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9682U - 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以及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以及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9682U
CN211119682U CN201921851117.5U CN201921851117U CN211119682U CN 211119682 U CN211119682 U CN 211119682U CN 201921851117 U CN201921851117 U CN 201921851117U CN 211119682 U CN211119682 U CN 211119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air
fresh air
moto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11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先送
刘全德
钟志尧
闫大富
郑辉
陈新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11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9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9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9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以及空调室内机。新风部件包括:新风壳体、电机和风轮,新风壳体内设有安装空间和进风空间,新风壳体上设有分别与进风空间连通的进风孔和出风孔,新风壳体上设有与安装空间连通的第一出线孔,新风壳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导线部。电机安装在安装空间内,第一导线具有第一回水部,第一回水部位于第一出线孔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新风部件,由于第一回水部位于第一出线孔的下方,当冷凝水掉落至第一导线上时,冷凝水也会顺着第一导线流向位于第一出线孔下方的第一回水部上,从而达到避免冷凝水进入到第一出线孔内的风险,进而起到保护电机的目的。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以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空调器中设有新风部件已成为空调产品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是空调器的换热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冷凝水,当这些冷凝水掉落到新风部件的新风电机的电机线上,随后会顺着新风电机的电机线流动至新风电机的接线盒内,导致新风电机出现烧毁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以避免冷凝水会顺着第一导线流向电机,进而起到保护电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新风部件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电控盒,所述新风部件包括:新风壳体、电机和风轮,所述新风壳体内设有安装空间和进风空间,所述新风壳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进风空间连通的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新风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第一出线孔,所述新风壳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导线部。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与所述电机相连的第一导线穿过所述第一出线孔后被所述第一导线部定位在所述新风壳体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一导线适于与所述电控盒相连,所述第一导线部被构造成使得位于所述新风壳体外周壁的所述第一导线具有第一回水部,所述第一回水部位于所述第一出线孔的下方。所述风轮与所述电机相连以由所述电机驱动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由于第一导线的一部分被第一导线部构造成第一回水部,且第一回水部位于第一出线孔的下方,当冷凝水掉落至第一导线上时,冷凝水也会顺着第一导线流向位于第一出线孔下方的第一回水部上,从而达到避免冷凝水进入到第一出线孔内的风险,进而起到保护电机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部包括设在所述第一出线孔下方的第一卡线部,所述第一导线绕过所述第一卡线部以限定出所述第一回水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部还包括位于所述新风壳体的顶壁上的第二卡线部,穿过所述第一卡线部的所述第一导线穿过所述第二卡线部以定位在所述新风壳体的顶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壳体包括固定部分和进风蜗壳组件,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部分上,所述固定部分上设有所述出风孔,所述进风蜗壳组件设在所述固定部分上以与所述固定部分配合限定出所述进风空间,所述进风孔设在所述进风蜗壳组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分包括电机蜗壳和电机盖,所述电机设在所述电机蜗壳内,所述电机蜗壳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电机的安装空间,所述电机盖固定在所述电机蜗壳上以封闭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电机盖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电机蜗壳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配合以限定出所述第一出线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部件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进风孔的开关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关电机,与所述开关电机相连的第二导线适于与所述电控盒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部件还包括位于所述进风空间内的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相连的第三导线穿过所述新风壳体与所述电控盒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空间内设有位于所述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下方的第二导线部,所述第二导线部用于导引所述第三导线的走线方向,所述第二导线部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三导线具有第二回水部,所述第二回水部位于所述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壳体的顶壁设有第三卡线部,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三导线分别经过所述第三卡线部后与所述电控盒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电控盒和新风部件,所述新风部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所述的新风部件,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电控盒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由于第一导线的一部分被第一导线部构造成第一回水部,且第一回水部位于第一出线孔的下方,当冷凝水掉落至第一导线上时,冷凝水也会顺着第一导线流向位于第一出线孔下方的第一回水部上,从而达到避免冷凝水进入到第一出线孔内的风险,进而起到保护电机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盒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强电进线口和弱电进线口,所述第一导线伸入所述弱电进线口与所述电控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另一个角度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风蜗壳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部件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部件的爆炸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部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部件的剖面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的走线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0、空调室内机;
