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2466U - 收纳盒及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收纳盒及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22466U
CN211022466U CN201920977940.4U CN201920977940U CN211022466U CN 211022466 U CN211022466 U CN 211022466U CN 201920977940 U CN201920977940 U CN 201920977940U CN 211022466 U CN211022466 U CN 211022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hannel
box
cover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79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昌太
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779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22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22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22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包括底盒及盖合于所述底盒的盖体,所述底盒或所述盖体成型有槽道,通过设置密封件安装于所述槽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底盒,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并抵接于所述收纳盒的内壁。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主体、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清洁机器人在待清洁面上行走的驱动系统及收纳盒。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所述收纳盒的气密性,提升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收纳盒及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纳盒及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清洁机器人主要为替代人工,从事家庭环境的清洁工作。清洁机器人,集自动清洁技术和人性智能设计于一体,一般采用刷扫、吸尘、擦地等方式,将地面污物吸纳进入自身的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洁。
现有技术中,收纳盒安装于清洁机器人,所述收纳盒被配置为通过鼓风机将清洁的污物吸入所述收纳盒,但是现有技术中,所述收纳盒的气密性不好,导致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收纳盒及清洁机器人,通过设置密封件提高所述收纳盒的气密性,提升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纳盒,包括:
底盒;
盖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底盒;
槽道,成型于所述底盒或所述盖体;以及
密封件,安装于所述槽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底盒,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并抵接于所述收纳盒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还包括屏障部,所述槽道成型于所述屏障部与所述内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延伸出的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所述屏障部的一侧,所述活动部横跨所述屏障部延伸至所述槽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底盒时,所述活动部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并抵接与所述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底盒,所述活动件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当所述盖体与所述底盒分离,所述活动部恢复原始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盒还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
第一壁,大体上垂直于所述收纳盒的内壁;
第二壁,大体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壁而延伸;
第三壁,大体上垂直于所述第二壁延伸至所述收纳盒的外壁;
所述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界定所述收纳盒的内部和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成型于所述底盒和所述盖体两者中的一者,所述第二卡接部成型于所述底盒和所述盖体两者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配合,所述底盒的外壁与所述盖体的外壁和/或所述底盒的内壁与所述盖体的内壁在同一平面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
主体;
驱动系统,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清洁机器人在待清洁面上行走;
清洁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被配置为从所述待清洁面收集污物;以及
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被配置为与所述清洁组件相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底盒的侧壁开设有吸入口,所述盖体或所述底盒开设有出风口,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气流经由所述过滤组件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支架及安装于所述支架的过滤部,所述固定部套设于所述支架的外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还包括存储室及引流室,所述存储室成型于所述底盒,所述引流室成型于所述盖体,所述引流室能够朝背向所述存储室的方向打开以形成倾倒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包括底盒及盖合于所述底盒的盖体,所述底盒或所述盖体成型有槽道,通过设置密封件安装于所述槽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底盒,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并抵接于所述收纳盒的内壁。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主体、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清洁机器人在待清洁面上行走的驱动系统及收纳盒。