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4455U - 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4455U
CN211114455U CN201921658423.7U CN201921658423U CN211114455U CN 211114455 U CN211114455 U CN 211114455U CN 201921658423 U CN201921658423 U CN 201921658423U CN 211114455 U CN211114455 U CN 211114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dge
plate
apron
plug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84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海龙
安蒙
谢莉
蔡鹰
张双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er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er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er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er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584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4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4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4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包括内屋脊盖板、外屋脊盖板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隔汽膜,内屋脊盖板的两端跨过屋脊分别与设置在屋脊两侧的屋面外板上端面固定密封连接,外屋脊盖板设置在内屋脊盖板的外侧,且两端跨过内屋脊盖板的两端分别与屋面外板上端面固定,相邻两个内屋脊盖板之间的连接缝与相邻两个外屋脊盖板之间的连接缝沿屋脊通长方向错开,隔汽膜跨过相邻两个内屋脊盖板之间的连接缝通长设置在内屋脊盖板外侧,且与内屋脊盖板相贴合。本实用新型结构大大降低了屋脊处的漏水隐患,由原始的一道防水屏障,变为现在的三道防水屏障,无论是液态的水,还是气态的水蒸气都不会从屋脊处进入到室内。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围护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在我国有着大量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大跨度钢结构轻型屋面厂房建筑,大多采用金属压型钢板作为屋面的防水层,由于单坡屋面天沟排水量的限制,于是出现了双坡甚至多坡屋面,多坡屋面的最高点便是屋脊所在,受温度应力,热胀冷缩影响,屋面板需在屋脊处断开,来释放温度应力,屋脊处的防水成为整个屋面的防水的重点难点,如防水不当,会导致雨水从屋脊处进入室内,对室内使用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传统屋脊做法是:屋面板安装完成后,把屋面板端头现场弯折,然后在下部做专用屋脊当水板,屋脊泛水板之间用拉铆钉固定在屋脊挡水板之上。这种传统做法存在问题如下:①屋面板端头现场弯折,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有很大影响,弯折不好,很容易造成屋面板烤漆脱落,导致屋面板锈蚀;②单层屋脊泛水板,泛水板不可能通长一根,需4m左右设置一个搭接点,搭接点处胶泥失效,会导致水从搭接点处进入室内;③单层屋脊泛水板,很难避免施工时工人踩踏,踩踏后泛水板出现下凹,会成为积水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采用两道刚性防水屏障和一道柔性防水屏障,防水效果好,美观程度高,同时具有强度高可抵抗工人的踩踏不变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屋脊处的屋面外板上,所述系统包括内屋脊盖板、外屋脊盖板和设置在所述内屋脊盖板和外屋脊盖板之间的隔汽膜,所述内屋脊盖板的两端跨过所述屋脊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屋脊两侧的所述屋面外板上端面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外屋脊盖板设置在所述内屋脊盖板的外侧,且两端跨过所述内屋脊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屋面外板上端面固定,所述内屋脊盖板和外屋脊盖板分别沿所述屋脊方向通长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内屋脊盖板之间的连接缝与相邻两个所述外屋脊盖板之间的连接缝沿所述屋脊通长方向错开,所述隔汽膜跨过相邻两个所述内屋脊盖板之间的连接缝通长设置在所述内屋脊盖板外侧,且与所述内屋脊盖板相贴合。
所述内屋脊盖板和外屋脊盖板的断面均为中间高、两侧低的阶梯状结构,且在所述内屋脊盖板的断面中部设有一凸起,用于支撑所述外屋脊盖板。
