞81、第三密封圈82及第四密封圈83,顶部密封定位塞81包括第三安装柱811及与第三安装柱811同轴设置的第四安装柱812,第三安装柱811的外侧壁凹设有第三环形凹槽8111且凸设有第五机械密封结构8112,负极管70套设于第三安装柱811外,负极管70的顶部通过第五机械密封结构8112与第三安装柱811机械密封,第三密封圈82 位于负极管70与第三安装柱811之间并嵌设于第三环形凹槽8111中,第四安装柱812的外侧壁凹设有第四环形凹槽8121且凸设有第六机械密封结构8122,第一正极管100套设于第四安装柱812外,第一正极管100的顶部通过第六机械密封结构8122与第四安装柱812机械密封,第四密封圈83位于第一正极管 100与第四安装柱812之间并嵌设于第四环形凹槽8121中,以实现正极管组件 1顶部的双重密封和负极管70顶部的双重密封。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三环形凹槽8111设于第五机械密封结构8112的中部,将第三密封圈82也进行机械密封,以使该负极管70与顶部密封定位塞 81间可以防油、防水和密封。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三安装柱811远离第四安装柱812一端的外侧壁设有对负极管70形成轴向限位的且为环形结构的第一限位凸起8113,负极管 70抵接于第一限位凸起8113,以防止负极管70与顶部密封定位塞81之间出现滑移现象。
第四环形凹槽8121设于第六机械密封结构8122远离第五机械密封结构 8112的一侧并与第六机械密封结构8122间隔设置,由于正极管组件1是在负极管70内,第一正极管100与顶部密封定位塞81之间的密封要求可降低,本实施例中各密封圈优选为橡胶材质制作,第四安装柱812与第一正极管100之间采用机械间隙密封和橡胶件弹性密封的双重密封。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第四安装柱812靠近第三安装柱811的一端的外侧壁设有对正极管组件1形成轴向限位的第二限位凸起8123,第一正极管100抵接于第二限位凸起8123,第二限位凸起8123的外径小于第三安装柱811的外径,第二限位凸起8123可以防止正极管组件1与顶部密封定位塞81之间出现滑移现象。
底部密封定位组件90包括底部密封定位塞91、定位座92及第五密封圈93,底部密封定位塞91的外侧壁凹设有第五环形凹槽911且凸设有第七机械密封结构912,底部密封定位塞91安装于第二正极管200的底部,底部密封定位塞91 通过第七机械密封结构912与第二正极管200底部机械密封,第五密封圈93 位于第二正极管200与底部密封定位塞91之间并嵌设于第五环形凹槽911中,以实现正极管组件1底部与底部密封定位塞91之间的机械间隙密封和橡胶件弹性密封的双重密封,定位座92套设于负极管70的底部且正极管组件1、底部密封定位塞91、定位座92、负极管70以及顶部密封定位塞81围合形成进液腔,定位座92上开设有连通进液腔的进液孔921。本实施例中的多电容式液位计的电容值与进液腔内的液体高度呈线性关系。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各机械密封结构为若干个沿各自轴向设置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在剖面后均为倒锯齿形状,在进行机械密封后可以防止外部的水、灰层等从机械密封结构的连接处进入到负极管70或正极管中。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底部密封定位塞91之远离正极管组件1一端的外侧壁凸设有用于对正极管组件1形成轴向限位的第三限位凸起913,第二正极管 200抵接于第三限位凸起913。
同时,为了防止碰撞到负极管70,在负极管70外侧还设置有若干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加强筋板300,定位座92包括底盖922及凸设于底盖922内的凸柱923,第三限位凸起913之远离第二正极管200的一端凹设有定位槽9131,凸柱923卡插于定位槽9131内,底盖922罩设于加强筋板300外并密封抵接于负极管70的底部,进液孔921设于底盖922上,以形成对正极管组件1和负极管 70底部定位。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底部密封定位组件90还包括防摆螺钉94及若干个第三自攻螺钉95,加强筋板300之远离正极管组件1一侧的外侧壁凹设有贯穿加强筋板300轴向的开口槽310,每一所述开口槽310都具有靠近底部密封定位组件90的底部安装口和与底部安装口相连接通的顶部安装口,底盖922之远离凸柱923的一侧凹设有从底盖922延伸至凸柱923内的第三安装孔924以及若干个环设于第三安装孔924四周的第一穿孔925,防摆螺钉94安装于第三安装孔924内,防止多电容式液位计在油箱内摆动而损坏,第三自攻螺钉95穿过第一穿孔925后攻入于底部安装口内,以将定位座92固定于负极管70上。
本实施例中,多电容式液位计还包括PCB板400、第二电极引线500、导电片600、第二触点片700以及第二自攻螺钉800,第三安装柱811之远离第四安装柱812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固定PCB板400的支撑定位柱84,PCB板400 固定于顶部密封定位塞81之远离正极管组件1的一侧即支撑定位柱84上,顶部密封定位塞81开设有第二穿线孔85和与第二穿线孔85相连通的第二定位孔 86,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触点片700优选为U形,第二触点片700包括第二底板和设于第二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二侧板,第四安装柱812之远离第三安装柱811 一侧的外侧壁设有与第二侧板相适配的第二卡槽8124,第二底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自攻螺钉800穿过第二安装孔后攻入第二定位孔86内以将第二底板固定在顶部密封定位塞81底部,两第二侧板撑开以抵接第一正极管100,使第二触点片700挤压变形,通过形变增大顶部密封定位塞81与第一正极管100 之间的摩擦力,以将顶部密封定位塞81与第一正极管100紧密接触,第二电极引线500的一端与第二触点片700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穿线孔85后与PCB板400连接,第一电极引线30穿过若干个第一穿线孔44、第二穿线孔85后与PCB板400连接,导电片600的一端与负极管70电性连接、另一端与PCB板 400连接,以形成良好的电气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穿线孔44和第二穿线孔 85都包括靠近底部密封定位塞91一侧的第三穿孔441及与第三穿孔441成夹角设置的第四穿孔442,该第四穿孔442的内径大于第三穿孔441的内径,以便于后面穿线时更顺畅。
