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3610U - 一种按压出液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压出液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3610U
CN211033610U CN201922087712.2U CN201922087712U CN211033610U CN 211033610 U CN211033610 U CN 211033610U CN 201922087712 U CN201922087712 U CN 201922087712U CN 211033610 U CN211033610 U CN 211033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main body
liquid
liquid outle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877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丘日才
蔡军杰
郑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rn Packaging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rn Packaging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rn Packaging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ern Packaging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877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3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3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3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承装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压出液瓶;包括压板、瓶盖和瓶体;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瓶盖顶部,用于控制瓶中液体出液;所述瓶盖盖接在所述瓶体的颈部;所述瓶体用于储存液体;所述压板包括板主体、转轴和凸块;所述板主体内嵌于所述瓶盖顶部;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板主体的中部;所述凸块固定在所述板主体端部的底面,躯体中部开有第一出液孔、第二出液孔和第三出液孔;所述第一出液孔、第二出液孔和第三出液孔尺寸依次减小,用于分档调节液体流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按压出液瓶,在不打开瓶盖的前提下仍然能够通过按压的方式倒出液体,并分档控制流量,防止液体污染,减缓挥发。

Description

一种按压出液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承装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压出液瓶。
背景技术
瓶子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常常用来储存液体或颗粒等物。现有技术中,在倾倒液体或者取出储存物时,一般采用拧动瓶盖再倾倒或者取出的方式。然而,这样的方式往往会使得倾倒出的液体剂量不可控。在使用某些药剂时,每次只需要倾倒出很小剂量,采用这种普通的瓶子不能很好的控制倾倒出的液量,而且打开瓶子在倾倒会增大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会污染药剂并加快挥发,使用起来很不实用。同时很多情况下,在使用液瓶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要求来控制流量,而现有技术中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导致实用性较差。
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按压出液瓶,在不打开瓶盖的前提下仍然能够通过按压的方式倒出液体,并分档控制流量,提高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按压出液瓶,在不打开瓶盖的前提下仍然能够通过按压的方式倒出液体,并分档控制流量,提高实用性,防止液体污染,减缓挥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压板、瓶盖和瓶体;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瓶盖顶部,用于控制瓶中液体出液;所述瓶盖盖接在所述瓶体的颈部;所述瓶体用于储存液体;其中,所述压板包括板主体、转轴和凸块;所述板主体内嵌于所述瓶盖顶部,尾部设置有坡度结构,用于所述板主体在以所述转轴为轴转动时,预留出所述板主体的尾部的转动空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板主体的中部,并设置有弹性复位结构;所述凸块固定在所述板主体端部的底面,躯体中部开有第一出液孔、第二出液孔和第三出液孔;所述第一出液孔、第二出液孔和第三出液孔尺寸依次减小,用于分档调节液体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瓶盖包括盖主体;所述盖主体顶部设置板槽,用于供所述板主体嵌入;所述板槽两侧壁设置有转轴孔,用于放置所述转轴;所述盖主体边缘设置有凹槽,用于与所述凸块相配合,堵住通孔来阻挡制瓶中液体的出液;所述通孔的尺寸不下于所述第一出液孔的尺寸,并设置在所述盖主体放置所述凹槽处,用于将所述盖主体内部开有的内腔与外界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板主体还包括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板主体端部两侧,与设置在所述盖主体上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对应位置的第一限位槽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板主体沿所述转轴的转动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还包括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板凸块两侧,与设置在所述盖主体上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对应位置的第二限位槽相配合,用于进一步限制所述板主体沿所述转轴的转动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还包括瓶体主体和锁道;所述锁道设置在所述瓶体主体的顶端瓶颈部。
