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44262U - 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44262U
CN211044262U CN202020255193.6U CN202020255193U CN211044262U CN 211044262 U CN211044262 U CN 211044262U CN 202020255193 U CN202020255193 U CN 202020255193U CN 211044262 U CN211044262 U CN 211044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avity
box body
rfid
rfid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551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
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Zhengze Ping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Zhengze Ping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Zhengze Ping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Zhengze Ping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551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44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44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44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标签读取设备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包括方形敞口盒体、盖板、屏蔽隔离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盖板盖设在盒体端口处围合成一个方形腔室,屏蔽隔离板在盒体内部并将方形腔室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室即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连接RFID阅读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布置在盒体的两个对角处,且第一天线布置在第一腔室内,第二天线布置在第二腔室内,将RFID标签粘贴于印鉴卡的一角,两份印鉴卡放在一个塑料文件袋中并确保两个RFID标签分别位于文件袋的对角,读取信息时,将文件袋放到盖板上使内部两个RFID标签的位置分别与两个天线的位置相对,能够防止人为差错,提高读取RFID标签的效率和正确率。

Description

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标签读取设备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鉴于RFID技术的众多优点,在银行对印鉴卡的管理过程中也逐步引入此项技术。由于印鉴卡管理的特殊性,对电子标签识别的正确率要求非常高,要求在识别过程中电子标签与印鉴卡一一对应,不漏读、不串读,现有技术采用的RFID标签读取设备不会对印鉴卡上粘贴RFID标签的位置以及印鉴卡插入文件袋时的方向做强制要求,这样印鉴卡上架后就有可能出现几十张RFID标签叠放在一起的现象,容易造成串读、漏读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能够避免工作人员在往印鉴卡上粘贴RFID标签以及在向文件袋中放置印鉴卡时不符合要求造成的差错,不合规印鉴卡一律不能上架,合规的印鉴卡上架后上面的RFID标签是一张张错落放置的,不会出现几十张RFID标签叠放在一起的现象,可以避免印鉴卡上架后RFID标签的串读与漏读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包括方形敞口盒体、盖板、屏蔽隔离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盖板盖设在盒体端口处围合成一个方形腔室,屏蔽隔离板在盒体内部并将方形腔室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室即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连接RFID阅读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布置在盒体的两个对角处,且第一天线布置在第一腔室内,第二天线布置在第二腔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隔离板的板面四周和盒体、盖板之间紧密无缝隙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体积相同。
有益效果:实际使用的时候,将RFID标签粘贴于印鉴卡的一角,两份印鉴卡放在一个塑料文件袋中并确保两个RFID标签分别位于文件袋的对角,读取信息的时候,将文件袋放到盖板上并使内部两个RFID标签的位置分别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位置相对(即两张RFID标签分别一一对应布置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正上方)。天线收发射频信号时,由于屏蔽隔离板的屏蔽,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只能读取位于其上方的那个RFID标签的信息。为使用方便,可使盖板的大小与文件袋、文件袋中印鉴卡的大小一致,这样只需在文件上贴RFID标签时找好对应位置,放入文件袋时注意方向,然后将文件袋标签位置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位置一致放在盖板的正上方,就能使标签正好位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正上方,以达到读取要求了。如果不按照要求随意粘贴或摆放文件,就达不到读取要求,不能上架,能够避免工作人员在往印鉴卡上粘贴RFID标签以及在向文件袋中放置印鉴卡时不符合要求造成的差错,不合规印鉴卡一律不能上架,合规的印鉴卡上架后上面的RFID标签是一张张错落放置的,不会出现几十张RFID标签叠放在一起的现象,可以避免印鉴卡上架后RFID标签的串读与漏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去掉盖板后的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一种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包括方形敞口盒体10、盖板20、屏蔽隔离板30、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盖板20盖设在盒体10端口处围合成一个方形腔室,屏蔽隔离板30在盒体10内部并将方形腔室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室即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连接RFID阅读器,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分别布置在盒体10的两个对角处,且第一天线40布置在第一腔室11内,第二天线50布置在第二腔室12内。本申请中盖板20需要采用射频信号穿透力良好的材质制成,以便于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读取标签信息。实际使用的时候,将RFID标签粘贴于印鉴卡的一角,两份印鉴卡放在一个塑料文件袋中并确保两个RFID标签分别位于文件袋的对角,读取信息的时候,将文件袋放到盖板20上并使内部两个RFID标签的位置分别与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的位置相对(即两张RFID标签分别一一对应布置在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的正上方)。天线收发射频信号时,由于屏蔽隔离板30的屏蔽,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分别只能读取位于其上方的那个RFID标签的信息。为使用方便,可使盖板20的大小与文件袋、文件袋中印鉴卡的大小一致,这样只需在文件上贴RFID标签时找好对应位置,放入文件袋时注意方向,然后将文件袋标签位置与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位置一致放在盖板20的正上方,就能使标签正好位于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正上方,以达到读取要求了,RFID阅读器能够同时读取到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返回的位于其上方的标签信息才算符合上架要求。如果不按照要求随意粘贴或摆放文件,就会出现一个天线读取到两个标签信息或是某个天线读取不到标签的现象,这样就达不到读取要求,不能上架,能够避免工作人员在往印鉴卡上粘贴RFID标签以及在向文件袋中放置印鉴卡时不符合要求造成的差错,不合规印鉴卡一律不能上架,合规的印鉴卡上架后上面的RFID标签是一张张错落放置的,不会出现几十张RFID标签叠放在一起的现象,可以避免印鉴卡上架后RFID标签的串读与漏读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隔离板30的板面四周和盒体10、盖板20之间紧密无缝隙相连,使得屏蔽隔离板30的信号屏蔽效果较好。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的体积相同。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3)