同时,为了便于第二触点片700能产生形变,该第二卡槽8124在第四安装柱812轴向的长度小于第二侧板在第四安装柱812轴向的长度,第二触点片700 部分卡置于第四安装柱812与第一正极管100之间,第一正极管100和第二触点片700稳定安装于第四安装柱812上,并可以保证负极管70与正极管组件1 的同心度,降低多电容式液位计的制作成本。
多电容式液位计还包括防护盖900及若干个第四自攻螺钉970,防护盖900 包括顶盖910及注塑于加强筋板300顶部外的法兰盘920,顶盖910安装于法兰盘920上并与法兰盘920围合形成一个腔体930及与腔体930相连通以供外部线路穿过的第二穿孔940,PCB板400、顶部密封定位塞81、第二触点片700、第二电极引线500、导电片600以及第二自攻螺钉800都位于腔体930内,第四自攻螺钉970数量为四个,且其中两个第四自攻螺钉970穿过导电片600后攻入于相对应的顶部安装口内、另两个第四自攻螺钉970穿过顶部密封定位塞81后攻入于相对应的顶部安装口内,依靠第四自攻螺钉970涨紧力使负极管70 与法兰盘920结合的更加牢靠。该防护盖900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灰层或水进入到PCB板400上,法兰盘920上还设有用于供外部螺丝穿设的通孔,以便于将多电容式液位计固定于油箱上。
多电容式液位计的上端还设有排气孔950,排气孔950从法兰盘920的外侧壁经加强筋板300贯穿延伸至负极管70的内侧壁,当液体由多电容式液位计的底部进液孔921进入时,进液腔内的气体可由排气孔950排出,避免产生压差。
当正极管组件1和负极管70长度过长时,多电容式液位计还包括支撑环960,正极管组件1套设于支撑环960的内圈且支撑环960的外圈抵接于负极管 70的内侧壁,以避免正极管组件1碰触到负极管70。本实施例中正极管组件1 内的各正极管长度没有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多电容式液位计的安装步骤为:首先将法兰盘920注塑于负极管70上的加强筋板300外,将第三密封圈82安装于第三环形凹槽8111内,第四密封圈83安装于第四环形凹槽8121内,第二自攻螺钉800穿过第二触点片 700后部分攻入于第二定位孔86内,此时不要继续旋拧第二自攻螺钉800,避免第二触点片700发生形变,将组装好的正极管组件1顶部的第一正极管100 套设于第四安装柱812上,用机器将第六机械密封结构8122进行机械密封,再将第二自攻螺钉800拧紧,使第二触点片700发生变形,之后将负极管70套设于第三安装柱811上,用机器将第七机械密封结构912、第三密封圈82进行机械密封,再用若干个第四自攻螺钉970依次将PCB板400、第二电极引线500 以及导电片600进行安装固定,再盖上顶盖910,实现多电容式液位计的顶部固定密封;将第五密封圈93安装于第五环形凹槽911内,用机器将底部密封定位塞91和正极管组件1上的第二正极管200的底部机械密封,再将定位座92 套设于加强筋板300外,此时定位座92上的凸柱923卡至于底部密封定位塞 91的定位槽9131内,再将防摆螺钉94固定于定位座92的第三安装孔924,第三自攻螺钉95穿过第一穿孔925后攻入于加强筋板300上的底部安装口内,实现多电容式液位计的底部固定密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中间连接件40依靠两端上的第一安装柱41及第二安装柱42分别通过第一密封圈10和第二密封圈20与相邻两正极管连接,从而将多个正极管组装起来,既保证了密封、又保证了一定的强度和刚度,生产工艺简单,连接可靠。同时,中间连接件40设有第一穿线孔44,第一电极引线30可从正极管的内侧壁经第一穿线孔44引出至PCB板400,从而实现多个正极管的电路连接;
底部密封定位塞91和定位座92将正极管组件1固定于负极管70内,且负极管70与正极管组件1电隔离,特别将正极管组件1的顶部及底部相对于负极管70缩短一点儿,正极管组件1悬浮于负极管70内部,这种结构,显著地降低了多电容式液位计中电容边沿效应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生产工艺简单、节约投资;
第一安装柱41与负极管70顶部之间、第二安装柱42与正极管组件1顶部之间都是先密封圈密封再用机械密封以实现双重密封,密封效果好;
底部密封定位塞91与正极管组件1底部之间也是先密封圈密封再用机械密封以实现双重密封,顶部密封定位组件80和底部密封定位组件90具有能够实现正极管组件1和负极管70底部的安装定位,能满足正极管组件1和负极管 70的同心度要求,该多电容式液位计的性能优,组装方便、测量精度高,而且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第一密封圈、若干个第二密封圈、若干个第一电极引线、若干个轴向间隔设置的正极管、以及连接两相邻正极管的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柱和与所述第一安装柱同轴反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一个所述正极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柱外,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一个所述正极管与所述第一安装柱之间并嵌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所述第二安装柱的外侧壁凹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正极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柱外,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另一个所述正极管与所述第二安装柱之间并嵌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所述中间连接件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一端与一个所述正极管的内侧壁电性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穿线孔后用于与PCB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柱的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一机械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