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2497U - 钩编机 - Google Patents

钩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2497U
CN211112497U CN201921640376.3U CN201921640376U CN211112497U CN 211112497 U CN211112497 U CN 211112497U CN 201921640376 U CN201921640376 U CN 201921640376U CN 211112497 U CN211112497 U CN 211112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chet
weft yarn
control unit
motor actuator
war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03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国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h Hee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h Hee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h Hee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h Hee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403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2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2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2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钩编机,其包括一机架、一纬纱入纱装置、一经纱入纱装置、一钩编装置及一下拉装置。纬纱入纱装置、经纱入纱装置、钩编装置、下拉装置及控制装置分别设于机架,且纬纱入纱装置供纬纱导入至钩编装置,经纱入纱装置供经纱导入至钩编装置,钩编装置能依织物的变化调整为纬纱针板或贾卡结构配合经纱梳栉及针座进行钩编作业,以完成条状织物,而下拉装置能将钩编作业的织物拉出;以此提升钩编机钩编织物的变化性及钩编的效率。

Description

钩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应用于纺织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提升钩编效率的钩编机。
背景技术
公知钩编机为由纬纱与经纱的钩编以完成织物的成品,而一般的钩编机係为因钩编的织物不同,诸如:复合针钩编机、花边带类带钩编机、圆筒织绳钩编机、平带专用钩编机…等等,其中钩编机所使用的方式以复数纬纱针板进行钩编的作业,常见的纬纱针板虽然编织速度较快,但由于钩编出的织物图案有限因此织纹图形变化性不足,另外有一种钩编机用复数电脑贾卡结构(电脑提花结构),以达到多变化的织物花纹图案,以及增加图案的变化度,但由于采电脑缇花针织机的图案相较与纬纱针板较没有层次感,两种机种功能互异各有优缺点,实有必要加以整合以达全方位机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者有鉴于前述公知的钩编机于实际使用上,仍有织物细致度无法提升或缺乏层次感的缺点存在,而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加以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钩编机,其能由纬纱针板与电脑贾卡结构相互配合,以增加钩编制造织物图纹的多变性与层次感,且相对提升制造的效率。另外一并克服纬纱及经纱在喂纱(送纱)时,纱线张力不稳定等缺点,通过纬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及经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使纱线张力稳定供给,大大提升机器性能与产品的高品质。
为了可达到前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钩编机,用以将纬纱钩编成织物,其包括一机架、一纬纱入纱装置、一钩编装置及一下拉装置。
该机架设有两侧框体。
该纬纱入纱装置安装于该侧框体,且该纬纱入纱装置设有一第一电机作动器及至少两纬纱导纱轴,该第一电机作动器设于该机架的其中的一该侧框体,该第一电机作动器连动其中的一该纬纱导纱轴转动,以供该纬纱能经由两该纬纱导纱轴导引出。
该经纱入纱装置设有一第二电机作动器及至少二经纱导纱轴,该第二电机作动器设于该机架的其中的一该侧框体,且该第二电机作动器连动其中的一该经纱导纱轴转动,以供该经纱能经由两该经纱导纱轴之间导引出。
该钩编装置安装于该纬纱入纱装置的下方,且具有至少一导纱轴横移制动器设于其中的一该侧框体的外侧,该导纱轴横移制动器能驱动复数连杆组以带动至少一纬纱针板及至少一贾卡结构往复移动,该纬纱针板与该贾卡结构分别设于两该侧框体之间,且该纬纱针板与该贾卡结构下方设有一经纱梳栉及一具有钩针的针座,当该纬纱经由两该纬纱导纱轴导引出,以及该经纱经由两该经纱导纱轴导引出时,经由该纬纱针板或该贾卡结构配合该经纱梳栉及该针座上的钩针进行钩编作业,以完成该织物。