100、新风部件;
1、电控盒;11、强电进线口;12、弱电进线口;
2、新风壳体;21、进风孔;211、进风管;22、出风孔;221、出风蜗壳组件;23、第一出线孔;24、第一导线部;241、第一卡线部;242、第二卡线部;25、固定部分; 251、电机蜗壳;2511、插槽;252、电机盖;26、进风蜗壳组件;261、第二出线孔; 27、第二导线部;28、第三卡线部;29、连接板;
3、电机;31、第一导线;311、第一回水部;
4、风轮;
5、开关组件;51、开关电机;52、第二导线;
6、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1、第三导线;611、第二回水部;
7、过滤件;
8、机身壳体;81、新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的新风部件100,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电控盒1,电控盒1与新风部件100电连接以控制新风部件100 的运行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000的新风部件100,包括:新风壳体2、电机3和风轮4,新风壳体2内设有安装空间和进风空间,新风壳体2上设有分别与进风空间连通的进风孔21和出风孔22,新风壳体2上设有与安装空间连通的第一出线孔23,新风壳体2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导线部24。电机3安装在安装空间内,与电机3相连的第一导线31穿过第一出线孔23后被第一导线部24定位在新风壳体2的外周壁上,第一导线31适于与电控盒1相连,第一导线部24被构造成使得位于新风壳体2外周壁的第一导线31具有第一回水部311,第一回水部311位于第一出线孔23的下方。风轮4与电机3相连以由电机3驱动转动。
具体地,通过将电机3安装在新风壳体2的安装空间内,电机3驱动风轮4转动,风轮4可以设置在进风空间内,以使风轮4在进风空间内转动时,将外界气流通过进风孔21导入到进风空间内,再从出风孔22吹出,以实现通风换气的目的。
同时,由于新风壳体2上设有与安装空间相连通的第一出线孔23,以使连接在电机3上的第一导线31从该第一出线孔23伸出后,经第一导线部24将第一导线31固定在新风壳体2的外周壁上,再使第一导线31与电控盒1连接,以使连接在电机3与电控盒1之间的第一导线31更稳固。
并且第一导线31的一部分被第一导线部24构造成第一回水部311,该第一回水部311位于第一出线孔23的下方,即使空调室内机1000的换热器在换热过程中产生冷凝水掉落至第一导线31上,第一导线31上的冷凝水也会顺着第一导线31流向位于第一出线孔23下方的第一回水部311上,从而达到避免冷凝水进入到第一出线孔23内的风险,进而起到保护电机3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000的新风部件100,由于第一导线31的一部分被第一导线部24构造成第一回水部311,且第一回水部311位于第一出线孔23的下方,当冷凝水掉落至第一导线31上时,冷凝水也会顺着第一导线31流向位于第一出线孔23 下方的第一回水部311上,从而达到避免冷凝水进入到第一出线孔23内的风险,进而起到保护电机3的目的。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线部24包括设在第一出线孔23下方的第一卡线部241,第一导线31绕过第一卡线部241以限定出第一回水部 311。也就是说,第一导线部24包括第一卡线部241,该第一卡线部241位于第一出线孔23的下方,使连接在电机3上的第一导线31从第一出线孔23伸出后,绕过第一卡线部241以使第一导线31的一部分形成第一回水部311,从而使得第一回水部311的结构更简单,进而确保冷凝水不会进入到第一出线孔23内,以更好地保护电机3。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线部24还包括位于新风壳体2的顶壁上的第二卡线部242,穿过第一卡线部241的第一导线31穿过第二卡线部242 以定位在新风壳体2的顶壁上。也就是说,第一导线部24还包括第二卡线部242,该第二卡线部242位于新风壳体2的顶壁上,以使第一导线31穿过第一卡线部241后,再从第二卡线部242中穿过以将第一导线31安装在新风壳体2的顶部,从而通过第一卡线部241和第二卡线部242能更好地将第一导线31固定在新风壳体2上,以使第一导线31与新风壳体2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控盒1位于新风部件100的上方,通过第二卡线部242将第一导线31固定在新风壳体2的顶部,进而便于第一导线31与电控盒1连接。
如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壳体2包括固定部分25 和进风蜗壳组件26,电机3固定在固定部分25上,固定部分25上设有出风孔22,进风蜗壳组件26设在固定部分25上以与固定部分25配合限定出进风空间,进风孔21设在进风蜗壳组件26上。也就是说,新风壳体2包括固定部分25和进风蜗壳组件26,进风蜗壳组件26连接在固定部分25上,进风蜗壳组件26与固定部分25之间形成进风空间,通过将出风孔22设置在固定部分25上,进风孔21设在进风蜗壳组件26上,以使新风壳体2的结构更简单。
如图7至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分25包括电机蜗壳251和电机盖252,电机3设在电机蜗壳251内,电机蜗壳251上设有用于装配电机3的安装空间,电机盖252固定在电机蜗壳251上以封闭安装空间,电机盖252上设有第一缺口,电机蜗壳251上设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配合以限定出第一出线孔23。也就是说,固定部分25包括电机蜗壳251和电机盖252,通过将电机3安装在电机蜗壳 251的安装空间内,再通过电机盖252密封盖设在安装空间上,以将电机3密封设置在安装空间内,从而起到保护电机3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该安装空间与进风空间相互隔离,避免进风空间内的气流从该安装空间中流出,以保证新风部件100的性能。
同时,通过在电机蜗壳251上开设有第二缺口,在电机盖252上开设有第一缺口,该第一缺口和该第二缺口相配合以形成第一出线孔23,从而便于连接在电机3上的第一导线31穿过第一出线孔23伸入到新风壳体2的外部与电控盒1连接,进而达到便于使电机3通过第一导线31与电控盒1连接的目的。
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分25和进风蜗壳组件26之间设有插槽2511,该插槽2511内可拆卸的连接有过滤件7,以使从进风蜗壳组件26的进风孔21中进入到进风空间内的气流经过该过滤件7过滤后,再从固定部分25的出风孔22吹出,以实现对新风气流的净化目的,并且通过使过滤件7可拆卸地安装在插槽2511 内,以实现便于更换过滤件7的目的。
如图1、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孔21上连接有进风管211,进风孔21通过进风管211与外界相连通,以使外界气流能通过进风管211进入到进风空间内,出风孔22上连接有出风蜗壳组件221,空调室内机1000上设有新风出口81,通过出风蜗壳组件221将从出风孔22中吹出的气流导向至该新风出口81,以使外界气流在经新风部件100处理后流入到室内,从而使得该新风部件100能实现对室内通风换气的目的。