1.一种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敞口盒体(10)、盖板(20)、屏蔽隔离板(30)、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盖板(20)盖设在盒体(10)端口处围合成一个方形腔室,屏蔽隔离板(30)在盒体(10)内部并将方形腔室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室即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连接RFID阅读器,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分别布置在盒体(10)的两个对角处,且第一天线(40)布置在第一腔室(11)内,第二天线(50)布置在第二腔室(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隔离板(30)的板面四周和盒体(10)、盖板(20)之间紧密无缝隙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的体积相同。
CN202020255193.6U 2020-03-04 2020-03-04 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 Active CN211044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5193.6U CN211044262U (zh) 2020-03-04 2020-03-04 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5193.6U CN211044262U (zh) 2020-03-04 2020-03-04 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44262U true CN211044262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5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55193.6U Active CN211044262U (zh) 2020-03-04 2020-03-04 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44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21892U (zh) 一种易碎电子防伪标签
CN207718416U (zh) 一种防伪rfid标签贴纸
CN205493148U (zh) 一种实验室器材智能储存柜
CN110263886A (zh) 一种基于rfid的仓库自动拣货方法
CN211044262U (zh) 印鉴卡rfid标签防串读结构
US20140361088A1 (en) Electronic identifying apparatus
CN205487110U (zh) 一种电子信息标识牌
CN106846009A (zh) 物品溯源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10270966U (zh) 防伪洗水唛、防伪标签及防伪系统
CN213987546U (zh) 一种关联标签
CN111666777B (zh) 一种批量智能标签的高效质检包装出库管理控制方法
CN101269715B (zh) 配有rfid识别卡的多功能周转包装箱
CN206255398U (zh) 基于电子标签加密的防破损开启的密封盒
CN207458083U (zh) 指纹识别面板及触摸屏
CN102381258A (zh) 具有rfid电子标签式的车牌
CN202854857U (zh) 一种rfid电子年检标签
CN201741176U (zh) 一种适用于金属介质的标签
CN215264864U (zh) 用于危险化学品的rfid标签防屏蔽装置
CN204595907U (zh) 适用于电力行业的电子标签
CN212749878U (zh) 储存物品显示器
CN207186562U (zh) 一种具有射频识别功能的智能纸盒
CN219202375U (zh) 一种应用于无人值守货仓的物料出入库识别装置
CN103943938A (zh) Rfid的平板天线
CN102243717B (zh) 一种适用于金属介质的标签及封装方法
CN214897444U (zh) 一种图书馆信息展示查询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