设置在所述屋脊两侧的所述屋面外板端头之间留有缝隙,所述内屋脊盖板的两端分别与近端头处的所述屋面外板上端面固定密封连接。
所述屋面外板与所述内屋脊盖板端部之间还设有屋脊内堵头,所述屋脊内堵头与所述屋面外板上端面的槽型截面形状保持一致,所述屋脊内堵头的内侧底面与所述屋面外板的上端面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屋脊内堵头的外侧底面与所述内屋脊盖板端部固定密封连接。
所述屋面外板与所述外屋脊盖板端部之间还设有屋脊外堵头,所述屋脊外堵头与所述屋面外板上端面的槽型截面形状保持一致,所述屋脊外堵头的内侧底面与所述屋面外板的上端面底板相贴合,并与所述屋面外板的上端面肋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屋脊外堵头的外侧底面与所述外屋脊盖板端部固定密封连接。
所述屋脊外堵头的内侧底部还设有排水槽,用于将进入所述外屋脊盖板内的水导出。
所述屋脊内堵头的内侧底面与所述屋面外板的上端面之间、所述屋脊内堵头的外侧底面与所述内屋脊盖板端部之间、所述屋脊外堵头的外侧底面与所述外屋脊盖板端部之间均通长设有密封胶带,所述屋脊外堵头的内侧底面与所述屋面外板的上端面之间间隔设有密封胶带。
优选地,所述密封胶带为丁基胶带;所述隔汽膜为PE隔汽膜。
在所述屋面外板的端头处设有背衬板,所述背衬板上设有卡槽,所述背衬板通过所述卡槽卡套在所述屋面外板端头处,所述卡槽的下端面延伸到所述屋脊内堵头处,并与所述屋面外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实用新型结构大大降低了屋脊处的漏水隐患,由原始的一道防水屏障,变为现在的三道防水屏障,即两道刚性防水层(分别为内屋脊盖板和外屋脊盖板)加一道柔性防水层(隔汽膜),无论是液态的水,还是气态的水蒸气都不会从屋脊处进入到室内。
B、本实用新型结构还使得屋脊刚度大大加强,即使施工过程中有工人踩踏,也不会出现变形。
C、本实用新型结构施工完成后的美观度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屋脊防水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屋脊盖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内屋脊盖板安装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屋脊盖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外屋脊盖板安装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衬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如下:
1-屋面外板,11-上端面底板,12-上端面肋板;2-屋面内板;3-屋面保温棉;4-屋面檩条;5-屋脊内堵头;6-屋脊外堵头,61-排水槽;7-内屋脊盖板;8-外屋脊盖板;9-隔汽膜;10-拉铆钉;20-密封胶带;30-背衬板,301-卡槽,3011-卡槽下端面;40-自攻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其设置在屋脊处的屋面外板1上,包括内屋脊盖板7、外屋脊盖板8和设置在内屋脊盖板7和外屋脊盖板8之间的隔汽膜9,内屋脊盖板7的两端跨过屋脊分别与设置在屋脊两侧的屋面外板1上端面固定密封连接,外屋脊盖板8设置在内屋脊盖板7的外侧,且两端跨过内屋脊盖板7的两端分别与屋面外板1上端面固定,内屋脊盖板7和外屋脊盖板8分别沿屋脊方向通长设置,且相邻两个内屋脊盖板7之间的连接缝与相邻两个外屋脊盖板8之间的连接缝沿屋脊通长方向错开,隔汽膜9(优选为PE隔汽膜)跨过相邻两个内屋脊盖板7之间的连接缝通长设置在内屋脊盖板7外侧,且与内屋脊盖板7相贴合。本实用新型结构大大降低了屋脊处的漏水隐患,由原始的一道防水屏障,变为现在的三道防水屏障,即两道刚性防水层(分别为内屋脊盖板和外屋脊盖板)加一道柔性防水层(隔汽膜),无论是液态的水,还是气态的水蒸气都不会从屋脊处进入到室内。
进一步地,内屋脊盖板7和外屋脊盖板8的断面均为中间高、两侧低的阶梯状结构,且在内屋脊盖板7的断面中部设有一凸起,用于支撑外屋脊盖板8。设置在屋脊两侧的屋面外板1端头之间留有缝隙,内屋脊盖板7的两端分别与近端头处的屋面外板1上端面固定密封连接。
如图2、图3所示,屋面外板1与内屋脊盖板7端部之间还设有屋脊内堵头5,屋脊内堵头5与屋面外板1上端面的槽型截面形状保持一致,屋脊内堵头5的内侧底面与屋面外板1的上端面固定密封连接,屋脊内堵头5的外侧底面与内屋脊盖板7端部固定密封连接。
如图4、图5所示,屋面外板1与外屋脊盖板8端部之间还设有屋脊外堵头6,屋脊外堵头6与屋面外板1上端面的槽型截面形状保持一致,屋脊外堵头6的内侧底面与屋面外板1的上端面底板11相贴合,并与屋面外板1的上端面肋板12侧壁固定连接,屋脊外堵头6的外侧底面与外屋脊盖板8端部固定密封连接。在屋脊外堵头6的内侧底部还设有排水槽61,如图5所示,用于将进入外屋脊盖板8内的水导出。
屋脊内堵头5的内侧底面与屋面外板1的上端面之间、屋脊内堵头5的外侧底面与内屋脊盖板7端部之间、屋脊外堵头6的外侧底面与外屋脊盖板8端部之间均通长设有密封胶带20,屋脊外堵头6的内侧底面与屋面外板1的上端面之间间隔设有密封胶带20,密封胶带20优选丁基胶带。
