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
背景技术
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
目前,控制柜内部通常通过设置隔板作为支撑结构,开关设备、测量仪表等均放置于隔板上,由于各设备的端子数量较多,对应的接线也随之增加,又由于线缆具有柔性,不同设备的线缆混杂在一起,容易导致整个控制柜排线混乱,难以辨别不同端子引出的线缆,如发生故障,线缆排查作业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以解决目前的控制柜存在的排线混乱、难以辨别不同端子引出的线缆而不方便进行线缆排查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具有容纳腔和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柜门可开闭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在竖直方向上由上往下依次分布的多个设备安装结构,多个所述设备安装结构均包括安装基板、引线空间和导向空间,所述安装基板与所述柜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引线空间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安装基板的下侧设置有所述导向空间,且所述导向空间相对所述引线空间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中,通过在安装基板背离开口的一侧设置引线空间,线缆可以从安装基板的后端引出到其他的安装基板,在安装基板的下侧设置有导向空间,从引线空间引出的线缆通过导向空间时,导向空间能够对线缆起到约束作用,进而避免柔性的线缆混杂在一起,同时导向空间还能够为不同端子引出的线缆进行分类。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控制柜存在排线混乱等诸多问题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无疑能够较好地约束线缆,有效避免线缆混杂在一起,并且能够对线缆进行分类,进而使得控制柜的排线清晰明了,有利于线缆排查作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设备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循环吸热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柜体、110-容纳腔、120-散热口、
200-柜门、210-可视窗口、220-控制面板、230-开关扣、
300-安装基板、310-定位凹槽、400-引线空间、
500-导向空间、510-压紧组件、511-压紧件、511a-第二缺口、512-滑行导槽、513-第一缺口、
600-循环吸热机构、610-吸热腔、620-介质进口、630-介质出口、640-循环导管、65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包括柜体100和柜门200,柜体100具有容纳腔110和开口,开口与容纳腔110连通,柜门200可开闭地设置于开口。
柜体100是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的基础构件,柜体100能够为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的其他组成部分提供安装支撑基础,同时也能够对装配于容纳腔110内的控制设备起到保护作用。开口是在容纳腔110内装拆控制设备和进行检修的通道,而在此基础上,柜门200可以关闭或打开柜开口,进而使得容纳腔110内完全封闭而受到保护或者使得开口畅通。
容纳腔110内设置有在竖直方向上由上往下依次分布的多个设备安装结构,多个设备安装结构均包括安装基板300、引线空间400和导向空间500,安装基板300与柜体100的侧壁连接,引线空间400设置于安装基板300背离开口的一侧,导向空间500相对引线空间400设置。具体的,安装基板300为设备安装结构的主要构件,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等设备均可以放置在安装基板300上,当然,通常情况下,安装基板300设置在水平面内,如此设置可以提升设备的安装稳定性,避免出现倾斜。引线空间,即是指能够通过线缆的空间,同时需要说明的是,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内的设备的操作面板通常都朝向柜体100的开口,而这些设备的端子都是设置在背离柜体100的开口的一侧,因此引线空间设置于安装基板300背离开口的一侧,更方便线缆的排线;导向空间,即是指能够对线缆起到约束导向作用的空间,能够避免线缆混杂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中,通过在安装基板300背离开口的一侧设置引线空间400,线缆可以从安装基板300的后端引出到其他的安装基板,在安装基板400的下侧设置有导向空间500,从引线空间400引出的线缆通过导向空间500时,导向空间500能够对线缆起到约束作用,进而避免柔性的线缆混杂在一起,同时导向空间500还能够为不同端子引出的线缆进行分类。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控制柜存在排线混乱等诸多问题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无疑能够较好地约束线缆,有效避免线缆混杂在一起,并且能够对线缆进行分类,进而使得控制柜的排线清晰明了,有利于实施线缆排查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线空间400的具体结构类型可以有多种,例如引线空间400可以为安装基板300与柜体100侧壁之间的间隙,也就是说安装基板300背离柜体100的开口的一侧端面未与柜体100的侧壁抵接,线缆可以从该间隙通入更下层的安装基板处,以连接目标层位的设备;或者引线空间400可以为安装基板300上的缺口,所有线缆都可以通过该缺口通入到目标层位的安装基板处。需要说明的是,线缆也可以通过上侧的安装基板的间隙,进而通入到上层的安装基板处,与位于上方的目标层位的设备的端子进行连接。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引线空间400可以为开设于安装基板300上的多个排线孔。作为排线孔形式的引线空间400,其内部同行空间较小,能够对线缆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约束导向作用,不同的线缆分别从不同的排线孔通过,能够将线缆进行分离,进而避免线缆混杂在一起导致排线混乱,使得线缆排查作业较为方便。
为了实现对线缆更好的约束导向作用,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导向空间500可以为多个排线管,排线管与安装基板300的下表面相连,且排线管的一端管口对应于排线孔。在这种情况下,当线缆通过排线孔后直接可以通入到排线管中,可以对线缆保持连续的约束导向作用;同样地,不同的线缆分别从不同的排线管通过,能够对线缆进行分离,进而避免线缆混杂在一起导致排线混乱,而且由于排线管的尺寸较长,因此对线缆的约束导向作用更为显著。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制导向空间500的具体结构类型,例如导向空间500可以为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不同的线缆分隔开。
