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84397U - 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84397U
CN211084397U CN201922123661.4U CN201922123661U CN211084397U CN 211084397 U CN211084397 U CN 211084397U CN 201922123661 U CN201922123661 U CN 201922123661U CN 211084397 U CN211084397 U CN 211084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ing unit
fixedly connected
air conditioning
carriage
kno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236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立志
钱于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Bolinglvfeng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Bolinglvfeng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Bolinglvfeng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Bolinglvfeng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236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84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84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84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风控制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左右侧面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安装框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位于顶部的支撑板上表面的前侧插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传动杆外表面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片。该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通过传风管、支撑框、传动杆和旋钮实现了支撑框的左右旋转,从而实现风向的左右调节,转动百叶片实现了风向的上下调节,从而实现排风的全角度调节,便于使用,转动杆、调节杆和调节板配合实现了调节板的转动,从而实现了出风量的调节,便于排风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风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全空气系统中,送入各个区(或房间)的空气在机房内集中处理,对空气进行处理的设备称为空气处理机组,或称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的排风口需要一种排风控制装置对排出的风进行控制。现有技术的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无法实现排风的全方向全角度调节。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375642U的一种新型恒温恒湿空调机组进风调节装置,该进风调节装置通过旋转调向板可调节排风的方向,通过调节导风板的角度可调节排风的角度,从而实现排风的全方向全角度调节,但该进风调节装置由于缺少风量调节结构,因此无法对排出的风量进行调节,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左右侧面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安装框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位于顶部的支撑板上表面的前侧插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传动杆外表面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片,所述传动片上表面的后侧插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扳手,所述插接杆外表面顶部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位于顶部的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旋钮的上表面插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表面的后侧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安装框的正面连通有传风管,所述传风管的正面连通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下表面与位于底部的支撑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框的上表面与传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穿过旋钮的上表面并与调节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下表面与支撑框的内底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支撑框的前侧套接有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内部的前侧转动连接有多组百叶片。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内部的后侧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由橡胶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片正面的外侧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孔径在二十毫米至三十毫米之间。
优选的,所述插接孔的数量为十八组,插接孔的孔径与插接杆的直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表面的后侧开设有螺纹孔,固定螺栓的螺纹端穿过螺纹孔并与旋钮的上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旋钮外表面套接有防滑层,防滑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防滑层由硅胶制作而成。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通过传风管、支撑框、传动杆和旋钮实现了支撑框的左右旋转,从而实现风向的左右调节,转动百叶片实现了风向的上下调节,从而实现排风的全角度调节,便于使用,转动杆、调节杆和调节板配合实现了调节板的转动,从而实现了出风量的调节,便于排风的正常使用。
2、该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通过安装框、固定片和密封圈配合对该进风调节装置进行安装固定,保证该进风调节装置安装的密封性,从而减少了风力外泄,减少能量损耗。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竖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安装框;2、固定片;3、支撑板;301、插接孔;4、传动杆;5、旋钮;6、传动片;7、插接杆;8、固定扳手;9、复位弹簧;10、转动杆;11、固定螺栓;12、传风管;13、支撑框;14、调节杆;15、调节板;16、出风框;17、百叶片;1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包括安装框1,安装框1左右侧面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2,安装框1、固定片2和密封圈18配合对该进风调节装置进行安装固定,保证该进风调节装置安装的密封性,从而减少了风力外泄,减少能量损耗,安装框1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位于顶部的支撑板3上表面的前侧插接有传动杆4,传动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钮5,传动杆4外表面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片6,传动片6上表面的后侧插接有插接杆7,插接杆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扳手8,插接杆7外表面顶部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9,位于顶部的支撑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接孔301,旋钮5的上表面插接有转动杆10,转动杆10上表面的后侧设置有固定螺栓11,安装框1的正面连通有传风管12,传风管12的正面连通有支撑框13,传风管12、支撑框13、传动杆4和旋钮5实现了支撑框13的左右旋转,从而实现风向的左右调节,支撑框13的下表面与位于底部的支撑板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支撑框13的上表面与传动杆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框13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杆14,转动杆10的底端穿过旋钮5的上表面并与调节杆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调节杆14的下表面与支撑框13的内底侧壁转动连接,调节杆14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5,转动杆10、调节杆14和调节板15配合实现了调节板15的转动,从而实现了出风量的调节,便于排风的正常使用,支撑框13的前侧套接有出风框16,出风框16内部的前侧转动连接有多组百叶片17,转动百叶片17实现了风向的上下调节,从而实现排风的全角度调节,便于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减少能量损失,因此在安装框1内部的后侧设置了由橡胶制作而成的密封圈18,密封圈18增强了装置连接完毕的密封性,从而减少了风量的损失,进而减少了能量损失,保证了经济效益。