该下拉装置安装于该侧框体,且位于该钩编装置的下方,用以将完成钩编作业的该织物拉出,该下拉装置设有一第三电机作动器及至少三下拉轴,该第三电机作动器设于该机架的其中的一该侧框体,该些下拉轴设于该针座下方,且该第三电机作动器连动其中的一该下拉轴转动,以供该织物能绕设于该些下拉轴之间,以将该织物拉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钩编机,其中该第一电机作动器包括一第一控制单元、一第一动力源及一第一链条组,该第一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一动力源,该第一动力源带动一第一链条组的一第一链轮转动,以连动其中的一该纬纱导纱轴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钩编机,其中该第二电机作动器该第二电机作动器包括一第二控制单元、第二动力源及一第二链条组,该第二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二动力源,且该第二动力源带动一第二链条组的一第二链轮转动,以连动其中的一该经纱导纱轴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钩编机,其中该第三电机作动器包括一第三控制单元、一第三动力源及第三链轮组,该第三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三动力源,且该第三动力源带动该第三链条组的一第三链轮转动,以连动其中的一该下拉轴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钩编机,更包括一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设有至少一横移控制单元、一贾卡控制单元及一送纱、收布控制单元,且该送纱、收布控制单元分别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机作动器的该第一控制单元、该第二电机作动器的该第二控制单元、该第三电机作动器及该第三控制单元,该贾卡控制单元电连接于该贾卡结构,而该横移控制单元电连接于该导纱轴横移制动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钩编机,其中该第一电机作动器的该第一动力源为一伺服马达。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钩编机,其中该第二电机作动器的该第二动力源为一伺服马达。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钩编机,其中该第三电机作动器的该第三动力源为一伺服马达。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钩编机,该纬纱入纱装置更包括一纬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该纬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具有一第一架体及至少一张力调节件,且该第一架体固定有该张力调节件,该张力调节件于自由端形成有复数第一调节片,并于各该第一调节片末端设有一环圈,以供该纬纱由两该纬纱导纱轴导引出后,再经由相对的该环圈内穿出,以此能保持该纬纱出纱时所需的张力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钩编机,该经纱入纱装置更包括一经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该经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包括一第二架体、一调整架及至少一间隔件,且该第二架体固设有该间隔件,该间隔件于自由端形成有复数间隔片,各该间隔片可供该经纱分隔穿出,且该调整架设于两该侧框体之间,该调整架形成具有两弹片及一横杆,两该弹片分别设置于两该侧框体,而该横杆结合于两该弹片远离两该侧框体的一端,且该横杆与该第二架体平行设置,该横杆能经由两该弹片调整与该第二架体间的水平距离,以供该经纱经由两该经纱导纱轴导引出时,该经纱经由两该弹片的调节,能保持该经纱出纱时所需的张力大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钩编装置的部份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钩编装置的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纬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的部份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经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部份放大示意图。
其中,10-机架;11-侧框体;20-纬纱入纱装置;21-第一电机作动器;210-第一控制单元;211-第一动力源;212-第一链条组;213-第一链轮;23-纬纱导纱轴;24-纬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240-第一架体;2400-固定杆;241-张力调节件;2410-第一调节片;2411-环圈;30-钩编装置;
31-导纱轴横移制动器;32-连杆组;33-纬纱针板;34-贾卡结构;35-经纱梳栉;36-针座;40-下拉装置;41-第三电机作动器;410-第三控制单元;411-第三链条组;412-第三链轮;42-下拉轴;50-经纱入纱装置;51-第二电机作动器;510-第二控制单元;511-第二动力源;512-第二链条组;513第二链轮;52-经纱导纱轴;53-经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530-第二架体;531-调整架;5310-弹片;5311-横杆;532-间隔件;5320-间隔片;60-控制装置;61-横移控制单元;62-贾卡控制单元;63-送纱、收布控制单元;70-纬纱;71-织物;72-经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钩编机,其包括一机架10、一纬纱入纱装置20、一钩编装置30、一下拉装置40、一经纱入纱装置50及一控制装置60。
