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83708U - 一种薄膜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膜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83708U
CN211083708U CN201922272202.2U CN201922272202U CN211083708U CN 211083708 U CN211083708 U CN 211083708U CN 201922272202 U CN201922272202 U CN 201922272202U CN 211083708 U CN211083708 U CN 211083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light source
flexibl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22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AOLIN OPTICAL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ui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uik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ui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22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83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83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83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膜灯,薄膜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光件、导光板以及扩散板,薄膜灯还包括柔性线光源;薄膜灯的出光面包括边缘区域和边缘内区域,柔性线光源设置于边缘内区域;导光板的入光面位于柔性线光源的柔性电路板的上方,且至少覆盖柔性线光源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自导光板的入光面射入的光,经过导光板内,从导光板的正面出光。本实用新型中的薄膜灯,将柔性线光源作为灯的光源,且该线光源通过直接将LED芯片固定在电路板上并封装胶体形成,其尺寸大大减小,也进一步导致导光板的尺寸很小,这样所制得的薄膜灯的厚度可以做到很薄,大大提升了灯具的应用环境,且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薄膜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灯。
背景技术
近年来,LED依靠其独特的低价、低耗、高亮度、长寿命等优越性一直在移动终端的显示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现有的LED应用中,灯具的应用较为广泛,如各种灯条,家用照明灯,台灯等等,但是由于现有的LED灯具采用的LED光源是一颗一颗的LED灯珠,也就是通过表面贴装SMD的方式,其LED光源尺寸是相当大的,从而进一步导致其相应的灯具的尺寸也很大,使得灯具的应用场景受限,用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薄膜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关技术中的LED灯具的尺寸过大,应用场景受限,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灯,所述薄膜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光件、导光板以及扩散板,所述薄膜灯还包括柔性线光源;
所述柔性线光源为将至少两颗线性排列的倒装LED芯片在柔性电路板上直接电连接,并沿各所述LED芯片的延伸方向,在LED芯片上方直接覆盖连续的封装层所形成;
所述薄膜灯的出光面包括边缘区域和边缘内区域,所述柔性线光源设置于所述边缘内区域;
导光板的入光面位于所述柔性线光源的柔性电路板的上方,且至少覆盖所述柔性线光源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自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射入的光,经过导光板内,从所述导光板的正面出光。
可选的,在所述LED芯片的上方的所述扩散板上,沿所述柔性线光源的长度方向设有遮光区,从所述LED芯片顶部射出的光到所述遮光区被至少部分遮盖;
或,在所述LED芯片的上方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扩散板与LED芯片之间的遮光件,从所述LED芯片顶部射出的光到所述遮光件被至少部分遮盖;
或,当所述导光板至少部分覆盖于所述LED芯片的上方时,在所述LED芯片的上方的所述导光板上,沿所述柔性线光源的长度方向设有遮光区,从所述 LED芯片顶部射出的光到所述遮光区被至少部分遮盖。
可选的,所述沿所述柔性线光源的长度方向设有遮光区包括设置于所述扩散板下表面的反射面,通过所述反射面将从所述LED芯片顶部射出的光中的至少部分反射至导光板的入光面;
或,所述遮光件的下表面配置有反射面,通过所述反射面将从所述LED芯片顶部射出的光中的至少部分反射至导光板的入光面。
可选的,所述导光板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当所述导光板包括一个时,所述导光板包括开槽或半开槽,所述导光板临近所述开槽或半开槽的侧面至少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线光源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作为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当所述导光板包括至少两个时,两个导光板之间相邻的侧面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线光源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作为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
