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7817U - 用于加固边坡的支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加固边坡的支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7817U
CN211057817U CN201921263937.2U CN201921263937U CN211057817U CN 211057817 U CN211057817 U CN 211057817U CN 201921263937 U CN201921263937 U CN 201921263937U CN 211057817 U CN211057817 U CN 211057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slope
slope
facing wall
liquid
seal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39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传宝
詹学启
王欢
薛峰
王卫国
徐彩风
周根郯
王凯强
李东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639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7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7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7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加固边坡的支护装置,该支护装置包括:护面墙,贴附于边坡。锚杆,一部分设置在边坡内,另一部分伸出边坡并与护面墙固定连接。密封元件,设置在护面墙的顶部和边坡的顶部,用于封闭护面墙的顶部和边坡的顶部之间的缝隙。密封元件能够防止雨水等液体进入护面墙和边坡之间,进而防止液体沿边坡表面流动对边坡造成冲蚀,从而达到提高边坡稳定性之目的。

Description

用于加固边坡的支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加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固边坡的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山区铁路、公路工程中的边坡极为常见,为了边坡及其周边环境安全,需要对边坡进行支护。相关支护装置通过锚杆连接护面墙和边坡,通过锚杆承受边坡土体或岩体施加的主动土压力,确保边坡稳定,通过护面墙防止边坡被风沙或雨水侵蚀。但支护装置在面对雨水冲蚀时,防护能力较差,雨水渗入边坡形成沟槽从而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加固边坡的支护装置,以解决如何提升边坡保护稳定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加固边坡的支护装置,该支护装置包括:
护面墙,贴附于所述边坡;锚杆,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边坡内,另一部分伸出边坡并与所述护面墙固定连接;密封元件,设置在所述护面墙的顶部和所述边坡的顶部,用于封闭所述护面墙的顶部和所述边坡的顶部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元件覆盖所述边坡的顶部及所述护面墙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元件填充所述护面墙的顶部和所述边坡的顶部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挡流元件,设置在所述护面墙与所述边坡之间并位于所述密封元件的下方,以阻挡液体在所述护面墙和所述边坡之间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挡流元件有多个,各个所述挡流元件沿所述边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边坡设置有集流槽,以容纳进入所述护面墙和所述边坡之间的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集流槽有多个,各个所述集流槽沿所述边坡的延伸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护面墙设置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与所述集流槽连接,以排出所述集流槽中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护装置包括护面墙和密封元件,密封元件设置在所述护面墙的顶部和所述边坡的顶部,用于封闭所述护面墙的顶部和所述边坡的顶部之间的缝隙。