该机架10设有两侧框体11。
该纬纱入纱装置20安装于该侧框体11,且该纬纱入纱装置20设有一第一电机作动器21、一纬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24及至少两纬纱导纱轴23。该纬纱导纱轴23相邻设有两个。
请同时配合图4所示,该纬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24具有一第一架体240及至少一张力调节件241,且该第一架体240朝出纱方向设有至少一固定杆2400,而该固定杆2400固定有该张力调节件241,该张力调节件241于自由端形成有复数第一调节片2410,并于各该第一调节片2410末端设有一环圈2411,以供一纬纱70由两该纬纱导纱轴23导引出后,再经由相对的该环圈2411内穿出。
该第一电机作动器21设于该机架10的其中的一该侧框体11,该第一电机作动器21包括一第一控制单元210、一第一动力源211及一第一链条组212,该第一控制单元210控制一第一动力源,且该第一动力源211带动该第一链条组212的一第一链轮213转动,以连动其中的一该纬纱导纱轴23转动,以令纬纱70能经由两该纬纱导纱轴23导引至该纬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24的该调节片2410位置,再经由该环圈2411导引出,以使该纬纱70经由该张力调节件241的该第一调节片2410弹性调节,能保持该纬纱70出纱时所需的张力大小。
该经纱入纱装置50安装于该侧框体11,且位于该下拉装置40的下方,用以将经纱72导引出,该经纱入纱装置50设有一第二电机作动器51、至少二经纱导纱轴52及一经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53。如图所示该经纱导纱轴52相邻设有二个。
该第二电机作动器51设于该机架10的其中的一该侧框体11,且该第二电机作动器51包括一第二控制单元510、一第二动力源511及一第二链条组512,该第二控制单元510控制该第二动力源511,且该第二动力源511带动该第二链条组512的一第二链轮513转动,以连动其中的一该经纱导纱轴52转动,以供该经纱72能经由两该经纱导纱轴52之间导引出。
请同时参考图5所示,该经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53包括一第二架体530、一调整架531及至少一间隔件532,且该第二架体530固设有该间隔件532,如图所示该间隔件532设有复数个排列于该第二架体530,该间隔件532于自由端形成有复数间隔片5320,各该间隔片5320可供该经纱72分隔穿出,且该调整架531设于两该侧框体11之间,该调整架531形成具有两弹片5310及一横杆5311,两弹片5310分别设置于两该侧框体11,而该横杆5311结合于两该弹片5310远离两该侧框体11的一端,且该横杆5311与该第二架体530平行设置,该横杆5311能经由两该弹片5310调整与该第二架体530间的水平距离,以使该经纱72经由两该弹片5310的调节,能保持该经纱72出纱时所需的张力大小。
该钩编装置30安装于该纬纱入纱装置20及该经纱入装置50之间,且具有至少一导纱轴横移制动器31设置于其中的一该侧框体11的外侧,如图所示,该导纱轴横移制动器3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两该侧框体11的外侧,两该导纱轴横移制动器31能驱动复数连杆组32以带动至少一纬纱针板33及至少一贾卡结构34往复移动,该纬纱针板33与该贾卡结构34分别设于两该侧框体11之间,且该纬纱针板33与该贾卡结构34下方设有一经纱梳栉35及一具有钩针的针座36,当该纬纱70经由两该纬纱导纱轴23至该纬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24导引出时,同时该经纱72经由两该经纱导纱轴52至该经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53导引出后,并由该纬纱针板33或该贾卡结构34配合该经纱梳栉35及该针座36上的钩针进行钩编作业,以完成织物71。
该下拉装置40安装于该侧框体11,且位于该钩编装置30与该经纱入纱装置50之间,用以将完成钩编作业的该织物71拉出,该下拉装置40设有一第三电机作动器41及至少三下拉轴42。如图所示该下拉轴42相邻设有三个,该第三电机作动器41设于该机架10的其中的一该侧框体11,该些下拉轴42设于该针座36下方,且该第三电机作动器41包括一第三控制单元410、一第三动力源(图中未示)及一第三链条组411,该第三控制单元410控制该第三动力源,且该第三动力源带动该第三链条组411的一第三链轮412转动,以连动其中的一该下拉轴42转动,以供该织物71能绕设于该些下拉轴42之间,以将该织物71拉出。
该控制装置60设有至少一横移控制单元61、一贾卡控制单元62及一送纱、收布控制单元63,且该一送纱、收布控制单元63分别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机作动器21的该第一控制单元210、该第三电机作动器41的该第三控制单元410以及该第二电机作动器51及该第二控制单元510,以控制纬纱及经纱的喂纱供给与织成织物后的输出作业,该贾卡控制单元62电连接于该贾卡结构34,而该一横移控制单元61电连接于两该导纱轴横移制动器31,用以控制织物的图案花纹。
