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0591U - 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50591U CN211050591U CN201920810649.8U CN201920810649U CN211050591U CN 211050591 U CN211050591 U CN 211050591U CN 201920810649 U CN201920810649 U CN 201920810649U CN 211050591 U CN211050591 U CN 2110505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heal catheter
- air bag
- inflatable
- endotracheal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管导管携带器、延长导丝、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组织撑开器和口腔开口固定器;本实用新型在临床应用方面能够取代“喉镜”的使用;能够绕到会厌后方通过显示屏清晰地看到声门,然后再通过控制起降结构准确地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前端连接的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导管能够防止返流误吸等危害情况发生;不但能够减少由于反复气管插管会对声带及会厌组织造成的损伤,还能够降低因为长时间气管插管可能造成的乏氧、返流误吸等危害患者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方便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操作,降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组织损伤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内插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内插管是指将特定的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到人或病人的气管或支气管内。插入气管导管是保证麻醉病人呼吸道通畅和气体交换,对其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的必要操作技术,也是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吸入人体内并产生麻醉作用的必须的通道。当前,临床使用的气管导管的具体形式有:经口气管内导管、经鼻气管内导管、带套囊导管、不带套囊导管及特殊的导管。气管内插管能够增加手术时的安全性,保证呼吸道通畅可随时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保证供氧充分并减少气道阻力使呼吸平稳,保障开颅、开胸、开腹等大型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但是,临床麻醉中经常会遇到在面罩和直视喉镜下都无法进行的困难气管插管,即气道困难,也是对麻醉医师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根据局部解剖学可知:颌面畸形造成张口受限、舌及会厌畸形、会厌肿物等造成声门显露不良、喉结过高及舌骨肥大造成声门暴露困难等因素是困难气道发生的最重要原因,困难气道也是临床麻醉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和无法改变、不可回避的气管内插管情形之一。在困难气道的气管内插管过程中如果反复进行气管内插管操作容易造成声带及会厌组织的损伤,甚至导致会厌水肿、会厌软骨及勺状软骨脱位等严重后果;当插管时间过长还可能造成乏氧、返流误吸等危害患者的严重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利用气管内插管装置进行气管插管,从而提高气管插管尤其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方便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操作,降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组织损伤率。
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内插管装置包括:气管导管携带器、延长导丝、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组织撑开器和口腔开口固定器;其中,气管导管携带器包括底座、照明源、摄像头、起降结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和电池,在底座的上表面沿中心线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摄像头、起降结构和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位于摄像头的旁边设置照明源,在底座内部设置有电池,照明源和摄像头分别连接至电池;摄像头连接至显示屏;气管导管携带器的底座的两侧关于中心线对称分别设置组织撑开器;组织撑开器的下表面与气管导管携带器的底座的下表面高度一致,组织撑开器的上表面与气管导管固定装置的上表面高度一致;在气管导管携带器的底座的前端沿着中心线的延长线设置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在气管导管携带器的底座的后端沿着中心线的延长线设置延长导丝;气管导管沿着中心线安装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内并固定,气管导管的前端伸出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并放置在气管导管携带器的起降结构上;口腔开口固定器置于一侧上下牙齿之间。
照明源和摄像头开始工作,照明源发出照明光,摄像头拍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至显示屏显示;安装了气管导管的气管内插管装置从口腔开口固定器旁边进入口腔内;当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准确定位后,控制起降结构将气管导管的前端抬起,在显示屏看到声门后控制起降结构升起的角度,将气管导管的前端开口对准声门开口;组织撑开器用来保证将口腔内部的组织与咽部组织撑开;解除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对气管导管的固定,再向气管内推送气管导管使得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内;控制起降结构恢复至原位,向外牵拉延长导丝,从而将气管内插管装置取出,顺利完成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操作。
气管导管固定装置采用气管导管固定环,并结合环形充气气囊、第一充气细管和充气阀,共同实现固定气管导管;气管导管的外壁上紧套环形充气气囊,环形充气气囊连接第一充气细管的一端,第一充气细管沿着气管导管的外壁,另一端连接至充气阀;环形充气气囊的内径等于气管导管的外径,气管导管固定环的内径大于环形充气气囊不充气时的外径并小于环形充气气囊充满气时的外径;在环形充气气囊未充气状态下,气管导管穿过气管导管固定环,气管导管固定环正好位于环形充气气囊外,通过充气阀经第一充气细管向环形充气气囊充气,环形充气气囊鼓胀,使得气管导管固定环紧固在环形充气气囊上,从而固定气管导管。气管导管的前端伸出气管导管固定环的长度为3~4cm。