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所述收纳盒的气密性,提升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变形形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收纳盒的打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收纳盒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盖体与底盒盖合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盖体与所述底盒未盖合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收纳盒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卡接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361与第二卡接部362的一种卡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361与第二卡接部362的另一种卡接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的底部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鼓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收纳盒的拆分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收纳盒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密封件安装于过滤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所述方位词“前”、“后”、“左”、“右”均是以自移动机器人前进方向为参考方向,本文中所述的“顶”、“底”均是以所述自移动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状态为参考。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收纳盒的打开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收纳盒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盖体与底盒盖合时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盖体与所述底盒未盖合时的局部剖视图。所述收纳盒30包括底盒34,、盖合于所述底盒34的盖体33、成型于所述底盒34或所述盖体33的槽道31以及密封件32,所述密封件32安装于所述槽道31,所述盖体33盖合于所述底盒34,所述密封件32至少部分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31,并抵接与所述收纳盒30的内壁301。所述收纳盒30还包括屏障部35,所述槽道31成型于所述屏障部35与所述内壁301之间。所述密封件32包括固定部322及自所述固定部322延伸出的活动部321,所述固定部322安装于所述屏障部35的一侧,所述活动部321横跨所述屏障部35延伸至所述槽道31,所述盖体33盖合于所述底盒34时,所述活动部321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31,并抵接与所述内壁301。所述收纳盒30的形状可以呈圆柱状、D形或其他几何形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槽道31成型于所述盖体33,所述屏障部35自所述盖体33朝向所述底盒34延伸,延伸的末端为屏障部35的顶部352,所述屏障部35背向所述槽道31的一侧从所述顶部352朝向所述盖体33凹陷形成一安装台351,所述固定部322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台351,所述固定部322可以通过粘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安装台351,或者所述固定部322可以卡接固定于所述安装台351,所述活动部321横跨所述屏障部35的顶部352延伸至所述槽道31。所述槽道31成型于所述屏障部35与所述内壁301之间,所述槽道31的的宽度应尽可能地小,以扩大所述收纳盒30的内部空间,所述槽道31的深度应大于所述活动部321的长度,以保证所述盖体33盖合于所述底盒34时,所述活动部321在所述槽道31内具有倾斜的空间。
所述盖体33未盖合于所述底盒34
请再次参阅图4,所述密封件32的固定部322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台351,所述活动部321横跨所述屏障部35的顶部352延伸至所述槽道31,所述盖体33未盖合于所述底盒34时,因所述活动部321未受到所述底盒34的压力,所述活动部321处于原始位置,所述原始位置为所述活动部321大体上朝向垂直于所述屏障部35的方向延伸。
所述盖体33盖合于所述底盒34
请再次参阅图3,所述盖体33盖合于所述底盒34时,所述密封件32的固定部322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台351,所述活动部321横跨所述屏障部35的顶部352延伸至所述槽道31,所述盖体33盖合于所述底盒34时,所述活动部321受到所述底盒34朝向所述盒盖33方向的压力,使得所述活动部321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31,且此时所述活动部321抵接与所述底盒34的内壁,使得所述收纳盒30的内部空间得以密封,提高所述收纳盒30的气密性。
所述密封件32由弹性材料制成,当所述盖体33盖合于所述底盒34,所述活动件321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31,当所述盖体33与所述底盒34分离,所述活动部321恢复原始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6、图7及图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收纳盒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卡接部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361与第二卡接部362的一种卡接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361与第二卡接部362的另一种卡接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30的结构及功能与前述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盒34与所述盖体33的盖合方式有所不同,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盒30还包括卡接部36,所述卡持部36包括大体上垂直于所述收纳盒30的内壁301的第一壁363、大体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壁363而延伸的第二壁364及大体上垂直于所述第二壁364延伸至所述收纳盒30的外壁302的第三壁365,所述第一壁363、第二壁364及第三壁365界定所述收纳盒30的内部和外部。所述收纳盒30的内部为储存空间,可以根据所述收纳盒30的具体用途储存不同的物体,所述收纳盒30的外部为外部环境,即所述收纳盒30所放置的外部环境。
所述卡接部36包括第一卡接部361和第二卡接部362,所述第一卡接部361成型于所述盖体33,所述第二卡接部362成型于所述底盒34,所述第一卡接部36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62配合,所述底盒34的外壁3021与所述盖体33的外壁3022和/或所述底盒34的内壁3011与所述盖体33的内壁3012在同一平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361可以成型于所述底盒34,所述第二卡接部362可以成型于所述盖体33。
具体地,所述收纳盒30的内壁301由所述盖体33的内壁3012和所述底盒34的内壁3011组成,所述收纳盒30的外壁302由所述盖体33的外壁3022和所述底盒34的外壁3021组成。所述第一卡接部361的第二壁大体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卡接部361的第一壁朝向所述底盒34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卡接部362的第二壁大体上垂直于所述第二卡接部362的第一壁朝向所述盖体33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接部361的第二壁朝向所述底盒34方向延伸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62的第二壁朝向所述盖体33方向延伸的长度基本相同。