通过上述设置,密封元件能够防止雨水等液体进入护面墙和边坡之间,进而防止液体沿边坡表面流动对边坡造成冲蚀,从而达到提高边坡稳定性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护装置与边坡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护装置与边坡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护装置与边坡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护装置中护面墙、边坡、密封元件和容纳槽封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护装置与边坡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护装置与边坡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护面墙,11-第一护面墙,12-第二护面墙,2-锚杆,21-第一锚杆,22-第二锚杆,3-密封元件,31-第一密封元件,32-第二密封元件,4-边坡,41-第一级边坡,42-第二级边坡,43-边坡平台,5-容纳槽封盖,6-挡流元件,7-沟槽,8-集流槽,9-泄水孔,91-侧沟平台,10-反滤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具体实施例中,支护装置可以用于加固各种形式的边坡,例如可以用于加固人工边坡,可以用于加固土质边坡,也可以用于加固岩质边坡。
如图1所示,该支护装置包括:护面墙1、锚杆2和密封元件3。
护面墙1贴附于边坡4,锚杆2一部分设置于边坡4,另一部分伸出边坡4的表面并与护面墙1固定连接。具体的,边坡4为由土质或岩质物质形成的斜坡实体结构。护面墙1贴在边坡4的表面上并覆盖整个表面,以形成护面墙1粘贴和附着在边坡4上的效果以保护边坡;锚杆2的一部分设置在边坡内,另一部分从边坡4表面伸出并插入护面墙1内与护面墙1固定连接。护面墙1的材质可采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
密封元件3设置在护面墙1和边坡4的顶部,用于封闭护面墙1的顶部和边坡4的顶部之间的缝隙。护面墙1与边坡4表面之间是贴附的关系,但是在护面墙1和边坡4的顶部,二者之间的交界面难免具有缝隙,通过密封元件3的使用,防止雨水等液体由该缝隙流入护面墙1和边坡4之间,进而避免水流等液体冲蚀边坡,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危害。
密封元件3材质一般采用强耐久性防渗混凝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支护装置用于加固的边坡4为多级人工卸载边坡,多级人工边坡包括多个子边坡,并在相邻的子边坡之间设置边坡平台,通过边坡平台分级承载边坡平台上方的土体的载荷,进一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例如,如图2所示,边坡4为二级人工卸载边坡,包括第一级边坡41、第二级边坡42和边坡平台43,第一级边坡41位于第二级边坡42上方,边坡平台43连接第一级边坡41和第二级边坡42。
在一些实施例中,护面墙1包括第一护面墙11和第二护面墙12,第一护面墙11贴附于第一级边坡41,第二护面墙12贴附于第二级边坡42。第一锚杆21设置在第一级边坡41内并与第一护面墙11固定连接,第二锚杆22设置在第二级边坡42内并与第二护面墙12固定连接。
第一密封元件31设置在第一护面墙11的顶部和第一级边坡41的顶部,用于封闭第一护面墙11和第一级边坡41的顶部之间的缝隙,第二密封元件32设置在第二护面墙12的顶部和第二级边坡42的顶部,用于封闭第二护面墙12和第二级边坡42之间的缝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边坡平台43上设置有护面墙,以保护边坡平台43,避免边坡平台43受到风沙或雨水的腐蚀,进一步提高边坡4的稳定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边坡平台43上设置有绿色植物对边坡平台进行绿色防护,通过绿色植物的根系稳固边坡平台43的土体,避免边坡平台43水土流失,进一步提高边坡4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密封元件3覆盖边坡4的顶部及护面墙1的顶部。密封元件3直接覆盖在边坡4的顶部及护面墙1的顶部,无需对边坡4和护面墙1进行任何加工,该支护装置的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密封元件3填充护面墙1的顶部和边坡4的顶部之间的缝隙。具体的,在护面墙1的顶部和边坡4的顶部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容纳槽,密封元件3位于该容纳槽中。密封元件3与该容纳槽过盈配合,以填充护面墙1的顶部和边坡4的顶部之间的缝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设置在边坡4的顶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设置在护面墙1的顶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的一部分设置在边坡4的顶部,容纳槽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护面墙1的顶部,两个部分的共同形成用于容纳密封元件3的容纳空间。