环形充气气囊的内径为1~1.25cm,外径为1.25~1.5cm,长度为1.25~1.5cm。环形充气气囊为圆环形,形状与轮胎一样,内部具有充气的空间,紧套在气管导管前端的外壁上。
起降结构采用球形充气气囊,并结合第二充气细管、排气阀门和手握式充气囊共同实现起降;球形充气气囊设置在气管导管携带器的底座上表面,位于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前;球形充气气囊连接至第二充气细管的一端,第二充气细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手握式充气囊,在第二充气细管的末端设置排气阀门;气管导管的前端放置在球形充气气囊上;充气时,关闭排气阀门,通过手握式充气囊经第二充气细管向球形充气气囊内充气,球形充气气囊鼓胀,从而将气管导管的前端抬起;排气时,打开排气阀门,球形充气气囊内的气体从第二充气细管自动排出,球形充气气囊收缩恢复原位。球形充气气囊的形状为圆球体或椭球体,最大充气直径为2~3cm。
延长导丝采用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或聚苯烯PS,长度25~35cm。在操作结束时,向外牵拉延长导丝,从而将气管内插管装置取出。
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的表面设置有标记物,标记物采用光学显影指示条;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的形状为圆柱体,直径为1.5~2.5cm,长度为2~2.5cm;材料采用橡胶、乳胶和硅胶中的一种,作用是插入食管上端开口处,起到定位并固定气管导管携带器同时防止反流误吸发生的作用,圆柱体的形状避免损伤食管。
组织撑开器能够将口腔黏膜、舌及咽喉部组织撑开,从而避免中间的气管内插管装置在操作时被损坏,也便于气管插管的顺利进行,同时能够保护口腔黏膜、舌、及咽喉部组织在气管插管时不被损伤。组织撑开器的外表面光滑,材料采用橡胶、乳胶和硅胶三种中的一种。组织撑开器的长度2~2.5cm,宽度0.25~0.5cm,高度2~2.5cm。
气管导管使用当前临床各种材料、各种型号的气管导管。
口腔开口固定器采用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或聚苯烯PS,置于一侧上下牙齿之间,中间具有通孔,口腔开口固定器的外边缘的长度2~3cm,宽度2~3cm,高度2.5~3.5cm。作用是开口固定牙齿,防止操作时牙齿咬住气管导管。
进一步还包括润滑剂,涂抹在组织撑开器、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和延长导丝的表面;润滑剂采用石蜡油、各种胶浆。
摄像头通过视频数据线连接至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气道困难患者的气管插管困难问题,对于开口困难的患者在临床应用方面能够取代“喉镜”的使用,气管内插管装置能够绕过会厌直接在其后面显露声门,尤其适用于颌面畸形、张口受限、喉及会厌肿物及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声门暴露困难的气管插管;关键技术是该装置能够绕到会厌后方通过显示屏清晰地看到声门,然后再通过控制球形充气气囊的充气和排气控制气管导管抬高的角度,准确地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前端连接的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导管能够防止返流误吸等危害情况发生;此装置不但能够减少由于反复气管插管会对声带及会厌组织造成的损伤,防止会厌水肿及会厌软骨、勺状软骨脱位的严重后果的发生,还能够降低因为长时间气管插管可能造成的乏氧、返流误吸等危害患者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气管插管尤其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方便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操作,降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组织损伤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内插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c)为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内插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气管导管携带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内插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气管导管的外壁上紧套环形充气气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内插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气管导管的控制示意图,其中,(a)为安装气管导管的示意图,(b)为遥控球形充气气囊的充气带动气管导管升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气管内插管装置包括:气管导管携带器1、延长导丝2、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3、组织撑开器4和口腔开口固定器;其中,如图2所示,气管导管携带器1包括底座11、照明源12、摄像头13、起降结构14、气管导管固定装置18和电池,在底座11的上表面沿中心线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摄像头13、起降结构14和气管导管固定装置18,气管导管固定装置18采用气管导管固定环,起降结构14采用球形充气气囊,并结合第二充气细管15、排气阀门16和手握式充气囊17共同实现起降;球形充气气囊设置在气管导管携带器1的底座11上表面,位于气管导管固定装置18前;球形充气气囊连接至第二充气细管15的一端,第二充气细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手握式充气囊17,在第二充气细管的末端设置排气阀门16;在底座11的上表面位于摄像头13的旁边设置照明源12,在底座11内部设置有电池,照明源12和摄像头13分别连接至电池;摄像头13连接至显示屏;气管导管携带器1的底座11的两侧关于中心线对称分别设置组织撑开器4;组织撑开器4的下表面与气管导管携带器1的底座11的下表面高度一致,组织撑开器4的上表面与气管导管固定装置的上表面高度一致;在气管导管携带器1的底座11的前端沿着中心线的延长线设置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3,在气管导管携带器1的底座11的后端沿着中心线的延长线设置延长导丝2;气管导管沿着中心线安装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内并固定,气管导管的前端伸出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并放置在气管导管携带器1的起降结构14上;口腔开口固定器置于一侧上下牙齿之间。