柱与所述正极管通过所述第一机械密封结构机械密封,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凹设于所述第一机械密封结构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柱的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二机械密封结构和第三机械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柱与所述正极管通过所述第二机械密封结构机械和所述第三机械密封结构机械密封,所述第一环形凹槽设于所述第二机械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三机械密封结构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柱之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安装柱快速插人于正极管内的导入端,所述第二机械密封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导入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柱的外侧壁凸设有第四机械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柱与所述正极管通过所述第四机械密封结构机械密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还包括设于第一安装柱与所述第二安装柱之间的分隔柱,所述分隔柱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的外径,两相邻所述正极管的端部分别抵接于所述分隔柱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管组件还包括若干个第一触点片和若干个第一自攻螺钉,所述中间连接件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穿线孔相连通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触点片包括第一底板和设于所述第一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二安装柱之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柱的一端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侧板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底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自攻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后攻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内以将所述第一底板固定在所述中间连接件底部,两所述第一侧板撑开以抵接所述正极管,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设于第四机械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槽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触点片与所述正极管的内侧壁连接。
8.一种多电容式液位计,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管、顶部密封定位组件、底部密封定位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定义所述正极管组件最上端的正极管为第一正极管、定义所述正极管组件最下端的正极管为第二正极管,所述负极管套设于所述正极管组件外并与所述正极管组件间隔设置,所述顶部密封定位组件包括顶部密封定位塞、第三密封圈及第四密封圈,所述顶部密封定位塞包括第三安装柱及与所述第三安装柱同轴设置的第四安装柱,所述第三安装柱的外侧壁凹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负极管套设于第三安装柱外,所述第三密封圈位于所述负极管与所述第三安装柱之间并嵌设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中,所述第四安装柱的外侧壁凹设有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一正极管套设于第四安装柱外,所述第四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正极管与所述第四安装柱之间并嵌设于所述第四环形凹槽中;
所述底部密封定位组件包括底部密封定位塞、定位座及第五密封圈,所述底部密封定位塞的外侧壁凹设有第五环形凹槽,所述底部密封定位塞安装于所述第二正极管的底部,所述第五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正极管与所述底部密封定位塞之间并嵌设于所述第五环形凹槽中,所述定位座套设于所述负极管的底部且所述正极管组件、所述底部密封定位塞、所述定位座、所述负极管以及顶部密封定位塞围合形成进液腔,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液腔的进液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电容式液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柱的外侧壁凸设有第五机械密封结构,所述第三安装柱通过第五机械密封结构与所述负极管的顶部机械密封;
所述第四安装柱的外侧壁凸设有第六机械密封结构,所述第四安装柱通过第六机械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正极管的顶部机械密封;