当进行钩编作业时,如图1至图3所示,该控制装置60的该一送纱、收布控制单元63传讯号至该纬纱入纱装置20的该第一电机作动器21,以依序连动该第一动力源211带动该第一链轮213转动,以连动其中的一该纬纱导纱轴23转动,以供纬纱70经由该张力调节件241的该第一调节片2410弹性调节,能保持该纬纱70出纱时所需的张力大小,同时该控制装置60的该一送纱、收布控制单元63另传讯号至该经纱入纱装置50的该第二电机作动器51,以依序连动该第二动力源511带动该第二链轮513转动,以连动其中的一该经纱导纱轴52转动,以供该经纱72经由该经纱导纱轴52之间导引出,且经由该经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53调节,保持该经纱72出纱时所需的张力大小后,该一横移控制单元61传讯号至两该导纱轴横移制动器31,以供两该导纱轴横移制动器31能驱动复数连杆组32以带动至少一该纬纱针板33或至少一该贾卡结构34往复移动,且经由该纬纱针板33或该贾卡结构34配合该经纱梳栉35及该针座36上钩针进行钩编作业,例如织物71在需要有层次感图案的部份,能直接经由该纬纱针板33进行快速的钩编作业,在需要有变化度图案织纹的部份则改为该贾卡结构34进行钩编作业,而能依需要经由该控制装置60调整钩编作业的方式,达到同一织物能具有较佳弹性的钩编选择方式,以增加编织图案的多样性及层次感,大幅提升钩编机使用的效果,再依序配合该控制装置60控制一送纱、收布控制单元63控制下拉装置40的该第三电机作动器41,而能方便将钩编好的织物导引出。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该纬纱针板33及该贾卡结构34只能如上述的说明依序动作,于其他实际实施状況的中,该纬纱针板33及该贾卡结构34亦能依需要同时作业。
其中,该第一电机作动器21的该第一动力源211、该第三电机作动器41的该第三动力源及该第二电机作动器51的该第二动力源511例如可为一马达,而马达以伺服系统的伺服马达较佳。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的实施例及变化例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及变化例仅为例示性,基于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及范围,而包括上述特征的钩编机的各种变化均为本新型所涵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钩编机,用以将纬纱及经纱钩编成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架,所述机架设有两侧框体;
一纬纱入纱装置,所述纬纱入纱装置安装于所述侧框体,且所述纬纱入纱装置设有一第一电机作动器及至少两纬纱导纱轴,所述第一电机作动器设于所述机架的其中之一所述侧框体,所述第一电机作动器连动其中的一所述纬纱导纱轴转动,以供所述纬纱能经由两所述纬纱导纱轴导引出;
一经纱入纱装置,所述经纱入纱装置安装于所述侧框体,用以将所述经纱导引出,所述经纱入纱装置设有一第二电机作动器及至少二经纱导纱轴,所述第二电机作动器设于所述机架的其中的一所述侧框体,且所述第二电机作动器连动其中的一所述经纱导纱轴转动,以供所述经纱能经由两所述经纱导纱轴之间导引出;
一钩编装置,所述钩编装置安装于所述纬纱入纱装置的下方,且具有至少一导纱轴横移制动器设于其中的一所述侧框体的外侧,所述导纱轴横移制动器能驱动复数连杆组以带动至少一纬纱针板及至少一贾卡结构往复移动,所述纬纱针板与所述贾卡结构分别设于两所述侧框体之间,且所述纬纱针板与所述贾卡结构下方设有一经纱梳栉及一具有钩针的针座,当所述纬纱经由两所述纬纱导纱轴导引出,以及所述经纱经由两所述经纱导纱轴导引出时,经由所述纬纱针板或所述贾卡结构配合所述经纱梳栉及所述针座的钩针进行钩编作业,以完成所述织物;
一下拉装置,所述下拉装置安装于所述侧框体,且位于所述钩编装置的下方,用以将完成钩编作业的所述织物拉出,所述下拉装置设有一第三电机作动器及至少三下拉轴,所述第三电机作动器设于所述机架的其中的一所述侧框体,所述下拉轴设于所述针座下方,且所述第三电机作动器连动其中的一所述下拉轴转动,以供所述织物能绕设于所述下拉轴之间,以将所述织物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作动器包括一第一控制单元、一第一动力源及一第一链条组,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带动一第一链条组的一第一链轮转动,以连动其中的一所述纬纱导纱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钩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作动器包括一第二控制单元、第二动力源及一第二链条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动力源,且所述第二动力源带动一第二链条组的一第二链轮转动,以连动其中的一所述经纱导纱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钩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作动器包括一第三控制单元、一第三动力源及第三链条组,所述第三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三动力源,且所述第三动力源带动所述第三链条组的一第三链轮转动,以连动其中的一所述下拉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钩编机,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有至少一横移控制单元、一贾卡控制单元及一送纱、收布控制单元,且所述送纱、收布控制单元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作动器的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二电机作动器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三电机作动器及所述第三控制单元,所述贾卡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贾卡结构,而所述横移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导纱轴横移制动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钩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作动器的所述第一动力源为一伺服马达。