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4019U - 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14019U CN211114019U CN201921676527.0U CN201921676527U CN211114019U CN 211114019 U CN211114019 U CN 211114019U CN 201921676527 U CN201921676527 U CN 201921676527U CN 211114019 U CN211114019 U CN 2111140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l lid
- well
- lid body
- fixed
- rain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至少包括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的下方设置有井圈,所述井圈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井盖本体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顶部设置有扣盖,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下方设置有与井盖本体螺纹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井盖并设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两侧皆设置有贴靠在楔形块侧壁上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侧固定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穿过固定孔并向外延伸出一段,所述井圈的内侧设置有两个位置对称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井盖本体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插杆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井盖本体牢牢的固定在井口内,避免井盖被雨水冲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盖,具体是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然而在短时间内的强降雨条件下,由于井内雨水排泄不出去,雨水上溢,使得十分容易被雨水冲起,轻则对行驶的汽车和行人造成麻烦,重则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导致行人掉落到井内,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至少包括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的下方设置有井圈,所述井圈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井盖本体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顶部设置有扣盖,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下方设置有与井盖本体螺纹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井盖并设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两侧皆设置有贴靠在楔形块侧壁上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侧固定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穿过固定孔并向外延伸出一段,所述井圈的内侧设置有两个位置对称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井盖本体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插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杆的外侧固定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一端固定在井圈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斜槽,所述扣盖上设置有与斜槽为配合结构的倒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扣盖的顶部呈圆弧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井盖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摒弃了传统井盖容易被雨水冲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设计了楔形块、支撑块以及插杆,通过楔形块进行铅垂方向的移动,使支撑块以及插杆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进而在楔形块下压的过程中,插杆穿过固定孔并向井壁内部延伸,使得井圈与井壁之间的固定更加牢靠,从而将井盖本体牢牢的固定在井口内,避免井盖被雨水冲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井盖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含义如下所示:
100-井盖本体; 110-连杆; 120-弹簧柱; 200-井圈;
210-固定孔; 300-固定槽; 310-转盘; 320-螺杆;
330-楔形块; 340-斜槽; 400-扣盖; 410-倒刺;
500-支撑块; 510-插杆; 600-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至少包括井盖本体100,所述井盖本体100的下方设置有井圈200,所述井圈200上开设有固定孔210,所述井盖本体100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槽300,所述固定槽300的顶部设置有扣盖400,所述固定槽300的内部设置有转盘310,所述转盘310的下方设置有与井盖本体100螺纹配合的螺杆320,所述螺杆320的一端穿过井盖并设有楔形块330,所述楔形块330的两侧皆设置有贴靠在楔形块330侧壁上的支撑块500,所述支撑块500的外侧固定有插杆510,所述插杆510的一端穿过固定孔210并向外延伸出一段,所述井圈200的内侧设置有两个位置对称的连杆110,所述连杆110的一端铰接在井盖本体100上,所述连杆110的另一端铰接在插杆510上。
实际安装时,所述连杆110的外侧固定有弹簧柱120,所述弹簧柱120的一端固定在井圈200的内壁上,从而通过弹簧柱120以及连杆110可以有效的限定插杆的位置,避免插杆过于深入而使得井盖本体100不好拆卸。
为了更好的将扣盖400固定在固定槽300内,所述固定槽300的内壁上开设有斜槽340,所述扣盖400上设置有与斜槽340为配合结构的倒刺410,考虑到圆弧状的扣盖400十分美观,所述扣盖400的顶部呈圆弧状。
如图3所示,为了排除井内有害气体,所述井盖本体100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穿孔600。
综上所述,摒弃了传统井盖容易被雨水冲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设计了楔形块330、支撑块500以及插杆510,实际操作时,首先打开扣盖400,旋拧转盘310,使螺杆320更加深入,此时楔形块330向下运动,使支撑块500以及插杆510向外运动,此时插杆510更加深入到井壁内部,使得井盖本体100牢牢的固定在井口上,避免井盖被雨水冲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井盖本体(100),所述井盖本体(100)的下方设置有井圈(200),所述井圈(200)上开设有固定孔(210),所述井盖本体(100)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槽(300),所述固定槽(300)的顶部设置有扣盖(400),所述固定槽(300)的内部设置有转盘(310),所述转盘(310)的下方设置有与井盖本体(100)螺纹配合的螺杆(320),所述螺杆(320)的一端穿过井盖并设有楔形块(330),所述楔形块(330)的两侧皆设置有贴靠在楔形块(330)侧壁上的支撑块(500),所述支撑块(500)的外侧固定有插杆(510),所述插杆(510)的一端穿过固定孔(210)并向外延伸出一段,所述井圈(200)的内侧设置有两个位置对称的连杆(110),所述连杆(110)的一端铰接在井盖本体(100)上,所述连杆(110)的另一端铰接在插杆(5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10)的外侧固定有弹簧柱(120),所述弹簧柱(120)的一端固定在井圈(200)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300)的内壁上开设有斜槽(340),所述扣盖(400)上设置有与斜槽(340)为配合结构的倒刺(4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盖(400)的顶部呈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100)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穿孔(6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76527.0U CN211114019U (zh) | 2019-10-02 | 2019-10-02 | 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76527.0U CN211114019U (zh) | 2019-10-02 | 2019-10-02 | 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14019U true CN211114019U (zh) | 2020-07-28 |
Family
ID=71702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76527.0U Active CN211114019U (zh) | 2019-10-02 | 2019-10-02 | 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14019U (zh) |
-
2019
- 2019-10-02 CN CN201921676527.0U patent/CN2111140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385565A (en) | Roadway divider fence construction | |
JPH06507217A (ja) | 支柱据付装置 | |
CN113123370B (zh) | 一种带有回弹自锁结构的不锈钢井盖及其锁紧方法 | |
US3225501A (en) | Fence post | |
CN211114019U (zh) | 一种防雨水冲起的井盖 | |
CN107476198B (zh) | 预制护栏的倒向施工方法 | |
CN203821449U (zh) | 建筑用安全井盖 | |
CN206928215U (zh) |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道路护栏 | |
CN213115668U (zh) | 一种候车亭的立柱固定结构 | |
CN211395456U (zh) | 一种与排涝井配合使用的灵活拆装式防护架 | |
CN211472246U (zh) | 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的警示装备 | |
CN212128947U (zh) | 一种基于升降结构的隔离桩 | |
CN212926175U (zh) | 一种防坠落双层井盖 | |
CN208441551U (zh) | 地坑同升降智能车库高层防晃装置 | |
CN207032913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加接的防坠坑装置 | |
CN215518501U (zh) | 一种公路用安全锥 | |
CN215926073U (zh) | 一种市政道路用防盗式井盖结构 | |
CN214033793U (zh) | 一种防脱井盖 | |
CN205531014U (zh) | 一种大棚支撑立柱 | |
CN211257109U (zh) | 一种高强度一体化抗压修复井盖 | |
CN212388431U (zh) | 一种市政工程用交通隔离护栏 | |
CN215367431U (zh) | 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 | |
CN107503381A (zh) | 应急井盖 | |
CN211395759U (zh) | 一种井盖防盗检测线路板 | |
CN214614491U (zh) | 一种市政工程排水管道井口防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Huang Changzheng Inventor after: Zang Linjing Inventor after: Wang Ziyi Inventor before: Huang Changzheng Inventor before: Kurabayashi Shizuka Inventor before: Wang Ziyi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