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保证该装置的固定效果,因此固定片2正面的外侧开设了孔径在二十毫米至三十毫米之间的固定孔,固定孔便于螺栓对装置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排风的全角度调节,因此将插接孔301的数量设置为十八组,插接孔301的孔径与插接杆7的直径相适配,插接孔301保证了风力调节角度的精确度,实现了排风的全角度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保证风量的恒定输出,因此在转动杆10上表面的后侧开设了螺纹孔,并且固定螺栓11的螺纹端穿过螺纹孔并与旋钮5的上表面接触,固定螺栓11对旋钮5进行固定,从而保证了调节板15的固定,进而保证了风量的恒定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保证控制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旋钮5外表面套接了设置有防滑纹路的硅胶防滑层,防滑层增大了人手与旋钮5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因手滑影响控制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使用时,将该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与空调机组的排风孔通过固定片2和安装螺栓进行固定,上提固定扳手8,固定扳手8带动插接杆7的底端从插接孔301抽出,当插接杆7的底端与插接孔301完全分离时,转动旋钮5,旋钮5带动传动杆4旋转,传动杆4带动支撑框13旋转,旋转至需要的角度时,放下固定扳手8,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插接杆7与插接孔301重新插接,完成左右风向调节,依次转动百叶片17完成上下风向的调节,逆时针旋松固定螺栓11,旋转转动杆10,转动杆10带动调节杆14旋转,调节杆14带动调节板15旋转,当排风量合适时,顺时针旋紧固定螺栓11直至旋转不动为止,完成该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的控制过程。
综上所述,该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通过传风管12、支撑框13、传动杆4和旋钮5实现了支撑框13的左右旋转,从而实现风向的左右调节,转动百叶片17实现了风向的上下调节,从而实现排风的全角度调节,便于使用,转动杆10、调节杆14和调节板15配合实现了调节板15的转动,从而实现了出风量的调节,便于排风的正常使用。
该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通过安装框1、固定片2和密封圈18配合对该进风调节装置进行安装固定,保证该进风调节装置安装的密封性,从而减少了风力外泄,减少能量损耗。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包括安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左右侧面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2),所述安装框(1)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位于顶部的支撑板(3)上表面的前侧插接有传动杆(4),所述传动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钮(5),所述传动杆(4)外表面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片(6),所述传动片(6)上表面的后侧插接有插接杆(7),所述插接杆(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扳手(8),所述插接杆(7)外表面顶部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9),位于顶部的支撑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接孔(301),所述旋钮(5)的上表面插接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上表面的后侧设置有固定螺栓(11),所述安装框(1)的正面连通有传风管(12),所述传风管(12)的正面连通有支撑框(13),所述支撑框(13)的下表面与位于底部的支撑板(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框(13)的上表面与传动杆(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13)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杆(14),所述转动杆(10)的底端穿过旋钮(5)的上表面并与调节杆(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14)的下表面与支撑框(13)的内底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14)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5),所述支撑框(13)的前侧套接有出风框(16),所述出风框(16)内部的前侧转动连接有多组百叶片(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内部的后侧设置有密封圈(18),密封圈(18)由橡胶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2)正面的外侧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孔径在二十毫米至三十毫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301)的数量为十八组,插接孔(301)的孔径与插接杆(7)的直径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0)上表面的后侧开设有螺纹孔,固定螺栓(11)的螺纹端穿过螺纹孔并与旋钮(5)的上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5)外表面套接有防滑层,防滑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防滑层由硅胶制作而成。
CN201922123661.4U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 Active CN211084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3661.4U CN211084397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3661.4U CN211084397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84397U true CN211084397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29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3661.4U Active CN211084397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84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2598A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3983780U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新风空调器
CN211084397U (zh) 一种空调机组排风控制装置
CN107560050B (zh) 室内湿度调节装置及窗
CN205747279U (zh) 一种改良式机房空调器
CN208475590U (zh) 一种防尘空调通风口
CN204214059U (zh) 带通风功能的空调系统
CN213480491U (zh) 一种广播电视工程发射机机房通风装置
CN106225058B (zh) 引流式立式空调及混风方法
CN210767454U (zh) 一种吊顶电器正面安装结构及吊顶电器
CN218846254U (zh) 一种可调节出风方向的壁挂式碳纤维采暖器
CN210951694U (zh) 一种具有热源二次回风利用的装置
CN218040411U (zh) 一种自动散热型配电箱
CN216143960U (zh) 一种可避免凝露的空调导风板出风结构以及空调导风板
CN213454163U (zh) 一种用于新风系统的恒风量模块
CN213480552U (zh) 一种中央空调出风口装置
CN211128783U (zh) 一种机房专用暖风通道
CN215597540U (zh) 一种多出风方式的移动空调
CN219735545U (zh) 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空调
CN215570834U (zh) 一种带有加湿功能的空调装置
CN212937355U (zh) 一种带风阀湿帘的新型禽舍
CN109114678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372718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吊顶式空调器
CN219283471U (zh) 一种可调节式出风口栅格
CN215597678U (zh) 一种净化空调恒温恒湿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