如图1、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分25和进风蜗壳组件26上均连接有连接板29,新风部件100通过该两个连接板29与空调室内机1000 相连,以使新风部件100与空调室内机1000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如图5至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部件100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进风孔21的开关组件5。也就是说,新风部件100包括开关组件5,该开关组件 5适于打开或关闭进风孔21,以实现控制外界气流是否进入到进风空间内的目的。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开关组件5包括开关电机51,与开关电机51相连的第二导线52适于与电控盒1相连。也就是说,开关组件5的开关电机51 可以通过第二导线52与电控盒1电连接,以使电控盒1可以控制开关电机51的运行状态,进而保证了开关组件5控制进风孔21开合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开关组件5还包括用于控制进风孔21开合的挡风板,该挡风板设置在进风空间内,开关电机51的电机轴与该挡风板相连以驱动该挡风板转动,通过挡风板的转动进而实现控制进风孔21开合的目的。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部件100还包括位于进风空间内的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与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相连的第三导线61穿过新风壳体2与电控盒1相连。也就是说,进风空间内设有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通过该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检测进风空间内气流的温度和湿度,该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 可连接于进风蜗壳组件26的内表面,使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能更稳定地安装在进风空间内,其中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通过第三导线61与电控盒1电连接,以使电控盒 1能控制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的运行状态,进而使得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能更好地检测进风空间内气流的温湿度。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空间内设有位于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下方的第二导线部27,第二导线部27用于导引第三导线61的走线方向,第二导线部27被构造成使得第三导线61具有第二回水部611,第二回水部611位于温度和/ 或湿度传感器6的下方。也就是说,在进风空间内,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的下方设有第二导线部27,通过使连接在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上的第三导线61绕过第二导线部27以使第三导线61的一部分形成第二回水部611,当冷凝水掉落至第三导线61上时,可以避免冷凝水顺着第三导线61流向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从而达到避免冷凝水与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相接触,实现保护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的目的。
如图6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壳体2的顶壁设有第三卡线部28,第一导线31和第三导线61分别经过第三卡线部28后与电控盒1相连。也就是说,在新风壳体2的顶壁上设有第三卡线部28,以使第一导线31和第三导线61分别经过第三卡线部28的固定后与电控盒1相连,以使第一导线31和第三导线61能更稳固地安装在新风壳体2上,进而保证电控盒1与电机3和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之间的电连接更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线52经过第三卡线部28固定后与电控盒1相连,以使第二导线52能稳固地安装在新风壳体2上,进而保证电控盒1与开关电机 51之间的电连接更可靠。
如图6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壳体2上设有第二出线孔261,连接在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上的第三导线61绕过第二导线部27后从该第二出线孔261中伸出,再穿过第三卡线部28后与电控盒1相连,一方面使得第三导线61能更温度地连接于新风壳体2上,另一方面使得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与电控盒1之间的连接更可靠。
如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电控盒1 和新风部件100,新风部件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新风部件100,第一导线31与电控盒1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000,由于第一导线31的一部分被第一导线部24构造成第一回水部311,且第一回水部311位于第一出线孔23的下方,当冷凝水掉落至第一导线31上时,冷凝水也会顺着第一导线31流向位于第一出线孔23下方的第一回水部311上,从而达到避免冷凝水进入到第一出线孔23内的风险,进而起到保护电机3 的目的。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机身壳体8,该电控盒1可连接在机身壳体8上,该机身壳体8上开设有新风出口81,出风孔22通过出风蜗壳组件221与该新风出口81相连通,以将外界气流输送至室内,从而实现通风换气的目的。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控盒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强电进线口11和弱电进线口12,第一导线31伸入弱电进线口12与电控盒1连接。也就是说,电控盒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强电进线口11和弱电进线口12,第一导线31 可从弱电进线口12进入电控盒1与对应的插口连接,以使第一导线31远离强电进线口 11中的空调室内机1000的电源线或PTC进线等强电导线,从而达到避免第一导线31 与强电导线之间发生电磁干扰的问题,最大程度的保证整机运行时各导线之间的电磁兼容性不会发生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线52和第三导线61可从强电进线口11或弱电进线口12中进入到电控盒1内,并与相应的插口相连,以保证电控盒1与进风电机3 和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6之间的电连接更可靠。
如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线52和第三导线61从强电进线口11进入到电控盒1内,第一导线31从弱电进线口12进入到电控盒1内,以避免第一导线31与第二导线52和第三导线61发生电磁干扰的问题,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整机运行时各导线之间的电磁兼容性不会发生干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部件包括:
新风壳体,所述新风壳体内设有安装空间和进风空间,所述新风壳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进风空间连通的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新风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第一出线孔,所述新风壳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导线部;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与所述电机相连的第一导线穿过所述第一出线孔后被所述第一导线部定位在所述新风壳体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一导线适于与所述电控盒相连,所述第一导线部被构造成使得位于所述新风壳体外周壁的所述第一导线具有第一回水部,所述第一回水部位于所述第一出线孔的下方;