如图1-图3、图6所示,在屋面外板1的端头处设有背衬板30,背衬板30上设有卡槽301,背衬板30通过卡槽301卡套在屋面外板1端头处,卡槽301的下端面3011延伸到屋脊内堵头5处,并与屋面外板1固定连接。该设置使得屋脊刚度大大加强,即使施工过程中有工人踩踏,也不会出现变形。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内屋脊盖板安装:屋脊处屋面内板2、屋面保温棉3、屋面外板1施工完毕后,开始安装内屋脊盖板7。如图2、图3所示,首先,屋面外板1在屋脊处留出10cm的缝隙,用于屋面板整体滑动伸缩变形;然后安装背衬板30,背衬板30上自带卡槽301,直接卡在屋面外板1即可,背衬板30用于增加屋脊处屋面板的强度,在距屋面外板1端头30mm处沿着平行于屋脊方向通长粘贴密封胶带20,然后安装屋脊内堵头5,并用不锈钢拉铆钉10与屋面外板1的上端面肋板12侧壁固定,用自攻螺钉40与屋面外板1的上端面底板11固定;最后在5-屋脊内堵头上部平行于屋脊方向粘贴通长密封胶带20后安装7-内屋脊盖板,并用不锈钢拉铆钉10固定,拉铆钉间距125mm,至此内屋脊盖板7安装完毕,屋脊形成第一道有效的防水屏障。
S2、隔汽膜安装:如图2、图3所示,待内屋脊盖板7安装完成后,在内屋脊盖板7上端面沿着屋脊方向通长粘贴双面胶带,双面胶带每道间隔50mm,粘贴完成后,沿着屋脊方向通长铺设隔汽膜9,隔汽膜9按内屋脊盖板7形状粘贴紧密,至此隔汽膜9安装完毕,隔汽膜9可以有效阻止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到室内,从而形成第二道有效的防水屏障。
S3、外屋脊盖板8安装:如图4、图5所示,待隔汽膜9安装完成后,开始在距离屋脊内堵头5约125mm处间隔铺贴密封胶带20,每块屋面板1上铺贴三段,每段长度10cm左右,然后安装屋脊外堵头6,并用不锈钢拉铆钉10屋面外板1的上端面肋板12侧壁固定,屋脊外堵头6不和屋面外板1的上端面底板11发生连接,且屋脊外堵头6下方设有导水槽61,方便把进入到外屋脊盖板8的水导出,在屋脊外堵头6上粘贴通长密封胶带20,最后把外屋脊盖板8与内屋脊盖板7错缝安装于屋脊外堵头6之上,用不锈钢拉铆钉10固定,不锈钢拉铆钉10间距125mm,形成第三道有效的防水屏障。
本实用新型结构施工完成后的美观度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屋脊处的屋面外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内屋脊盖板(7)、外屋脊盖板(8)和设置在所述内屋脊盖板(7)和外屋脊盖板(8)之间的隔汽膜(9),所述内屋脊盖板(7)的两端跨过所述屋脊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屋脊两侧的所述屋面外板(1)上端面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外屋脊盖板(8)设置在所述内屋脊盖板(7)的外侧,且两端跨过所述内屋脊盖板(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屋面外板(1)上端面固定,所述内屋脊盖板(7)和外屋脊盖板(8)分别沿所述屋脊方向通长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内屋脊盖板(7)之间的连接缝与相邻两个所述外屋脊盖板(8)之间的连接缝沿所述屋脊通长方向错开,所述隔汽膜(9)跨过相邻两个所述内屋脊盖板(7)之间的连接缝通长设置在所述内屋脊盖板(7)外侧,且与所述内屋脊盖板(7)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屋脊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屋脊盖板(7)和外屋脊盖板(8)的断面均为中间高、两侧低的阶梯状结构,且在所述内屋脊盖板(7)的断面中部设有一凸起,用于支撑所述外屋脊盖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屋脊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屋脊两侧的所述屋面外板(1)端头之间留有缝隙,所述内屋脊盖板(7)的两端分别与近端头处的所述屋面外板(1)上端面固定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屋脊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外板(1)与所述内屋脊盖板(7)端部之间还设有屋脊内堵头(5),所述屋脊内堵头(5)与所述屋面外板(1)上端面的槽型截面形状保持一致,所述屋脊内堵头(5)的内侧底面与所述屋面外板(1)的上端面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屋脊内堵头(5)的外侧底面与所述内屋脊盖板(7)端部固定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屋脊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外板(1)与所述外屋脊盖板(8)端部之间还设有屋脊外堵头(6),所述屋脊外堵头(6)与所述屋面外板(1)上端面的槽型截面形状保持一致,所述屋脊外堵头(6)的内侧底面与所述屋面外板(1)的上端面底板(11)相贴合,并与所述屋面外板(1)的上端面肋板(1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屋脊外堵头(6)的外侧底面与所述外屋脊盖板(8)端部固定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屋脊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脊外堵头(6)的内侧底部还设有排水槽(61),用于将进入所述外屋脊盖板(8)内的水导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屋脊