可选的,当所述导光板包括半开槽时,所述半开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柔性线光源的封装层位于所述半开槽内。
可选的,所述柔性线光源的形态为直线型。
可选的,所述薄膜灯的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所述导光板的厚度大于等于柔性线光源中的封装层的厚度,且所述导光板的厚度在2mm-5mm之间。
可选的,所述薄膜灯上远离所述柔性线光源的位置,沿所述薄膜灯的厚度方向透过依次层叠设置的所述反光件、导光板以及扩散板,开设有若干个安装通孔。
可选的,所述薄膜灯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与所述连接面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薄膜灯的背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磁吸、胶粘或魔术贴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实现所述薄膜灯在安装面上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薄膜灯,薄膜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光件、导光板以及扩散板,薄膜灯还包括柔性线光源;柔性线光源为将至少两颗线性排列的倒装LED芯片在柔性电路板上直接电连接,并沿各LED芯片的延伸方向,在LED芯片上方直接覆盖连续的封装层所形成;薄膜灯的出光面包括边缘区域和边缘内区域,柔性线光源设置于边缘内区域;导光板的入光面位于柔性线光源的柔性电路板的上方,且至少覆盖柔性线光源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自导光板的入光面射入的光,经过导光板内,从导光板的正面出光。本实用新型中的薄膜灯,将柔性线光源作为灯的光源,且该线光源通过直接将LED芯片固定在电路板上并覆盖封装层来形成,其尺寸大大减小,也进一步导致导光板的尺寸很小,这样所制得的薄膜灯的厚度可以做到很薄,大大提升了灯具的应用环境,且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薄膜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线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线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线光源的排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线光源的排布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散板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遮光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遮光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针对于现有技术中,LED灯具的尺寸过大,其应用环境受限,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灯,请参考图1,薄膜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光件3、导光板2以及扩散板4,薄膜灯还包括柔性线光源1;柔性线光源1为将至少两颗线性排列的倒装LED芯片12在柔性电路板11上直接电连接,并沿各LED芯片12的延伸方向,在LED芯片12上方直接覆盖连续的封装层 13所形成;薄膜灯的出光面包括边缘区域和边缘内区域,柔性线光源1设置于边缘内区域;导光板2的入光面位于柔性线光源1的柔性电路板11的上方,且至少覆盖柔性线光源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自导光板2的入光面射入的光,经过导光板2内,从导光板2的正面出光。
上述涉及薄膜灯的基本结构。其中,柔性线光源1作为该薄膜灯的初始光源,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柔性线光源1会相应的发出所要的光,具体的光类型,包括光的颜色、光的色温可以通过调整LED芯片12,或者是调整封装层 13来实现。柔性线光源1所代表的含义是,该光源整体上是呈线形,也就是条状的光源,而且光源其显示效果是连续线性的;该光源的形成方式为COB(Chip On Board Light,板上芯片)封装,也就是直接将LED芯片12本身,而非经过封装的LED灯珠,倒装于电路板11上,直接在电路板11上形成电连接,然后直接在各LED芯片12上,形成封装层13即完成该柔性线光源1的封装。对于 COB封装工艺下的灯条而言,其尺寸相对于表面贴装SMD工艺所形成的灯条尺寸会更加小,而且由于其封装层13贯通各个LED芯片12,其显示效果会直接呈现为连续线性发光条,光源的显示效果有着极好的整体性。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线光源1尺寸小,因此其采用的导光板2也会相应的减小尺寸。导光板2的作用,在于利用其高折射率的特点,将入光面的光,从其出光面出射。其中,导光板2的入光面通常是在侧面,而出光面则是在正面,导光板2可以将柔性线光源1中的线性光源,变成整个出光面均匀出光的面光源。由于导光板2的入光面是侧面,因此其尺寸只需要做到与入光的光源相当或者略大即可,保证能接收光源所发出的光,然后将光经过导光板2内部结构进行反射折射,最后从导光板2的正面出射。
为了导光板2能够正常导光,实现足够的出光量,导光板2的底部,也就是出光面的背面通常还设有反光件3。其中,反光件3的作用在于,将经过导光板2内部折射从而向导光板2底部出射的光,再反射到正面方向,并防止其背后漏光。这样可以降低将光源侧面入光变为正面出光所带来的光强损耗。反光件3仅仅需要起到反射和遮光的作用,其反射的方式可以是任意的,具体而言,反光件3包括镜面反射或者浅色面反射,也就是说,反光件3可以是镜面材料,或者是白色、黄色等浅色材料制成。