气管导管固定装置采用气管导管固定环,并结合环形充气气囊51、第一充气细管52和充气阀53,共同实现固定气管导管;如图3所示,气管导管5的外壁上紧套环形充气气囊51,环形充气气囊51连接第一充气细管52的一端,第一充气细管52沿着气管导管5的外壁,另一端连接至充气阀53。
在本实施例中,延长导丝2采用聚氯乙烯PVC,长度35cm;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3为圆柱体,表面设置有光学显影指示条,直径为2cm,长度为2cm;材料采用硅胶;组织撑开器4的外表面光滑,材料采用硅胶;组织撑开器4的长度2cm,宽度0.5cm,高度2.5cm。口腔开口固定器采用聚氯乙烯PVC,中间具有通孔,置于一侧上下牙齿之间,长度2.5cm,宽度2.5cm,高度3cm。气管导管固定环采用聚氯乙烯PVC,形状为中间具有通孔的圆环形,内径为1.25cm,外径为1.5cm,长度为1.5cm。环形充气气囊的内径为1cm,外径为1.3cm,长度为1.3cm。球形充气气囊的形状为圆球,最大充气直径为3cm。环形充气气囊和气管导管固定环均采用透明的材料。照明源12采用灯泡。
本实施例的气管内插管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气管导管穿过气管导管固定环,使得气管导管固定环套在环形充气气囊外,注射器的针头抵住充气阀的末端,注射器通过充气阀经第一充气细管向环形充气气囊内充气,环形充气气囊鼓胀,从而将气管导管固定在气管导管固定环内,如图4(a)所示;
2)照明源12和摄像头13的开始工作,照明源12发出照明光,摄像头13拍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至显示屏显示;
3)口腔开口固定器置于一侧上下牙齿之间,将安装了气管导管的气管内插管装置从口腔开口固定器旁边进入口腔内;
4)通过显示屏观察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3的位置,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3准确定位后固定好气管导管携带器;
5)通过显示屏显示图像,关闭排气阀门,通过手握式充气囊经第二充气细管向球形充气气囊内充气,球形充气气囊鼓胀,从而将气管导管的前端抬起,并控制球形充气气囊鼓胀至直径为2cm,如图4(b)所示,将气管导管的前端开口对准设定位置;组织撑开器4保证撑开气管导管携带器周围的空间;
6)注射器的针头抵住充气阀的末端,注射器通过充气阀经第一充气细管对环形充气气囊内放气,环形充气气囊收缩,从而气管导管与气管导管固定环分离,解除对气管导管的固定;
7)再向气管内推送气管导管使得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内;
8)打开排气阀门,球形充气气囊内的气体从第二充气细管自动排出,球形充气气囊收缩,球形充气气囊恢复至原位;
9)向外牵拉延长导丝,从而将气管导管携带器、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组织撑开器连同口腔开口固定器一同退出,顺利完成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操作。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公布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内插管装置包括:气管导管携带器、延长导丝、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组织撑开器和口腔开口固定器;其中,气管导管携带器包括底座、照明源、摄像头、起降结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和电池,在底座的上表面沿中心线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摄像头、起降结构和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位于摄像头的旁边设置照明源,在底座内部设置有电池,照明源和摄像头分别连接至电池;摄像头连接至显示屏;气管导管携带器的底座的两侧关于中心线对称分别设置组织撑开器;组织撑开器的下表面与气管导管携带器的底座的下表面高度一致,组织撑开器的上表面与气管导管固定装置的上表面高度一致;在气管导管携带器的底座的前端沿着中心线的延长线设置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在气管导管携带器的底座的后端沿着中心线的延长线设置延长导丝;气管导管沿着中心线安装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内并固定,气管导管的前端伸出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并放置在气管导管携带器的起降结构上;口腔开口固定器置于一侧上下牙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内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导丝采用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或聚苯烯PS,所述延长导丝的长度25~35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内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导管固定装置采用气管导管固定环,并结合环形充气气囊、第一充气细管和充气阀,共同实现固定气管导管;气管导管的外壁上紧套环形充气气囊,环形充气气囊连接第一充气细管的一端,第一充气细管沿着气管导管的外壁,另一端连接至充气阀;环形充气气囊的内径等于气管导管的外径,气管导管固定环的内径大于环形充气气囊不充气时的外径并小于环形充气气囊充满气时的外径;在环形充气气囊未充气状态下,气管导管穿过气管导管固定环,气管导管固定环正好位于环形充气气囊外,通过充气阀经第一充气细管向环形充气气囊充气,环形充气气囊鼓胀,使得气管导管固定环紧固在环形充气气囊上,从而固定气管导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内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结构采用球形充气气囊,并结合第二充气细管、排气阀门和手握式充气囊共同实现起降;球形充气气囊设置在气管导管携带器的底座上表面,位于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前;球形充气气囊连接至第二充气细管的一端,第二充气细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手握式充气囊,在第二充气细管的末端设置排气阀门;气管导管的前端放置在球形充气气囊上;充气时,关闭排气阀门,通过手握式充气囊经第二充气细管向球形充气气囊内充气,球形充气气囊鼓胀,从而将气管导管的前端抬起;排气时,打开排气阀门,球形充气气囊内的气体从第二充气细管自动排出,球形充气气囊收缩恢复原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内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的表面设置有标记物;标记物采用光学显影指示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内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的形状为圆柱体,直径为1.5~2.5cm,长度为2~2.5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内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