密封元件3位于护面墙1和边坡4之间,在护面墙1的重力的作用下,密封元件3被压在护面墙1和边坡4之间,进一步加强密封元件3与容纳槽之间的贴合程度,进一步加强密封元件3封闭护面墙1的顶部和边坡4的顶部之间的缝隙的能力,进而防止雨水等液体由该缝隙流入护面墙1和边坡4之间,进而避免水流等液体冲蚀边坡,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危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支护装置还包括容纳槽封盖5,容纳槽封盖5设置于容纳槽上方并覆盖容纳槽,以保护容纳槽内的密封元件3,延长密封元件3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容纳槽封盖5保护密封元件3不受风沙的磨损,降低了对密封元件3的材料的耐磨性能的要求,降低了密封元件3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该支护装置还包括挡流元件6。挡流元件6设置在护面墙1与边坡4之间交界面并位于密封元件3的下方,以阻挡液体在护面墙1和边坡4之间流动。具体的,交界面可以是边坡4侧边的表面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下方是指由边坡4的坡顶指向边坡4的坡底的方向。
具体的,在边坡4的表面设置有挡流元件容纳槽,挡流元件6位于挡流元件容纳槽中。挡流元件6的高度不大于挡流元件容纳槽的深度,以避免由于挡流元件6与护面墙1之间发生干涉导致护面墙1无法牢固贴附于边坡4。
需要说明的是,当密封元件3失去封闭护面墙1的顶部和边坡4的顶部之间的缝隙的能力时,雨水等液体会从该缝隙流入护面墙1和边坡4之间,并沿着边坡4的表面流动。随着雨水等液体沿着边坡4的表面流动,冲蚀边坡4的表面,在边坡4的表面形成危害边坡稳定性的沟槽,且该沟槽的宽度和长度均会随着液体沿边坡4的表面的流动而不断增大。挡流元件6能够阻挡流入护面墙1和边坡4之间的液体继续沿着边坡4的表面流动,进而阻止沟槽的宽度和长度继续增大,在密封元件3失效的情况下保证边坡4的稳定性,其中,沟槽的长度是指沿着边坡4的坡顶指向坡底的方向上的尺寸,沟槽的宽度是指垂直于边坡4的坡顶指向坡底的方向上的尺寸。
例如,如图5所示,密封元件3由于磨损失去封闭护面墙1的顶部和边坡4的顶部之间的缝隙的能力,雨水由该缝隙流入边坡4和护面墙1之间,并沿着边坡4的表面流动。随着雨水的流动,在边坡4的表面形成沟槽7,当雨水流动到挡流元件6所在的位置处时,挡流元件6阻挡雨水沿着边坡4的表面继续流动,防止沟槽7的宽度和长度继续增大。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挡流元件6有多个,各个挡流元件6沿边坡4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当位于上方的挡流元件6失去阻挡液体沿着边坡4的表面流动的能力时,位于下方的挡流元件6能够阻挡液体沿着边坡4的表面继续流动,进而防止沟槽7的宽度和长度继续增大,提高了边坡4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沿着边坡4的顶部向底部的方向,相邻的挡流元件6的间距递增。即:越靠近边坡4的底部,相邻的挡流元件6之间的距离越大。
需要说明的是,液体冲蚀边坡4的表面是指,随着液体沿着边坡4的表面的流动,边坡4表面的部分土体被该液体剥离并与液体一同沿着边坡4的表面流动,进而在边坡4的表面形成沟槽。液体沿边坡4的表面流动时,液体的流速越快,该液体对边坡4的表面的冲蚀能力越强,而液体的流速与该液体的粘度呈正相关关系。
在边坡4的顶部,液体中不含边坡4的土体,液体的粘度低,液体的流速快,在边坡4的顶部该液体对边坡4的表面的冲蚀能力强;随着该液体沿着边坡4的表面流动,液体不断剥离边坡4的表面的部分土体,随着土体不断进入该体液中,该液体的粘度逐渐增大,液体的流速逐渐减小,该液体对边坡4的表面的冲蚀能力逐渐减弱。因此,随着液体由坡顶向坡底流动,液体对边坡4的表面的冲蚀能力逐渐减弱。
基于液体沿着边坡4的表面,由坡顶流向坡底时,该液体对边坡4的表面的冲蚀能力逐渐减弱的原理,在更容易形成沟槽的边坡4的坡顶设置数量较多的挡流元件6,在边坡4的坡底设置数量较少的挡流元件6,对边坡4的坡顶进行重点防护,着重防止在边坡4的顶面形成危害边坡4的稳定性的沟槽,在不提高支护装置的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边坡4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边坡4表面设置有集流槽8,以容纳进入护面墙1和边坡4之间的液体。具体的,液体由远离边坡4的位置渗入边坡4的土体中,并渗入护面墙1和边坡4之间。渗入护面墙1和边坡4之间的液体沿边坡4的表面流动,对边坡4产生冲蚀,集流槽8可以容纳沿着边坡4的表面流动的液体,阻止液体沿边坡4的表面继续流动,防止液体冲蚀边坡4,在边坡4的表面形成危害边坡4的稳定性的沟槽,进而提高边坡4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集流槽8有多个,各个集流槽8沿边坡4的延伸方向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单个集流槽8的尺寸不能过大,以防止集流槽8对边坡4的稳定性造成危害,单个集流槽8能够容纳液体的容积有限,当流入边坡4和护面墙1之间的液体的体积大于单个集流槽8的容积时,集流槽8仅能阻止部分的液体沿边坡4的表面流动,该液体在将集流槽8填满后,剩余的液体会沿着边坡4的表面继续流动,冲蚀边坡4的表面,并在边坡4的表面形成危害边坡4的稳定性的沟槽。
