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8271U - 一种工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作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8271U
CN211058271U CN201921523006.1U CN201921523006U CN211058271U CN 211058271 U CN211058271 U CN 211058271U CN 201921523006 U CN201921523006 U CN 201921523006U CN 211058271 U CN211058271 U CN 211058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body
pull rod
bottom grid
telescopic pipe
work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30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奎
李乐
梁宏强
纪建波
樊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Xiangyuan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Xiangyuan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Xiangyuan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Xiangyuan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230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8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8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8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平台,包括水平且悬空设置的底部格栅,所述底部格栅上铺设有钢丝网,所述底部格栅一端通过多个固定连接件一与建筑本体的底层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格栅远离建筑本体的一端与建筑本体的顶层之间设置有两个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底部格栅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所述底部格栅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的一侧与建筑本体的顶层之间竖直固定设置有两个推杆,位于同侧的所述底部格栅、拉杆和推杆围成直角三角形,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加安全可靠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工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安装辅助平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工作平台用于建筑物玻璃幕墙的安装,将玻璃幕墙吊装到所需要的高度后,安装人员需要将玻璃幕墙安装到建筑物对应的地方,此时,需要为安装人员提供一个工作平台供操作人员在操作平台上进行安装操作将幕墙玻璃安装到建筑物本体上,通常工作平台对应建筑物安装在建筑物的某一层。
授权公告号为CN2071221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幕墙脚手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四个定滑轮,且同一侧的两个定滑轮为一组,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一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均安装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固定有放置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有绕线器,所述绕线器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经过一组定滑轮并固定在放置板的上端,所述底座的上端一侧设有辅助固定装置。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绕线器旋转将拉伸缠绕至收线器上,拉伸将拉动放置板背离支撑板向上运动,此过程中,滑槽与滑块实现对放置板的导向,四个定滑轮实现对拉绳的转向和导向,这样将操作人员与物料升高到所需的位置,实现了对物料和人员的自动提升,提高了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过绕线器、辅助固定装置、拉绳以及放置板的结合实现了对物料和安装人员的自动提升,提高了效率,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放置板的重力仅由拉绳进行客服,对位于放置板上的安装人员以及物料都不安全,使得该装置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工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工作平台,包括水平且悬空设置的底部格栅,所述底部格栅上铺设有钢丝网,所述底部格栅一端通过多个固定连接件一与建筑本体的底层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格栅远离建筑本体的一端与建筑本体的顶层之间设置有两个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底部格栅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所述底部格栅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的一侧与建筑本体的顶层之间竖直固定设置有两个推杆,位于同侧的所述底部格栅、拉杆和推杆围成直角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连接件一将底部格栅的任一端固定设置在建筑本体的底层上,对底部格栅进行固定,且使底部格栅悬于空中;拉杆将底部格栅远离建筑本体的一端与建筑本体的顶层连接,对底部格栅远离建筑本体的一端产生拉力,由于底部格栅远离建筑本体,因此底部格栅远离建筑本体一端将受最大的弯矩,在底部格栅承受安装人员与物料的重量时,拉杆可减小底部格栅因弯矩而发生的变形,将推杆竖直设置在建筑本体顶层与底部格栅之间,在底部格栅受到安装人员与物料的重力而具有倾翻的趋势时,推杆对底部格栅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一侧施加压力,推杆对底部格栅的压力和拉杆对底部格栅的拉力所产生的弯矩将平衡底部格栅因安装人员和物料的重力而产生的弯矩使底部格栅受力平衡,且底部格栅、拉杆和推杆围成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稳定性使该工作平台的机构更加稳定,这样使得该工作平台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呈“几”字型的固定件、设置在固定件上的加强筋和设置在建筑本体底层内的膨胀螺钉,所述固定件上对应所述膨胀螺钉设置有腰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膨胀螺钉先打入建筑本体内,然后将底部格栅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的一侧对正膨胀螺钉放置,然后将固定件罩设在底部格栅的隔板上,并将固定件与膨胀螺钉固定连接,这样完成了底部格栅与建筑本体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部格栅除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一侧的边缘,其余三侧边缘均固定设置有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护栏将底部格栅除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一侧的其余三侧围起来,对处于底部格