进一步地,所述盖主体内壁设置有锁纹;所述锁纹与所述锁道相配合,用于将所述瓶盖与所述瓶体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瓶盖上设置压板结构,使得在不打开瓶盖的前提下仍然能够通过按压的方式倒出液体。并在凸块上设置多挡出液孔来更好的控制倾倒量,提高实用性,防止液体污染,减缓挥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压出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压出液瓶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压出液瓶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板掀开后的按压出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压出液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压出液瓶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压板1、瓶盖2、瓶体3、板主体11、转轴12、凸块13、凹槽21、第一限位槽22、转轴孔23、通孔24、板槽25、盖主体26、锁纹27、内腔28、第二限位槽29、瓶体主体31、锁道32、第一限位块111、第二限位块131、第一出液孔132、第二出液孔133和第三出液孔1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按压出液瓶,如图1、2和3所示,包括压板1、瓶盖2和瓶体3;所述压板1设置在所述瓶盖2顶部,用于控制瓶中液体出液;所述瓶盖2盖接在所述瓶体3的颈部;所述瓶体3用于储存液体;其中,所述压板1包括板主体11、转轴12和凸块13;所述板主体11内嵌于所述瓶盖2顶部,尾部设置有坡度结构,用于所述板主体11在以所述转轴12为轴转动时,预留出所述板主体11的尾部的转动空间;所述转轴12贯穿所述板主体11的中部,并设置有弹性复位结构;所述凸块13固定在所述板主体11端部的底面,躯体中部开有第一出液孔132、第二出液孔133和第三出液孔134;所述第一出液孔132、第二出液孔133和第三出液孔134尺寸依次减小,用于分档调节液体流量。
具体的,在密封状态下,板主体11在其中部的转轴12处的弹性复位结构弹力约束下,保证压板1处于压紧状态;固定在板主体11端部的底面凸块13卡在凹槽21内,将通孔24与内腔28隔离开,导致瓶子液体与外界处于密封状态,保证了液体的清洁,减缓挥发。在倾倒状态下,用力下压板主体11尾部倾斜处,使得板主体11沿转轴12转动,使得开在凸块13中部的三个出液孔之一与通孔24相对接,通孔24与内腔28接通,进行倾倒液体,可实现不打开瓶盖即可倾倒出液体,提高了便捷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2、3、4和5所示,所述瓶盖2包括盖主体26;所述盖主体26顶部设置板槽25,用于供所述板主体11嵌入;所述板槽25两侧壁设置有转轴孔23,用于放置所述转轴12;所述盖主体26边缘设置有凹槽21,用于与所述凸块13相配合,堵住通孔24来阻挡制瓶中液体的出液;所述通孔24的尺寸不下于所述第一出液孔132的尺寸,并设置在所述盖主体26放置所述凹槽21处,用于将所述盖主体26内部开有的内腔28与外界接通。
具体的,通过将第一出液孔132、第二出液孔133和第三出液孔134设计成尺寸不同的出液孔,在通孔24的尺寸不下于第一出液孔132的尺寸时,可以有效的实现分档控制流量,提高了实用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2、3、4和5所示,所述板主体11还包括第一限位块111;所述第一限位块111设置在所述板主体11端部两侧,与设置在所述盖主体26上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11相对应位置的第一限位槽22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板主体11沿所述转轴12的转动高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2、3、4和5所示,所述凸块13还包括第二限位块131;所述第二限位块131设置在所述板凸块13两侧,与设置在所述盖主体26上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31相对应位置的第二限位槽29相配合,用于进一步限制所述板主体11沿所述转轴12的转动高度。
具体的,通过限位块结构来限位压板1转动角度,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6所示,所述瓶体3还包括瓶体主体31和锁道32;所述锁道32设置在所述瓶体主体31的顶端瓶颈部。