通过设置多个集流槽8,能够在不影响边坡4的稳定性的前提下,使集流槽8能够容纳更大体积的液体,提高集流槽8阻止液体沿着边坡4的表面流动的能力,进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沿边坡4的顶部向底部的方向,相邻的集流槽8的等间距设置。
可选的,沿边坡4的顶部向底部的方向,相邻的集流槽8的间距递减。沿边坡4的坡顶向坡底的方向,由远离边坡4的位置渗入边坡4的土体中的液体的量逐渐增多,在边坡4的坡底设置较多的集流槽8,在边坡4的坡顶设置较少的集流槽8,对边坡4的坡底进行重点防护,在不提高支护装置的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边坡4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护面墙1设置有泄水孔9,泄水孔9与集流槽8连接,以排出集流槽8中的液体。
通过设置泄水孔9将集流槽8中容纳的液体引导至护面墙1的外表面,并使液体沿着护面墙1的外表面流向坡底,将集流槽8中容纳的液体排出,提高了集流槽8能够容纳液体的体积,进而提高集流槽8能够阻止液体沿边坡4的表面流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集流槽8中设置有反滤元件10。反滤元件10与泄水孔9的一端接触,集流槽8中的液体流过反滤元件10后,流入泄水孔9中,并通过泄水孔9从集流槽8中排出。具体的,每一个泄水孔9的方向可以设置为:从对应的集流槽8向护面墙1的外表面方向,泄水孔9向下倾斜,以利于水的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液体流过反滤元件10时,反滤元件10仅允许液体和液体中的小颗粒通过,而阻止液体中的大颗粒通过,反滤元件10能够防止边坡4的土体随液体,由泄水孔9排出边坡4外,避免边坡4的稳定性由于水土流失而降低,进一步增强边坡4的稳定性。同时,反滤元件10还能够防止液体中的大颗粒堵塞泄水孔9,导致液体无法从泄水孔9中顺利排出。反滤元件10材质一般采用砂砾石,并满充填于集流槽8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泄水孔9中设置有防水材料,例如在泄水孔9内设置聚氯乙烯管,防止液体冲蚀或腐蚀泄水孔9的内壁,避免护面墙1的结构强度由于泄水孔9被冲蚀或被腐蚀而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边坡4的坡底设置有侧沟平台91,边坡4表面的液体和边坡4内部的液体由泄水孔9排出,并沿着护面墙1的表面流至边坡4的坡底后,侧沟平台91,侧沟平台91可以将液体引导至远离边坡4的位置,例如,将液体引导至远离边坡4的地下排水系统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护面墙1的表面设置有伸缩缝,使护面墙1在温度变化时能够在伸缩缝处发生形变,以释放由于温度变化在护面墙1内产生的内应力,防止护面墙1在该内应力的作用下开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护面墙1的外表面设置有截流沟,该截流沟由边坡4的坡顶延伸向坡底,以将边坡4的坡顶处的液体引流至坡底,防止雨水等液体在坡顶处形成积水,对边坡4的稳定性造成危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护面墙1的外表面设置有维护梯,以便于维护人员对护面墙1进行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利用支护装置加固边坡的方法,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该方法,以下以利用支护装置加固二级人工卸载边坡的方法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该加固边坡的方法包括:
首先,按照设计要求自上而下进行坡面开挖,首先将自然边坡开挖形成设计要求的人工一级边坡。第一级边坡的斜率与第一护面墙的坡率一致。
然后,分别在第一级边坡预设位置处设置锚孔,并将锚杆插入锚孔中。锚孔的密度和锚孔的深度与边坡的土质或岩质的疏松程度相关,边坡的土质或岩质越疏松,锚孔的密度越大,锚孔的深度越深。
将锚杆插入锚孔中后,清刷第一级边坡上松动石块。若在开挖时存在局部超挖或凹陷处,则应该在局部超挖和凹陷处加工为台阶,并在该局部超挖和凹陷处以护面墙相同的材料进行填充,以使第一级边坡的坡面满足平面度要求。
在第一级边坡的坡面满足平面度要求后,在第一级边坡的坡面上采用模筑法浇筑混凝土。
或者,
在第一级边坡的坡面满足平面度要求后,于第一级坡面的坡面上砌筑浆砌片石。
而后按上述步骤开展第二级边坡施工。
最后,利用密封元件封闭护面墙的顶部和边坡顶部之间的缝隙,以防止雨水等液体由该缝隙流入护面墙和边坡之间。
同时,在侧沟平台和边坡平台上种植攀爬类植物对边坡进行绿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加固边坡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装置包括:
护面墙,贴附于所述边坡;
锚杆,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边坡内,另一部分伸出边坡并与所述护面墙固定连接;