所述第一卡接部36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62配合时,所述第一卡接部361的第一壁、第二壁及第三壁分别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62的第一壁、第二壁及第三壁贴合,所述底盒34的外壁3021与所述盖体33的外壁3022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底盒34的内壁3011与所述盖体33的内壁3012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盖体33盖合于所述底盒34时,所述活动部321受到压力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31,且此时所述活动部321抵接与所述收纳盒30的内壁301,使得所述收纳盒30的内部得以密封,同时所述第一卡接部36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62配合,所述底盒34的外壁3021与所述盖体33的外壁3022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底盒34的内壁3011与所述盖体33的内壁3012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盖体33与所述底盒34在盖合结构上增强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所述收纳盒30的气密性。
所述第一壁363的宽度为L1,所述第二壁364所延伸的长度为L3,所述第三壁365的宽度为L2,当所述第一卡接部361的第一壁的宽度、第二壁364所延伸的长度为L3及第三壁365的宽度为L2分别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62的第一壁的宽度、第二壁364所延伸的长度为L3及第三壁365的宽度为L2相等时,所述第一卡接部36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62配合后,所述底盒34的外壁3021与所述盖体33的外壁3022在同一平面上,增加所述收纳盒30外观上的美观性,且所述底盒34的内壁3011与所述盖体33的内壁3012在同一平面上,增大所述收纳盒30内部的空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361的第一壁的宽度L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62的第一壁的宽度可以不同,此时所述底盒34的外壁3021与所述盖体33的外壁3022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底盒34的内壁3011与所述盖体33的内壁3012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卡接部361的第三壁的宽度L2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62的第二壁的宽度L2也可以不同,此时所述底盒34的外壁3021与所述盖体33的外壁3022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底盒34的内壁3011与所述盖体33的内壁3012在同一平面上。但是所述第一卡接部361的第二壁所延伸的长度L3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62的第二壁所延伸的长度L3相同,以保证所述第一卡接部36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62配合时,提高所述收纳盒的气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10、图11、图12及图13,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的底部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的剖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鼓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收纳盒的拆分示意图。所述清洁机器人被配置为清洁待清洁面,包括但不限于将待清洁面的灰尘、碎屑、颗粒物、污水等污物进行清洁收纳,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可以对待清洁面进行拖擦,以保持室内环境的干净度。所述待清洁面主要以室内家居环境的地面为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待清洁面也可以是商场、餐厅或其他室内环境的地面。
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主体10、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清洁机器人在待清洁面上行走的驱动系统40,安装于所述主体10且被配置为从所述待清洁面收集污物的清洁组件50、附接到所述主体10及收纳盒30。
所述驱动系统40安装于所述主体10朝向所述待清洁面的一面,所述驱动部件40包括左右驱动轮41及全向轮42,所述左右驱动轮41安装于所述主体10的左右两侧,并至少部分在基于所述主体10的压力时可以缩回所述主体10,在抱起所述主体10或所述左右驱动轮不受所述主体10的压力时伸出所述主体10。所述全向轮42被配置为安装于所述主体10的前部或后部,所述全向轮42为活动脚轮可以水平三百六十度旋转,所述全向轮42与所述左右驱动轮41呈三角状分布。所述左右驱动轮41及所述全向轮42的布置,使得所述清洁机器人在待清洁面行走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需要转弯时,所述全向轮42的配置可以使得其转弯更加灵活。
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被配置为从所述待清洁面收集污物的清洁组件50,所述清洁组件50为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包括主清洁刷52和副清洁刷51,所述主清洁刷52被配置为安装于所述主体10的中间位置,优选地介于所述左右驱动轮41之间,所述主清洁刷52绕一横向的轴旋转,以清洁所述主体10覆盖的区域,所述主清洁刷52沿其轴向布置有多束刷毛或刷毛与胶条交替布置。所述副清洁刷51被配置为绕垂直于所述主体10的轴旋转,所述副清洁刷51安装有多束刷毛或胶条,所述刷毛或胶条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主体10的外缘。清洁机器人清洁待清洁面的过程中,所述副清洁刷51将所述主体10外缘的污物推向所述主体10能够覆盖的位置,所述主清洁刷52将污物推至所述吸入口341。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清洁组件50可以是吸嘴或拖擦件。
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可以包括附接到所述主体的鼓风机60,所述鼓风机60包括旋转盘602及安装部601,所述安装部601包括驱动电机603及安装支架604,所述安装支架604的中心开设有通孔624,所述驱动电机603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通孔624。所述安装支架604位于所述通孔624的外围设置有定位孔614,所述定位孔614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螺纹,通过螺丝将所述驱动电机603及所述安装支架604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旋转盘602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604的一侧,所述旋转盘602包括扇叶612,气流通道632及减震消音齿622,所述驱动电机603的电机轴613穿过所述安装支架604后连接所述旋转盘602,以使得所述驱动电机603驱动所述旋转盘602旋转,所述扇叶612产生气流对所述清洁组件50处的污物进行抽吸。所述旋转盘602还设置有气流通道632,所述气流通道632与所述扇叶612间的间隙连通,使得所述扇叶612旋转产生的气流可以从所述气流通道632引导流出。所述旋转盘602的边缘位置还设置有减震消音齿622,以平衡气流动力,减少所述鼓风机60在产生气流过程中的震动及噪音。所述收纳盒30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收纳盒30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鼓风机60从所述清洁组件50吸入通过所述收纳盒30的气流。
