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6075U - 一种变色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色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06075U
CN211106075U CN201921257948.XU CN201921257948U CN211106075U CN 211106075 U CN211106075 U CN 211106075U CN 201921257948 U CN201921257948 U CN 201921257948U CN 211106075 U CN211106075 U CN 211106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abric
color
changing
polyester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579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Baikai Warp Knitti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Baikai Warp Knitt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Baikai Warp Knitt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Baikai Warp Knitt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579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06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06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060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色面料,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第一织物层,第一发光层,基层,第二反射层,第二织物层组成,在第一织物层和基层之间设置第一反射层,在第二织物层和基层之间设置第二发光层;在第一织物层的原料为圆形三角中空的聚酯大有光纤维编织而成,其纤维的截面为圆形三角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为正三角形结构,圆形结构的直径为10~20μm,正三角形边长为2.5~5μm。本申请一种变色面料利用三角菱形结构对光线的多折射性,从而实现面料织物的光泽的改变;并且利用多层结构设置,实现复合织物优异的变色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变色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变色面料。
背景技术
变色面料指表面有光泽的面料,由于光线有反射作用,所以能加大人体的膨胀感。在童装设计中常用光泽型面料制作儿童盛装和舞台服装具有富丽堂皇,光泽耀目的感觉,而且面料光感会随受光面的转移而变化,给人流动变幻的感觉。光泽型面料一般包括丝绸,锦缎,人造丝,皮革,涂层面料等。丝绸,锦缎,真丝缎则柔亮细腻,质地华丽高雅,多用于儿童盛装和高档礼服的制作。皮革和涂层面料,反光极强,光感冷漠,不够柔和,但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时代感,适合前卫的,都市的,未来风格的童装设计或者营造效果的舞台表演童装设计。皮革服装防风保暖,在儿童冬季服装和春秋季服装中经常使用。涂层面料根据涂层的性质而定,防水涂层的面料多用于风雨衣等服装,荧光涂层面料则多用于儿童夜行外出装。童装设计中经常采用或者搭配采用一些鲜艳光泽的面料,不仅是为了体现儿童活泼灿烂的性格,同时也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加注意和保护儿童,比如在童装上搭配一些荧光色条纹,在需要辨别性强的特殊天气,特殊环境就比较容易注意到儿童,从而避免发生危险。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2199067涉及一种窗帘用光变色面料,在用于纺织窗帘面料的纤维中,至少包括光变色纤维;所述光变色纤维按重量份,其组成为:高分子纤维为55份-8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光致变色剂为20份-30份;助剂为1份-5份。本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有机光致变色剂,当可见光照射到窗帘面料时,会导致窗帘面料的颜料变浅,透光性能增加,能够清楚的感受到外面的光亮;当夜晚时,因为可见光的减少,窗帘面料的颜色变深,透光性能降低,保证了窗帘面料的遮挡性能。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9368996涉及一种变色的环保服装面料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选料:首先选取适量光致染色染料单体和植物单体,同时选取相应量的热塑性树脂,再将植物单体进行粉碎和压榨成碎末,然后将植物汁液过滤出去,再将得到的植物碎末进行提取分离处理,即可制得植物纤维素,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该变色的环保服装面料的加工工艺,很好的避免了变色面料生产工艺易使人们长期穿着变色面料制成的服饰时,变色燃料脱落,实现了将光致染料的粒度进行充分降低,来达到使光致染料能够很好的与纤维材料进行粘合的目的,很好的达到了降低变色燃料脱落的目的,从而很好的保证了人们长期穿着变色面料制成的服饰。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5816495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可变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变色纤维35-45份、聚酯纤维25-35份、锦纶20-30份、腈纶20-25份、粘胶纤维15-20份,抗起球纤维8-10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可变色纤维随着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变化而变化,并且颜色是可逆的,能够满足军事、游戏、表演等多方面的需求,且面料凉爽亲肤,透气吸湿性强,穿着舒适。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4819157涉及一种新型梦幻变色面料的制作工艺,包括有机棉染色和有机棉印花两个步骤,有机棉染色采用具有独特线圈结构的有机棉面料作为胚布,有机棉面料具有手感丰满厚实,布身坚牢厚实,弹性、吸湿性、保暖性良好,毛圈结构稳定,易于印花的优点;面料的制作工艺首先通过有机棉染色使有机棉面料具备底色,同时对面料进行去油操作,使有机棉面料具备更好的吸水性;有机棉印花采用了15种不同的色浆,通过弹性透明原浆作为底层色浆,使后续多种复合功能色浆叠加后不会出现龟裂问题;同时,相邻2块网版之间的印花机上均安装有电热板,使印花过程中的色浆可以快速干燥,使15种色浆可以完美复合叠加。