由于线缆具有一定的柔性,线缆通常从一个设备的端子接出再接入到另一个设备的端子上,而在线缆的通过路径上缺少固定,其容易出现弯折、扭曲,线缆之间容易交缠而混杂在一起。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排线管可以具有压紧组件510,压紧组件510包括压紧件511、滑行导槽512和第一缺口513,滑行导槽512开设于排线管的侧壁,且滑行导槽512与排线管内部连通,压紧件511滑动配合于滑行导槽512,第一缺口513开设于排线管的侧壁,且第一缺口513位于滑行导槽512的一端,压紧件5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缺口511a,当压紧件511滑动配合于滑行导槽512时,第一缺口513和第二缺口511a能够形成限位孔。
具体的,请参考图2和图3,当线缆通过导向空间500到达目标层位,则拆卸下压紧件511露出滑行导槽512,在滑行导槽512处轻微弯折线缆从第一缺口513引出,然后将压紧件511滑入到滑行导槽512中,由第二缺口511a抵触在线缆的下缘,此时,第一缺口513和第二缺口511a组成的限位孔就对线缆起到了固定限位作用,线缆就可以顺利地接入到目标层位的设备的端子上,避免了线缆被误触而从端子处脱落。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未对线缆进行固定,该压紧组件510能够对线缆起到一定的导线定位作用,同时还能够提升整个线缆的安装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紧件511的具体类型可以有多种,例如压紧件511可以为能够与滑行导槽512实现滑动配合的滑动块等。
通常情况下,限位孔可以位于排线管朝向安装基板300的侧壁,如此设置使得限位孔与接线端子的距离最短,更加方便安装和连接。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制限位孔的具体设置位置,例如限位孔也可以设置在排线管背离所述安装基板300的侧壁。
为了方便实现压紧件511和滑行导槽512的滑动配合,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滑行导槽512的起始端设置于排线管背离安装基板300的端部。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将压紧件511带有第二缺口511a的一端放置于排线管的端部,就可以滑入到滑行导槽512中,操作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制滑行导槽512的设置位置,例如滑行导槽512还可以设置在排线管的侧壁的中部。
由于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内的各种设备在使用时都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在柜体100内部积聚后会促使温度升高,进而会影响到这些设备的正常使用。请参考图4,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还可以包括循环吸热机构600,循环吸热机构600包括用于储存冷却介质的吸热腔610、介质进口620和介质出口630,吸热腔610设置于柜体100的周侧侧壁,介质进口620和介质出口630均与吸热腔610连通。具体的,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外部的冷却介质供给源可以通过介质进口620向吸热腔610中输送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在吸热腔中可以通过柜体100的侧壁与容纳腔110内进行热量交换,容纳腔110内的热量进入到吸热腔610内,进而降低了容纳腔110内部的温度,起到了保护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内部设备的功能。当吸热腔610内冷却介质温度过高时,则可以及时通过介质出口630将冷却介质排出,再从介质进口620输入新的冷却介质,以对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进行降温。同时,在介质进口620和介质出口630可以设置有启闭机制。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却介质的种类可以有多种,例如水、冷却盐水或者机械油等。
为了优化冷却介质的吸热效果,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循环吸热机构600还可以包括与吸热腔610连通的循环导管640,循环导管6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柜体100不同的两个侧壁,且循环导管640上设置有水泵650。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水泵650能够将柜体100不同的侧壁的冷却介质相互之间进行泵送,而冷却介质在被泵送过程中,冷却介质表面的空气被加速流动,而且表面也有所增大,同时,在吸热腔610内会形成冷却介质的环流,综上原因使得冷却介质的热量更快地散失在吸热腔610中,如此冷却介质就就可以吸收更多的容纳腔110内部的热量。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循环导管640的具体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循环导管640的两端也可以设置在柜体100的同一个侧壁上。在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循环导管640可以设置于柜体100之外,且循环导管6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柜体100相对的两个侧壁。在这种情况下,循环导管640连接的吸热腔610的两个位置相对较远,在吸热腔610内形成的冷却介质的环流范围更大,冷却介质整体散失的热量更多,能够进一步地吸收更多的容纳腔110内部的热量。需要说明的是,循环导管640也可以设置在容纳腔110内或者吸热腔610内,只要是能够连通吸热腔610的不同位置即可,而循环导管640本身设置在何处不影响该实施方式的实现。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内的各种设备在安装基板300上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各设备与安装基板300之间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包括螺钉、螺栓等)、卡接或粘接的方式实现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而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安装基板30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装配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内设备的定位凹槽310,通常情况下,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柜内部的设备底部具有若干支撑凸起,支撑凸起能够配合于定位凹槽310中,进而对控制设备实现了定位相连。
在通常情况下,柜体100的侧壁可以设置有散热口120,散热口120与容纳腔110连通,散热口120能够将容纳腔110内的热量进行散失,避免容纳腔110内部温度过高。柜门200上可以设置有可视窗口210和控制面板220,进而可以在柜体100外观察容纳腔110内部的情况,也可以在控制面板220上进而部分控制操作。柜体100上可以设置有开关扣230,能够提升控制柜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