薄膜灯的出光面包括边缘区域和边缘内区域,边缘区域和边缘内区域将薄膜灯按照其平面延展区域分为了边缘内部,而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柔性线光源1则是设置于内部。
导光板2的侧面入光,其入光面至少设置于柔性线光源1的侧面;而柔性线光源1设置于薄膜灯的内部,且具有几乎180°的出光角度,按照出光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侧面和顶面,那么两个侧面上都应当设置相应的导光板2入光面来进行入光。对于柔性线光源1两侧的导光板2的入光面而言,可以是同一导光板2的入光面,也可以是不同导光板2的入光面;其中,相应的,导光板2 可以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当导光板2包括一个时,导光板2包括开槽或半开槽,导光板2临近开槽或半开槽的侧面至少分别设置于柔性线光源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作为导光板2的入光面,请参考图2或图3;当导光板2包括至少两个时,两个导光板2之间相邻的侧面分别设置于柔性线光源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作为导光板2的入光面。具体而言,如果设置于柔性线光源1两侧的导光板2是同一个导光板2,那么就是在导光板2的中部设置槽,而槽可以是贯穿导光板2上下表面的通槽,或者是从导光板2背面开设的盲槽,也就是半开槽,将柔性线光源1置于槽内,通过开缝相邻的导光板2的面进行入光。这种情况下,一个导光板2的入光面设置在导光板2自身的内部而非边缘;而如果设置于柔性线光源1两侧的导光板2侧面是不同导光板2的侧面,那么就是直接在柔性线光源1两侧各自设置独立的导光板2,各导光板2对于当前的柔性线光源1而言具有一个入光面,但是还可以通过其他柔性线光源1,再形成其他入光面。其他柔性线光源1可以通过并排的方式设置,或者是旋转对称等方式设置,请参考图4和图5。
请继续参考图2,当导光板2包括半开槽时,半开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柔性线光源1的封装层13位于半开槽内。柔性线光源1的封装层13的截面形状呈弧形,而如果将柔性线光源1放置于导光板2内的半开槽中时,为了更好的匹配度,导光板2中的半开槽也设置为弧形的截面,与柔性线光源1的封装层 13贴合。除此之外,的界面形状还可以是角形,方形等等。
扩散板4覆盖于导光板2的出光面,扩散板4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更加均匀的面光源,其形成可以是在扩散板4基材中加入化学颗粒,作为散射粒子,或者是将微粒子分散在树脂层之间,光线在经过扩散层时会不断的在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于此同时光线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的现象,造成了扩散的效果,提升了出射光的均匀度。
本实施例中的薄膜灯,将柔性线光源1作为灯的光源,且该线光源通过直接将LED芯片12固定在电路板11上并直接封装胶体形成,其尺寸大大减小,也进一步导致导光板2的尺寸很小,这样所制得的薄膜灯的厚度可以做到很薄,大大提升了灯具的应用环境,且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如实施例一种所示的薄膜灯,其中在LED芯片12的上方的扩散板4上,沿柔性线光源1的长度方向还可以设有遮光区,从LED芯片12顶部射出的光到遮光区被至少部分遮盖;
或,在LED芯片12的上方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扩散板4与LED芯片12之间的遮光件,从LED芯片12顶部射出的光到遮光件被至少部分遮盖;
或,当导光板2至少部分覆盖于LED芯片12的上方时,在LED芯片12 的上方的导光板2上,沿柔性线光源1的长度方向设有遮光区,从LED芯片12 顶部射出的光到遮光区被至少部分遮盖。导光板2的设置位置至少发成了在柔性线光源1的两侧,而柔性线光源1正面的出光则通过扩散板4本身,或者是扩散板4与柔性线光源1之间设置的遮光件5,或者是在导光板2上开设半开槽的情况下通过导光板2来调整。柔性线光源1正上方出射的光,如果没有合理的遮挡的话就会比较强烈,为了提升灯具显示效果的一体性,避免局部过亮,可以通过对正上方出射的光进行遮盖,该覆盖可以是部分遮盖,或者是全遮盖。部分遮盖就是允许正上方出射的光,最终可以部分的透过扩散板4出射,而全覆盖则表示正上方出射的光全部被遮挡,这种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扩散板4的光学特性,混合其他区域的光点亮。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柔性线光源1的长度方向设有遮光区包括设置于扩散板4下表面的反射面,通过反射面将从LED芯片12顶部射出的光中的至少部分反射至导光板2的入光面;
或,遮光件的下表面配置有反射面,通过反射面将从LED芯片12顶部射出的光中的至少部分反射至导光板2的入光面。请参考图7和图8,图7和图8 示出了遮光件5的形态示意,也就是可以通过反射面来实现遮光,反射面将光线从原本的方向反射到其他方向,比如说反射到导光板2的入光面,提升整体的显示效果。为了更好的反光效果,其反射面的设置形状可以是近似v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遮光条,遮光条设置于薄膜灯边缘处的导光板2 的侧面外侧。为了集中薄膜灯的出光效果,使得其能够均匀的从导光板2的正面出光,对于导光板2其他方向上的出光则可以进行遮盖,也就是薄膜灯边缘的导光板2的侧面,通过遮光条来进行遮挡。遮光条除了可以用于遮挡之外,还可以对光进行反射,进一步利用侧面的光提升从导光板2正面出光的强度。遮光条本身可以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围绕薄膜灯的边缘进行环绕,也可以与设置于导光板2背面的反光件3为一体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线光源1的形态为直线型。柔性线光源1的特点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弯折;而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线光源1的形态具体可以为直线型,也就是不进行弯折的设置在薄膜灯内,这样可以适配尽可能多的薄膜灯的形态,同一个薄膜灯可以设置多个平行设置的柔性线光源1,或者是旋转对称的柔性线光源1来达到均匀排布的效果,请参考图4和图5。