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3693096涉及一种数码印花感温变色面料的生产工艺,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本技术包含如下步骤:(1)图像分解,将需要数码印花的图案和需要印制感温变色色浆的图案分开;(2)将感温变色的图案制作花型网版,网版花型尺寸与原图一致;(3)将基布进行预处理,浸轧预处理浆;(4)将需要数码印花的图案进行数码印花打印,打印完成后烘干、蒸化;(5)将需要印制感温变色色浆的图案用网版印制,然后烘干,焙烘;(6)水洗。该工艺可以有效的防止生产过程中感温材料失效,本技术丰富了数码印花的产品类型,使产品具有随温度变色的动态的效果。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4181059涉及一种光致变色纱线智造面料,其是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S1、设计织造,及普通纱与光变线的比例2:4、4:2、2:4、4:2的排列循环,使面料有条纹感;S2、当面料在阳光下,其中的2根和4根光变线可由白色变为桔红色,使其具有光致变色智造功能和效果,从而达到幻彩般视觉效果。光变线不耐高温,要控制后整温度在110℃-130℃之间,避免光变效果变弱的情况或无效果不变色现象。本技术通过采购光变纱线、选择设计好织布机的织造能力,再通过电子送纬比例设定,使条纹感面料呈现,再通过低温水洗、中温130℃烘干定型,完成面料制作工艺,呈现亮丽幻彩的变色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色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变色面料,其包含第一织物层1,第一发光层2,基层3,第二反射层4,第二织物层5组成,在第一织物层和基层之间设置第一反射层,在第二织物层和基层之间设置第二发光层;在第一织物层的原料为圆形三角中空的聚酯大有光纤维编织而成,其纤维的截面为圆形三角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为正三角形结构,圆形结构的直径为10~20μm,正三角形边长为2.5~5μm。
第一织物层,第一发光层通过热熔粘结进行连接。
第一发光层,基层通过热熔粘结方式进行连接。
基层,第二反射层通过热熔粘结方式进行连接。
第二反射层,第二织物层通过热熔粘结方式进行连接。
第一织物层厚度为50~100μm。
第一反射层厚度为1~2μm。
基层厚度为5~10μm。
第二织物层与第一织物层厚度相同。
第二反射层与第一反射层厚度相同。
所述的第一织物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第一发光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基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第二反射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第二织物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基层为均匀的聚酯树脂层,在基层的上下表面均匀设置有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其高为1~2μm,所述的等腰三角形的低边长度为2~5.0μm,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基层的上表面连接形成第一反射层,所述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基层的下表面连接形成第二反射层;第一反射层与第二反射层通过在制备聚酯树脂膜采用模压成型的方法,在聚酯树脂膜层上表面和聚酯树脂膜层下表面压制成等腰三角形结构,从而得到等腰三角结构的反射层。
在第一反射层上表面设置第一织物层,所述的织物层克重为150~350g/m2,第一织物层其为圆形三角中空的聚酯大有光纤维编织而成,其纤维的截面为圆形三角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为正三角形结构,圆形结构的直径为10~20μm,正三角形边长为2.5~5μm。
在第二反射层的下表面设置第二织物层,第二织物层与第一织物层具有相同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一种变色面料利用三角菱形结构对光线的多折射性,从而实现面料织物的光泽的改变;并且利用多层结构设置,实现复合织物优异的变色性能,利用模压成型的方法,在复合膜上实现三角菱形的反光结构设置,同时通过在复合膜上利用截面内设置有三角的纤维进行编制,实现复合针织面料多角度的反光性能,同时在圆形三角中空结构中设置为三角的中空结构,利用内部的三角结构从而提升针织面料的多角度折射性能,从而大幅提升针织面料的光学效果,用于产业用遮盖布,服用闪光布,窗帘等领域具有非常优异的效果,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色面料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
1 第一织物层,
2 第一发光层,
3 基层,
4 第二反射层,
5 第二织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一种变色面料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1,一种变色面料,其包含第一织物层1,第一发光层2,基层3,第二反射层4,第二织物层5组成,在第一织物层和基层之间设置第一反射层,在第二织物层和基层之间设置第二发光层;在第一织物层的原料为圆形三角中空的聚酯大有光纤维编织而成,其纤维的截面为圆形三角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为正三角形结构,圆形结构的直径为10μm,正三角形边长为2.5μm。
第一织物层,第一发光层通过热熔粘结进行连接。
第一发光层,基层通过热熔粘结方式进行连接。
基层,第二反射层通过热熔粘结方式进行连接。
第二反射层,第二织物层通过热熔粘结方式进行连接。
第一织物层厚度为50μm。
第一反射层厚度为1μm。
基层厚度为5μm。
第二织物层与第一织物层厚度相同。
第二反射层与第一反射层厚度相同。
所述的第一织物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第一发光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基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第二反射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第二织物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基层为均匀的聚酯树脂层,在基层的上下表面均匀设置有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其高为1μm,所述的等腰三角形的低边长度为2μm,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基层的上表面连接形成第一反射层,所述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基层的下表面连接形成第二反射层;第一反射层与第二反射层通过在制备聚酯树脂膜采用模压成型的方法,在聚酯树脂膜层上表面和聚酯树脂膜层下表面压制成等腰三角形结构,从而得到等腰三角结构的反射层。
在第一反射层上表面设置第一织物层,所述的织物层克重为150g/m2
在第二反射层的下表面设置第二织物层,第二织物层与第一织物层具有相同的结构。
实施例2