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脊内堵头(5)的内侧底面与所述屋面外板(1)的上端面之间、所述屋脊内堵头(5)的外侧底面与所述内屋脊盖板(7)端部之间、所述屋脊外堵头(6)的外侧底面与所述外屋脊盖板(8)端部之间均通长设有密封胶带(20),所述屋脊外堵头(6)的内侧底面与所述屋面外板(1)的上端面之间间隔设有密封胶带(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屋脊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带(20)为丁基胶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屋脊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汽膜(9)为PE隔汽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屋脊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屋面外板(1)的端头处设有背衬板(30),所述背衬板(30)上设有卡槽(301),所述背衬板(30)通过所述卡槽(301)卡套在所述屋面外板(1)端头处,所述卡槽(301)的下端面(3011)延伸到所述屋脊内堵头(5)处,并与所述屋面外板(1)固定连接。
CN201921658423.7U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 Active CN211114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8423.7U CN211114455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8423.7U CN211114455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4455U true CN211114455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5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8423.7U Active CN211114455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44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5085A (zh) * 2022-08-09 2022-09-23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装配式屋面屋脊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5085A (zh) * 2022-08-09 2022-09-23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装配式屋面屋脊结构
CN115095085B (zh) * 2022-08-09 2023-10-31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装配式屋面屋脊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80012300A (ko) 패널, 패널들의 어셈블리, 및 관련 루프
CN211114476U (zh) 一种点式屋面钢天沟系统
CN211114455U (zh) 一种新型屋脊防水系统
EP2568094A1 (en) A roof window, in particular a roof window apt to be mounted within a set of solar panels
EP2925940B1 (en) A composite insulating panel
CN207228435U (zh) 一种单元式幕墙的防水结构
EP2871299B1 (en) A composite insulating panel
WO2005012667A1 (en) A corner seal cover and an edge seal for solar panels
CN211341446U (zh) 一种屋面采光天窗排水槽防水伸缩机构
CN211850283U (zh) 采用暗扣结构的光伏屋面系统
CN218264612U (zh) 一种彩钢屋面板与天沟交接处节点的连接结构
CN219638210U (zh) 一种结构防水型材及其构成的排烟天窗窗扇
CN215858658U (zh) 一种女儿墙处钢板天沟内伸缩缝盖板
CN214884932U (zh) 一种屋面防火隔离系统
CN219281102U (zh) 一种屋面天沟端部节点
CN218562781U (zh) 一种模块化铝合金天窗
CN212317329U (zh) 一种压型钢板屋面高低跨泛水节点
CN203213412U (zh) 房屋脊瓦
JP3231024B2 (ja) パッシブソーラーハウスの太陽熱集熱部
CN220469261U (zh) 一种用于钢屋面的轻型保温装配式内天沟
CN214380753U (zh) 一种光伏屋面件及屋面结构
CN215759994U (zh) 一种阳光房顶棚主梁结构
CN216109395U (zh) 一种聚氨酯板屋面端部收口连接节点结构
CN219175676U (zh) 一种带集水槽的玻璃采光顶结构
CN220768649U (zh) 一种屋顶通风器背风面与屋面桁架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