所述底部密封定位塞的外侧壁凸设有第七机械密封结构,所述底部密封定位塞通过第七机械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正极管底部机械密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电容式液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电容式液位计还包括PCB板、第二电极引线、导电片、第二触点片以及第二自攻螺钉,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顶部密封定位塞之远离所述正极管组件的一侧,所述顶部密封定位塞设有第二穿线孔及与所述第二穿线孔相连通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触点片包括第二底板和设于所述第二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二侧板,所述第四安装柱之远离第三安装柱一侧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侧板相适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底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自攻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后攻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内以将所述第二底板固定在所述顶部密封定位塞底部,两所述第二侧板撑开以抵接所述第一正极管,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触点片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穿线孔后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穿过若干个所述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二穿线孔后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负极管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PCB板连接。
CN201921484222.XU 2019-09-06 2019-09-06 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及多电容式液位计 Active CN211121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4222.XU CN211121476U (zh) 2019-09-06 2019-09-06 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及多电容式液位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4222.XU CN211121476U (zh) 2019-09-06 2019-09-06 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及多电容式液位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1476U true CN211121476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3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4222.XU Active CN211121476U (zh) 2019-09-06 2019-09-06 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及多电容式液位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1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20650B2 (ja) 蓄電素子
US7736194B1 (en) Universal electrical plug
US9053863B2 (e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with coincident electrical terminal and electrolyte fill hole
CN104810686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11121476U (zh) 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正极管组件及多电容式液位计
KR102128493B1 (ko) 전자 부품
US9142352B2 (en) Capacitor for high g-force applications
US3976922A (en) Low impedance multiple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ssembly
US8951077B2 (en) Wire connecting terminal for enameled wires
CN115389795B (zh) 一种圆柱电池探针
CN110567553A (zh) 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顶部密封定位结构及电容式液位计
CN110567552A (zh) 单电容式液位计
CN211121475U (zh) 用于电容式液位计的顶部密封定位结构及电容式液位计
CN211042398U (zh) 单电容式液位计
CN209544073U (zh) 一种变压器套管头部组件及变压器套管
US9240284B2 (en) Cased capacitor within substrate circuit
CN212750625U (zh) 一种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结构
CN207474293U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
CN211879247U (zh) 快接式大型电解电容器
CN209915037U (zh) 电子烟的导电接触结构及电子烟
CN214588472U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接线端子
CN214754274U (zh) 一种分体式电连接器结构
CN216528435U (zh) 一种电容器及其端盖
CN212695016U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盖板
CN212750623U (zh) 一种新型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