在一些实施例中,薄膜灯的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常用灯具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均可以实施,具体可以根据照明的效果、柔性线光源1的数量和形态以及导光板2的形状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板2的厚度大于等于柔性线光源1中的封装层13的厚度,且导光板2的厚度在2mm-5mm之间。由于柔性线光源1的尺寸很小,相应的导光板2的厚度也可以做到很小,只要能保证导光板2的侧面能正常入光即可;为了正常的入光,导光板2的厚度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柔性线光源1 中的封装层13的厚度,这样柔性线光源1的侧面出光可以全部入光到导光板2 中。而将导光板2设置为较薄,可以进一步降低所制得的薄膜灯的厚度,提升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薄膜灯上远离柔性线光源1的位置,沿薄膜灯的厚度方向透过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光件3、导光板2以及扩散板4,开设有若干个安装通孔。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薄膜灯的安装位置,可以是在墙壁、天花板、衣柜等等各种地方作为照明使用;而为了实现安装,可以在薄膜灯上,远离柔性线光源1的位置开设通孔,然后可以螺纹紧固件就可以通过安装通孔来实现薄膜灯在安装面上的安装。安装通孔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而安装通孔远离柔性线光源1设置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通孔对灯具显示效果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薄膜灯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和与第一连接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位于薄膜灯的背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磁吸、胶粘或魔术贴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安装面之间的固定连接实现薄膜灯在安装面上的固定连接。除了通过设置安装通孔来实现薄膜灯与安装面之间的固定连接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比如,薄膜灯的背部设置第一连接件,以及另外的与第一连接件配合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安装面上,可以是胶粘、螺纹紧固件等方式,然后再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固定连接,来实现整个薄膜灯在安装面上的固定连接。而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磁吸、胶粘或者是魔术贴等方式实现。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应用仅仅是本实施例所示例的几种应用,应当理解的是LED发光器件的应用并不限于上述示例的几种领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薄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光件、导光板以及扩散板,所述薄膜灯还包括柔性线光源;
所述柔性线光源为将至少两颗线性排列的倒装LED芯片在柔性电路板上直接电连接,并沿各所述LED芯片的延伸方向,在LED芯片上方直接覆盖连续的封装层所形成;
所述薄膜灯的出光面包括边缘区域和边缘内区域,所述柔性线光源设置于所述边缘内区域;
导光板的入光面位于所述柔性线光源的柔性电路板的上方,且至少覆盖所述柔性线光源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自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射入的光,经过导光板内,从所述导光板的正面出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ED芯片的上方的所述扩散板上,沿所述柔性线光源的长度方向设有遮光区,从所述LED芯片顶部射出的光到所述遮光区被至少部分遮盖;
或,在所述LED芯片的上方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扩散板与LED芯片之间的遮光件,从所述LED芯片顶部射出的光到所述遮光件被至少部分遮盖;
或,当所述导光板至少部分覆盖于所述LED芯片的上方时,在所述LED芯片的上方的所述导光板上,沿所述柔性线光源的长度方向设有遮光区,从所述LED芯片顶部射出的光到所述遮光区被至少部分遮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沿所述柔性线光源的长度方向设有遮光区包括设置于所述扩散板下表面的反射面,通过所述反射面将从所述LED芯片顶部射出的光中的至少部分反射至导光板的入光面;
或,所述遮光件的下表面配置有反射面,通过所述反射面将从所述LED芯片顶部射出的光中的至少部分反射至导光板的入光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当所述导光板包括一个时,所述导光板包括开槽或半开槽,所述导光板临近所述开槽或半开槽的侧面至少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线光源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作为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当所述导光板包括至少两个时,两个导光板之间相邻的侧面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线光源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作为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光板包括半开槽时,所述半开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柔性线光源的封装层位于所述半开槽内。