栅上的操作人员和物料进行保护,这样减小了安装人员与物料跌落的概率,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杆与建筑本体顶层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件二,所述拉杆与底部格栅之间设置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与所述底部格栅固定连接,所述铰接件与所述拉杆远离建筑本体的一端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杆的安装时,先将拉杆接近底部格栅的一端通过铰接件与底部格栅进行铰接,然后调节拉杆与底部格栅之间的角度,再将拉杆远离底部格栅一端通过固定连接件二与建筑本体进行固定连接,若拉杆两端分别与底部格栅和建筑本体固定连接,其一端的固定连接若存在误差,另一端的位置将不能对正其所要连接的位置且难以调节,这样方便了拉杆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件包括对称固定设置在底部格栅上的两个铰接板和设置在拉杆接近底部格栅一端的拉环,两个所述铰接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拉环处于所述空隙内,所述铰接板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拉杆接近底部格栅一端设置的拉环放入两个铰接板所形成的空隙之间,然后使用螺栓贯穿两个铰接板并穿过拉环,对连杆与底部格栅之间完成铰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连接件二包括固定设置在建筑本体上的底板和相对设置在底板上的焊接板,所述焊接板之间留有空腔,所述拉杆远离所述底部格栅的一端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拉杆抵接两个所述焊接板的相对侧,并与所述焊接板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底板固定设置在建筑本体的顶层,然后将拉杆远离底部格栅的一端放置在两个焊接板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内,并将拉杆远离底部格栅的一端与焊接板焊接,完成底部格栅与建筑本体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包括第一伸缩管和套接在第一伸缩管内的第二伸缩管,所述第一伸缩管与底部格栅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管与建筑本体的顶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管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伸缩管沿其轴向对应第一通孔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任一第一通孔与任一第二通孔对正且两者同时穿设有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适应不同高度的楼层将推杆设置为可伸缩的形式,先将第一伸缩管与底部格栅固定连接,然后使第二伸缩管沿第一伸缩管滑出,并将第二伸缩管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最后使用螺栓同时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完成对推杆长度的固定,这样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部格栅上设置有多个升降吊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工作平台的位置需要进行更换,在一层的幕墙玻璃安装完成后需要将其移动到另一层并进行安装,此时,吊机可通过升降吊耳移动该工作平台,这样提高了该工作平台移动时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推杆对底部格栅的压力和拉杆对底部格栅的拉力所产生的弯矩将平衡底部格栅因安装人员和物料的重力而产生的弯矩使底部格栅受力平衡,且底部格栅、拉杆和推杆围成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稳定性使该工作平台的机构更加稳定,这样使得该工作平台安全可靠;
2.护栏对处于底部格栅上的操作人员和物料进行保护,这样减小了安装人员与物料跌落的概率,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3.吊机可通过升降吊耳移动该工作平台,这样提高了该工作平台移动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部格栅;12、拉杆;13、推杆;131、第一伸缩管;1311、第一通孔;132、第二伸缩管;1321、第二通孔;133、第一螺栓;14、护栏;15、升降吊耳;2、固定连接件一;21、固定件;211、腰形孔;22、膨胀螺钉;3、固定连接件二;31、底板;32、焊接板;4、铰接件;41、铰接板;411、空隙;412、第二螺栓;42、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工作平台,包括一端通过多个固定连接件一2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的底部格栅1和设置在底部格栅1上的护栏14,底部格栅1水平且悬空设置,且底部格栅1上设置有钢丝网和升降吊耳15,护栏14设置在底部格栅1除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一侧的其余三侧边缘处;本实施例中,升降吊耳15关于底部格栅1中心对称设置有四个。
参照图1与图4,固定连接件一2包括呈“几”字型的固定件21和设置在建筑本体底层内的膨胀螺钉22,固定件21上对应膨胀螺钉22设置有腰形孔211。
参照图1,底部格栅1远离建筑本体的一端与建筑本体的顶层之间设置有两个拉杆12,拉杆12与底部格栅1之间的夹角呈锐角,底部格栅1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的一侧与建筑本体的顶层之间竖直固定设置有两个推杆13,位于同侧的底部格栅1、拉杆12和推杆13围成直角三角形;本实施例中,推杆13除与格栅和拉杆12围成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还额外设置有两个,同侧的推杆13围成矩形,且同侧推杆1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参照图1,推杆13包括第一伸缩管131和套接在第一伸缩管131内的第二伸缩管132,第一伸缩管131与底部格栅1固定连接,第二伸缩管132与建筑本体的顶层固定连接,第一伸缩管131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311,第二伸缩管132沿其轴向对应第一通孔1311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1321,任一第一通孔1311与任一第二通孔1321对正且两者同时穿设有第一螺栓133;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311与第二通孔1321均设置有四个。
参照图1与图2,拉杆12与建筑本体顶层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件二3,拉杆12与底部格栅1之间设置有铰接件4,铰接件4与底部格栅1固定连接,铰接件4与拉杆12远离建筑本体的一端铰接。
参照图1与图2,固定连接件二3包括固定设置在建筑本体上的底板31和相对设置在底板31上的焊接板32,拉杆12远离底部格栅1的一端位于空腔内,拉杆12抵接两个焊接板32的相对侧,并与焊接板32焊接;本实施例中,铰接板41与焊接板3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