具体的,通过限位块结构来限位压板1转动角度,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5和6所示,所述盖主体26内壁设置有锁纹27;所述锁纹27与所述锁道32相配合,用于将所述瓶盖2与所述瓶体3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按压出液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1)、瓶盖(2)和瓶体(3);所述压板(1)设置在所述瓶盖(2)顶部,用于控制瓶中液体出液;所述瓶盖(2)盖接在所述瓶体(3)的颈部;所述瓶体(3)用于储存液体;其中,所述压板(1)包括板主体(11)、转轴(12)和凸块(13);所述板主体(11)内嵌于所述瓶盖(2)顶部,尾部设置有坡度结构,用于所述板主体(11)在以所述转轴(12)为轴转动时,预留出所述板主体(11)的尾部的转动空间;所述转轴(12)贯穿所述板主体(11)的中部,并设置有弹性复位结构;所述凸块(13)固定在所述板主体(11)端部的底面,躯体中部开有第一出液孔(132)、第二出液孔(133)和第三出液孔(134);所述第一出液孔(132)、第二出液孔(133)和第三出液孔(134)尺寸依次减小,用于分档调节液体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出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包括盖主体(26);所述盖主体(26)顶部设置板槽(25),用于供所述板主体(11)嵌入;所述板槽(25)两侧壁设置有转轴孔(23),用于放置所述转轴(12);所述盖主体(26)边缘设置有凹槽(21),用于与所述凸块(13)相配合,堵住通孔(24)来阻挡制瓶中液体的出液;所述通孔(24)的尺寸不下于所述第一出液孔(132)的尺寸,并设置在所述盖主体(26)放置所述凹槽(21)处,用于将所述盖主体(26)内部开有的内腔(28)与外界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出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11)还包括第一限位块(111);所述第一限位块(111)设置在所述板主体(11)端部两侧,与设置在所述盖主体(26)上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11)相对应位置的第一限位槽(22)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板主体(11)沿所述转轴(12)的转动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出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3)还包括第二限位块(131);所述第二限位块(131)设置在所述板凸块(13)两侧,与设置在所述盖主体(26)上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31)相对应位置的第二限位槽(29)相配合,用于进一步限制所述板主体(11)沿所述转轴(12)的转动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出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3)还包括瓶体主体(31)和锁道(32);所述锁道(32)设置在所述瓶体主体(31)的顶端瓶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压出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26)内壁设置有锁纹(27);所述锁纹(27)与所述锁道(32)相配合,用于将所述瓶盖(2)与所述瓶体(3)连接。
CN201922087712.2U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按压出液瓶 Active CN211033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7712.2U CN211033610U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按压出液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7712.2U CN211033610U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按压出液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3610U true CN211033610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0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87712.2U Active CN211033610U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按压出液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3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33553A (en) Container set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containers
CN211033610U (zh) 一种按压出液瓶
JPH0710172A (ja) 用時混合容器および用時混合方法
CN210972188U (zh) 一种按压出液瓶盖
CN211711590U (zh) 一种二合一滴管装置
US20210261302A1 (en) System for improved access to liquid in a plastic container and lid assembly
JP5522691B2 (ja) 注出蓋
CN220077197U (zh) 一种瓶颈与内塞的密封结构
CN212099997U (zh) 一种便于打开和出料的塑料容器
US2815156A (en) Dispensing bottle
JP6776594B2 (ja) 注出機構付きキャップ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容器
JPH0425240Y2 (zh)
CN210102520U (zh) 一种带有拨盘取药盖的包装瓶
CN217023599U (zh) 新型浆液分离包装用瓶体密封盖
CN221025196U (zh) 一种双腔双料混合使用容器的开启结构
JPH0614054U (ja) 計量キャップつき容器
CN219858448U (zh) 一种容器瓶的瓶盖及容器瓶
CN218023094U (zh) 一种多开口组合盖
CN215623949U (zh) 一种多功能瓶盖
JPS6016522Y2 (ja) キャップ付定量栓
EP2060502A1 (en) A container
CN220375243U (zh) 一种带有阀门的洗衣液倒出盖
JP5311011B2 (ja) コック式注出口栓
CN208631173U (zh) 一种瓶盖及包装瓶
JPS6221203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