风轮,所述风轮与所述电机相连以由所述电机驱动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部包括设在所述第一出线孔下方的第一卡线部,所述第一导线绕过所述第一卡线部以限定出所述第一回水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部还包括位于所述新风壳体的顶壁上的第二卡线部,穿过所述第一卡线部的所述第一导线穿过所述第二卡线部以定位在所述新风壳体的顶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壳体包括固定部分和进风蜗壳组件,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部分上,所述固定部分上设有所述出风孔,所述进风蜗壳组件设在所述固定部分上以与所述固定部分配合限定出所述进风空间,所述进风孔设在所述进风蜗壳组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分包括电机蜗壳和电机盖,所述电机设在所述电机蜗壳内,所述电机蜗壳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电机的安装空间,所述电机盖固定在所述电机蜗壳上以封闭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电机盖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电机蜗壳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配合以限定出所述第一出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进风孔的开关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关电机,与所述开关电机相连的第二导线适于与所述电控盒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进风空间内的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相连的第三导线穿过所述新风壳体与所述电控盒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空间内设有位于所述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下方的第二导线部,所述第二导线部用于导引所述第三导线的走线方向,所述第二导线部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三导线具有第二回水部,所述第二回水部位于所述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壳体的顶壁设有第三卡线部,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三导线分别经过所述第三卡线部后与所述电控盒相连。
1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控盒;
新风部件,所述新风部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部件,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电控盒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强电进线口和弱电进线口,所述第一导线伸入所述弱电进线口与所述电控盒连接。
CN201921851117.5U 2019-10-30 2019-10-30 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以及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1119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1117.5U CN211119682U (zh) 2019-10-30 2019-10-30 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以及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1117.5U CN211119682U (zh) 2019-10-30 2019-10-30 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以及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9682U true CN211119682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5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1117.5U Active CN211119682U (zh) 2019-10-30 2019-10-30 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以及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96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1186A (zh) * 2021-04-02 2021-07-0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气净化装置、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113654104A (zh) * 2021-08-25 2021-11-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模块和空调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1186A (zh) * 2021-04-02 2021-07-0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气净化装置、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113654104A (zh) * 2021-08-25 2021-11-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模块和空调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19682U (zh) 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部件以及空调室内机
CN20691914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822756U (zh) 空调器的新风部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844144A (zh) 电气盒以及空调器
CN213747029U (zh) 空调器的风道模块和空调器
CN215360982U (zh) 一种充电桩
CN210688648U (zh) 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777665U (zh)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1739291U (zh) 空气调节装置
US9538889B2 (en) Radial blower
CN217330004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8998707U (zh) 车机控制装置以及车辆
CN218936425U (zh) 出风装置和灶具
CN220707549U (zh) 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15580622U (zh) 空调排水泵定子组件
CN217389855U (zh) 一种酸奶机
CN216055956U (zh) 散热组件、箱体组件和电容补偿装置
CN111315167B (zh) 电控盒及室外制冷机构
CN216481292U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644323U (zh) 一种防水高安全性的取暖器主机
CN219797406U (zh) 一种新风机及电控盒
CN220397698U (zh) 壳体组件、空调外机及空调设备
CN219868217U (zh) 空调室外机的电器箱及空调室外机
CN214249759U (zh) 浴霸
CN218672427U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