请参阅图13、图14及图15,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收纳盒的拆分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收纳盒的剖视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密封件安装于过滤组件的局部剖视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30安装于所述主体10的后部,所述收纳盒30被配置为与所述清洁组件50相通。从所述清洁组件50吸入的气流中含有较多地污物,所述收纳盒30可以通过设置过滤组件37以将污物阻挡并收集于所述收纳盒30。具体地,所述收纳盒30包括底盒34、盖合于所述底盒34的盒盖33、密封件32及过滤组件37。所述过滤组件37安装于所述盖体33,具体地,所述盖体33上设置有定位柱308,所述过滤组件37对应于所述定位柱308设置有定位槽378,所述过滤组件37通过定位槽378安装于所述定位柱308,并可以进一步通过螺丝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37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于所述盖体33,当然,所述过滤组件37也可以安装于所述底盒34。
所述底盒34的侧壁开设有吸入口341,所述盖体33开设有出风口303,所述鼓风机60被配置为拉动从从所述吸入口341吸入的气流经由所述过滤组件37后从所述从所述出风口303排出。所述过滤组件37包括支架371及安装于所述支架371的过滤部372,所述密封件32安装于所述过滤组件37,所述密封件32包括固定部322及从所述固定部322延伸出的活动部321,所述固定部322套设于所述支架371的外缘。具体地,所述固定部322开设有固定槽323,所述支架371的边缘设置有固定凸起373,所述固定槽323与所述固定凸起373配合以将所述固定部322套设于所述支架371的外缘。所述盖体33或所述底盒34设置有屏障部35,所述固定部322套设于所述支架371的外缘后安装于所述盖体33或底盒34,所述活动部321横跨所述屏障部35延伸至所述槽道31。所述密封件32的具体详细结构及功能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是灰尘盒,在将所述吸入口341吸入的气流经由所述过滤组件37后从所述出风口303排出的过程中,所述过滤组件37将灰尘或碎屑等物体过滤存储于所述存储室305,所述盖体33盖合于所述底盒34时,所述活动部321受到所述底盒34朝向所述盒盖33方向的压力,使得所述活动部321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31,且此时所述活动部321抵接与所述底盒34的内壁,使得所述收纳盒30的内部空间得以密封,提高所述收纳盒30的气密性,以更有效率地将所述吸入口341吸入的气流经由所述过滤组件37后从所述出风口303排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还可以是水箱或尘盒水箱一体结构,设置与前述实施例中相同的密封件结构以提高所述水箱或尘盒水箱一体结构的气密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30还包括存储室305及引流室306,所述过滤组件37安装于所述盖体33或所述底盒34时,将所述存储室305和所述引流室306分隔开。所述存储室305成型于所述底盒34,所述引流室306成型于所述盖体33,所述引流室306能够朝背向所述存储室305的方向打开以形成倾倒口304,将存储于所述存储室305中的物体倒出。所述盖体33与所述底盒34可以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将所述引流室306朝背向所述存储室305的方向打开形成倾倒口304时,所述盖体33与所述底盒34未完全分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盖体33与所述底盒34可以采用其他的卡接方式,也可以在将所述引流室306朝背向所述存储室305的方向打开形成倾倒口304时,所述盖体33与所述底盒34完全分离。一方面密封件32的设置及安装结构提高所述收纳盒的气密性,另一方面所述引流室306能够朝背向所述存储室305的方向打开以形成倾倒口304,方便用户对所述收纳盒进行清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30还设置有方便拆卸的按钮,所述按钮包括按压部516,大体上垂直于所述按压部516的壁面517,所述壁面517设置有突出部514,所述盖体33盖合于所述底盒34,通过所述突出部514穿出所述盖体33锁定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主体10。所述底盒34安装所述按压部516的位置设置有弹性部515,所述弹性部优选为弹簧,以使所述按钮在按压后可以将所述收纳盒30从所述主体10拆出。以方便用户将所述收纳盒30从所述清洁机器人取出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收纳盒30,所述收纳盒30包括底盒34及盖合于所述底盒34的盖体33,所述底盒34或所述盖体33成型有槽道31,通过设置密封件32安装于所述槽道31,所述盖体33盖合于所述底盒34,所述密封件32至少部分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31,并抵接于所述收纳盒30的内壁301。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主体10、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清洁机器人在待清洁面上行走的驱动系统40及收纳盒30。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所述收纳盒的气密性,提升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效率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30为尘盒时,所述清洁组件50为清洁刷,所述清洁刷由刷毛或胶条组成,以刷扫待清洁面,并将刷扫的垃圾或碎屑推至所述吸入口341,所述尘盒安装于所述主体时,所述尘盒被配置为与所述清洁刷相通,在所述鼓风机60的抽吸作用下,可以将所述污物吸入所述尘盒,所述密封件32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所述尘盒的气密性,使得所述鼓风机60对所述吸入口341处的垃圾或碎屑的抽吸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效率。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30还可以是污水箱,所述清洁组件50为滚筒或其他拖擦件,将待清洁面的污水拖擦至所述吸入口341,所述污水箱安装于所述主体时,所述污水箱被配置为与所述滚筒或拖擦件相通,在所述鼓风机60的抽吸作用下,可以将所述污物吸入所述污水箱,所述密封件32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所述污水箱的气密性,使得所述鼓风机60对所述吸入口341处的污水的抽吸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效率。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30可以是储液箱,用于储存清水或清洁液,所述清洁组件50为拖板,所述拖板朝向所述待清洁面的一侧安装有拖布,所述储液箱安装于所述主体时,所述储液箱被配置为与所述拖板相通,将所述储液箱中的液体引导至所述拖布,使得所述拖布在较为湿润的情况下对待清洁面进行拖擦,所述密封件32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所述尘盒的气密性,防止所述清水或清洁液在清洁机器人运行过程中溢出所述储液盒。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盒;