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光源的形态为直线型。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灯的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大于等于柔性线光源中的胶体封装层的厚度,且所述导光板的厚度在2mm-5mm之间。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灯上远离所述柔性线光源的位置,沿所述薄膜灯的厚度方向透过依次层叠设置的所述反光件、导光板以及扩散板,开设有若干个安装通孔。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灯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薄膜灯的背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磁吸、胶粘或魔术贴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并通过安装面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实现所述薄膜灯在安装面上的固定连接。
CN201922272202.2U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薄膜灯 Active CN211083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2202.2U CN211083708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薄膜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2202.2U CN211083708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薄膜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83708U true CN211083708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46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2202.2U Active CN211083708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薄膜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83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03133B1 (ko) 엘이디 조명 장치
US10133121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and lighting apparatus
JP5403775B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WO2018176909A1 (zh) 发光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5764857U (zh) 光电模组及应用所述光电模组的led灯具
JP2001093320A (ja) 面状光源ユニット
JP6220765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JP2012256529A (ja) 照明装置
CN215526298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1989005524A1 (en) Planar led illuminant
CN211083708U (zh) 一种薄膜灯
US20200141555A1 (en) Lighting device
CN211502361U (zh) 一种led灯具
CN211232480U (zh) 一种led发光装置
CN116088225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KR20180039787A (ko) 렌즈 일체형 발광 모듈
JP2013182854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US9435931B2 (en) LED lighting apparatus
JP5968724B2 (ja) 照明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照明装置
JP2004288866A (ja) Ledランプ
JP2009245668A (ja) 発光装置、線状光源及び面状ライトユニット並びに表示装置
WO2019179426A1 (zh) 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KR20210014344A (ko) 조명광고장치용 led 모듈
US20150043197A1 (en) Planar lighting device using light emitting diodes
JP2015207345A (ja) 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8

Address after: 523899 No. 3, sifangyuan 4th Road,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HAOLIN OPTICAL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c-1, digital China building, 26 Honghu West Road,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HUIKU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