密封元件,设置在所述护面墙的顶部和所述边坡的顶部,用于封闭所述护面墙的顶部和所述边坡的顶部之间的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覆盖所述边坡的顶部及所述护面墙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填充所述护面墙的顶部和所述边坡的顶部之间的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
挡流元件,设置在所述护面墙与所述边坡之间并位于所述密封元件的下方,以阻挡液体在所述护面墙和所述边坡之间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元件有多个,各个所述挡流元件沿所述边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设置有集流槽,以容纳进入所述护面墙和所述边坡之间的液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槽有多个,各个所述集流槽沿所述边坡的延伸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面墙设置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与所述集流槽连接,以排出所述集流槽中的液体。
CN201921263937.2U 2019-08-06 2019-08-06 用于加固边坡的支护装置 Active CN211057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3937.2U CN211057817U (zh) 2019-08-06 2019-08-06 用于加固边坡的支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3937.2U CN211057817U (zh) 2019-08-06 2019-08-06 用于加固边坡的支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7817U true CN211057817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90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3937.2U Active CN211057817U (zh) 2019-08-06 2019-08-06 用于加固边坡的支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7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27513U (zh) 一种自适应边坡排水防渗结构
CN111455737A (zh) 一种涉水铁路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294186U (zh) 一种涉水铁路路基结构
CN203603127U (zh) 一种渠道地下水逆止阀式排水系统
CN211057817U (zh) 用于加固边坡的支护装置
CN218148458U (zh) 一种裂隙发育岩层深水深基坑降排水系统
CN208266829U (zh) 一种冲沟型渣场底部泉水的导排装置
CN216809747U (zh) 堰塞体柔性网块防护结构
CN215052663U (zh) 一种河道边坡防护结构
CN211815970U (zh) 一种防止沟头溯源侵蚀的水土保持防护装置
CN212052857U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扶壁式挡墙结构
CN209989781U (zh) 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KR101262093B1 (ko) 정부도로 및 중개수로를 이용한 월류 파괴 방지형 필댐
CN210194804U (zh) 弃渣场的排水系统
CN112878456A (zh) 一种闭库尾矿库防洪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KR100776621B1 (ko) 토석류에 의한 재해방지용 말뚝 구조물
CN211815973U (zh) 无坝取水进水渠防淤结构
CN215367393U (zh) 带有排水功能的土木工程施工挡土墙
CN214460590U (zh) 一种填心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CN211200318U (zh) 水库溢洪道陡槽结构
KR101262094B1 (ko) 부분 피복사면 및 사면수로를 이용한 월류 파괴 방지형 필댐
CN214143997U (zh) 一种尾矿库排洪设施的封堵、疏排结构
CN220166553U (zh) 一种山区半挖半填的路基结构
CN21125685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墙
TW201016930A (en) Regulation method for river with the function of protecting bridge pier and dike, and with the function of forming sand and stone collecting specific are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