一种变色面料,其包含第一织物层1,第一发光层2,基层3,第二反射层4,第二织物层5组成,在第一织物层和基层之间设置第一反射层,在第二织物层和基层之间设置第二发光层;在第一织物层的原料为圆形三角中空的聚酯大有光纤维编织而成,其纤维的截面为圆形三角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为正三角形结构,圆形结构的直径为20μm,正三角形边长为5μm。
第一织物层,第一发光层通过热熔粘结进行连接。
第一发光层,基层通过热熔粘结方式进行连接。
基层,第二反射层通过热熔粘结方式进行连接。
第二反射层,第二织物层通过热熔粘结方式进行连接。
第一织物层厚度为100μm。
第一反射层厚度为2μm。
基层厚度为10μm。
第二织物层与第一织物层厚度相同。
第二反射层与第一反射层厚度相同。
所述的第一织物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第一发光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基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第二反射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第二织物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所述的基层为均匀的聚酯树脂层,在基层的上下表面均匀设置有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其高为2μm,所述的等腰三角形的低边长度为5.0μm,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基层的上表面连接形成第一反射层,所述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基层的下表面连接形成第二反射层;第一反射层与第二反射层通过在制备聚酯树脂膜采用模压成型的方法,在聚酯树脂膜层上表面和聚酯树脂膜层下表面压制成等腰三角形结构,从而得到等腰三角结构的反射层。
在第一反射层上表面设置第一织物层,所述的织物层克重为350g/m2,第一织物层其为圆形三角中空的聚酯大有光纤维编织而成,其纤维的截面为圆形三角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为正三角形结构。
在第二反射层的下表面设置第二织物层,第二织物层与第一织物层具有相同的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变色面料,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第一织物层,第一发光层,基层,第二反射层,第二织物层组成,在第一织物层和基层之间设置第一反射层,在第二织物层和基层之间设置第二发光层;在第一织物层的原料为圆形三角中空的聚酯大有光纤维,其纤维的截面为圆形三角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为正三角形结构,圆形结构的直径为10~20μm,正三角形边长为2.5~5μm;
第一织物层,第一发光层通过热熔粘结进行连接;
第一发光层,基层通过热熔粘结方式进行连接;
基层,第二反射层通过热熔粘结方式进行连接;
第二反射层,第二织物层通过热熔粘结方式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织物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发光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反射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织物层的材料为大有光聚酯树脂。
CN201921257948.XU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变色面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06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7948.XU CN211106075U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变色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7948.XU CN211106075U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变色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06075U true CN211106075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22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5794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06075U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变色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06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0544B (zh) 一种高弹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1063246A (zh) 一种多维弹力牛仔布的生产方法
CN104878505B (zh) 一种反光线织造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05563A (zh) 金属丝织物面料
CN102560828B (zh) 高仿真竹节经纬异色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3034214U (zh) 一种变色记忆面料
CN106381595B (zh) 一种空气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7313171A (zh) 具有视觉三维效果的单层经编网布织造方法
CN110438578B (zh) 一种变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08884063U (zh) 一种羽毛纱线及弹性面料
CN205329260U (zh) 一种反光线织造布
KR101678489B1 (ko) 글레어 표면효과를 갖는 발색성 다층구조 원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11106075U (zh) 一种变色面料
CN104831448A (zh) 一种彩色变色面料
CN202466054U (zh) 竹纤维与化学纤维的斜纹组织面料
CN104562378B (zh) 一种四次变换效果图案的动态光纤发光提花壁挂织物
CN111648012A (zh) 一种具有变色效果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
CN202466055U (zh) 竹纤维与化学纤维的双经双纬平织面料
CN207156581U (zh) 一种提花针织面料
CN201778188U (zh) 一种色织记忆面料
CN102242448A (zh) 一种闪光棉记忆绸面料
CN201620227U (zh) 一种闪光提花面料
CN201648653U (zh) 一种闪光棉记忆绸面料
CN209619583U (zh) 一种变色贾卡网布
CN104790098A (zh) 一种印花植绒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