的材料采用橡胶、乳胶和硅胶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内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撑开器的外表面光滑,材料采用橡胶、乳胶和硅胶中的一种;长度2~2.5cm,宽度0.25~0.5cm,高度2~2.5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内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开口固定器采用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或聚苯烯PS;口腔开口固定器的外边缘的长度1~2cm,宽度1~2cm,高度2.5~3.5c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内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剂,所述润滑剂涂抹在组织撑开器、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和延长导丝的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10649.8U CN211050591U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10649.8U CN211050591U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50591U true CN211050591U (zh) | 2020-07-21 |
Family
ID=71581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1064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50591U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5059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80064A (zh) * | 2019-05-31 | 2019-08-30 | 吉林大学 | 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181491A (zh) * | 2021-04-22 | 2021-07-30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一种口腔打开器及其气管插管辅助装置和使用方法 |
-
2019
- 2019-05-31 CN CN201920810649.8U patent/CN21105059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80064A (zh) * | 2019-05-31 | 2019-08-30 | 吉林大学 | 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181491A (zh) * | 2021-04-22 | 2021-07-30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一种口腔打开器及其气管插管辅助装置和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79136B2 (en) | Method of opening an airway of a patient by a medical professional in a medical procedure using an airway device | |
US5513627A (en) | Esophageal tracheal intubator airway | |
US686026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using a light wand and curved guide | |
US5623921A (en) | Laryngeal mask airway and method for its use | |
US5791341A (en) | Oropharyngeal stent with laryngeal aditus shield and nasal airway with laryngeal aditus shield | |
US6443156B1 (en) | Separable double lumen endotracheal tube | |
US7174889B2 (en) | Device for insertion of endotracheal tube | |
US7938118B2 (en) | Combination laryngeal mask airway with dual blocking and fluid removal features and method | |
US7322357B2 (en) | Intubation device | |
KR20060026416A (ko) | 삽관 장치 | |
CN105407786A (zh) | 医用装置及使用该医用装置的方法 | |
US20080066746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lacing an endotracheal tube | |
US20090211572A1 (en) |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apparatus providing enhanced stability in an intubated patient | |
JP2016531706A (ja) | 気管内チューブ及び使用方法 | |
CN211050591U (zh) | 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 | |
CN110180064B (zh) | 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 | |
US20180001043A1 (en) | Tracheal protective neonatal ventilation device | |
US10213567B1 (en) | Easily removable intubating LMA | |
CN206120893U (zh) | 双腔无囊非预期性可更换导管式喉罩 | |
Sinha et al. | Supraglottic airway devices other than laryngeal mask airway and its prototypes | |
CN219271854U (zh) | 一种用于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装置 | |
US20240207557A1 (en) | Airwa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 |
CN217566180U (zh) | 联合气管导管的管壁附着式支气管封堵器 | |
CN210698441U (zh) | 双套囊经鼻气管插管及外科手术用具 | |
JP2024534703A (ja) | ソフトロボット挿管デバイ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3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