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钩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作动器的所述第二动力源为一伺服马达。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钩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作动器的所述第三动力源为一伺服马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入纱装置更包括一纬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所述纬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具有一第一架体及至少一张力调节件,且所述第一架体固定有所述张力调节件,所述张力调节件于自由端形成有复数第一调节片,并于各所述第一调节片末端设有一环圈,以供所述纬纱由两所述纬纱导纱轴导引出后,再经由相对的所述环圈内穿出,以此能保持所述纬纱出纱时所需的张力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入纱装置更包括一经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所述经纱入纱张力调节单元包含一第二架体、一调整架及至少一间隔件,且所述第二架体固设有所述间隔件,所述间隔件于自由端形成有复数间隔片,各所述间隔片可供所述经纱分隔穿出,且所述调整架设于两所述侧框体之间,所述调整架形成具有两弹片及一横杆,两所述弹片分别设置于两所述侧框体,而所述横杆结合于两所述弹片远离两所述侧框体的一端,且所述横杆与所述第二架体平行设置,所述横杆能经由两所述弹片调整与所述第二架体间的水平距离,以供所述经纱经由两所述经纱导纱轴导引出时,所述经纱经由两所述弹片的调节,能保持所述经纱出纱时所需的张力大小。
CN201921640376.3U 2019-09-27 2019-09-27 钩编机 Active CN211112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0376.3U CN211112497U (zh) 2019-09-27 2019-09-27 钩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0376.3U CN211112497U (zh) 2019-09-27 2019-09-27 钩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2497U true CN211112497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5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0376.3U Active CN211112497U (zh) 2019-09-27 2019-09-27 钩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24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14C (zh) 一种用于在织机上织造纱罗织物控制经纱的装置
CN102844482A (zh) 用于制造带有附加纬面花纹的织物的方法和织机
CN101094945B (zh) 纱罗织物以及用于生产该纱罗织物的方法和织机
Gandhi The fundamentals of weaving technology
US20240158964A1 (en) Tension Adjustment Method of Warp Knitting Variable-speed and Uniform-tension Yarn Feeding Device, and Weaving Method
CN103409933B (zh) 一种分结构的宽幅提花经编机
CN1066789C (zh) 用于在两个相互独立的针织区域中生产经编织品的设备
CN211112497U (zh) 钩编机
EP0643161A1 (en) Multi-Axial fabric and weaving machine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18711397U (zh) 一种矩阵形排列的绣花机
CN110552112A (zh) 一种用纱架供纱的双针床拉舍尔贾卡经编机
KR20140013099A (ko) 제직기와 동 제직기에 의한 제직 방법
CN201981340U (zh) 一种双层窄幅织带机
CN213896210U (zh) 送纱量可调的单针床送纱装置、经编机
TWM590162U (zh) 鈎編機
US5472020A (en) Multi-axial fabric with triaxial and quartaxial portions
US373560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extile fabrics and the fabric produced thereby
CN107190411B (zh) 一种双针床单面纸线衬经衬纬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11910334A (zh) 一种织物送经穿纱方法
CN114790603B (zh) 一种双层剑杆织机的假纬机构及其穿纱方法
CN210066091U (zh) 一种经编机两用纱架装置
CN218951620U (zh) 一种生产丝绒提花织带的织带机
KR101916013B1 (ko) 코로셋 머신
CN220394037U (zh) 一种针织面料生产用纱线喂入装置
CN216193070U (zh) 一种高精度经平绒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