参照图1与图3,铰接件4包括对称固定设置在底部格栅1上的两个铰接板41和设置在拉杆12接近底部格栅1一端的拉环42,两个铰接板41之间留有放置拉环42的空隙411,铰接板41上设置有第二螺栓412,第二螺栓412穿过拉环4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底部格栅1安装到建筑本体上时,将膨胀螺钉22先打入建筑本体内,然后将底部格栅1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的一侧对正膨胀螺钉22放置,然后将固定件21罩设在底部格栅1的隔板上,并将固定件21与膨胀螺钉22固定连接,这样完成了底部格栅1与建筑本体的固定连接;拉杆12安装时,将拉杆12接近底部格栅1一端设置的拉环42放入两个铰接板41所形成的空隙411之间,然后使用第二螺栓412贯穿两个铰接板41并穿过拉环42,对连杆与底部格栅1之间完成铰接,固定连接件二3与拉杆12连接时,将底板31固定设置在建筑本体的顶层,然后将拉杆12远离底部格栅1的一端放置在两个焊接板32之间,并将拉杆12远离底部格栅1的一端与焊接板32焊接,完成底部格栅1与建筑本体的固定连接;推杆13安装时,先将第一伸缩管131与底部格栅1固定连接,然后使第二伸缩管132沿第一伸缩管131滑出,并将第二伸缩管132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最后使用第一螺栓133同时穿过第一通孔1311与第二通孔1321完成对推杆13长度的固定;底部格栅1上铺设有铁丝网,且其除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一侧的边缘,其余三侧边缘均固定设置有护栏14,减小安装人员和物料掉落的概率,且设置有供吊机吊装的升降吊耳1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且悬空设置的底部格栅(1),所述底部格栅(1)上铺设有钢丝网,所述底部格栅(1)一端通过多个固定连接件一(2)与建筑本体的底层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格栅(1)远离建筑本体的一端与建筑本体的顶层之间设置有两个拉杆(12),所述拉杆(12)与所述底部格栅(1)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所述底部格栅(1)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的一侧与建筑本体的顶层之间竖直固定设置有两个推杆(13),位于同侧的所述底部格栅(1)、拉杆(12)和推杆(13)围成直角三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件一(2)包括呈“几”字型的固定件(21)和设置在建筑本体底层内的膨胀螺钉(22),所述固定件(21)上对应所述膨胀螺钉(22)设置有腰形孔(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格栅(1)除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一侧的边缘,其余三侧边缘均固定设置有护栏(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2)与建筑本体顶层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件二(3),所述拉杆(12)与底部格栅(1)之间设置有铰接件(4),所述铰接件(4)与所述底部格栅(1)固定连接,所述铰接件(4)与所述拉杆(12)远离建筑本体的一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4)包括对称固定设置在底部格栅(1)上的两个铰接板(41)和设置在拉杆(12)接近底部格栅(1)一端的拉环(42),两个所述铰接板(41)之间留有空隙(411),所述拉环(42)处于所述空隙(411)内,所述铰接板(41)上设置有第一螺栓(133),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拉环(4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件二(3)包括固定设置在建筑本体上的底板(31)和相对设置在底板(31)上的焊接板(32),所述焊接板(32)之间留有空腔,所述拉杆(12)远离所述底部格栅(1)的一端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拉杆(12)抵接两个所述焊接板(32)的相对侧,并与所述焊接板(32)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3)包括第一伸缩管(131)和套接在第一伸缩管(131)内的第二伸缩管(132),所述第一伸缩管(131)与底部格栅(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管(132)与建筑本体的顶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管(131)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311),所述第二伸缩管(132)沿其轴向对应第一通孔(1311)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1321),任一第一通孔(1311)与任一第二通孔(1321)对正且两者同时穿设有第二螺栓(4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格栅(1)上设置有多个升降吊耳(15)。
CN201921523006.1U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工作平台 Active CN211058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3006.1U CN211058271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工作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3006.1U CN211058271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工作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8271U true CN211058271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90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3006.1U Active CN211058271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工作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82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0941A (zh) * 2020-08-19 2020-11-10 郑州大学 房屋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0941A (zh) * 2020-08-19 2020-11-10 郑州大学 房屋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58271U (zh) 一种工作平台
CN111021744A (zh) 幕墙安装系统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CN217028004U (zh) 超高层建筑幕墙施工环形吊篮悬挂装置
CN214575586U (zh) 一种建筑搭建用支撑装置
CN210152203U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安装操作平台
JP2019090253A (ja) スライド式飛散防止装置
CN203959697U (zh) 吊装平台桁架的平衡梁
CN104030176A (zh) 吊装平台桁架的平衡梁及其吊装方法
CN212897493U (zh)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液压爬升防护屏
CN212101804U (zh) 一种防坠器拆卸架
CN211447725U (zh) 房建工程用可变式吊篮
CN211974386U (zh) 幕墙安装系统
CN210029781U (zh) 吊装用防晃装置
CN209353864U (zh) 一种220kV高压设备区定点安全围栏杆
CN211287362U (zh) 一种新型电梯井防护门
CN206245712U (zh) 一种爬升脚手架的顶部防护棚结构
CN219164025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动力柜安装结构
CN105155832A (zh) 一种吊篮设备及其移动方法
CN215281675U (zh) 一种用于幕墙板再加工的固定支架
CN215595449U (zh) 可调式输煤栈桥施工挂梯
CN211366635U (zh) 一种建筑房建施工电梯井道防护结构
CN220978760U (zh) 一种电梯井架施工平台
CN205000623U (zh) 集成式智能升降防护屏
CN217482344U (zh) 一种吊装平台
CN217051420U (zh) 一种消防通风管道施工用提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