盖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底盒;
槽道,成型于所述底盒或所述盖体;以及
密封件,安装于所述槽道,所述密封件包括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延伸出的活动部,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底盒,所述活动部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并抵接于所述收纳盒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还包括屏障部,所述槽道成型于所述屏障部与所述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延伸出的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所述屏障部的一侧,所述活动部横跨所述屏障部延伸至所述槽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底盒时,所述活动部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并抵接与所述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底盒,所述活动件被倾斜地定位于所述槽道,当所述盖体与所述底盒分离,所述活动部恢复原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盒还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
第一壁,大体上垂直于所述收纳盒的内壁;
第二壁,大体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壁而延伸;
第三壁,大体上垂直于所述第二壁延伸至所述收纳盒的外壁;
所述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界定所述收纳盒的内部和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成型于所述底盒和所述盖体两者中的一者,所述第二卡接部成型于所述底盒和所述盖体两者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配合,所述底盒的外壁与所述盖体的外壁和/或所述底盒的内壁与所述盖体的内壁在同一平面上。
7.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驱动系统,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清洁机器人在待清洁面上行走;
清洁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被配置为从所述待清洁面收集污物;以及
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被配置为与所述清洁组件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底盒的侧壁开设有吸入口,所述盖体或所述底盒开设有出风口,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气流经由所述过滤组件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支架及安装于所述支架的过滤部,所述固定部套设于所述支架的外缘。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还包括存储室及引流室,所述存储室成型于所述底盒,所述引流室成型于所述盖体,所述引流室能够朝背向所述存储室的方向打开以形成倾倒口。
CN201920977940.4U 2019-06-24 2019-06-24 收纳盒及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211022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7940.4U CN211022466U (zh) 2019-06-24 2019-06-24 收纳盒及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7940.4U CN211022466U (zh) 2019-06-24 2019-06-24 收纳盒及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22466U true CN211022466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43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7940.4U Active CN211022466U (zh) 2019-06-24 2019-06-24 收纳盒及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22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1100369A4 (en) Dust collection container and vacuum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KR100456174B1 (ko) 습건식 진공청소기
EP3166464B1 (en) Floor tool
JP7008126B2 (ja) ロボット掃除機
US6279198B1 (en) Convertible wet/dry cleaning system
US20190150687A1 (en) Robot cleaner
CN211022466U (zh) 收纳盒及清洁机器人
CN205548455U (zh) 一种地拖双风道结构
CN210749031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0204623U (zh) 收纳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KR102368259B1 (ko) 청소기 헤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청소기
JP4607683B2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
CN210749029U (zh) 收纳盒及清洁机器人
US6266846B1 (en) Vacuum cleaner
CN218186673U (zh) 一种集污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JPS6138519Y2 (zh)
CN217118354U (zh) 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底座
JP2860005B2 (ja) 電気掃除機の吸込口体
CN211022476U (zh) 水箱及清洁机器人
WO2009109277A1 (en) A vacuum cleaner
KR200364055Y1 (ko) 진공청소기의 흡입노즐
KR100873910B1 (ko) 진공청소기
JPS6138513Y2 (zh)
KR101033292B1 (ko) 휴대형 핸드청소기
JPH01299525A (ja) 電気掃除機の床ノズ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10 1701, building 2, Yinxing Zhijie, No. 1301-72, sightseeing Road, Xinlan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nxing Intellig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0 Building A1, Yinxing Hi-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lan Street Sightseeing Road,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